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六十一 ◎饮食部十九

2025-10-01 15:02 太平御览
○羹

  《周礼·天官·亨人》曰:祭祀共大羹、鉶羹,宾客亦如之。(大羹,肉湆者。郑司农云:大羹,不致五味也。鉶羹,加盐菜也。湆音泣。)

  《礼》曰: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毋嚃羹,(亦嫌欲疾。嚃,不嚼菜也,音敕答切。)毋絮羹。(为其详於味。絮犹调也。絮,敕处切。)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羹之有菜者用挟,无菜者不用挟。

  又曰:雉羹、鸡羹、兔羹、芼羹,食自诸侯已下,至於庶人,无等。(羹,食之主。)

  又曰:子卯稷食菜羹,(忌日贬也。)夫人与君同庖。(不时杀也。)

  又曰:不能食粥,羹之以菜可也。(谓性不能者,可食饭菜羹。)

  又曰: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

  《左传》曰:颍考叔有献於郑庄公。公赐之食,食而舍肉。公问其故,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肉有汁曰羹。)

  又曰:臧哀伯谏曰:"大羹不致。"(大羹,肉汁也,不致五味,不忘本也。)

  又曰:郑伐宋,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郑师与宋师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畴昔,犹前日也。)与入郑师,故败。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憾,恨也。殄,尽也。)於是刑孰大焉?诗所谓"人之无良"者,(诗义取不良之人相怨以亡。)其羊斟之谓乎?

  又曰:楚献鼋於郑灵公。子公宋与子家将见。(宋,子公也。子家,归生。)子公之食指动,(第二指也。)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问所笑。)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欲使指动无效也。)子公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去。

  又曰:叔鲋求货於卫,淫刍荛者。卫人使屠伯馈叔向羹与一箧锦,叔向受羹反锦。

  又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燀,炊也。)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书》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盐,咸。梅,鲊。羹须盐鲊以和之。)

  《诗义疏》曰:鸮肉甚美,可以为羹臛。

  《语》曰: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尔雅》曰:肉谓之羹。(郭璞注曰:肉,臛也。旧说肉有汁曰羹。孙氏以为,肉,作羹之物,因以名云。)

  《广雅》曰:羹谓之湆。

  《说文》曰:羹,五味和粥也。

  《释名》曰:羹,汪也,汁汪郎也。

  《史记》曰: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如淳曰:汉史东郡送枭,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也。)

  又曰:项王为高祖置太公於机上,告汉王,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弟兄,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又曰:高祖少时,与宾客过丘嫂,食,嫂厌叔与客来,佯为羹尽,栎釜边,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由此怨其嫂,封其子颉羹侯。

  《战国策》曰: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啜之尽一杯。文侯谓褚师赞曰:"乐羊以我故食其子肉。"对曰:"其子食之,其谁不食?"羊下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又曰:中山君飨大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子期怒,走楚,说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子随后,问之,曰:"臣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哺臣之父,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叹曰:"吾以一碗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二士死。"

  《后汉书》曰:太尉刘宽性仁恕,不妄喜怒。尝服朝服,侍婢奉肉羹,翻污其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徐言:"羹烂汝手乎?"

  《东观汉记》曰:王涣为洛阳令。马帝正数从卖羹饭家乞贷,不得,辄欧骂之,至忿,煞正。捕得,涣问知事实,便讽吏解遣。

  谢承《后汉书》曰:陆续诣诏狱,其母至京师饷食。续对饷泣曰:"续母来。"使者问其故,答曰:"续母作羹,截肉未尝不方,断葱寸寸无不同,是以知母来。"

  又曰:陶硕,字公超,啖芜菁羹,无盐。

  《帝王世纪》曰:文王长子曰伯邑考,纣烹以为羹,以赐文王,曰:"圣人不食其子羹。"文王得而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与?食其子羹而不知!"

  《晋书》曰:桓温表王浚之孙曰:"浚今有三孙,年出六十,室如悬磬,糊口江滨,四节蒸尝,菜羹不给。"

  《宋书》曰:湘州刺史王僧虔引乐颐之为主簿,以同僚非人,弃官去。吏部郎庾杲之尝往候,颐之为设食,惟枯鱼菜菹。杲之曰:"我不能食之。"母闻之,自出尝膳,鱼羹数种。杲之曰:"卿过於茅季伟,我非郭林宗。"

  又曰:殷淳子孚,有父风。尝与侍中何勖共食,孚羹尽。勖云:"益殷莼羹。"勖,司空无忌子也。孚徐辍箸曰:"何无忌讳!"

  又曰:朱修之为荆州刺史。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贵为刺史,未曾供赡。往姊家姊为设菜羹粗饭以激之。

  又曰:毛修之被禽入魏,敬事嵩山道士冠谦之。谦之在魏,太武帝信敬,营护之,故不死。修之尝为羊羹,荐魏尚书,以为绝味,献之武帝,大悦,以为太官令。被宠,遂为尚书,封南郡公,太官令如故。

  又曰:宋末,齐高帝辅政。刘彦节知运祚将迁,密怀异图。及沈攸之举兵,齐高入屯朝堂,袁粲镇石头,潜与彦节及诸大将黄回等谋,夜会石头,诘旦乃发。彦节素怯,搔扰不自安,脯后便自丹阳郡车载妇女尽室奔石头。临去,妇萧氏强劝令食。彦节啜羹,写胸中,手振不自禁。

  《齐书》曰:高祖既为齐王,置酒为乐。羹脍既至,崔祖思曰:"此味故为南北所推。"侍中沈文季曰:"羹脍吴食,非祖思所解。"祖思曰:"'炮鳖脍鲤',似非勾吴之诗。"文季曰:"千里莼羹',岂关鲁卫之说?"帝甚悦曰:"莼羹故应还沈。"

  又曰:朱绪无行。母病积年,忽思菰羹。绪妻到市买菰为羹,欲奉母。绪曰:"病复安能食?先尝之。"遂并食尽。母怒曰:"我病欲此羹,汝何心并啖尽?天若有知,当令汝哽死!"绪闻,心中介介然,即吐血,明日而死。

  《梁书》曰:萧励为广州刺史,征为太子左卫率。励性啬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正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后魏书》曰:赵琰,字叔起。尝送子冀州聘室,过路旁主人设羊羹,琰访知盗杀,卒辞不食。

  又曰:彭城王浟为沧州刺史。有湿沃县主簿张达,尝诣州投人舍食鸡羹,浟察知之。守令毕集,浟对众谓达曰:"食羹何不还价直也?"达即伏罪,合境号为神明。

  《唐书》曰:魏元忠前后三坐弃市,偶得不死。武后尝问之,对曰:"臣犹鹿耳,罗织之徒,苟须臣肉作羹耳。"

  《荀卿子》曰:孔子厄於陈、蔡,藜羹不糁。

  《韩子》曰:尧有天下,粝粱之食、藜藿之羹。

  又曰:昭僖侯之时,宰人上食,而羹中有生肝焉。昭侯召宰人,以次而诮之曰:"汝何为置生肝羹中?"众宰人曰:"窃以为有欲去上食宰也。"

  《淮南子》曰:鼓造辟兵,寿尽五月。(高诱曰:鼓造谓枭。今世人五月作枭羹,亦作虾蟆羹。)

  又曰:楚人有烹猴者,而召其邻人,以为狗羹也而甘之。后闻其猴也,据地而呕之。此不知味也。

  又曰:太宰子朱侍食於令尹子国,子国伏羹而热,援浆以泛。明日,子朱辞官,曰:"令尹轻行而简礼,其辱人不难。"明日,伏节尹,怒而笞之三百。

  《秦子》曰:五味者,各称一族之名,合和一鼎名曰羹。犹威重廉平,恩合而为信也。

  《郭子》曰:陆士衡诣王武子,武子有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东吴何以敌此?"陆云:"千里莼羹,未下盐鼓。"

  刘向《新序》曰:纣王天下,熊羹不熟,而杀庖人。

  又曰:平公问叔向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如是,君不知臣力,何也?"师旷侍,曰:"臣请以喻五味:管仲善断割之,隰朋善煎熬之,宾须无善齐和之,羹已熟矣而进之。"

  又曰:魏文侯见箕季子,日晏,进粝飧瓜瓠之羹,曰:"岂不能具五味?教我无敛于百姓,以省饮食之养也。"

  《风俗通》曰:昭帝时,大官上食,羹中有发,切中有土,令承坐不谨敬,皆论。

  刘祯《毛诗义问》曰:鉶羹有菜、盐、鼓。其中菜为其形象可食,因以鉶为名。

  陆机《毛诗草木疏》曰:梅,杏类也。其子赤而酢,不可生啖。煮而曝幹为苏,可着羹臛中。

  《广志》曰:大渡蜂,取其子得数升为羹,亦可蒸食。

  《临海水物志》曰:民皆好啖猴头羹,虽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宁负千石之粟,不愿负猴头羹臛。"

  《笑林》曰:人有和羹者,以杓尝之,少盐,便益之。后复尝之向杓中者,故云盐不足。如此数益升许盐,故不咸,因以为怪。

  《食经》曰:有猪蹄酸羹法、胡羹法、鸡羹法、{庶}笴鸭羹法。

  《楚辞·天问》曰:缘鹄饰玉,后帝食飨。(后帝,殷汤也。言伊尹始仕,缘因烹鹄鸟之羹,修饰玉鼎,以事于汤,汤贤之,遂相也。)彭铿斟雉,尧帝何飨?(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斟羹事,事尧,尧而飨食之。)受寿永多,夫何久长?(言彭祖进雉羹於尧,尧飨之,以寿之也。)

  又《九章》曰:惩於羹者而吹齑。(言人有啜而热中,惩艾之,见齑则吹之。)

  又《招魂》曰:和酸若苦陈吴羹。(吴人攻作。)

  又《大招》曰:鲜〈虫隽〉甘鸡和楚酪。(酪,酢胾也。言取生大鳖,烹之作羹,调以饴蜜,复有肥鸡肉,和以酢酪,其味清也。)

  又曰:内鸧鸽鹄味豺羹。(鸧,鸧,鹤。鸽,似鸠而小,青白。鹄,黄鹄也。豺,似狗。言宰夫巧於调和,先甘酸鸧鹄肉,故羹美也。)

  《唐明皇杂录》曰:李林甫子婿郑平为户部员外,尝与林甫同处。一日,林甫就院省其女,遇平栉发,见林甫至,遽欲退藏。林甫固邀之,见其须发皆白,谓平曰:"上当赐甘露羹,郎其食之,纵当华皓,必当鬒黑!"明日,果有中使至,赐林甫食中有甘露羹,遂以与平。平食讫,一旦发毛如{殹石}。

  《岭表异录》曰:交址之人重不禄羹。羹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极肥浓,漉去肉,进之葱姜,调以五味,贮以盆器,置之盘中。羹中有觜银银杓,可受一升。即更相揖让,多自主人先举,即满斟一杓,内觜入鼻,仰首,徐倾之。饮尽,传杓,如酒巡行之。吃羹了然,续以诸馔,谓之不录会。(亦呼为先脑也。)交址之人,或经营事务,弥缝推要,但备此会,无不谐者。(《安南录异图》凿穿心,飞头鼻饮者,皆遗风也。)

  张翰《豆羹赋》曰:乃有孟秋嘉菽,垂枝挺荚。是刈是获,充箪盈箧。香铄和调,同疾赴急。

  桓鳞《七说》曰:河鼋之羹,齐以兰梅。芬芳甘旨,末咽先滋。

  卫洪《七开》曰:馨羹芬臛,凝色生华。

  《皇象书》曰:想必醉令作醴,梅羹相待。

  缪袭《祭仪》曰:夏祀,调和羹芼以葵;秋祀,羹以葱;春祀,和羹芼以韭。

  ○臛

  《苍颉解诂》曰:臇少年汁,臛也。膹,臛多泽。(膹,房文切。)

  《说文》曰:臛,肉羹。

  《释名》曰:臛,曰蒿也,香气蒿高也。

  《齐书曰:虞悰家富於财,而善为滋味。豫章王嶷盛馔享宾,谓悰曰:"肴羞有所遗否?"悰曰:"《何曾食疏》有黄颔臛,恨无之。"

  《广志》曰:晨凫肥而耐寒,宜为臛。

  刘欣期《交州记》曰:九真太守陶璜立郡筑城,於土穴中得一物,白色,形似蚕蛹,无头,长数十丈,大十馀围,软软动,莫能名。剖腹有肉,如猪肪。遂以为臛,甚香美。璜啖一杯,三军尽食。

  《齐谐记》曰:江北华本者,为人好鳖臛。

  《食经》曰:有芋子酢臛法。

  《楚辞·招魂》曰:臛鳖炮羔有柘浆。(言以饴蜜胹鳖炮羔。或日臑鳖缹羹,和牛五脏为羹臛也。鹄酸臇凫煎鸿鸧(鸿,鸣鴶。鸧,鹄也。言复以酸酢烹鹄为羹,小臇凫煎熬鸿鸧,令羹肥美也。)露鸡臛臇,)厉而不爽(厉,烈也。爽,败也。楚人名败曰爽。言乃复烹露栖之肥鸡,鸡臛鳖肉,其味清烈而不败也。)

  又《大招》曰:煎鲫臛爵。(言煎鲋鱼臛黄雀也。)

  崔骃《博徒论》曰:鹜臛羊残。

  陈思王《七启》曰:臛江界之潜鼋。

  王粲《七释》曰:鼋羹蠙臛。

  ○饮

  《周礼·天官·膳夫》曰:饮用六清。(六清:水、浆、醴、〈酉京〉、医、酏也。医,於美切。酏,以支切。)

  又《食医》曰:饮齐视冬时。(饮宜寒也。)

  又《酒正》曰: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醷,三曰浆,四曰酏。(清,谓醴之泲者也。醷,《内则》所谓或以酏为醴者。凡醴浊酿,酏为之则少清矣。醴者,酏粥清也。)

  又《浆人》曰: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醷、酏,入于酒府。(醴者,清也。郑司农云:凉,以水和酒也。玄谓:凉,今寒粥,若糗饭杂水。)

  《礼记·玉藻》曰:天子五饮:上水、酱、酒、醴、酏。(上,以水为上。)

  又《郊特牲》曰:饮养阳气,故有乐。

  又《内则》曰:饮:(目诸饮也。)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重,陪也。糟,醇也。清,泲也。致饮有醇者,有泲者,陪设之也。)或以酏为醴,(酿粥为醴。)黍酏。(酏,粥。)

  又《外传》曰:共王及后与世子食后所进之六饮,水居其上。其次曰浆,三曰醴,(酿粥为之,净而清。)四曰凉,(暑月以杂糗为和水者。)五曰醴,(以幹梅、幹木瓜相和水。一名滥凉。)六曰酏。(以黍为粥之薄者。)

  《左传》曰: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佐车,副车。)

  又曰:鄢陵之战,栾鍼见子重之旌,请曰:"楚人谓'夫旌,子重之麾也'。彼其子重也,日臣之使於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又问其馀。)臣对曰:'好以暇'。(暇,闲暇。)今两国治戎,行人不使,不可谓整;临事而食言,不可谓暇'。(食好整之言。)请摄饮焉。(摄,持也。持饮,往饮子重也。)公许之。使行人执榼承饮,(承,奉也。)造于子重,曰:"寡君乏使,使鍼御持矛,是以不得犒从者,使某摄饮。"子重曰:"夫子尝与吾言於楚,必是故也,不亦识乎?"(知其以往言好暇故致饮。)受而饮之免使者而复鼓。(免,脱也。)

  又曰:郑师入陈,子展执絷而见,(见陈侯。)再拜稽首,承饮而进献。(承饮,奉觞,示不失臣敬。)子美入,数俘而出。(子美,子产也。但数其所获人数,不将以归也。)

  又曰:吴入楚,申包胥乞师於秦,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论语》曰:一箪食,一瓢饮。

  《穆天子传》曰:天子渴于中,求饮未至,七萃之士曰高奔戎,割其左骖之颈,取其清血,以饮天子。(今西方之羌故刺马咽取血饮之,创亦寻愈也。)天子美之,赐佩玉一只。

  《神仙传》曰:蔡经尸解去,十馀年忽还家,言七月七日王君当来过,到其日可多作数百斛饮以供从官,乃去。到期,假借瓮器,作饮数百斛,罗列覆置庭中。其日,方平果来。

  《语林》曰:陆士衡在洛,夏月忽思竹筿饮,语刘实云:"吾乡曲之思转深,今来东归,恐无复相见理。"言此,已复之生感。

  ○浆

  《诗》曰:或以其酒,不以其浆。(或醉其酒者,或不得浆者。)

  《礼记·曲礼》曰:酒浆处右。

  又《檀弓》曰:曾子谓子思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於口者七日。"

  又《内则》曰:浆、(酢也。)水、(清新。)醷,(梅浆。)滥。(以诸和水也。以《周礼》六饮校之,则滥,凉也。纪莒之间名诸为滥。)

  汉《释名》曰:桃滥水也,水渍而藏之,其味滥滥然酢也。

  《史记》曰:浆千儋,(儋,罂。)此亦比千乘之家。

  又曰:薛公藏於卖浆家。

  《汉书·郊祀歌》曰:奉尊柘浆析朝醒。(应劭曰:取甘柘汁以为饮也。析,解。酲,病酒。言柘浆可以解朝醒也。)

  《吴书》曰:袁术去寿春,时方盛夏,欲得蜜浆,又无蜜,遂欧血死。

  《后魏书》曰:游明根幼年遭乱,为栎阳王氏奴。主使牧羊,明根以浆倩人书字路边,书地学之。

  又曰:咸阳王禧谋逆被禽,送华林都亭,着千斤钱格锁格,羽林掌卫之。时热甚,禧渴闷垂死,敕断水浆。侍中崔光令左右送酪浆升馀,禧一饮而尽。

  《管子》曰:左酒右浆。(蔡邕注曰:事尚书,左酒,近体也;右浆,上远。)

  《列子》曰:列子之齐,中道而返,遇伯昏瞀人。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曰:"吾食於十浆,而五浆先馈。"(馈,遗也。)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已惊?"(遗汝之浆,何故惊也?)曰:"夫内诚不解,(内无诚实,外无解然。)形谍成光,(谍饰其形,身之光也。)以外镇人心,(外以谍形镇人,则其内不足也。)使人轻乎贵老(重少轻老,由乎形谍。)而察其所患。(形饰则心乱,乱必患生,故当察也。)夫浆人持为食羹之货,多馀之嬴,(浆人之馈我者,非贵我嬴也,盖货我以自盈耳。)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而犹若是,(食羹之利薄,所利之权轻,相犹谋我,况有国者效我以功事乎?故我道中而反。)而况万乘之主,身劳於国,而智尽乎事?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惊也。"

  《孟子》曰:《书》曰:"傒我后,后来无罚!"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

  《袁子正书》曰:岁在申酉,乞浆得酒;岁在辰巳,嫁妻卖子。

  《顾子》曰:非其道,壶浆不可受;是其道,虽天下不可让。

  《山海经》曰:高前之山,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饮者不心痛。

  《汉武故事》曰:西王母曰:"太上之药,有玉津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

  《神异经》曰:东南有人,名黄父,以雾露为浆。

  《广志》曰:醶,〈酉京〉浆也。(醶,初槛切。)

  《穆天子传》曰:盛姬病,求饮,天子命取浆而给。(得之遂。)是曰壶輲。(壶,器名。輲,速也,音遄。)

  焦赣《易林》曰:登上桥堂,饮万岁浆。

  《华山记》曰:华山上有明星玉女,持玉浆。

  《孝子传》曰:洛阳阳公辇义浆以给过客。

  《世说》曰:嵩山北有大穴。晋初有一人误堕穴中。缘行十许日,有草屋一区,中有二人,对坐围棋。扃下有一杯白饮,堕者告以饥渴,棋者曰:"可饮此。"堕者饮之,气力十倍。归问张华,华曰:"所饮者玉浆。"

  《典术》曰:饵桃胶,五十日后饮玉浆。

  《楚辞·九歌》曰:奠桂酒兮椒浆。(以椒置浆中也。)

  又曰:援北斗兮酌桂浆。

  《西京杂记》曰:枚乘《柳赋》曰:"樽盈缥玉之酒,爵献金浆之醪。"(梁人作诸柘酒,名曰金浆。)

  张衡《思玄赋》曰:斟白水以为浆。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九百三 ◎兽部十五

    ○豕 《尔雅》曰:豕,猪。(江东呼为犭希。)〈隋中"阝改豕"〉,豮。(〈隋中"阝改豕"〉,羊箠反。俗呼小豮猪为〈隋中"阝改豕"〉子也。)幺,幼。(最后生者,俗呼为么豚。)奏者〈才昷〉。(音温。今〈才区〉猪短头,皮理..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二 ◎兽部十四

    ○羊 《说文》曰:羊,祥也。像四足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 又曰:羔,羊子也。羜,五月生羔也。骛(亡具切。)六月生羔也。羍,七月生羊也。兆,(雉矫切。)羊未足岁也。牂,牝羊也。公,(扶分切。)..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一 ◎兽部十三

    ○驴 《说文》曰:驴,似马,长耳也。 何承天《纂文》曰:驴,一曰漠骊,其子曰〈马蒙〉。 《史记》曰:匈奴奇畜即驴、骡也。 《汉书·西域传》曰:乌桓国,有驴无牛。 《后汉书》曰:蓟子训,汉末入市,投主人家停..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 ◎兽部十二

    ○牛下 《逸士传》曰:尧让天下於许由,由逃之。巢父闻而洗耳於池滨。樊坚字仲父,牵牛饮之,见巢父洗耳,乃驱牛而还,耻令牛饮其下流。 《关中记》曰:周玄年,老子之度关,令尹喜先敕门吏曰:"若有老公从东来,乘..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九 ◎兽部十一

    ○牛中 《春秋潜潭巴》曰:宫有牛鸣,政教衰,诸侯相并。牛,兵之符也。 杨方《五经钩沉》曰:东夷之人以牛骨占事,呈吉示凶,无往不中。牛非含智之物,骨有若此之效。 《穆天子传》曰:泰山,百兽之所聚也,爰有赤..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八 ◎兽部十

    ○牛上 《说文》曰:牡,畜父也,从牛土声。犅,(古郎切。)特,牛父也。牝,畜母也,从牛匕声。犊,牛子也。牜市,(普外切。)二岁牛也。犙,(山耽切。)三岁牛也。牭,(思贰切。)四岁牛也。犗,(音戒,又音加。)騬牛..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七 ◎兽部九

    ○马五 《古今注》曰: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逐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晨凫。 崔豹《古今注》曰: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也。 《风俗通》曰:马一匹,俗说..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六 ◎兽部八

    ○马四 《战国策》曰:汙明见春申君曰:"夫骥之齿至矣,焚课车而上太行,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而幕之。骥於是俯而喷,仰而鸣,声造於天。欣见伯乐掷戟己也。" ..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五 ◎兽部七

    ○马三 《晋书》曰:王济善解马性。常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杆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 又曰:王师败於荡阴,嵇绍被害。初,绍之行也,侍中秦准谓曰:"今日向难,..

    3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四 ◎兽部六

    ○马二 《史记》曰: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穆王,得骊骥、温骊、骅骝、绿耳之驷,西巡守,乐而忘归。 又曰:楚庄王有爱马,衣以文绣,置华屋之下,啖以枣脯。马死,欲以大夫礼葬之。乐人优孟入殿门大哭曰:"请以人君之礼..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三 ◎兽部五

    ○马一 《说文》曰:马,怒也,武也。马一赎曰馵,(音环。)二岁曰驹,三岁曰駣,(音兆。)八岁曰〈马八〉,(音八。)高六尺曰骄,七尺曰獴却,(音来。)八尺曰龙。騊(音陶。)駼(音途。)北野之良马也。骜,骏马也,以壬..

    3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二 ◎兽部四

    ○虎下 《英雄记》曰:曹公擒吕布,布顾刘备曰:"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耶?"操曰:"缚饿虎,不得不急。"乃命缓缚布。 《吴志》曰:吕蒙欲从军,母止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一 ◎兽部三

    ○虎上 《说文》曰:虎,山兽之君也。 《春秋运斗枢》曰:枢星散而为虎。 《易·复卦》曰:履虎尾,不咥人,亨。 又《颐卦》曰: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易·革卦》:九五像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易通卦验》曰..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 ◎兽部二

    ○獬豸 《说文》曰: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决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 《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兽,如牛,一角,毛青,四足,似熊。忠直,见人..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九 ◎兽部一

    ○叙兽 《国语》曰:兽三为群。 《尔雅》曰:四足而毛谓之兽。 《说文》曰:兽,守备者也。兽足谓之番。毳,兽细毛也。翰,兽豪也。荐,兽所食草也。 《周礼·天官上》曰: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罟,网也。以网..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八 ◎妖异部四

    ○变化下 《庄子》曰: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於上风,雌应於下风而风化。(鶂以眸子相视,虫鸣以声相因,不待合而便生子,故曰风化也。) 《淮南子》曰:夫历阳之都,一夕反为湖,勇力圣智与怯不肖者..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七 ◎妖异部三

    ○重生 《左传·绪瀚上》曰: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后汉书》曰:献帝初平中,长沙人姓桓,死月馀。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后曹公由匹庶起。 又曰:建安四年,武陵女子李..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六 ◎妖异部二

    ○魂魄 《易·上系》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韩诗外传》曰:"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两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俱往观也。 《礼记·檀弓下》曰:延陵季子適齐。其反也,..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五 ◎妖异部一

    ○怪 《春秋潜潭巴》曰:异之为言怪也,谓先发感动。 《左传·庄公》曰:初,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掷晷,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於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四 ◎神鬼部四

    ○鬼下 《异苑》曰:广州治下有黄文鬼,出则为祟。所着衣帽皆黄,至人家张口而笑,必得疫疾。长短无定,随篱高下。自不出已十馀年,土俗畏怖惶恐不绝。 又曰:陆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夕,望道左若有民居,因往..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