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四十八 ◎饮食部六

2025-10-01 13:56 太平御览
○食中

  王隐《晋书》曰:何曾食日近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子劭骄奢简贵有父风,衣裘服玩新故巨积,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二万为限。时论以为,太常御膳无以加之。

  又曰:皇甫谧姑子梁柳,为城阳太守。或劝谧送,谧曰:"柳为布衣过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不以酒肉为礼也;今作郡而送,岂古人之道哉?"

  《晋书》曰:王导子悦疾笃,导忧念特至,不食积日。忽见一人,形状甚伟,被甲持刀。导问:"君是何人?"曰:"仆是蒋侯也。公儿不佳,欲为请命,故来耳。公勿复忧!"因求食,遂啖数斗。食毕,勃然谓导曰:"中书患非可救者!"言讫不见,悦亦殒绝。

  又曰:卫将军谢安欲诸陆纳,纳兄子俶怪纳无办,乃密作数十人馔安至,纳设菜果,而俶下精饮食。纳怒,客去,杖俶四十。

  又曰:郗鉴,字道征。永嘉乱,在乡里穷馁。乡人以鉴名德,传共饷之。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乡人曰:'恐不兼有所存。'鉴乃独往,食讫,饭着两颊边,含还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迈位至护军,翼为剡令。鉴薨,追抚育之恩,解职而归,席苫,心丧三年。

  又曰:庾衮父亡,作筥卖以养母。母见其勤,曰:"我无所食。"对曰:"母食不甘,衮将何居?"母感而安之。

  《宋书》曰:谢景仁为桓玄骁骑将军。时宋武帝为桓循抚事军,中兵参军,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因留帝食。食未办,而景仁为玄所召。玄累促,俄顷间骑诏绩至。帝屡求去,景仁不许,曰:"主上见待,要应有方。我欲与客食,岂不得待竟?安饱食然后应召。"帝甚感之。

  又曰:谢景仁爱弟〈走甘〉,(音酣。)而憎弟述。尝设馔,请宋武帝,希帝命〈走甘〉预坐。而帝召述,述知非景仁夙意,又虑非帝命之请,急不从。帝驰遣呼述,须至,乃食。其见重如此。及景仁疾,述尽心视汤药,饮食必尝而后进,衣不解带,不盥栉者累旬。景仁深感愧焉。

  又曰:刘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捡。好往妻兄弟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红氏后有庆会,嘱勿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妻复截发市肴馔,为其兄弟以饷穆之。自此不对穆之梳沐。后穆之宦达,而性更奢豪,食必方丈。且辄为十人馔,未尝独食。每至食时,客止十人已还,帐下依常下食,以此为常。常白帝曰:"穆之家本贫贱,赡生多阙。叨忝已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征为过丰。此外无一毫负公。"

  又曰:王仲德与兄睿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言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食。

  又曰:庐陵王义真居武帝忧,使帐下备膳。刘湛禁之,义真乃使左右人买鱼肉珍羞,於齐内别立厨帐。会湛入,因命暖酒炙车螯。湛正色曰:"公当今日,不宜有此设!"义真曰:"寒甚,杯酒亦何伤?长史事同一家,望不为异。"湛起曰:"既不能以礼自处,又不能以礼处人!"

  又曰:江夏王义恭,幼为武帝时所锺爱。帝性俭,诸子饮食,不过五盏盘。义恭须求果食,日中无算,得未尝啖,悉以与傍人。诸王未尝敢求,求亦不得。

  又曰:文帝宴於武帐堂上,将行,敕诸子且勿食,至会所赐馔。日旰食不至,有饥色。上诫之曰:"汝曹少,长丰佚,不见百姓艰难,今使尔识饥苦。"

  又曰:文帝以谢弘微能膳羞,每就求食。弘微与亲旧经营乃进之,后亲人问上所御,弘微不答,别以馀语酬之。时人比之汉世孔光。

  又曰:谢弘微兄曜卒,弘微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沙门释惠琳尝与之食,见其犹蔬素,谓曰:"檀越素既多疾,即吉犹未复膳,若以无益伤生,岂所望於得理?"弘微曰:"衣冠之变,礼不可逾;在心之哀,实未能已。"遂废食,歔欷不自胜。

  又曰:前废帝常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令和合,掘地为坑阱,实之以泥水,以糟食置前,令以口就槽中食之,用为欢笑。

  又曰:宗悫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富豪侈,侯服玉食,与宾客相对,膳必方丈;而为悫设粟饭菜俎,谓客曰:"宗上军串(古患切。)啖粗食。"悫致饱而退,初无异辞。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昔事为嫌。

  又曰:沈攸之战败,与第二子文和至华容之魽头村,投州吏家。此吏尝为攸之所鞭,待攸之甚厚,不以往罚为怨,杀豚荐食。既而村人欲取攸之,於栎林与文和俱自经死。

  又曰:袁愍孙为吏部郎。孝建元年,文帝诏曰:"群臣并於中兴寺八关齐中食。"竟,愍孙别与黄门郎张淹更进鱼肉食。尚书令何尚之奉法素谨密,以白孝武。孝武使御史中丞王谦之纠奏,并免官。

  又曰:阮佃夫奢侈,中书舍人刘休尝诣之,遇佃夫出行,中路相逢,要休同返。就席,便命施设,一时珍肴莫不毕备。凡诸火齐,并皆始熟,肴胾数十种。佃夫常作数十人馔,以待宾客,故造次便办,类皆如此。虽晋世王、石,不能过也。

  又曰:郭原平养亲必以己力,佣赁以给供养。主人设食,原平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惟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於里籴买,然后举爨。

  《齐书》曰:陈显达,高帝即位拜护将军。后御膳不宰牲,显达上熊蒸一盘,上即以充饭。

  又曰:武帝收沙门宝志在狱中,语狱吏曰:"门外有两舆食,金钵盛饭,当可取之。"果是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所供养。

  又曰:王俭尝诣武陵王晔,晔留俭设食,盘中松菜、鲍鱼而已。俭重其率真,为饱食,尽欢而去。

  又曰:周颙隐居锺山,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又曰:张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清谈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办食,然未尝求也。

  《梁书》曰:沈顗逢齐末兵荒,与家人并日而食。或有馈其粱肉者,闭门不受。惟采莼荇根供食,以樵采自资。怡怡然,恒不改其乐。

  又曰:孔休源到都,寓於宗人少府孔登。会以祠事入庙,侍中范云一与相遇,深加褒赏,曰:"不期忽覯清风,顿祛鄙吝,观天披雾,验之今日。"后云命驾到少府,登便拂筵整席,谓当诣己,备水陆之品。云驻箸,命休源,及至,取其常膳,正有赤仓米饭、蒸〈鱼邑〉(音腌)鱼。云食休源食,不尝主人之馔,高谈尽日,同载还家。登深以为愧。

  又曰:临川王萧宏所幸江无敌,服玩侔於齐东昏、潘妃宝屟(音燮)直千万。好食鰿(音鲫)鱼头,常日进三百。他珍膳盈溢,后房食之不尽,弃诸道路。

  又曰:何远为武昌太守。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幹鱼数片而已。

  又曰:何裔侈於味,食必方丈。后稍去其甚者,犹食白鱼〈鱼且〉脯、糖蟹,以为非见生物。疑食甘蛎,使门人议之,学生锺玩曰:"〈鱼且〉之就脯,但骤於屈申;蟹之将糖,躁扰弥甚。仁人用意,深怀如怛。至於车螯蚶蛎,眉目内阙,惭浑沌之寄;犷壳外缄,非金人之慎,不悴不荣,曾草木之不若;无香无臭,屯瓦砾其何等?故宜长充庖厨,永为口实。"

  《陈书》曰:徐孝克为国子祭酒,每侍宴,无所食啖。至席散,当其前膳羞损减。帝密记,以问中书舍人管斌。斌自是伺之,见孝克取珍果内绅带中。斌当时莫识其意,后寻访,方知其以遗母。斌以启,宣帝嗟叹良久,乃敕:'自今宴享,孝克前馔并遣将之,以饷其母。"时论美之。

  崔鸿《后赵录》曰:石虎召姚弋仲,弋仲轻骑至邺,引入领军省,赐以御食。仲怒曰:"国家有贼,召我击之,官当见我,问方略以破贼;而食我,我来觅食耶?"乃引见。

  又《后燕录》曰:王凤,字道翔,宜都王桓之子也。桓好修宫室。凤年八岁,左右抱之,随桓周行殿观。桓问之曰:"此第好不?"笑曰:"此本石家诸王故第,今王修之,室无常人,何烦过好?"桓大奇之,每食必与之同案。凤辞曰:"今王之饍,兼肴百品,而外有糟糠之民,非是小儿所可同大王之味也。"桓弥加叹赏。

  又曰《南燕录》曰:济南尹鸾,身长九尺,腰带十围,贯甲跨马,不据鞍由蹬。慕容德见而奇其魁伟,赐之以食,一进斛馀。德惊曰:"所啖如此,非耕能饱,且才貌不凡,堪为贵人,可以一县试之。"於是拜逢陵长,政理修明,大收民誉。

  《燕书》曰:少帝建熙六年,上谷人公孙几久隐昌黎之域。冬衣单布,寝土床上。夏则并餐茹於一器,停使蛆臭,然后乃食。人咸异之,莫能测也。

  《后魏书》曰:裴安祖年八九岁就师。讲《诗》至《鹿鸣》篇,语诸兄云:"鹿得食相呼,而况人乎?"自此未曾独食。

  又曰:高闾,尝造胡叟家。遇叟短褐曳柴,从田归舍,为闾设酒食,皆自手办索。其馆宇卑陋,园畴褊扃,而饭菜精洁,醢酱调羹。见其妾,并衰跛眇,衣布穿弊。闾见其贫,以衣物直十馀匹赠之,亦无辞愧。

  又曰:卢彪为太子詹事,魏收常来诣之,访以洛京旧事。不待食而起,云:"难为子费。"叔彪留之良久。食至,但有粟餐葵菜,木碗盛之,片脯而已。所侍仆从,亦尽设食,一与己同。

  又曰:杨愔幼时,为季父暐大嗟异,顾谓宾客曰:"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宅内有茂林,遂为愔於林边别葺一室,命独处其中。常同盘具盛馔以饭之,因此督励诸子曰:"汝辈但如遵彦谨慎,自得竹林别室,同盘重肉之食。"后椿诫子孙曰:"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吾兄弟八人,今存者有三,是故不忍别食也。又愿毕吾兄弟不异居异财,汝等眼见,非为虚假如闻。汝等兄弟,时有别斋独食,此人又不如吾等一世也!"

  又曰:元钦曾托青州人高僧寿为子求师。师至,未几逃去。钦以让僧寿,僧寿性滑稽,乃谓钦曰:"凡人绝粒七日乃死。始终五朝,便尔逃遁,去食就信,实有所阙。"钦乃大惭,於是待客稍厚。

  又曰:崔敬友恭宽接下,循身励节。自景明已降,频岁不登。饥寒请丐者,取足而去。又置逆旅於萧然山南大路之北,设食以供行者。

  又曰:刁少雍,字季仲,少聪颖,有孝行,尤为祖父绍先所爱。绍先性嗜羊肝,常呼少雍共食。及绍先卒,少雍终身不食肝。

  《北齐书》曰:崔瞻在御史台,恒於宅中送食,备尽珍羞,别室独餐,处之自若。有一河东人士姓裴,亦为御史。伺瞻便往造焉,瞻不与交言,又不命匕箸。裴坐观瞻食罢而退。明日,裴自携匕箸,恣情饮啖。瞻方谓裴云:"我初不唤君食,亦不共君语,君遂能不拘小节。昔刘毅在京口,冒请鹅炙,岂亦异於是乎?君定名士!"於是每与之同食。

  又曰:赵郡王睿十岁丧母,高祖亲送睿至领军府发丧。举声殒绝,哀感左右,三日水浆不入口。高祖与武明娄皇后殷勤敦譬,方渐顺旨。由是高祖食,必唤睿同案。其见悯惜如此。

  又曰:文宣昏逸,常山王演固谏,大被欧挞,闭口不食。太后极忧之,常谓左右曰:"傥小儿死,奈我老母何?"於是每问王疾,谓曰:"努力强食,当以王晞还汝。"乃释晞令往。王抱晞曰:"吾气息惙然,恐不能相见。"晞流涕曰:"天道神明,岂令殿下遂毙此舍?至尊亲为人兄,尊为人主,安可与计?殿下不食,太后亦不食,殿下纵不自惜,不惜太后乎?"言未卒,王强坐而饭。晞由是得免,遂还,为王友。

  又曰:杨休之除中山太守。先是,韦道建、宋钦道代为定州长史,带中山太守,并立制礼之官,出行不得过百姓饮食,有者即数钱酬之。休之常以为非,及至郡,复相因循。或问其故,休之曰:"吾昔非之者,为其失仁义;今日行之者,自欲避嫌疑。岂是夙心?直是处世难耳!"

  《后周书》曰:柳虬脱略人间,不拘小节,弊衣疏食,未尝改操。人或讥之,虬曰:"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

  又曰:长孙澄雅好宾客,接引忘疲。虽不饮酒,而好观人酣兴。常恐座客请归,每勤中厨,别进异馔留之。

  《隋书》曰:田翼,不知何许人也。性至孝,养母以孝闻。其母卧疾岁馀,翼亲易燥湿。母食则食,母不食则不食。

  《唐书》曰:高祖师次于古堆,去绛郡二十馀里。有紫云如华盖楼阙之形,正临高祖之上。时隋绛郡通守陈叔达坚守不下,高祖谓厨人曰:"吾明日下城然后朝膳。"辛卯,引兵攻城,自旦及辰而破,高祖乃食。

  又曰:太宗谓侍臣曰:"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则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又曰:高宗朝,诸宰臣以政事堂供馔珍美,议减其料。东台侍郎张文瓘曰:'此食,天子所以重机务,待贤才也。吾辈若不任其职,当自陈乞,以避贤路。不可减削公膳,以邀求名誉也。国家之所费,不在此!苟有益於公道,斯亦不为多也。"众乃止。

  又曰:高宗朝,文武官献食,贺破高丽。上御玄武门之观德殿,奏九部乐,极欢而罢。

  又曰:高宗朝,皇太子久在内不出,稀与官臣接见。典膳丞邢文伟减膳,上启曰:"窃见《大戴记》曰:太子既冠成人,免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亏膳之宰。史之义不得书过,不书则死之;宰之义不得撤膳,不撤则死之。近者已来,未甚延纳,谈议不接,谒见尚稀,三朝之后,但与内人独居,何由发挥圣智,使睿哲文明者乎?今史虽阙,官宰当奉职,忝备所司,不敢逃死,谨守礼经,遽申减膳。"其年右史员阙,宰臣进拟数人,上曰:"文伟嫌我儿不读书,不肯与肉吃。此人甚正直,可用为右史。"遂拜焉。

  又曰:卢怀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怀慎卧於敝箦单席,门无帘箔。每风雨至,即以席蔽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俎而已,此外修然无办。

  又曰:韦陟性尚奢侈,於馔羞尤为精洁。植谷麦仍以鸟羽择米。每食毕,视厨中民委弃,不啻万钱之直。

  又曰:裴冕性本侈靡,尚车服,及营珍膳。每会宾客,有昧於品味之名者。

  又曰:顺宗时,宰臣郑珣瑜、韦执谊,方与诸宰相会食於中书。故事:丞相方食,百寮无敢通见者。王叔文是日至中书,欲与执谊计事,令直省通执谊。直省以旧事告叔文,叔文怒叱直省。直省惧,入白执谊。执谊逡巡惭赧,竟起迎叔文,就其阁语良久。宰相杜佑、高郢、珣瑜,皆停箸以待。报者云:"叔文索饭,韦相公已与之同食阁中矣。"佑、郢等心知其不可,畏惧叔文,莫敢出言。珣瑜独叹曰:"吾岂可复处此乎?"顾左右,取马径归,遂不起。

  又曰:永泰中,军容使鱼朝恩加内侍监、判国子监事。丁未,诏鱼朝恩赴国子监视事,将令宰相大臣及常参并六军将军於国子监送。上仍令京兆府造食,出教坊乐以宠之。是日,文武大臣已下,子弟二百馀人,皆以本官备章服,充附学生,列於学馆廊下待,诏给钱一万贯充食本,以为附学生厨食之资。朝思自是数诣国学,从者常数百人。京兆率钱以备膳羞,一费或至数十万。

  又曰:杨炎与门下侍郎卢杞同执大政。杞形神诡陋,夙为人所亵;而炎器岸高峻,罕防细故。方病,饮膳无节,或为糜飧,别食阁中。每登堂会食,辞不能偶。谗者乘之,谓杞曰:"杨公鄙不欲同食。"杞衔之。

  又曰:常衮为相,将固让堂厨,同列以为不可而止。议者以为厚禄重赐,所以优贤崇国政也,不能当辞位,不宜辞禄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九百七十五 ◎果部十二

    ○甘蕉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芭蕉二株。 《南夷志》曰:南诏,土无食器,以芭蕉叶藉之。 《广志》曰:芭蕉菹,或曰甘蕉茎,如荷芋,重皮相裹,大如盂升。叶广二尺,长一丈。子有角。子长六七寸,或三四寸。生为..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四 ◎果部十一

    ○枳椇(音只矩) 《毛诗·嘉鱼·南山有台》曰: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枸,枳枸。) 《诗义疏》曰:枳枸树,高大如白杨,所在皆有。子着支端,支柯不直。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江南特美。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能令..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三 ◎果部十

    ○龙眼 《广雅》曰:益智,龙眼也。 谢承《后汉书》曰:交趾七郡献龙眼。 《广志》曰:龙眼树,叶似荔枝,蔓延缘木生,子大如酸枣,色异,纯甜无酸。 《朱崖传》曰:果有龙眼。 《交州记》曰:龙眼树,高五六丈,似..

    0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二 ◎果部九

    ○蒲萄 《史记》曰:大宛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数十岁不败。汉使取其实来,於是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 《汉书》曰:李广利为二师将军,破大宛,得蒲萄种归汉。 《续汉书》曰:扶风孟他以蒲萄酒一斛遗..

    0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一 ◎果部八

    ○柿 《义熙起居注》曰:二年正月,吴令顾修期言:"西乡有柿树,殊本合条。"依旧集贺,诏停之。 《晋宫阁名》曰:徽章殿前柿一株。 《广志》曰:柿有小者如杏。 王逸《荔枝赋》曰:宛中朱柿。 潘岳《闲居赋》曰:张..

    0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七十 ◎果部七

    ○梅 《尔雅》曰:梅,柟。(似杏,实酢。) 《尚书·说命》曰:若作和羹,尔为盐梅。 《毛诗·鹊巢·摽有梅》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摽有梅,其实七兮。(摽,落也。盛极则堕落者,梅也。)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九 ◎果部六

    ○梨 《尔雅》曰:梨,山樆。(即今梨树,樆音离。)梨曰钻之。(啖食治择之名。) 《汉书》曰:淮北荥南河济之间千树梨,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晋书·载记》曰:符双据上邽,符柳据蒲坂,叛于坚。符武据安定,并应之,..

    2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八 ◎果部五

    ○杏 《典术》曰:杏木者,东方岁星之精。 《师旷占》曰: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善。 《书纪年》曰:昭公六年十二月,桃杏花。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实。 《山海经》曰:灵山之下,其木多杏。 卢谌《祭法》曰:夏祠用杏..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七 ◎果部四

    ○桃 《易通卦验》曰:惊蛰大壮,初九,候桃始华。桃不华,仓库多火。 焦赣《易林·师之坤》曰:春桃生华,季女宜家。 《毛诗·周南·桃夭》曰:《桃夭》,后妃之德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又曰:何彼秾矣,华如桃..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六 ◎果部三

    ○甘 谢承《后汉书》曰:丹阳张磐,字子石,为庐江太守。寻阳令常饷一奁甘,其小男年七岁,就取一枚。磐夺取,付还。卒以两枚与之,磐夺儿甘,鞭卒曰:"何故行赂於吾子!" 《宋书》曰:彭城王义康,时四方献馈,皆以..

    3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五 ◎果部二

    ○枣 《尔雅》曰:枣,壶枣也。(郭璞症曰:匠箔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边,要枣。(细要枣也,今谓之鹿卢枣。)櫅,(音齐。)白枣。(即今枣子,白乃熟。)樲,酸枣。(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樲遵,羊枣。..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四 ◎果部一

    ○果 《易·解卦》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尔雅》曰:果不熟曰荒。 《周礼·天官上》甸师职曰:甸师,供野果之属。 《礼记·曲礼上》曰:赐果於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 又《玉藻》曰:果..

    2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三 ◎竹部二

    ○竹下 桂竹 《山海经》曰:云山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郭璞注曰:始兴小桂县出桂竹也。) 箭竹 《尔雅》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掷犟箭焉。 《礼记》曰:礼之於人也,如竹箭之有蟛蘙。 《说文》曰:箭,矢竹也。 ..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二 ◎竹部一

    ○竹上 《易》曰:震为苍琅竹。 《尚书·禹贡》曰:荆州,厥贡惟菌、簵、楛。(箘、簵,美竹。) 又《禹贡》曰:杨州曰,筱簜既敷。(筱,竹箭;簜,大竹。禹治水。敷,布也。)厥贡,瑶、琨、筱、簜。 《毛诗·斯干》曰..

    2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一 ◎木部十

    ○交让 《大魏诸州记》曰:益州汶山郡平康县界,东北接牂牱,有都安县,有交让树,两两相对,岁更互枯互生,不俱盛。 左思《蜀都赋》曰:交让所植。 ○建木 《山海经》曰:有木若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实如栾..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六十 ◎木部九

    ○皂荚 《广志》曰:鸡栖子,皂荚也。 《宋书》曰:明帝憎妇人妒。刘休妻王氏妒,帝闻之,赐休妾,敕王氏二十杖,令休於宅后开小店,使王氏亲卖扫帚、皂荚,以此辱之。 《齐书》曰:明帝每用皂荚授馀氵乐与左右,曰..

    2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五十九 ◎木部八

    ○楛 《尚书·禹贡》曰:荆州,厥贡惟箘、簵、楛。(注曰:楛中矢幹。皆出云梦之泽也。) 《毛诗·旱麓》曰:瞻彼旱麓,(山足也。)榛楛济济。 陆机《毛诗疏义》曰:榛楛,似荆而赤,叶似蓍。上党人篾以为牛莒箱器,又..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五十八 ◎木部七

    ○楠 《寻阳记》曰: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张华云:"交让树者,此是也。" ○桧 《尔雅》曰:桧,柏叶松身。 《尚书·禹贡》曰:杶、榦、栝、柏。(柏叶松身曰栝。) 《毛..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五十七 ◎木部六

    ○杨柳下 《齐书》曰:阮孝绪。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以问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东为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又曰:刘俊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

    1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五十六 ◎木部五

    ○榆 《毛诗》曰:《东门之枌》,疾乱也。幽公荒淫,男女弃其旧业,亟会於道路,歌舞於市井尔。东门之枌,(枌,白榆也。)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又《山有枢》曰:山有枢,隰有榆。 《毛诗义疏》曰:驳马,..

    2 太平御览 2025-10-0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