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二十六 ◎资产部六

2025-10-01 12:11 太平御览
○织

  《说文》曰:织,作帛总名也。经,织从丝也。纬,织横丝也。纴、综,机缕也。缋,织馀也。

  《礼记·内则》曰:女子十年不出,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

  《左传·文公上》曰:仲尼曰:"臧文仲,妾织蒲,三不仁。"

  《毛诗·国风·大东》曰: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史记》曰:公仪休相鲁,去织妇,拔园葵。

  《战国策》曰:甘茂谓秦武王曰:"曾子处屈。人有与曾子同名姓者而杀人,人告曾子之母。母曰:'吾子不杀人也。'织自若。有顷,人又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魏略》曰:太祖始丁夫人,又刘夫人,生子循,及清河长公主。刘早终,丁养子循。子循亡於穰,丁常言:"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遂哭泣无节。太祖忿之,遣归家,欲其意折。后太祖就见之,夫人方织。外人传公至,夫人踞机如故。公到,抚其背曰:"顾我共载归乎?"夫人不顾,又不应。太祖却行,立於户外,复云:"得无尚可耶?"遂不应,太祖曰:"真决矣。"遂与绝。

  《魏志》曰:中山恭王衮徙封濮阳。太和二年就国,尚俭约,敕妃妾纺绩纴织,习为家人之事。

  《吴志》曰:陆凯上疏云:"自昔先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米有畜积,货财有馀。先帝崩后,幼景在位,便改奢侈,不蹈先迹。伏闻织络及诸徒坐,乃有千数。"

  又曰:华覈上疏云:"今吏士之家,少无子女,多者三四,少者一二。通令户有一女,十万家则十万人,人人织绩,一岁一束,则十万束矣。使四疆之内,同心勠力,数年之间,布帛必积,恣民五色,惟所服用,但禁绮绣无益之饰。此救乏之上务,富国之本业也。"

  《南史》曰:齐宣孝陈皇后,家贫,少勤织作。家人矜其劳,或止之,后终不改。

  《唐书》曰:卢坦为寿安令。时河南尹征赋限穷,而县人诉以机织未就。坦请延十日,府不许。令人就织而输,勿顾限也,违之不过罚令俸耳。既成而输,坦亦坐罚,由是知名。

  《墨子·非乐》曰:使妇人为之废纺绩织纴之事。

  《庄子》曰: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又曰:叔文相莒,三年归。其母自织,请其母曰:"文相莒三年,有马千驷,今犹自绩,文之所得事,皆将弃之?"母曰:"妇人不好纺,绩织纴,必有淫佚之心。"

  《韩子》曰:吴起示其妻以组,曰:"为我织组,令如是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起曰:"非诏也。"使衣而归,其父请往之,起曰:"家无虚言。"

  又曰: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於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舟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也,游於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国语》曰:勾践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於国。

  焦赣《易林·蒙之无妄》曰:织帛未成,纬尽无名。长子逐免,鹿起失路。

  《列女传》曰: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子曰:"自若也。"(言未能博。)母以刀断其织,子惧而问其故,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则是不免於厮役,而无以离於患祸,何以异於织绩而中道废而不为?岂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

  又曰:文伯相鲁,敬姜谓之曰:"吾语汝治国之要,尽在经耳。(经者,总丝缕以成文采,有经国治民之象。)夫幅者,所以正枉也,不可不强,故幅可以为将。(枉,曲也。幅强乃能正曲,将强乃能除乱,以幅喻将也。)昼者,所以均不服也,故昼可以为正。(昼,傍也。正,官长也。緦缕得昼,以喻徒庶得长而后齐。)物者,所以治芜与莫莫也,故物可以为都大夫。(物谓一文墨也。不知丈尺多少,使意世与芜而莫莫也。都大夫,主治民理众也。)持交而不失,出入不绝者,悃也,以为大行人。(悃,使缕交错出入不失理也。似大行人,交好邦国不离也。大行人,主使命者。)推而往,引而来者,综也,综可以为关内之师。(综,惟缕令往,引之令来,似开内师收合人众,使令有节。关内师,主境内之师众。)主多少之数者,均也,均可为内史。(均谓一齿,受一缕多少有数,犹内史之治民也。)服重任,行远道,正直而固者,轴也,可以为相。(相当大任,坚固不倦,死而后已,有若轴。)舒而无穷者,摘。摘者,可以为三公。"(摘谓胜也,舒而不穷。喻三公道德洁备,无匮竭也。")文伯载拜受教。

  《孝子传》曰:董永性至孝,而家贫。父死,卖身以备棺敛。既葬,即诣主人,将偿其直。路逢一女子,云能织,愿为永妻。永不得已与同诣主人。问其故,永具以对。主人曰:"必尔者,但令尔妇为我织缣百匹。"於是妻为主人织,十日,百匹具焉。主人大惊,即遣永夫妻。妻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卿笃孝,卖身葬父,故天使我为卿偿债耳!"言终,忽然不见。

  《仇池记》曰:仇池县库下,悉安织婢绫罗绢布数十张机。

  崔元始《正论》曰:仆前为五原太守,土地不知缉绩,冬至,积草伏卧其中。若见吏,以草缠身,令人酸鼻。吾乃卖储峙,得二十馀万,诣雁门广武迎织师,使巧手作机及纺,以教民织。具以上闻。

  《古艳歌》曰:孔雀东飞,苦寒无衣。为君作妻,中心恻悲。夜夜织作,不得下机,三日载匹,尚言吾迟。

  古歌辞曰: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琴上高堂。大人且徐徐,调弦遽未央。

  古诗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紥紥弄机杼。

  《被徒元书》曰:宜修田农,作园圃,织纴纺绩,为坐作之本利。常令供养之物有兼副。

  ○纺绩

  《左传·昭公十九》曰:初,莒有妇人。莒子杀其夫,以为嫠妇。(寡妇为嫠。)及老,托於纪鄣,纺焉以度而去之。(因纺纑连所纺,以度城而藏之,以待外攻者,欲以报仇。)及师至,则投诸外。(投绳城外,随之而出。)

  《毛诗·国风·东门之枌》曰:不绩其麻,市也婆娑。(《笺》云:绩麻丝,妇人之事也,今也不为。)

  又曰: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载绩丝事毕而麻事起矣。)

  《汉书》曰: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

  又曰: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织。妇女一月得四十五日。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

  《晋书》曰:郑袤妻曹氏,事舅姑甚孝,躬纺绩之勤,以充奉养。

  《南史》曰:宋袁粲幼孤,饥寒不足。母琅邪王氏,太尉长史延之女也,躬事绩纺,以供朝夕。

  又曰:齐刘楷为交州,与垣昙深同行,昙深未至交州而卒。昙深妻郑字献英,荥阳人,时年二十;子文凝,始生。仍随楷到镇,昼夜纺织。居一年,私装了,乃告楷求还。

  又曰:梁武丁贵嫔少时,与邻女月下纺绩,诸女并患蚊蚋,而贵嫔弗之觉也。乡人魏益将聘之,及成,而武帝镇樊城,尝登楼以望,见汉滨五采如龙,下有女子擘絖,则贵嫔也。又,丁氏因人以闻之於帝,帝赠以金环,纳之,时年十四。

  又曰:诸暨东洿里屠氏女,父失明痼疾,亲戚相弃,乡里不容。女移父母,远住纻舍,昼采樵,夜纺绩,以供养父母。

  《陈书》曰:陈灵洗为公侯,数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於散用赀财,亦不俭吝。

  《隋书》曰:孝妇覃氏者,上郡锺氏妇也。与其夫相见,朱几而夫死。时年十八,事后姑以孝闻。数年之间,姑及伯叔皆相继而死。覃氏躬自节俭,昼夜纺绩,畜财十年而葬八丧,为州里所敬。上闻,而赐米百石,表其门闾。

  又曰:郑善果母,清河崔氏,既寡之后,恒自纺绩,每夜分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耶?"答曰:"呜呼!汝年已长成,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於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用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枲纺绩,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

  《唐书》曰:永泰二年夏,赐安南节妇金氏两丁侍养。金氏本贼帅陶齐亮之母,以忠义训齐亮,齐亮不受,遂与齐亮绝。自绩而衣,自田而食,州里称之。仍诏本道使每季给银二两,充衣服以终其身。

  《国语》曰:鲁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言家有宠,不当绩也。)惧忓季孙之怒也。(季孙康子位尊,又为大宗。)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僮矇不达也。言已居官而未闻道。)

  《春秋后语》曰:甘茂奔齐,路逢苏代,将为齐使於秦。甘茂曰:"臣得罪於秦,逃遁至此,(遁,潜也。)无所容迹。(容迹,犹容足也。)吾闻贫人女与富人会绩,贫人女曰:'我无钱以买烛,而子烛幸有光,子可以分我馀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斯,在也。言贫女子此一便也。)今臣困,而子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秦,愿君以馀光振之。"(振,整也。又赡给之义。)苏代许诺。

  《列女传》曰:齐女徐吾者,东海上贫妇人也。邻妇李吾之属合烛相从夜绩,徐吾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火光有馀,分我馀光,无损子明,而我为斯便,不亦可乎?"

  《异苑》曰:昔有老姥雨夜纺绩,断,失钅奏所在,姥独骂云:"何物鬼担去?"户外即有应,言"暂寄避雨,实不偷钅奏。宜自执觅。"姥惊惧,窥外,无所见,钅奏亦寻获。

  《王子年拾遗记》曰:魏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父业经为郑乡亭长,母陈氏随业舍於亭傍。芸年十七,生居贫贱,至夜每聚邻妇夜绩,以麻蒿自照。

  ○漂

  《说文》曰:漂,水中击絮也。

  《史记》曰:韩信从下乡城下钓,有漂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越绝书》曰:伍子胥至溧阳,见一女子击絮於濑水中,子胥曰:"岂可得餐乎?"女曰:"诺。"即发其箪饭,清其壶浆而与之。子胥谓女子:"毋令之露。"子胥行五步,还顾,女子自投濑水之中。(《吴越春秋》同。)

  《庄子》曰: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澼絖为事。(郭象注曰:其药能令手不拘折,故常漂絮於水中也。)

  ○浣

  《礼记·礼器》曰: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隘矣。(隘犹狭陋也。祀不以火牢,与无田者同,不盈礼也。大夫、士有田则祀,无田则荐。浣衣濯冠,俭不务新。)

  又《内则》曰:父母舅姑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浣。(手曰漱,足曰浣。和,渍也。)

  又曰:是日也,妻以子见於父,贵人则为衣服。由命士以下,皆漱浣。(贵人,大夫以上也。由,自也。)

  又曰:妾子生,三月之未,漱浣夙齐,见於内寝。

  《毛诗·葛覃》曰:薄汙我私,薄浣我衣。(汙,烦也。私,燕服也。妇人有副祎盛饰,以朝事舅姑,接见于宗庙,进见于君子,其馀则私也。浣谓濯之耳。)

  又《柏舟》曰:心之忧矣,如匪浣衣。(如衣之不浣矣。《笺》云:衣之不浣,则愦辱无照察。)

  《汉书》曰:石奋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褕身自浣洒,(师古曰:亲谓父也。中裙,若今言中衣也。厕褕者,近身之小衫,若今小衫也。)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之,以为常。

  《晋书》曰:王师败绩於汤阴,百官侍卫莫不溃散。惟嵇绍以身捍卫,遂被害於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又曰:郑袤妻曹氏食无重味,服浣濯之衣。

  《宋书》曰:左仆射谢景仁性严整洁,居宇净丽。每坐,辄唾左右人衣,事毕,即听一日浣濯。每欲唾,左右争来受之。

  又曰:江湛为吏部尚书,家甚贫,不营财利,饷馈盈门,无一所受,无兼衣馀食。尝为上所召,遇浣衣,称疾,经日衣成,然后起。

  《梁书》曰:武帝虽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有侍臣,衣带卷摺,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

  又曰:昭明太子统欲以己率物,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南史》曰:陈王逡之衣裳不浣,几案尘黑。

  《唐书》曰:肃宗性俭约,衣服无绮绣。尝出衣袖示韩择木曰:"朕已三浣矣。"

  《淮南子》曰:楚庄王诛里史,孙叔敖制冠浣衣。

  仲长子《昌言》曰:攻玉以石,浣布以灰。

  《龙鱼河图》曰:妇人无以夫衣合集浣之,使之不利。

  《韩诗外传》曰:孔子南游适楚,至阿谷隧,有处子佩璜而浣者。孔子抽觞以受子贡,曰:"以观其辞。"子贡曰:"将南之楚,逢天之暑,欲乞一饮。"妇人曰:"阿谷之隧,隐曲之氾,其水载清,流而趣海。欲饮则饮,何问婢子?"

  《风俗通》曰:东海王景兴议曰:"晏平仲以齐君奢,故浣其朝冠,振其鹿裘。"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八百八十九 ◎兽部一

    ○叙兽 《国语》曰:兽三为群。 《尔雅》曰:四足而毛谓之兽。 《说文》曰:兽,守备者也。兽足谓之番。毳,兽细毛也。翰,兽豪也。荐,兽所食草也。 《周礼·天官上》曰: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罟,网也。以网..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八 ◎妖异部四

    ○变化下 《庄子》曰: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於上风,雌应於下风而风化。(鶂以眸子相视,虫鸣以声相因,不待合而便生子,故曰风化也。) 《淮南子》曰:夫历阳之都,一夕反为湖,勇力圣智与怯不肖者..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七 ◎妖异部三

    ○重生 《左传·绪瀚上》曰: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后汉书》曰:献帝初平中,长沙人姓桓,死月馀。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后曹公由匹庶起。 又曰:建安四年,武陵女子李..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六 ◎妖异部二

    ○魂魄 《易·上系》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韩诗外传》曰:"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两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俱往观也。 《礼记·檀弓下》曰:延陵季子適齐。其反也,..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五 ◎妖异部一

    ○怪 《春秋潜潭巴》曰:异之为言怪也,谓先发感动。 《左传·庄公》曰:初,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掷晷,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於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四 ◎神鬼部四

    ○鬼下 《异苑》曰:广州治下有黄文鬼,出则为祟。所着衣帽皆黄,至人家张口而笑,必得疫疾。长短无定,随篱高下。自不出已十馀年,土俗畏怖惶恐不绝。 又曰:陆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夕,望道左若有民居,因往..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三 ◎神鬼部三

    ○鬼上 《易》曰:鬼神害盈而福谦。 又曰:睽孤见豕负途,载鬼一车。(槛屙盈车,吁可怪也。) 《左传·庄公》曰:齐侯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见大豕,而从者见彭生,皆妖鬼。)公怒曰:"彭生敢见..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二 ◎神鬼部二

    ○神下 《北史》曰:神武以高昂为西道大都督,径趣商洛。昂渡河,祭河伯曰:"河伯,死晷之神;高敖曹,地上之虎。" 《齐书》曰:义乡县长风庙神姓邓,先经为县令,死遂发灵。周山图启乞加神位辅国将军。上曰:"足狗..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一 ◎神鬼部一

    ○神上 《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神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 又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夫变化之道,不为而自然。故知变化者,则知神之所为。)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 ◎咎徵部七

    ○地震 京房《易占》曰:地动,阴有馀。 《左传》曰:南宫极震。(南宫极,王子朝之卿士也。)苌弘谓刘文公曰:"君其勉之,先君之力可济也。(先君,谓刘献公,文够愿也。献公亦欲立子猛,不欲令子朝得国。今南宫极震死..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七十九 ◎咎徵部六

    ○昼昏 《尔雅》曰:阴而风为曀。 《史记》曰:晋烈公二十三年,国大风,昼昏,自旦至中。明年,太子喜出奔也。 《后汉书》曰:献帝时,日昼晦。董卓拥毙蔻帝陵。 《晋书》曰:魏高贵乡公时,司马景王讨毌丘俭,大风..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七十八 ◎咎徵部五

    ○雪 《左传》曰:昭公四年正月,大雪。刘向以为昭公娶吴,婚於同姓。董仲舒以为季孙宿专政,阴气盛也。 《汉书》曰:武帝时,十二月,大雨雪,人冻死。时衡山王谋反,废而杀之。 又曰:玄帝时,十一月,齐楚大雪,..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七十七 ◎咎徵部四

    ○云 《周礼·春官》曰:眂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四曰监,八曰叙。(郑司农曰:监,云气临日也。叙者,云有次叙,如山在日上也。) 又曰: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像。(郑玄曰:物,色也。..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七十六 ◎咎徵部三

    ○风 《尚书·洪范》曰:咎徵,曰蒙,恒风若。(君行蒙暗,则常风顺之。) 《礼记·月令》曰:孟春行夏令,飘风暴雨总至。季秋行春令,则暖风来至。 京房《易传》曰:后专拜,厥风疾而树不摇;不循道,厥风不摇草。 京..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七十五 ◎咎徵部二

    ○五星 京氏《易五星占》曰:岁星失度何?人君不仁,春杀无辜,则岁星失度;其救也,慈仁敬让,广恩惠施,无犯四时,则岁星承度。荧惑失度何?人君内无礼法,轻薄房室,外行慢易,敛夺民财,则荧惑失度;其救也,爵..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七十四 ◎咎徵部一

    ○叙咎徵 《易》曰:履霜坚冰至。《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又曰: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尚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恒雨若;僣,恒阳若;豫,恒燠若;急,恒寒若;蒙,恒风若..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七十三 ◎休征部二

    ○地 地 《礼》曰:地不爱其宝。 《符瑞图》曰:地得其性,不震摇也。 《祥瑞图》曰:王者益土地,则社稷及市中地长。 山 《管子》曰:霸王之主兴,则升山之神见。 《休子》曰:少皞生於稚华之渚,渚一旦化为山,郁..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七十二 ◎休征部一

    ○叙休征 《书》曰:休征:(叙美行之验。)曰肃,时雨若;(君行敬则时雨顺之。)曰乂,时旸若;(君行政治,则时旸顺之。)曰哲,时燠若;(君能照哲,则时暖顺之。)曰谋,时寒若;(君能谋,则时寒顺之。)曰圣,时风若。(..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七十一 ◎火部四

    ○庭燎 《说文》曰:庭燎,火烛也。 《礼》曰:庭燎之百,由齐桓公始也。(僭天子也。庭燎之差,公盖五十,子、男皆三十。) 《诗》曰:《庭燎》,美宣王,因以箴也。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锵锵..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七十 ◎火部三

    ○灯 《汉书》曰:王莽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莽常御灯火至明。 《东观汉记》曰:上从长安东归,过汧,幸祭遵营,士众作黄门武乐,至夜御灯火。 《晋书》曰:温峤往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