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二十三 ◎资产部三

2025-09-30 19:03 太平御览
○耒

  《释名》曰:耒,耜也。

  《古史考》曰:神农作耒耜。

  《世本》曰:咎繇作耒耜。

  《周礼·冬官·考工下》曰:车人为耒,庇长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郑司农云:耒谓耜耒。庛,读为其颡有庇之,庛谓耒下歧。玄谓:庛,读为棘刺之刺。刺,耒下前曲,接耜。)自其庛缘其外以至於首以弦其内六尺有六寸,与步相中也。(缘外六尺有六寸,内弦六尺,应一步之尺数。耕者以田器为度。宜耜异材,不在数中。)坚地欲直庇,柔地欲句庇。直庇则利推,句庇则利发。倨句磬折,谓之中地。(中地之耒,其庛与直者如磬折则调矣。调则弦六尺。)

  《礼记·月令·季冬》曰:冰已入,令告人出五种,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冰既入,而令有司告人出五谷之种,明大寒气过,农将兴修田器。)

  《韩诗》曰:三月之时,可预取耒、耜修缮之。至於四月,始可以举足而耕也。

  《魏志》曰:段灼上疏理邓艾曰:"昔姜维有断陇之志,艾修治备守,积谷强兵。值岁凶旱,又为区种,身被鸟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上下相感,莫不尽力。"

  《梁书》曰:贺革,字文明。少以家贫,躬耕供养。年二十,始辍耒,就父受业,精力不怠。

  《唐书》曰:永徽三年,高宗亲享先农,躬御耒耜。

  《淮南子》曰:清英之美,始於耒、耜。(清英,酒也。)

  ○耜

  《释名》曰:耜,齿也,如齿之断物也。

  《周礼·地官下·山虞》曰: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季犹稚也。服与耜宜用稚材,尚柔刃也。服,牝服,车之材。)

  又《秋官下》曰: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郑玄谓:萌之者,以兹其斫其生者;夷之,以钩镰迫地芟之也,若今取茭矣;含实曰绳,芟其绳则实不成熟;耜之,以耜测湅土铲之。)

  《礼记·礼运》曰: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无以入也。)

  《毛诗·国风》曰: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三之日,夏正月也,豳士晚寒。于耜,始修耒耜也。四之日,周四月也,民无不举足而耕矣。)

  又《小雅·大田》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覃,利也。时至,民以其利耜炽菑发所之地,趋农已急也。)

  又《周颂》曰:《良耜》,秋报社稷也。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畟畟,犹测测也。《笺》云:良,善也。农人测测以利善之耜,炽菑是南亩也。种此百谷,其种皆成好含生气,言得其时。)

  王隐《晋书》曰:徐苗少孤家贫,好学书,昼执耒耜,夜不废读诵。

  《后魏书》曰:赵琰遣人买耜刃,得剩利六百,即命送还刃主。刃主高之,义而不受,琰命委之而去。

  《唐书》曰:高宗行籍田之礼,躬执耒耜而九推焉。礼官奏:"陛下合三推。"上曰:"朕以身率下,自当过之,恨不终於千亩耳。"初,将籍田,先止于先农之坛,因阅耒耜,有雕刻文饰者,谓左右曰:"田器,农人执之,在於朴素,心岂贵文饰乎?"乃命彻之。

  《国语》曰:周制有曰:"民无悬耜,(言常用。入士曰耜,耜柄曰耒。)野无奥草。"(皆垦辟与深也。)

  《吕氏春秋》曰:六尺之耜,所以成亩;其博八寸,所以成畎。(高诱注曰:六尺为亩,三尺为畎。)

  ○犁

  《释名》曰:犁,利也,利则发土,绝草根也。

  《魏略》曰:皇甫隆为敦煌太守,民不晓作楼犁,用工甚费。隆乃教作楼犁,省力过半。

  又曰:弘农太守刘类,多市犁辖,载所部贸丝。

  《管子》曰:距国门以外,穷四竟之内,丈夫二犁,童子五尺一犁,以为三日之功,令农始作服于公田。

  《盐铁论》曰:庶人乘马者,足以代劳而已。故行则服轭,止则就犁,下种轭楼,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即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耕,一人种,二人挽楼,凡用两牛六人,一日则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陈留耆旧传》曰:萧令陈弇,字叔明。躬自握犁,种五谷。有黄雀随犁翔弇上。

  崔寔《政论》曰: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

  《唐书》曰:天宝初,开砥柱之险以通流,石中得古铁犁铧,有"平陆县"字,因改河北县名为平陆县。

  《后唐史·明宗纪》曰:上顾谓侍臣曰:"朕昨日出城观稼,见百姓父子三人同曳犁耒者。力农如是,深轸予怀。可赐耕牛二头"。

  ○耦

  《说文》曰:耦,耕广五寸为伐,二伐为耦。

  《周礼·地官下》曰:里宰,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行其秩叙,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征敛其财赋。(《考工记》曰:耜广五寸,二〈耒吕〉为耦。此言两人相助耦而耕也。郑司农云:锄,读为籍。杜子春云:锄,读为助,谓相佐助。)

  又《冬官》曰:匠人为沟洫,(主通利田间之水道。)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古者耜一金,两人并发之。其垄中曰畎,畎上曰伐。伐之言发也。畎,亩也。今之耜歧头两金,像古之耦也。)

  《毛诗·周颂》曰: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私,民田也。言上欲富其民,而让於下,欲民之大发其私田耳。终三十里,言各极其望也。於是民大事耕其私田,万耦同时举也。)

  《国语》曰:吴王还自伐齐,乃谇申胥(谇,告让也。)曰:"昔吾先王体德圣明,达于上帝。(先王,阖庐。上帝,天也。)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为言子胥佐先王,犹耕者之有耦,以成其事。)

  董仲舒云:禹见耕者五耦而轼,过十室之邑而下;见山仰之,见谷俯之。

  ○种植

  《周礼·地官》大司徒之职曰: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

  《礼记·月令》曰:孟春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首种不入。(旧说云:首种谓稷也。)

  又《仲秋》曰:是月也,劝人种麦,无或失时。

  又《礼运》曰:为礼不本於义,犹耕而弗种也。(嘉谷无由生也。)

  《尚书·洪范》曰:五行:土爰稼穑。(种曰稼,敛曰穑。土可以耕,可以敛。)稼穑作甘。(甘味生於百谷。)

  《尚书·酒诰》曰: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今往当使妹土之人继汝股肱之教,为纯一之行,其当勤种黍稷,奔走事其父兄也。)

  《尚书考灵耀》曰:春,鸟星昏中以种稷;(鸟,朱鸟,谓鹑火。)夏,火星昏中以种黍菽。(火,大火也。)

  《孝经援神契》曰:土黄白宜种禾,黑坟宜黍麦,苍赤宜菽,汙泉宜稻。

  《说文》曰:禾之秀宝曰稼,茎节为禾,从"禾""家"声。一曰稼,家事也;一曰在野曰稼。

  《史记》曰: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树麻菽。

  《汉书》曰:景帝三年春正月,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吏发民,若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赃为盗;二千石听者与同罪。"

  又曰:王莽篡位二年,兴神仙事。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於宫中。台成万金,作乐其上,顺风作液汤。(如淳言:《艺文志》有《液汤经》,其义未闻。)又种五梁禾於殿中,(或曰五色禾也。)先鬻鹤髓、(鬻音煮也。)玳瑁、犀玉二十馀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以乐为黄门郎,令主之。

  《东观汉记》曰:范充为桂阳太守。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缊著衣。民堕窳,少粗履,盛冬皆以火燎。充令属县教民益种桑柘,养蚕桑,织履;复令种纻麻。数年之间,人赖其利,衣履温暖。

  《吴会分地记》曰:卞山者,勾践於此山铸铜。铜不铄,埋之,生马箠。勾践遣使者取徙於南社种之,饰治以为马箠,献於吴。

  《陈书》曰:陈灵洗为重安公,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於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

  《淮南子》曰:夫树林者,灌以梁水,畴以肥壤,(畴,垄也。梁,或作潦也。)一人养之,十人拔之,林必无馀枿。

  又曰:昏弧中,则务种谷;(二月昏时,弧星中於南方,朱鸟之宿也。)太火中,则种黍菽;(大火,东方苍龙之宿,四月建巳中南方也。菽,豆也。)虚中,则种粟麦。(北方玄武之宿也,八月建酉中於南方也。)

  又曰:古者民茹草饮水,食树木之实、蠃蚌之肉,多疹毒伤之患。(患,害。)於是神农乃始教民播五谷,相土地原隰燥湿肥墝高下,百草之滋味,水泉甘苦,令民知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七十毒。

  又曰:文公种米。

  《吕氏春秋》曰:冰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

  《论衡》曰:后稷为儿,种艺为戏。

  《氾胜之书》曰:稗,水旱无不熟之时,又特滋盛,易得芜秽,良田亩得二三十斛,宜种之以备凶年。又,稗中有米,熟时,一可捣取炊之,不减粢米,又可酿作酒。武帝时,令典农种之,一顷收二千斛,斛得米三斗。大俭,可得磨食之。

  又曰:三月,榆荚雨时,高地强土可种禾;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杂禾种之,则禾不虫。又取马骨,莝之,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渍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蚕矢,挠如粥。先种二十日以溲种,曝勿令湿,至种时,以馀汁溲而种之,则不蝗虫。无马骨汁,亦可用雪。雪者,五谷之积也,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地中。治种如此,则收万倍。

  又曰:种伤湿郁热,则生虫。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秆束,立场之高燥处,无令有白鱼,取幹艾杂藏之。欲知岁所宜,以布囊盛粟诸物种,平量,埋阴垣之下。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

  又曰:凡田,种麦为首。伤於太稠者,锄而稀之。秋以锄,以棘柴曳之,以垄麦根,故曰:"子将欲富,黄金覆士。"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绝其乾叶。到榆荚雨时,候土白,复锄。如此收必倍。冬雨雪止,掩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麦能旱多实。春冻解,耕和土种游麦,麦生成茂大,锄如宿麦也。

  又曰:黍者,暑也。禾生心,天雨灌其心,必伤无实。初种时,天雾,令两人对持长索,戛去其露,日出乃止。种黍,覆土、锄治如禾法,欲稀於禾。

  又曰: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备凶年也。大豆生,载甲而出。种土不可厚,厚则折项,不能上达,屈於土中而死。

  又曰:种稻,春冻解,地气和时耕。冬至后百三十日,种大稻时也。

  又曰:种麻,预软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其秕。

  又曰:种枲,春冻解,耕治其土。春草生,布粪田,复耕平摩之。

  又曰:种小豆忌卯,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麻忌辰,秫忌未、寅,小麦忌戍,大麦忌子,大豆忌甲。凡九谷,忌日不种之。避其忌,不可败伤诸事忌禁日,此非空言也。其道自然,若烧黍穰,则害瓠也。

  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可种葵,四月可收冬葵子。六月六日可种葵,中伏之后可种冬葵,八九月可种幹葵。

  《物理论》曰:稼,借种也。古今之言,云余夫稼,农之本也。

  ○耘

  《说文》曰:耘,除田间秽也。

  《左传·昭元年》曰:晋赵文子曰:"譬如农夫,是穮是蓘。"(穮,耘也。壅苗为蓘。)

  《毛诗·甫田》曰:或耘或耔,黍稷嶷嶷。又《周颂》曰:载芟载旅,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论语》曰: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包曰:丈人,老人也。,竹器。)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包曰:夫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殖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邪?")植其杖而芸。(孔曰:植,倚也。除草曰芸。)

  《宋书》曰:柳元景、颜师伯尝诣沈庆之,会其游田。元景等鸣笳列卒满道,庆之独与左右一人在田,见之悄然改容曰:"夫贫贱不可毕,富贵亦难守。吾与诸公并出贫贱,因时际会,荣贵至此,惟当共思损挹之事。老子八十之年,目见成败者已多,诸君炫此车服,欲何为?"於是插杖而耘,不为之顾。元景等彻侍,褰裳从之。

  《管子》曰:万室之都,必有万锺之藏,藏镪千万;千室之都,必有千锺之藏,藏镪百万。春以奉耕,夏以奉耘。

  《孟子》曰: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贾谊《书》曰:邹穆公有令,食凫雁必以秕。吏请以粟,公曰:"夫百姓呴牛而耕,曝背而芸,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哉?粟,养人也,何以其养鸟也?"

  ○耔

  《说文》曰:耔,壅禾本也。

  《晋书》曰:陶潜《归去来》曰:"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耨

  《释名》曰:耨,似锄,以耨禾也。

  《左传·僖公下》曰: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臼季,胥臣也。冀,晋邑。耨,助也。野馈曰馌。)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

  《尔雅》曰:斪劚谓之定。(郭璞曰:锄属也。犍为舍人曰:拘扌属,一名定。《广雅》曰:定,耨。《纂文》曰:养苗之道,锄。耨如铚,柄长三尺,刃广二寸,以封地除草也。)

  《魏书》曰:公孙渊官属上书曰:"七营虎士,五部蛮夷,各怀素饱,不谋同心,奋臂大呼,排门遁出。近郊农民,释其耨镈。"

  《淮南子》曰: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蜃,大蚌也。摩,令利,用耨除草也。)

  又曰:茢先稻熟,农夫耨之者,不以小利害大获。(茢,稗。)

  又曰:圣人之用兵,若栉发耨苗,所去者少,所利者多。

  《吕氏春秋》曰:先生者为米,后生者为秕。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养大杀小。)不知稼者,其耨也,去其兄而养其弟,不收其粟而收其秕。

  ○钃

  《释名》曰:钃,诛,也主以诛除物根株也。

  《说文》曰:钃,斫也。齐谓兹基,一曰斤柄,性自曲者也。

  《管子》曰: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鉏夷属钃,试诸木士。(夷,锄类也。属钃,䦆类。)

  又曰:匠人有感斤钃,故绳可得断也。

  《孟子》曰: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兹基,田器。)

  ○耰

  《说文》曰:耰,摩田器也。

  《论语》曰: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贾谊书》曰:秦民借父耰锄,犹有德色。

  ○铚

  《广雅》曰:铚谓之刈。(《纂文》曰:江湖以铚为刈也。)

  《尚书·禹贡》曰:二百里纳铚。(铚,刈,谓禾穗也。)

  《说文》曰:铚,获禾短镰。

  《释名》曰:铚,获禾铁也。铚铚,断禾穗声也。

  ○铫。

  《说文》曰:钱,铫也,古田器也。

  《世本》曰:倕作铫。

  《管子》曰:一农之事,必有一铫,然后成农。

  ○镈

  《释名》曰:镈,亦锄类。迫也,迫地去草也。

  《毛诗·周颂·良耜》曰: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又《周颂·臣工》曰: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庤,具。钱,铫。镈,鎒。获也。《笺》云:奄,久。观,多也。教我庶民,具女田器,终久必多铚艾。劝之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八百二十二 ◎资产部二

    ○农 《周礼·地官下》曰:凡任民,任农以耕事,贡九谷。 《礼记·月令》孟春曰:乃命有司布农事,舍东郊,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导人,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二十一 ◎资产部一

    ○田 《释名》曰:土已耕者曰田。田,填也,五稼填满其中心也。 《尚书·禹贡》曰:冀州厥田惟中中,(孔安国曰: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兖州厥田惟中下,(第六。)青州厥田惟上下,(第三。)徐州厥田惟上中,..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二十 ◎布帛部七

    ○布 《说文》曰:緦布,十五外布也。纑,布缕也。絟,细布也。繐,蜀布也。 《释名》曰:布,布列诸缕。繐,慧也,齐人谓凉为慧,言服之轻细凉慧也。 《周礼·地官下·载师》曰:凡宅不毛者,有里布。 又《夏官下·..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九 ◎布帛部六

    ○绵 《说文》曰:纩,絮缊也。 《礼记·玉藻》曰:纩为茧,缊为袍。(衣也,著之异名也。纩,谓今之新绵也。缊,谓今纩及旧絮也。) 又《丧大记》曰:属纩以俟绝气。(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口鼻之上以为候。) 又《..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八 ◎布帛部五

    ○缣 《说文》曰:缣,并丝缯也。 《释名》曰:缣,兼也,其丝细致,数兼於绢。染缣五色,细且致,不漏水也。 《续汉书》曰:张奂少立志节。董卓慕之,使其兄遗缣百匹。奂恶卓为人,绝而不受。 《东观汉记》曰:王丹..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七 ◎布帛部四

    ○绢 《广雅》曰:繁、总、鲜支、縠,绢也。 《说文》曰:绢,似霜。 《释名》曰:绢,纟臣也,其丝纟臣厚而疏也。 《东观汉记》曰:南阳太守杜谓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丧无所归。诏使持丧郡国邸,赙绢,绢..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六 ◎布帛部三

    ○罗 《释名》曰:罗,文罗疏也。纚,筛也,粗可以筛物也。 《魏文帝诏》曰:江东为葛,宁比罗纨绮縠? 《魏志》曰:自公侯已下,大夫以上,皆服绫、锦、罗、绮、金缕之物。自是以下,杂彩之服,通于贱人也。 《晋书..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五 ◎布帛部二

    ○锦 《说文》曰:锦,襄邑织文也。 《释名》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制字"帛"与"金"也。 《礼记·王制》曰:锦文珠玉成器,不鬻於市。(不示民也奢与贪。成犹善也。) 《礼记·玉藻》曰:童子之节也缁..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四 ◎布帛部一

    ○丝 《尚书·禹贡》曰:济、河惟兖州,厥贡漆、丝。海、岱惟青州,厥篚檿、丝。(檿,桑,丝中琴瑟弦。) 《周礼·天官下·典丝》曰:典丝,掌丝入,而辨其物,以其贾揭之。掌其藏与其出,以待兴功之时。颁丝于外内,..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三 ◎珍宝部十二

    ○铜 《左传·僖中》曰:郑伯朝楚,楚子与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锺。 《史记》曰:秦使徐福入海还,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曰:'汝,秦王之神,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往蓬莱山,见芝城..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二 ◎珍宝部十一

    ○银 《周礼·夏官下》曰:正南曰荆州,其利丹银。 《尔雅》曰: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鐐。(郭璞曰:辽音也。)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有银瓮,不汲自满。 《史记·封禅书》曰:殷得金德,银山溢。(苏林注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一 ◎珍宝部十

    ○金下 《国语》曰:范蠡乘轻舟,以浮於五湖,莫知其所终。王令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穆天子传》曰:观天子宝:黄金之膏。(金膏,亦犹玉膏,皆其精液也。) 《春秋后语》曰:尉缭来,说王曰:"以秦之强,诸..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十 ◎珍宝部九

    ○金中 《东观汉记》曰:郭况迁为大鸿胪,上数幸其第,赏赐金、帛。京师号况家为"金穴",言其富贵。 谢承《后汉书》曰:豫章张载,字仲宗,为广陵太守。举孝子吴奉为孝廉,奉赍金为礼,载闭门不受。奉以囊盛,投载园..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九 ◎珍宝部八

    ○琅玕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则琅玕景。(宋均注曰:事神明得理,则琅玉有光。) 《尔雅》曰:西北之美者,则昆仑之璆琳、琅玕焉。 《说文》曰:琅玕,石之似玉者。 《魏略》曰:大秦国出琅玕。 《山海经》曰:开..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八 ◎珍宝部七

    ○琥 《说文》曰:琥,发兵瑞玉,为虎文。 《周礼·春官上·大宗伯》曰:白琥礼西方。 《周礼·秋官下·小行人》曰:合六币,琥以绣。 《左传·昭七》曰:鲁昭公疾,遍赐大夫,大夫不受。赐子家子双琥、一环、一璧,..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七 ◎珍宝部六

    ○璋 《说文》曰:璋,半圭也。 《尚书·顾命》曰:康王即位,太保秉璋以酢。(孔安国注曰:王已祭,太保又祭。报祭曰酢也。) 《毛诗·棫朴》曰: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半圭曰璋。) 又《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弄之璋..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六 ◎珍宝部五

    ○圭 《说文》曰:圭,瑞玉也。上员下方,以封诸侯。楚爵有执圭。 《尚书·禹贡》曰: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又《金滕》曰: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五 ◎珍宝部四

    ○玉下 《唐书》曰:太宗尝谓魏徵曰:"玉虽有美质,在於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劳公约朕以仁义,弘朕以道德,使朕功业至此。公亦足为良匠耳!" 又曰:高..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四 ◎珍宝部三

    ○玉上 《尚书·尧典》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安国注曰:在,察也。璇,美玉。玑、衡,王者正天之器,可转运者。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舜察天文,齐七政,审已当天心与否。) 又《胤征》曰:火炎昆岗,玉石俱..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三 ◎珍宝部二

    ○珠下 《唐书》曰:高祖朝,曷婆那可汗献大珠。上曰:"珠信为宝。朕所宝者赤心耳,何用珠为?"竟不受。 又曰:贞观中,桂州都督李弘节以清慎闻。身殁之后,其家卖珠。上闻之,乃宣言於朝曰:"此人生时,宰相言其清..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