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六十三 ◎饮食部二十一

2025-10-01 15:16 太平御览
○肉

  《礼》曰:毋反鱼肉。(为已历口人可秽也。)濡肉齿决,幹肉不齿决。

  又曰:六十宿肉,六十非肉不饱。

  又曰:觞酒豆肉,让而受恶。

  《传》曰:公将如棠观鱼,臧僖伯谏曰:"乌兽之肉不登於俎,则公不射,古之制也。"

  又曰:齐师伐我,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肉食者,谓朝大夫。)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又曰:公膳日双鸡,(卿大夫之膳食。)饔人窃更之以鹜。御者知之,则去其肉而以其泊馈。(御者,进食者。饔人、御者欲使诸大夫怨庆氏,减其膳,盖卢蒲癸王何之谋也。)

  又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有酒如渑,有肉如陵。(亦具酒门。)

  《谷梁传》曰:公曰:"天王使石尚来归脤。脤也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俎。"

  《论语》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又《乡党》曰:鱼馁而肉败,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祭於君,不宿肉。(助祭於君,所得牲体,归即以班赐,不留神惠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自其家祭肉也,过三日不食,是亵鬼神之馀。)

  《尔雅》曰:肉谓之败。(臭坏。)

  又曰:肉曰脱之。(剥其皮也。今江东呼麇鹿之属通为肉。)

  又曰:鲍宣上书:奈何独私养外亲与幸臣董贤,使奴从宾为肉。

  《家语》曰:夫食肉者勇悍。

  《战国策》曰: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史记》曰:廉颇奔魏,赵王使使者视颇尚可得用不。赵使见颇,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

  又曰:公孙弘为丞相,食一肉。

  《帝王世纪》曰:夏桀为肉山、脯林。

  《汉书》曰:黄霸为颍川太守,使吏出,不敢舍邮亭,食於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谒见,霸迎劳之,曰:"甚苦,食於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

  又曰:武帝为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

  又曰:陈平为里社分肉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宰天下,亦当如此肉矣。"

  又曰:张汤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父还,鼠盗肉。父怒笞汤,汤掘室得鼠及馀肉,劾鼠掠治。

  又曰:伏日,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东方朔独拔剑切肉,即怀肉归。太官奏之,朔入免冠谢。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一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视酒如浆,视肉如霍。)

  又曰:鲍宣上书:"奈何独私养外亲与幸臣董贤,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视酒如浆,视肉如霍。)

  又曰:成帝许后上疏曰:"故时酒肉有所赐外家,辄上表乃决。"

  《东观汉记》曰:太尉赵喜闻鲁恭志行,每岁时遣子送米肉,辞让不敢当。

  又曰:卓茂为密令,民有言亭长受其米肉者。茂问之:"亭长从汝求乎?有事与之,自以恩意遗人乎?"民曰:"自遗之。"茂曰:"人异於禽兽者,以有仁爱也。亭长素为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又曰:贼经姜诗墓,不敢惊孝子。致米肉,诗埋之。后吏谴诗,掘出示之。

  又曰:闵仲叔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买肉,日买猪肝一片。

  谢承《后汉书》曰:李苌家昼则躬耕,夜则读书,日为母市斤肉粱米作食。

  《后汉书》曰:桓任,字仪辽。后母生时,不食猪羊肉,故终身不以猪羊肉入口。

  又曰:李充。延平年中,诏公卿中二千石各举隐士大儒,务取高行,以劝后进。特徵充为博士。侍中大将军邓骘贵戚倾时,无所下借。(下音假,借音子夜反。)以充高节,每卑敬之。尝置酒请宾客,满堂酒酣,骘跪曰:"幸托椒房,位列上将,幕府初开,欲辟天下奇伟,以匡不逮,惟诸君博求其器。"充乃为陈海内隐居怀道之士,颇有不合,骘欲绝其论,以肉啖之,充抵肉於地,曰:"说士犹甘於肉!"遂出径去,骘甚望之。

  《汉旧仪》曰:齐法,食肉三十六两。

  《英雄记》曰:冀州刺史韩馥问诸从事曰:"收有何长何短?"治中刘子曰:"前劳赐,有馀肉百斤,卖之,一州调度,奢俭不复在。是犹可劳赐,勤劳吏士,卖之,可示俭。"

  《吴志》曰:赵达尝过故知,取盘中只箸再纵横之,乃言:"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辞无?"

  王隐《晋书》曰:愍怀太子令人屠肉,已自分齐,手揣轻重,斤两不差,云其母本屠家之女也。

  《太康起居注》曰:尚书郭弈有疾,日赐酒米各伍升,猪羊肉各一斤。石崇,崔亮母疾,日赐清酒、粳米各伍升、猪羊肉各一斤半。

  臧荣绪《晋书》曰:赵高为丞相,指鹿为马,持蒲作肉。

  《晋中兴书》曰:陆纳为吴兴太守,辞大司马桓温,因问桓公:"醉可饮几酒?肉食多少?"温曰:"温酒不过三升便醉,白肉不过十脔。"纳后伺间求入,自言外有征礼,温敕而受,正有酒一斗、鹿肉一盘。一坐愕然,纳曰:"公近云饮三升,民正可二升,今有一斗,以备馀沥。"温叹服。

  《晋书》曰:周访乡人盗访牛,於家间杀之。访得之,密埋其肉,不使人知。

  《宋书》曰:衡阳王仪季镇荆州,队主续丰母老家贫,无以充养,遂不食肉。仪季哀其志,以钱米给丰母,并制丰啖肉。

  《齐书》曰:高帝虽从官,而家业本贫。为建康令时,明帝等冬月犹无缣纩,而奉瞻甚厚。后母撤去兼肉,曰:"於我过足矣。"

  《梁书》曰:傅昭性尤笃慎。予妇尝得家饷牛肉,以进昭。昭召其子曰:"食之则犯法,告之则不可,取而埋之。"

  《隋书》曰:王邵笃好经史,遗落世事,用思既专,性颇恍忽。至对食闭目疑思,盘中之肉,辄为仆从所食。邵弗之觉,惟责肉少,数罚厨人。厨人以情白,依前闭目伺候而获之,厨人方免笞辱。

  《墨子》曰:孔子厄於陈、蔡,子路烹豚,孔子不问肉所由来,食之。

  《晏子春秋》曰: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

  《王孙子》曰:楚庄伐宋,厨有臭肉,将军子重谏王以肉馈於贤公孙。

  《尼子》曰:殷纣为肉圃。

  《孟子》曰:孔子为鲁司寇,从而祭,膰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肉也,其知者以无礼也。

  又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又曰: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韩子》曰:夫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饿者不育。令待尧、舜之贤,乃治当世之民,是犹待粱肉而救饿之说也。

  又曰:晏子对景公曰:"田成子杀一牛,取一豆肉,馀以食士。"

  《燕丹子》曰:荆轲入秦,过阳翟,买肉争轻重,屠辱轲。武阳欲击,轲止之。

  《淮南子》曰: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酸,或以甘,煎熬燔炙,和有万方,其本一牛之体。

  《吕氏春秋》曰: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俊燕之翠、述荡之掔、(音牵,兽名。)旄象之约。(旄、象,牛、兽也。旄、象肉美,贵之也。)

  又曰:尝一脔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又曰: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

  刘向《新序》曰:赵简子使使聘孔子於鲁,以胖牛肉迎於河上。使者谓船人曰:"孔子即上船,中河安流而杀之。"孔子至,使者致命,进胖牛之肉。孔子仰天而叹曰:"美哉水乎,洋洋也!使丘不济此水者,命也夫?"

  桓谭《新论》曰:九江太守庞真,案县令高真曾受社祭釐,有生牛肉二十斤,劾以主守盗,上请逮捕。诏釐不赃天下,缘是诸府县社腊祠祭灶,不但进熟食,皆复多肉米酒脯腊,诸奇珍益盛,是故诸郡府至杀牛数十头。

  又曰:关东鄙语:"世人闻长安乐,出门西向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

  《风俗通》曰:陈伯敬目有所见,不食其肉。

  王充《论衡》曰:仲子兄禄万锺,以兄之禄为不义,而不食之,避兄离母,处於陵。他日归,有馈其兄生鹅者,曰:"恶用是鶂鶂者?"他日,其母杀是鹅,与之食。其兄自外来至,曰:"鶂鶂之肉!"而仲子耻负前言,即吐而出之。

  《典略》曰:凡宗庙,三岁大袷。每大牢,分之左辩上帝,右辩上后;俎馀委肉,积於前数千斤,名堆俎。

  《博物志》曰:食燕肉不可入水,为蛟所吞。龙肉以醢渍,则文章生。

  《方言》曰:燕之北郊,朝鲜洌水间,凡异肉及披牛羊五脏,谓之膊。(音博。)

  《说文》曰:肴,杂肉也。腌,(一劫反。)渍肉也。䏝(之耎反。)切肉也。

  《广志》曰:北方有牧草,便於其畜,故北方出美肉。

  《异苑》曰:山阴有人尝食牛肉,便作牛鸣,菜食乃止。

  《广州先贤传》曰:丁密不食有目之肉。

  《桂阳先贤画赞》曰:程曾子孝孙七岁亡母,号慕毁悴。王母哀怜,嚼食哺之。知有肉味,遂吐不食。

  《华阳国志》曰:孝子郎偶,二亲病时不能食肉,遂终身不食肉。

  《董卓别传》曰:吕布杀卓,百姓欣庆相贺,长安酒肉为暴贵。

  《江氏家传》曰:蕤年七岁,葬父,有酒肉食之,左右或戏曰:"郎为孝,何肉食?"蕤瞿然敛容,遂不食。

  《十洲记》曰:昆仑铜柱下有回屋焉,壁方丈。上有鸟,名曰希,有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其肉若醢,仙人甘之。

  《笑林》曰:甲买肉,过入都厕,挂肉着外。乙偷之,未得去。甲出觅肉。因诈,便口衔肉曰:"挂著外门,何得不失?若如我衔肉着口,岂有失理?"

  《世说》曰:罗友作荆州从事,桓宣武为王车骑集别。友求集,坐良久,辞出。宣武曰:"卿向以谘事,今何以去?"答曰:"友闻白羊白肉美,一生未尝得,故来求食。食了无事可谘。"

  《魏文帝与吴质书》曰:举太山以为肉,竭东海以为酒。

  陆凯《表》曰:吕蒙、凌统早亡,先帝痛悼不已。子并幼稚,皆内省中,称肉食之客。

  ○炙

  《释名》曰:炙,炙也,炙於火上也。脯炙,以饧、蜜、鼓汁淹之脯然也。釜炙,於釜中汁和熟之也。衔炙,细掾肉,和以姜、椒、盐、鼓,已乃以肉衔裹其表而炙之。豹炙,全体炙之。各自方割,出於胡貊之为也。

  《礼》曰:脍炙处外。毋嘬炙。(嘬,初夬切。)

  《诗》曰:执爨,为俎孔硕,或燔或炙。

  又曰: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毛曰炮,加火曰燔。)

  《传》曰: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季子。(季子,子路也,为孔氏宰邑也。)召获驾乘车,(召获,卫大夫。驾乘车,言不欲战也。)行爵食炙,奉卫侯辄来奔。

  《韩子》曰:晋平公时,进炙而发绕之。平公使杀庖人,庖人呼天曰:"嗟乎!臣有三罪而死不自知乎?"平公曰:"何谓也?"对曰:"臣刀之利,风靡骨断,而发不截,是臣之一死;桑灰炙之,肉红白而发不烧,是臣之二死也;炙熟,又重睫而视之,发绕炙而目不见,是臣三死也。意者堂下有憎臣乎?杀臣不亦枉乎?"

  谢承《后汉书》曰:陈正,字叔方,为太官令,与黄门侍郎有隙。因进御食,以发内炙中。光武见之,怒将斩正,正曰:"臣当万死者三:山炭增冶吐炎,焦肤烂肉,而发不销,臣罪一也;匣出佩刀(匠也。)砥砺,而亏肌截骨,曾不能断发,臣罪二也;臣少事眼目,书奏章表,犹读表五经,具供御食,与承及庖人六目齐视,岂不如黄门两目?臣罪三也。"制赦之。

  《晋书》曰:王羲之年十三,谒周凯,凯异之。时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凯割啖羲之,於是始知名。

  《齐书》曰:桂阳之役,诏檄久之未就。齐高帝引江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

  《隋书》曰:炀帝初在藩,鱼俱罗弟赞以左右从,累迁大都督。及帝嗣位,拜车骑将军。赞性凶暴,虐其部下。令左右炙肉,遇不中意,以签剌瞎其眼;有温酒不适者,立断其舌。

  《孟子》曰:嗜秦人之炙,无以异於嗜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嗜炙亦有外与?

  又曰: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乎?"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孝子传》曰:王祥后母病,欲黄雀炙。乃有黄雀数枚飞入其幕,因以供母。

  《说苑》曰:智伯以庖人忘炙,而不知韩、魏炙,知小而不忘知大也。

  《世说》曰:顾荣,字彦先。辍已炙,啖行炙者,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也耶?"

  《明皇杂录》曰:杜甫后漂寓湘、潭间,羁旅鹪悴於衡州耒阳县,颇为令长所厌。甫投诗於宰,宰遂致牛炙、白酒以遗甫。甫饮过多,一夕而卒。集中犹有《赠聂耒阳诗》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九百三 ◎兽部十五

    ○豕 《尔雅》曰:豕,猪。(江东呼为犭希。)〈隋中"阝改豕"〉,豮。(〈隋中"阝改豕"〉,羊箠反。俗呼小豮猪为〈隋中"阝改豕"〉子也。)幺,幼。(最后生者,俗呼为么豚。)奏者〈才昷〉。(音温。今〈才区〉猪短头,皮理..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二 ◎兽部十四

    ○羊 《说文》曰:羊,祥也。像四足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 又曰:羔,羊子也。羜,五月生羔也。骛(亡具切。)六月生羔也。羍,七月生羊也。兆,(雉矫切。)羊未足岁也。牂,牝羊也。公,(扶分切。)..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一 ◎兽部十三

    ○驴 《说文》曰:驴,似马,长耳也。 何承天《纂文》曰:驴,一曰漠骊,其子曰〈马蒙〉。 《史记》曰:匈奴奇畜即驴、骡也。 《汉书·西域传》曰:乌桓国,有驴无牛。 《后汉书》曰:蓟子训,汉末入市,投主人家停..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 ◎兽部十二

    ○牛下 《逸士传》曰:尧让天下於许由,由逃之。巢父闻而洗耳於池滨。樊坚字仲父,牵牛饮之,见巢父洗耳,乃驱牛而还,耻令牛饮其下流。 《关中记》曰:周玄年,老子之度关,令尹喜先敕门吏曰:"若有老公从东来,乘..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九 ◎兽部十一

    ○牛中 《春秋潜潭巴》曰:宫有牛鸣,政教衰,诸侯相并。牛,兵之符也。 杨方《五经钩沉》曰:东夷之人以牛骨占事,呈吉示凶,无往不中。牛非含智之物,骨有若此之效。 《穆天子传》曰:泰山,百兽之所聚也,爰有赤..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八 ◎兽部十

    ○牛上 《说文》曰:牡,畜父也,从牛土声。犅,(古郎切。)特,牛父也。牝,畜母也,从牛匕声。犊,牛子也。牜市,(普外切。)二岁牛也。犙,(山耽切。)三岁牛也。牭,(思贰切。)四岁牛也。犗,(音戒,又音加。)騬牛..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七 ◎兽部九

    ○马五 《古今注》曰: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逐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晨凫。 崔豹《古今注》曰: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也。 《风俗通》曰:马一匹,俗说..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六 ◎兽部八

    ○马四 《战国策》曰:汙明见春申君曰:"夫骥之齿至矣,焚课车而上太行,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而幕之。骥於是俯而喷,仰而鸣,声造於天。欣见伯乐掷戟己也。" ..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五 ◎兽部七

    ○马三 《晋书》曰:王济善解马性。常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杆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 又曰:王师败於荡阴,嵇绍被害。初,绍之行也,侍中秦准谓曰:"今日向难,..

    4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四 ◎兽部六

    ○马二 《史记》曰: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穆王,得骊骥、温骊、骅骝、绿耳之驷,西巡守,乐而忘归。 又曰:楚庄王有爱马,衣以文绣,置华屋之下,啖以枣脯。马死,欲以大夫礼葬之。乐人优孟入殿门大哭曰:"请以人君之礼..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三 ◎兽部五

    ○马一 《说文》曰:马,怒也,武也。马一赎曰馵,(音环。)二岁曰驹,三岁曰駣,(音兆。)八岁曰〈马八〉,(音八。)高六尺曰骄,七尺曰獴却,(音来。)八尺曰龙。騊(音陶。)駼(音途。)北野之良马也。骜,骏马也,以壬..

    4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二 ◎兽部四

    ○虎下 《英雄记》曰:曹公擒吕布,布顾刘备曰:"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耶?"操曰:"缚饿虎,不得不急。"乃命缓缚布。 《吴志》曰:吕蒙欲从军,母止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一 ◎兽部三

    ○虎上 《说文》曰:虎,山兽之君也。 《春秋运斗枢》曰:枢星散而为虎。 《易·复卦》曰:履虎尾,不咥人,亨。 又《颐卦》曰: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易·革卦》:九五像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易通卦验》曰..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 ◎兽部二

    ○獬豸 《说文》曰: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决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 《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兽,如牛,一角,毛青,四足,似熊。忠直,见人..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九 ◎兽部一

    ○叙兽 《国语》曰:兽三为群。 《尔雅》曰:四足而毛谓之兽。 《说文》曰:兽,守备者也。兽足谓之番。毳,兽细毛也。翰,兽豪也。荐,兽所食草也。 《周礼·天官上》曰: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罟,网也。以网..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八 ◎妖异部四

    ○变化下 《庄子》曰: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於上风,雌应於下风而风化。(鶂以眸子相视,虫鸣以声相因,不待合而便生子,故曰风化也。) 《淮南子》曰:夫历阳之都,一夕反为湖,勇力圣智与怯不肖者..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七 ◎妖异部三

    ○重生 《左传·绪瀚上》曰: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后汉书》曰:献帝初平中,长沙人姓桓,死月馀。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后曹公由匹庶起。 又曰:建安四年,武陵女子李..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六 ◎妖异部二

    ○魂魄 《易·上系》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韩诗外传》曰:"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两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俱往观也。 《礼记·檀弓下》曰:延陵季子適齐。其反也,..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五 ◎妖异部一

    ○怪 《春秋潜潭巴》曰:异之为言怪也,谓先发感动。 《左传·庄公》曰:初,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掷晷,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於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四 ◎神鬼部四

    ○鬼下 《异苑》曰:广州治下有黄文鬼,出则为祟。所着衣帽皆黄,至人家张口而笑,必得疫疾。长短无定,随篱高下。自不出已十馀年,土俗畏怖惶恐不绝。 又曰:陆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夕,望道左若有民居,因往..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