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九十一 ◎兽部三

2025-10-01 17:33 太平御览
○虎上

  《说文》曰:虎,山兽之君也。

  《春秋运斗枢》曰:枢星散而为虎。

  《易·复卦》曰:履虎尾,不咥人,亨。

  又《颐卦》曰: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易·革卦》:九五像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易通卦验》曰:立秋,虎始啸。

  《月令》曰:仲冬,虎始交。

  《礼记》曰:孔子过太山侧,有妇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坎蘙,一势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曰:"无苛政。"钟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左传·绪瀚四年》曰:若敖娶于云阝,生斗膊等。若敖卒,从其母畜于云阝。淫于云阝子之女,生子文焉。云阝夫人使弃诸梦中。(梦,泽。)虎乳之。云阝子田,见之,惧而归夫人,以告,(告女私通所生。)遂使收之。楚人谓乳为穀,谓虎为於菟,故命之曰斗穀於菟。

  《春秋考异邮》曰:三九二十七,七者阳气成,故虎七月而生。阳立于七,故虎首尾长七尺。般般文者,阴阳杂也。

  《春秋演孔图》曰:天命荡,白虎戏朝。其终,白虎在野。

  《尔雅》曰:甝,白虎。(汉宣帝时,南郡获白虎,献其皮骨爪牙也。)〈虎儵〉,黑虎。(〈虎儵〉,音叙。甝,胡甘切。)

  《汉书》曰:猛虎之犹与,不如蜂虿掷曷蠚。

  又曰:武帝玄狩中,南郡获白虎,以为宝。

  又曰:李广北平郡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羽。视之,石也。明日射之,终不能入矣。

  又曰:司马迁书曰:猛虎在山中,百兽震恐。及陷槛阱,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又曰:李敢子禹,有宠于太子。禹有勇,上召禹使刺虎。悬下圈中,未至地,有诏引出之。禹以剑斫绝累,欲刺虎。上壮之,遂放焉。

  《后汉书》曰:刘昆字桓公,光武时为弘农太守。先是,崤渑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帝闻而异之。后徵为光禄勋,诏问昆曰:"前在江陵,返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事?"昆对曰:"偶然耳。"煮右皆笑其质讷。帝叹曰:"杆乃长者之言也。"顾命书诸策。

  又曰:宋均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人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槛为机以捕兽,阱谓穿地陷之。)均到,下记属县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人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植稻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又曰:法雄为南郡太守。郡滨带江沔,又有云梦薮泽。(云梦泽,今在安州。)永初中,多虎狼植旦。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代,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其义!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在郡数岁,岁常丰稔。

  又曰:童恢字汉宗,为不其令。户人常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咒虎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死,伤人则论法。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若震惧,即时杀之。一乃踊跃自奋,遂放之。

  谢承《后汉书》曰:豫章刘陵,字孟高,为长沙安成长。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从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贸苍还。

  《汉皇德传》曰:世祖遣邓禹西征,送之于道。既返,因于野王猎。路见二老翁即禽,世祖问曰:"禽何向?"并举首西指,言:"杆中多虎,臣每即禽,虎亦即臣。大王勿往也。"

  《方言》曰: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虎食物,值耳即止,以触其讳故。)或谓之於〈虎兔〉。(於音乌,〈虎兔〉音窦。匠箔南山夷呼虎为〈虎兔〉。自关东西或谓之伯都也。)

  《风俗通》曰:呼虎为李耳,俗说虎本南郡中庐李氏公所化。为呼李耳因喜,呼班便怒。

  《龙鱼河图》曰:悬文虎鼻门上,宜官,子孙带印绶。悬虎鼻门中,周一年,取烧作屑,与妇引之,二月中便有儿,生贵子。勿令人知之,泄则不验也。亦勿令妇人见之。

  《春秋后语》曰:楚黄歇说秦昭王曰:"天下强国,莫过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蒲爸,不如善楚也。"

  又曰:秦惠王谓陈轸曰:"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或谓寡人救植点,或曰勿救便。寡人不能自为决,愿子为寡人计之。"轸曰:"亦常有以卞庄子之刺虎闻于王者乎?"王曰:"不闻。"轸曰:"卞庄子方刺虎,而卞竖子止之,曰:'两虎方食牛,牛甘必争,争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而顾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一举果有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二实。此犹卞庄子刺虎之类也。"惠王曰:"善。"咒不救。待其败而攻之,果大克也。

  《吴越春秋》曰:吴王葬昌门外,金玉精上为白虎。

  《列士传》曰:秦召公子无忌,无忌不行,使朱亥奉璧一诗。秦王大怒,将朱亥着虎圈中。亥瞋目视虎,眦裂,血出溅虎,虎终不敢动。

  《穆天子传》曰:有虎在于葭中,(葭,苇。)七萃之士曰高奔戎,乃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为柙,(柙,槛。)而畜之东虞,是曰虎牢。(今苜眶成皋县是也。)

  《山海经》曰:孟山、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也。

  又曰:狄山,爰有熊罴文虎。幽都之山黑水上有玄虎。

  《试萦》曰: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

  又曰: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夔,而右惨鬋虎。"

  《韩子》曰:庞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不。""二人言,王信乎?"王曰:"不。""三人言,王信乎?"曰:"寡人信之。"庞共曰:"夫市伍垄明矣,而三人言,成市虎。今邯郸去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庞共从邯郸还,境不得入。

  又曰:夫虎之所以能伏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今君失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管子》曰:桀之时,女乐三万人。放虎于市,观其惊骇。

  《列子》曰:梁鸯曰:"养虎之法,凡顺之则喜,逆之则怒,此血气者性也。夫食虎物,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恐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恐怒也。"(《庄子》同。)

  《孟子》曰: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有众逐虎,望见冯妇趋而迎之。

  《孙卿子》曰:望见寝木,以为伏虎。

  《吕氏春秋》曰:衣人在寒,食人在饥。陈思称:投虎千金,不如一豚肩。

  《淮南子》曰:中行缪伯手搏虎而不能生也。(中行缪伯,晋臣也。力能搏虎,而不能伏之也。)

  又曰:蛇不可使为足,虎不可使缘木。

  《淮南万毕术》曰:烧角入山,则虎豹自远,恶其臭也。

  又曰:昔者牛哀病,七日,化而为虎。其兄启户而入,虎搏而杀之。方其为虎,不知其常为人也;方其为人,不知其且为虎也。(且犹将也。)

  又曰:虎啸则谷风生。

  《说苑》曰:孔鸟爱羽,虎豹爱爪,所以辅其身也。

  《抱朴子》曰:虎及鹿兔皆寿千岁。满五百岁者,其色皆白。

  又曰:或问为道者多在山林,山林虎狼之室,何以避之?抱朴子曰:"古之入山者,佩黄神越章。其广四寸,其字百二十,以封泥着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则虎狼不敢近其内也。"

  又曰:山中寅日称虞吏者,虎也。

  又曰:蔡诞入山,还其家,云被谪到昆仑,昆仑山下白虎、蜲蛇长百馀里,其口中牙皆如三百斛舡大。

  《风俗通》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今人卒得病,烧皮饮之。系其衣服亦辟恶。此甚验。

  又曰:桃梗、苇茭、画虎。谨案案《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桃树下简阅百鬼,鬼无道理妄为人祸,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画虎於门。皆是追效前事,冀以御凶也。

  又曰:宋均为九江太守,虎负子渡江。案虎毛婆娑,岂犯阳侯波?里语云:"狐欲渡河,无奈尾何?"舟人尚有惧,况虎耶?若德被誓海,虎亦不能至鬼方也。

  蒋济《万机论》曰:猛虎不处卑势,鸷鸟不立垂枝也。

  《西京杂记》曰:李广与兄弟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一矢毙。继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服之也。

  又曰:余所知有鞠道龙,善为幻术。常向余说曰:"东海人黄公,少时为幻,秦末有白虎见东海,诏遣黄公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朝亦取之为角抵戏焉。"

  《王子年拾遗录》曰:始皇二年,謇涓国画工者名烈裔,刻白玉两虎,削玉为毛,有如真矣,不点两目睛。始皇使余工夜往点之为睛。旦往,虎即飞去。明年,南郡有献白虎二头。始皇使视之,乃是先刻玉。始皇命去目睛,二虎不能复去。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九百三 ◎兽部十五

    ○豕 《尔雅》曰:豕,猪。(江东呼为犭希。)〈隋中"阝改豕"〉,豮。(〈隋中"阝改豕"〉,羊箠反。俗呼小豮猪为〈隋中"阝改豕"〉子也。)幺,幼。(最后生者,俗呼为么豚。)奏者〈才昷〉。(音温。今〈才区〉猪短头,皮理..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二 ◎兽部十四

    ○羊 《说文》曰:羊,祥也。像四足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 又曰:羔,羊子也。羜,五月生羔也。骛(亡具切。)六月生羔也。羍,七月生羊也。兆,(雉矫切。)羊未足岁也。牂,牝羊也。公,(扶分切。)..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一 ◎兽部十三

    ○驴 《说文》曰:驴,似马,长耳也。 何承天《纂文》曰:驴,一曰漠骊,其子曰〈马蒙〉。 《史记》曰:匈奴奇畜即驴、骡也。 《汉书·西域传》曰:乌桓国,有驴无牛。 《后汉书》曰:蓟子训,汉末入市,投主人家停..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 ◎兽部十二

    ○牛下 《逸士传》曰:尧让天下於许由,由逃之。巢父闻而洗耳於池滨。樊坚字仲父,牵牛饮之,见巢父洗耳,乃驱牛而还,耻令牛饮其下流。 《关中记》曰:周玄年,老子之度关,令尹喜先敕门吏曰:"若有老公从东来,乘..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九 ◎兽部十一

    ○牛中 《春秋潜潭巴》曰:宫有牛鸣,政教衰,诸侯相并。牛,兵之符也。 杨方《五经钩沉》曰:东夷之人以牛骨占事,呈吉示凶,无往不中。牛非含智之物,骨有若此之效。 《穆天子传》曰:泰山,百兽之所聚也,爰有赤..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八 ◎兽部十

    ○牛上 《说文》曰:牡,畜父也,从牛土声。犅,(古郎切。)特,牛父也。牝,畜母也,从牛匕声。犊,牛子也。牜市,(普外切。)二岁牛也。犙,(山耽切。)三岁牛也。牭,(思贰切。)四岁牛也。犗,(音戒,又音加。)騬牛..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七 ◎兽部九

    ○马五 《古今注》曰: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逐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晨凫。 崔豹《古今注》曰: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也。 《风俗通》曰:马一匹,俗说..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六 ◎兽部八

    ○马四 《战国策》曰:汙明见春申君曰:"夫骥之齿至矣,焚课车而上太行,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而幕之。骥於是俯而喷,仰而鸣,声造於天。欣见伯乐掷戟己也。" ..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五 ◎兽部七

    ○马三 《晋书》曰:王济善解马性。常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杆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 又曰:王师败於荡阴,嵇绍被害。初,绍之行也,侍中秦准谓曰:"今日向难,..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四 ◎兽部六

    ○马二 《史记》曰: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穆王,得骊骥、温骊、骅骝、绿耳之驷,西巡守,乐而忘归。 又曰:楚庄王有爱马,衣以文绣,置华屋之下,啖以枣脯。马死,欲以大夫礼葬之。乐人优孟入殿门大哭曰:"请以人君之礼..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三 ◎兽部五

    ○马一 《说文》曰:马,怒也,武也。马一赎曰馵,(音环。)二岁曰驹,三岁曰駣,(音兆。)八岁曰〈马八〉,(音八。)高六尺曰骄,七尺曰獴却,(音来。)八尺曰龙。騊(音陶。)駼(音途。)北野之良马也。骜,骏马也,以壬..

    3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二 ◎兽部四

    ○虎下 《英雄记》曰:曹公擒吕布,布顾刘备曰:"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耶?"操曰:"缚饿虎,不得不急。"乃命缓缚布。 《吴志》曰:吕蒙欲从军,母止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 ◎兽部二

    ○獬豸 《说文》曰: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决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 《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兽,如牛,一角,毛青,四足,似熊。忠直,见人..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九 ◎兽部一

    ○叙兽 《国语》曰:兽三为群。 《尔雅》曰:四足而毛谓之兽。 《说文》曰:兽,守备者也。兽足谓之番。毳,兽细毛也。翰,兽豪也。荐,兽所食草也。 《周礼·天官上》曰: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罟,网也。以网..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八 ◎妖异部四

    ○变化下 《庄子》曰: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於上风,雌应於下风而风化。(鶂以眸子相视,虫鸣以声相因,不待合而便生子,故曰风化也。) 《淮南子》曰:夫历阳之都,一夕反为湖,勇力圣智与怯不肖者..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七 ◎妖异部三

    ○重生 《左传·绪瀚上》曰: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后汉书》曰:献帝初平中,长沙人姓桓,死月馀。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后曹公由匹庶起。 又曰:建安四年,武陵女子李..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六 ◎妖异部二

    ○魂魄 《易·上系》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韩诗外传》曰:"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两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俱往观也。 《礼记·檀弓下》曰:延陵季子適齐。其反也,..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五 ◎妖异部一

    ○怪 《春秋潜潭巴》曰:异之为言怪也,谓先发感动。 《左传·庄公》曰:初,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掷晷,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於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四 ◎神鬼部四

    ○鬼下 《异苑》曰:广州治下有黄文鬼,出则为祟。所着衣帽皆黄,至人家张口而笑,必得疫疾。长短无定,随篱高下。自不出已十馀年,土俗畏怖惶恐不绝。 又曰:陆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夕,望道左若有民居,因往..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三 ◎神鬼部三

    ○鬼上 《易》曰:鬼神害盈而福谦。 又曰:睽孤见豕负途,载鬼一车。(槛屙盈车,吁可怪也。) 《左传·庄公》曰:齐侯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见大豕,而从者见彭生,皆妖鬼。)公怒曰:"彭生敢见..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