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三十五 ◎资产部十五

2025-10-01 12:53 太平御览
○钱上

  《周礼·天官下》曰: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凡有法者。(布,泉也。布,读为宣布之布。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於水泉,其流行无不偏。泉始盖一品。周景王铸大象而有二品。后数变易,不复识本制。至汉,惟有五铢久行。王莽改货,而易作泉布,多至十品。今存於民间多者有货布、大泉、货泉。货布长二寸五分,广寸,***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其右文曰货,左文曰布,重二十五铢,直货泉二十五。大泉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泉,直十五货泉。货泉径一寸,重五铢,右文曰货,左文曰泉,直一也。)

  《国语》曰:周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景王,周灵王之子。钱者,金币之名,所以质夹物通财用也。古曰泉,后转曰钱。大钱,大於旧,其价重也。)单穆公曰:"不可。(穆公,王卿士,单靖公曾孙。)古者天灾降戾,於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量,度。资财也。权,称。振,拯也。)民患轻,则为之作重币以行之,(民患币轻而物贵,则作重币,以行其轻也。)於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重曰母,轻曰子。以子货物,物轻则子独行,物重则以母权而行之也。子母相通,民皆得其欲也。)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於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堪,任也。不任者,币重物轻,则妨其用也。故杂而用之。子权母者,母不足,则以子平而行之。故民皆以为利。)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废轻而作重,则大竭而未寡,故民失其资。)若匮,王用将有所乏。(民财匮,无以供上,故王用将乏。)乏则将厚取於民,民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也。(给,供也。远志,遁逃也。)若民离而财匮,灾至而备亡,王其若之何?(病亡无救灾之备也。)王其图之!"王弗听,卒铸大钱。

  《归藏》曰:有人将来,遗我钱财,日夜望之。

  《周书》曰:武王克商,发鹿台之钱,散巨桥之粟。

  《韩诗》曰:"既诈我德,贾用不售。"一钱之物,举卖百,何时当售乎?

  《史记》曰:初,苏秦之燕,贷百钱为资。及得资,以百金偿之。

  又曰: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李奇注:或三百,或五百。)萧何独以五,后益封二千户。

  又曰: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沛中豪杰吏闻令有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不满千钱,坐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又曰:上使善相者相邓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何谓贫?"於是赐通蜀严道铜山,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

  又曰:安息在大月氏西,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转更钱,效王面焉。

  又曰:今上即位,(武帝。)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自孝文造四铢钱,至是岁三十馀年。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多即铜山铸钱。民益盗铸,不可胜数。钱益少而贵。

  《汉书》曰: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孟康曰:二十两为镒。臣瓒按: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上币;铜钱。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如淳曰:如榆荚。)

  又曰:凡货,金钱布泉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太公为周立九府员法:(李奇曰:员即钱。)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圆函方,轻重以铢;布泉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故货宝於金,利於刀,流於泉,布於门,(行如流泉,布於民间。)束於帛束。

  又曰:孝惠帝时,天下初定,吴有豫章铜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

  又曰:高后二年秋七月,行八铢钱。

  又曰:文帝五年,除盗铸钱令,(应劭曰:听放铸。)更造四铢。(应劭日文帝以五分钱泰轻小,更作四铢钱,文亦曰半两钱。今民间半两钱最轻小。)

  又曰:建元元年春,行三铢钱。五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

  又曰:武帝时,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仄。(如淳曰:铜为其郭也。今钱见有赤仄者,不知作法云何是。)

  又曰:宣帝二年春,出水衡钱。(应劭曰:水衡与波府,皆天子私钱耳,县当仰给司农。今世水衡钱,言宣帝即位为异政。)

  又曰: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二百八十亿万馀。

  又曰: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下乡亭长,赐钱百,曰:"公,小人,为德不竟。"

  又曰:东方朔曰:"侏儒长三尺馀,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赤馀,亦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

  又曰:张安世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避不受禄。诏都内别藏张氏无名钱,以百万数。(文预曰:都内,主藏官也。张晏曰:安世以选官,官不薄。)

  又曰:贡禹上书曰:"臣禹年老,家贫不满万钱。"

  又曰:王嘉奏事云:"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三十万,水衡钱二十五万,少府钱十八万。尝幸上林,后宫贵人从,上林兽圈猛兽惊出,冯贵人当之。元帝嘉其义,赐钱五万;掖庭见亲,加赐亲属,属其人勿众谢,重失人心,赏赐节约。是时外戚资千万者少,是故少府水衡钱多。"

  又曰:王莽居摄,欲防民盗铸,乃禁不得挟铜炭。

  又曰:罽宾国,以银为钱,骑马漫为人面。

  《楚汉春秋》曰:项梁阴养生士九十人。参木者,所与计谋者也。木佯疾,於室中铸大钱,以具甲兵。

  《后汉书》曰:明帝时,馆陶公主(光武女。)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史记》曰:太微宫后二十五星,郎位也。)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

  又曰:樊鲦卒,帝遣小黄门张音问所遗言。先是,河南县亡失官钱,典负者(典谓主典,负谓欠负。)坐死及罪徙者甚众,遂委责於人,以偿其耗,乡部吏司因此为奸。鲦常疾之,欲奏罢之,疾病未及得上。音归,具以闻,帝览之而悲叹,敕郡并从之。

  又曰:京兆尹阎兴召第五伦为主簿,时长安铸钱多奸巧,乃署伦为督铸钱掾,领长安市。(《东观汉记》曰:时长安市未有秩,又铸钱官轻,奸所集,无能整齐理之者。典署伦督铸钱掾,领长安市。其后小人争颂,皆云第五掾所平,亦无奸枉。)

  又曰:初,马援在陇西,上书言"宜如旧铸五铢钱"。事下三府,三府奏,以为未可,事遂寝。及援还,从公府求得前奏,难十馀条,乃随牒解释,(《东观汉记》曰:十三难,援一一解之,条奏其状也。)更具表言。帝从之,天下赖其便。

  又曰:公孙述废铜钱,用铁官钱。(置铁,以铁钱。)百姓货币不行。蜀中童谣言:"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好事者窃言,王莽称黄,述自号白,五铢钱,汉货也,言天下当并还刘氏。

  又曰:江革,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按验以比之,犹今貌阅也。)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临淄令杨音高之,设特席显异巨孝於稠人广众中,亲奉钱,以助供养。

  又曰:杨秉免归,雅素清俭,家至贫窭,并日而食。任城故孝廉景虏赍钱百馀万以饷秉,秉闭门拒绝不受。

  又曰:锺离意荐刘平、王望等,书奏,有诏征平等,特赐辨装钱。至,皆拜议郎。

  又曰:崔寔从兄烈,有重名於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是时,段颎、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皆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靳,固惜之也。)程夫人於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姝,美也。言反不可斯事之美也。姝,或作株。株,根本也。)

  又曰: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洛阳及长安铜人、锺虡、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故货贱物贵,谷石数万。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魏志》曰:卓铸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钅卢也。)时人以为:秦始皇见长人於临洮,乃铸铜人,卓,临洮人也,而今毁之。虽成毁不同,凶暴相类焉。

  又曰:车驾西巡,乃厚赐韦彪钱、珍羞食物,使归平陵上冢。

  又曰:郑弘为阳羡令,都乡部民有弟用兄钱者,为嫂所责。叔未还,嫂诣弘言之,弘卖巾车为叔还钱,兄惭自系妇即去。

  又王符《论》曰:夫窃位之人,天夺其鉴。宁见朽贯千万,而不忍赐人一钱。

  《续汉书》曰:刘宠,字祖荣。迁会稽太守,正身率下,郡中大治,征入为将作大匠。山阴民去治数拾里,有若那水,在山谷间,五六老翁,年七八十,闻迁,相率共送宠,人赍百钱。宠见劳来,曰:"父老何乃自苦远来?"皆对曰:"山父鄙老,生未尝到郡县。他时,吏发求不已,民间或夜行不绝,狗吠竟夕,人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吠夜,吏希至人间。某年老,遭值圣化,闻当见弃去,故戮力来送。"宠谢之,为选受壹大钱。故宠在会稽号为"取一钱",其清如是。

  又曰: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慳吝。梁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赁钱二十万。奋以钱十万与之,冀大怒。

  又曰:灵帝中平二年二月己西,南宫灵台灾;庚戍,乐中城殿门灾,延及北阙,烧嘉德和欢殿。收天下田亩十钱以治宫,加调,刺史二千石迁除皆责治宫钱,大郡至二千万。帝本侯家,居贫,即帝曰:"桓帝不能作家,曾无私钱财,故於西园造万金堂以为私藏,复寄小黄门、常侍家私钱至数千万。"

  《东观汉记》曰:光禄勋杜林与马援乡里亲厚。援南方还,时林马适死,援遣子持一匹马遗林曰:"朋友有车马之馈,可以备乏。"居数日,林遣子奉书曰:"将军内施九族,外有宾客,望恩者多。林父子食乡禄,禄常有盈,今奉钱五万。"援谓儿曰:"当以此为法。杜伯山所以胜我者也。"

  又曰:赵勤,字益卿,刘赐姊子。勤童幼有志操,往来赐家,国租适到,时勤在旁,赐指钱示勤曰:"拜,乞汝三十万。"勤曰:"拜而得钱,非义所取。"终不肯拜。

  又曰:郑均,字仲虞。兄仲为县吏,受礼遗。均数谏止,不听,即脱身出作。岁馀,得数万钱,归以与兄曰:"钱尽可复得,为吏坐赃,终身捐弃!"兄感其言,遂廉洁,称清吏。

  又曰:王阜为益州太守。大将军窦宪贵盛,尝移书益州取六百万。阜疑有奸诈,以状上宪,追奴驺帐下。吏李文迎钱,阜以诏书末报,距不与文。积二十馀日,诏书报给文以钱市马。

  《献帝春秋》曰:灵帝作钱,犹五铢,而有四道,连於边轮。识者以为妖,窃言:"钱有四道,京师将破坏,此钱四出,散於四方乎?"还如其言。(范晔《后汉书》云四出钱。)

  应劭《汉官仪》曰:王莽篡位,以"刘"字"金刀",罢五铢,更作小钱,文曰:"货泉"。其文反"白水真人",此则世祖中兴之瑞也。

  《魏书》曰:刘虞在幽州,清净俭约,以礼义化民。灵帝时,南宫灾,吏迁补州郡者,皆责助治宫钱,或一千万,或三千万。富者以私财辨,或发民钱备之;贫而清慎者,无以充调,或至自杀。灵帝以虞清贫,特不使出一钱也。

  又曰:刘类为弘农太守,使人掘地求钱。所在市里,皆有孔穴。

  又曰:文帝梦磨钱文,欲令灭而更明。周宣占之曰:"陛下家事。"时帝欲治第,植逼太后,但加贬守。

  《吴书》曰:嘉禾五年春,铸大钱,一当五百。诏使吏民输铜,计铜卑直。设盗铸之科。

  《蜀志》曰:先主攻刘璋,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豫焉。"及拔成都,士众舍干戈赴库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刘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晋阳秋》曰:朝士以牛酒劳齐王冏,平原王幹独赍百钱。

  《晋书》曰:阮宣子常杖头挂百钱,造市店酣饮而归。

  又曰:王衍疾其妻郭氏之贪鄙,故口末尝言钱。郭氏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又曰:王导子悦,少侍讲东宫,历吴王友中书侍郎。导梦人以百万钱买悦,意甚恶之。后掘地得钱一窑,皆藏闭。而悦果以疾终。

  又曰:张轨为凉州参军,索辅言於轨曰:"古以金贝皮币为货,息谷帛量度之耗。二汉制五铢钱,通易不滞。太始中,河西荒废,遂不用钱,裂匹以为段数。缣布既坏,市易又难,徒坏女工,不任衣用,弊之甚也!今中州虽乱,此方安全,宜复五铢,以济通变之会。"轨纳之,立制准布用钱。钱遂大行,人赖其利。

  《南史》曰:宋文袁皇后家本贫薄,后每就上求钱帛以赡之。上性俭,所得不过钱三五万、帛三五十匹。后潘淑妃有宠,爱倾后宫,咸言所求无不得。后闻之,未知信否,乃因藩求三十万钱与家,以观上意,宿昔便得。因此恚恨成疾,不复见上。

  《宋书》曰:刘秀之为南秦州刺史,加都督。汉饥馑,秀之躬自俭约。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秀之限令用钱,百姓利之。

  又曰: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袁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为使人谬误,欲以戏淑。淑与濬书曰:"闻之前志,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况密迩旬次,何其裒益之亟也?窃恐二三诸侯,何以观之?"

  又曰:废帝即位,铸二铢钱,形式转细。官钱每出,人间即摸效之,而大小厚薄皆不及也,无郭,不磨铸,如今之剪凿者,谓之耒子钱。景和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钱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於此者,谓之綎环钱。贯之以缕,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明帝初,惟禁鹅眼、綎环,其馀皆通用。

  又曰:张融解褐为新安王子鸾行参军。王母殷淑仪薨后,四月八日建斋并醮佛。僚佐衬者多至一万,少者不减五千。融独注衬百钱,帝不悦,曰:"融贫,当序以佳禄。"出为封溪令。

  又曰:郭世通尝与人共於山阴市货物,误得一千钱,当时不觉,分背方悟,追还本主。本主惊叹,以半直与之,世通委之而去。

  又曰:蔡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以与兄轨之。廓亡后,轨之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裨宅直。廓子兴宗年十一,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日宅直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之深有愧色,谓其子谈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

  又曰:刘凝之隐居荆州。年饥,衡阳王义季虑凝之馁毙,饷钱十万。凝之大喜,将钱至市门,观有饥色者,悉分与之,俄顷而尽。

  又曰:山阴人孔祐至行通神,隐於四明山。尝见山谷中有数百斛钱,视之如瓦石不异。

  又曰:戴法兴,父硕子。法兴二兄延寿、延兴并修立。延寿善书,延兴好学。山阴有陈戴者,家富,有钱三千万。乡人或云:"戴硕子三儿,敌陈戴三千万钱。"

  《齐书》曰:曹武为右卫将军,晚节在雍州,致见钱七千万,皆厚轮大郭。

  又曰:丘冠先使于蠕蠕,执节不拜,为所杀。武帝以冠先不辱命,赐其子雄钱一万、布三十匹。雄不受。

  又曰:范述曾任永嘉太守,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下诏褒美,征为游击将军。郡故旧送钱二十馀万,一无所受。

  又曰:赵僧岩栖迟山谷,常以一壶自随。一旦,谓弟子曰:"吾今夕当死,壶中大钱一千,以通九泉之路;蜡烛一梃,以照七尺之尸。"至夜而亡。

  《梁书》曰:顾协为舍人,常有门生始来事协,知其廉洁,不敢浩,止送钱二千。轩发怒,杖二十。因此事者绝於馈遗。

  又曰:庾丹父景休,位御史中丞。丹少有才俊,与伏挺、何子明俱为周舍所狎。初,景休罢巴东郡,颇有资产,丹负钱数百万,责者填门。景休怒,不为之偿。既而朝贤之丹,不之景休。景休悦,乃悉为还之。

  《梁书》曰: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吕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及僧珍生子,季雅往贺,署函曰:"钱一千"。阍人少之,不为通,强之乃进。僧珍疑其故亲,自发,乃金钱。

  又曰:江禄为武宁郡,颇有资产,积钱於壁,壁为之倒,迮铜物皆鸣。人戏之曰:"所谓铜山西倾,洛锺东应者也。"

  又曰:何远为武昌太守。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不受钱者,则摙水还之。其他事率多如此。

  《南史》曰:萧惠明子聄素,梁天监中位丹阳尹丞。初拜日,武帝赐钱八万,聄素一朝散之亲友。

  又曰:谢譓为东阳内史,及还,五官送钱一万,止留一百,答书曰:"数多留少,更以为愧。"

  又曰:梁谢举兄子侨素贵。尝一朝无食,其子启欲以班史质钱,答曰:"宁饿死,岂可以此充食乎!"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九百三 ◎兽部十五

    ○豕 《尔雅》曰:豕,猪。(江东呼为犭希。)〈隋中"阝改豕"〉,豮。(〈隋中"阝改豕"〉,羊箠反。俗呼小豮猪为〈隋中"阝改豕"〉子也。)幺,幼。(最后生者,俗呼为么豚。)奏者〈才昷〉。(音温。今〈才区〉猪短头,皮理..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二 ◎兽部十四

    ○羊 《说文》曰:羊,祥也。像四足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 又曰:羔,羊子也。羜,五月生羔也。骛(亡具切。)六月生羔也。羍,七月生羊也。兆,(雉矫切。)羊未足岁也。牂,牝羊也。公,(扶分切。)..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一 ◎兽部十三

    ○驴 《说文》曰:驴,似马,长耳也。 何承天《纂文》曰:驴,一曰漠骊,其子曰〈马蒙〉。 《史记》曰:匈奴奇畜即驴、骡也。 《汉书·西域传》曰:乌桓国,有驴无牛。 《后汉书》曰:蓟子训,汉末入市,投主人家停..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 ◎兽部十二

    ○牛下 《逸士传》曰:尧让天下於许由,由逃之。巢父闻而洗耳於池滨。樊坚字仲父,牵牛饮之,见巢父洗耳,乃驱牛而还,耻令牛饮其下流。 《关中记》曰:周玄年,老子之度关,令尹喜先敕门吏曰:"若有老公从东来,乘..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九 ◎兽部十一

    ○牛中 《春秋潜潭巴》曰:宫有牛鸣,政教衰,诸侯相并。牛,兵之符也。 杨方《五经钩沉》曰:东夷之人以牛骨占事,呈吉示凶,无往不中。牛非含智之物,骨有若此之效。 《穆天子传》曰:泰山,百兽之所聚也,爰有赤..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八 ◎兽部十

    ○牛上 《说文》曰:牡,畜父也,从牛土声。犅,(古郎切。)特,牛父也。牝,畜母也,从牛匕声。犊,牛子也。牜市,(普外切。)二岁牛也。犙,(山耽切。)三岁牛也。牭,(思贰切。)四岁牛也。犗,(音戒,又音加。)騬牛..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七 ◎兽部九

    ○马五 《古今注》曰: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逐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晨凫。 崔豹《古今注》曰: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也。 《风俗通》曰:马一匹,俗说..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六 ◎兽部八

    ○马四 《战国策》曰:汙明见春申君曰:"夫骥之齿至矣,焚课车而上太行,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而幕之。骥於是俯而喷,仰而鸣,声造於天。欣见伯乐掷戟己也。" ..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五 ◎兽部七

    ○马三 《晋书》曰:王济善解马性。常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杆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 又曰:王师败於荡阴,嵇绍被害。初,绍之行也,侍中秦准谓曰:"今日向难,..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四 ◎兽部六

    ○马二 《史记》曰: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穆王,得骊骥、温骊、骅骝、绿耳之驷,西巡守,乐而忘归。 又曰:楚庄王有爱马,衣以文绣,置华屋之下,啖以枣脯。马死,欲以大夫礼葬之。乐人优孟入殿门大哭曰:"请以人君之礼..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三 ◎兽部五

    ○马一 《说文》曰:马,怒也,武也。马一赎曰馵,(音环。)二岁曰驹,三岁曰駣,(音兆。)八岁曰〈马八〉,(音八。)高六尺曰骄,七尺曰獴却,(音来。)八尺曰龙。騊(音陶。)駼(音途。)北野之良马也。骜,骏马也,以壬..

    3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二 ◎兽部四

    ○虎下 《英雄记》曰:曹公擒吕布,布顾刘备曰:"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耶?"操曰:"缚饿虎,不得不急。"乃命缓缚布。 《吴志》曰:吕蒙欲从军,母止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一 ◎兽部三

    ○虎上 《说文》曰:虎,山兽之君也。 《春秋运斗枢》曰:枢星散而为虎。 《易·复卦》曰:履虎尾,不咥人,亨。 又《颐卦》曰: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易·革卦》:九五像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易通卦验》曰..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 ◎兽部二

    ○獬豸 《说文》曰: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决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 《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兽,如牛,一角,毛青,四足,似熊。忠直,见人..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九 ◎兽部一

    ○叙兽 《国语》曰:兽三为群。 《尔雅》曰:四足而毛谓之兽。 《说文》曰:兽,守备者也。兽足谓之番。毳,兽细毛也。翰,兽豪也。荐,兽所食草也。 《周礼·天官上》曰: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罟,网也。以网..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八 ◎妖异部四

    ○变化下 《庄子》曰: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於上风,雌应於下风而风化。(鶂以眸子相视,虫鸣以声相因,不待合而便生子,故曰风化也。) 《淮南子》曰:夫历阳之都,一夕反为湖,勇力圣智与怯不肖者..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七 ◎妖异部三

    ○重生 《左传·绪瀚上》曰: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后汉书》曰:献帝初平中,长沙人姓桓,死月馀。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后曹公由匹庶起。 又曰:建安四年,武陵女子李..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六 ◎妖异部二

    ○魂魄 《易·上系》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韩诗外传》曰:"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两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俱往观也。 《礼记·檀弓下》曰:延陵季子適齐。其反也,..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五 ◎妖异部一

    ○怪 《春秋潜潭巴》曰:异之为言怪也,谓先发感动。 《左传·庄公》曰:初,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掷晷,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於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四 ◎神鬼部四

    ○鬼下 《异苑》曰:广州治下有黄文鬼,出则为祟。所着衣帽皆黄,至人家张口而笑,必得疫疾。长短无定,随篱高下。自不出已十馀年,土俗畏怖惶恐不绝。 又曰:陆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夕,望道左若有民居,因往..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