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九百 ◎兽部十二

2025-10-01 18:12 太平御览
○牛下

  《逸士传》曰:尧让天下於许由,由逃之。巢父闻而洗耳於池滨。樊坚字仲父,牵牛饮之,见巢父洗耳,乃驱牛而还,耻令牛饮其下流。

  《关中记》曰:周玄年,老子之度关,令尹喜先敕门吏曰:"若有老公从东来,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关。"其日,果见老公乘青牛车求度关。吏入白之,喜曰:"诺,道今来矣!我见圣人矣!"即带印绶出迎,设弟子之礼。

  杨泉《物理论》曰:武帝拜少翁为文成,岁馀无效应。乃作帛以饮牛,阳言此牛有异应。杀而视之,得帛书。武帝识其手迹,其言妖怪,乃急穷竟其事,事急而首服。於是诛文成而隐其事。

  《地镜图》曰:齐气之见为牛。

  《云气占》曰:赵云如牛,北夷之气如牛。

  郭子横《洞冥记》曰:玄封三年,大秦献花蹄牛,高六尺,尾环绕角,生四耳。

  又曰:玄封三年,大秦献牛,善走多力。使辇铜石以起望仙宫,迹在石上,皆如花形。故阳关之外,有花牛津。

  《英雄记》曰:董卓少常游羌中,与豪帅相结。后更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乃为杀耕牛与之共宴乐。

  皇甫谧《高士传》曰:民有牛暴管宁田者,宁为牵着凉处,自饮食,还牛主。主得牛,大惭。

  《先贤行状》曰:王烈字彦光,通识达人。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交阅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知之。"人有以告烈,烈以布一端遗之。间年中,行路老父担重,有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之而去。问姓名,不以告。老父复行,失剑於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遂守掷炅暮。剑主还见之,即前担人也。老父揽其袂曰:"子前跟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未若子之仁者。请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广州先贤传》曰:罗威字德仁,南海番禺人。邻家牛数入食其禾。既不可逐,乃为断刍,多着牛家门中,不令人知,数数如此。牛主惊怪,不知为谁。阴广求,乃觉是威。自后更相约率检犊,不敢复侵威田。

  《玄中记》曰:大月支及西胡有牛,名曰反牛。今日割取其肉三四斤,明日其肉已复,创即愈也。

  又曰:万岁树精为青牛。汉桓尝出游河上,忽有一青牛从河中出,人惊走。太尉何公时为中尉将军,有勇力,走逆牛。牛槛瀚,走还何,公以左手挽牛足,右手持斧斫牛头而杀之。此青牛者,万年之木也。

  《嵩高记》云:山有大松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

  《蜀王本纪》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於成都。秦道得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也。

  杨龙骧《洛阳记》曰:石牛在城西。石虎当衰,石牛夜唤,声闻三十里。事奏虎,虎遣人打落牛两耳及尾,以铁钉钉四脚。今具存。

  刘道真《钱塘记》曰:明圣湖有金牛,常有见者,神化莫测,遂以名湖。

  《凉州异物志》曰:有水牛育於河中。

  《郁林异物志》曰:周留者,其实水牛,苍毛豕身,角若担矛,卫护其犊,与虎为雠。

  又曰:周留牛,毛青大腹,锐头青尾,其状似猪。

  《齐地记》曰:端愠牛岛上,常以五月,海牛产乳。海牛形似牛而无角,骍色,虎声,爪牙亦如虎。脚似鼍鱼,尾似鲇鱼,尾长尺馀。其皮甚软,可供百用。牛见人奔入水,以杖击鼻则得之。

  史苓《武昌郡记》曰:武昌牛岗,古老相传,云有金牛出此。今半已崩破,坑大数十丈,牛因跃出,践岗边石,遗迹尚在。

  常璩《华阳国志》曰:牛饮水者,昔程郑於此饮牛,江为之竭,因以为名。

  刘欣期《交州记》曰:九真居风山,夷人与一妪向田,见金牛出食,斫得鼻锁,长丈馀。后人往往见牛夜出,光曜数十里也。

  盛弘之《荆州记》曰:燕尾洲南有龙、庞二洲,二洲之间,旧云多异鱼,而投罟挥网,辄便挂绝。有水客沉而视之,见有石牛二头,常为网害,故网绝焉。

  郦道玄注《水经》曰:阳城东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沧河之上源也。耆旧云:山下本有百泉竞发,有一神牛骇身,自山而降下饮泉竭,故山得其名。

  裴氏《广州记》曰:有石牛,每旱,杀牛以血和泥,泥石牛背,既毕则雨,洗牛背泥尽方止。

  顾微《广州记》曰:阳县里民有一儿,年十五六,牧牛。牛忽舐此儿,随所舐处,肉悉白净而甚快,遂听牛日日舐之。儿俄而病死,其家葬儿,杀此牛以供宾客。凡食此牛肉者,男女二十馀人悉变为虎。

  竺法真《登罗山疏》曰:增成县南有烈青洲,洲南又有牛潭,渔人见金牛常出水盘石上。义熙中,县民张安钓此潭,於石上蹑得金锁,大如指,长数十寻,寻之不已。俄有物从死晷引之,力不能禁。以刀斫断,惟得数尺,遂致大富。后义兴周灵分亦好钓,常见此牛寝伏石上,旁有金锁。往掩之,得二丈许,遂以财雄为南江都尉。

  祖台之《志怪》曰:荀晞为兖州镇,去京师五百里。有贡晞珍异食者,欲贻都邑亲贵。虑经信宿之间复鲜美,募有牛能日行数百里者,当厚赏之。有人进一牛,云此一日行千里。晞乃命其丁车、善驭、书疏,发遣。旦发,日中到京师,取答书还,至一更始竟便达。晞以其骏快,筋骨必将有异,遂杀而观之。亦无灵异,惟见双筋如小竹大,自头挟脊着肉里,故外不觉也。

  又曰:陶太尉微时,丧当葬,家贫,亲自营作砖。有一班牸牛,载砖已至,忽然失去。便自寻觅。忽於道中逢一老翁,问云:"君欲何所觅?"太尉具答。叟举手指云:"向於山岗上见一牛眠山圩中,必是君牛。此牛所眠处,便好作墓安坟,当致极贵,小复亦当位极人臣,世为方岳矣。"又指一山云:"杆山亦好,但不如向耳,亦当世出刺史也。"言讫便不复见。太尉墓之,皆如其言。

  刘敬叔《异苑》曰:余以义熙十三年为长沙景王骠骑参军,在西州得一黄牛,时将货之,便昼夜衔草不食,流泪瘦瘠。

  又曰:即墨有古冢。或发之,有金牛塞埏门,不可移动,犯之则殉也。

  《异物志》曰:合浦牛如橐驼。案,项上有特骨,大如复斗。足健疾,其行如马,日行三百里。

  《列仙传》曰:阳都女者,市上酤酒家女也。生而眉连耳,细而长。众以为异,皆言此天人也。会犊子牵一黄犊来过,都女悦之,遂留相奉侍。都女随犊子出取桃,一兽而反。

  郭季产《集异记》曰:兖州人舡行,忽见水上有浮锁。牵取,得数十许丈,乃得一白牛,与常牛尾,而形甚光鲜可爱。人知是神物,乃放之。牛於是入水,锁亦随去。

  干宝《搜神记》曰:晋大兴玄年,武阳太守王谅牛生子,一头、八足两尾,而共一腹。

  又曰:武都故道有怒特祠,上生梓树焉。秦文公二十七年,使人伐之,树创随合,经日不断。文公乃益发卒,持斧者四十人,犹不断。士疲还息,其一人伤足,不能去,卧树下。闻鬼相与言劳乎攻战。其一人曰:"何足为劳?"又曰:"秦公必将不休,如之何?"答曰:"秦公其如予何?"又曰:"赭衣,灰坌子,如之何?"默然无言。卧者以告。於是令工皆衣赭,随斫创坌以灰,树断,化为牛。使骑击之,不胜。或堕於地,髻解被发,牛畏之,乃入水不敢出。故秦自是置旄头骑。

  刘义庆《幽明录》曰:巴丘县金岗以上三十里,世名黄金濑。古有钓于潭,获一金锁,引之满一舡。金牛出,声貌奔壮,奋跃还潭,锁久乃尽,钓人刀斫得数尺。故潭濑取名。

  又曰:桓玄时牛大疫。有一人食死牛肉,因得病亡,复生。云初死时,见一人执箓将至天上,有一贵人问云:"杆人何罪?"对曰:"杆人坐食疫死牛肉。"贵人云:"今须牛以转输,肉以充百姓,何故复杀之?"催遣还。

  又曰:桓玄在南郡国第居时,出诣殷荆州,於鹄穴逢一老公,驱青牛,形色怪异。桓即以所乘马易牛,乘至零陵,駃疾非常。因思息驾饮牛,牛迳入水不出。桓遣人觇守经日,绝迹也。

  又曰:玄嘉中,益州刺史吉翰迁为南徐州。陷甓蜀中载一青牛。每常自乘,恒於目前养视。翰遘疾多日,牛亦不肯食。及亡,牛流涕滂沱。吉氏丧未还都,先遣驱牛向宅,牛不肯行。知其异,即待丧。丧既下舡,便随去。

  又曰:桓冲镇江陵。正会夕,当烹牛,牛忽熟视帐下都督甚久,目中泣下。都督咒之曰:"汝若能向我跪者,当启活也。"牛应声而拜,众甚异之。都督复谓曰:"汝若须活,遍拜众人者,直往!"牛殒涕如雨,遂拜不止。值冲醉不得启,遂杀牛。冲醉止得启,冲闻之叹息,都督痛加鞭罚。

  又曰:护军琅琊王华,有一牛,甚快。常乘之,齿已长。华后梦牛语之曰:"衰老不复堪苦载,载二人尚可,过此必死。"华谓偶尔梦,与三人同载,还府,此牛果死。

  《神仙传》曰:吴有徐随,居丹徒。左慈过随门下,有宿客六七欺慈云:"徐公不在。"慈去,客皆见牛在杨树杪,车毂中皆生荆木,长一二丈。客惧,入报随,随曰:"杆左公也。"遣追之。客乃逐慈,叩头陈谢。客还,见牛故在弋,毂中亦无复荆木也。

  郭义恭《广志》曰:麒牛似鹿,又似牛,肉美皮温,常幢葬滨也。(滇音颠。)

  《宣验记》云:天竺有僧,养一牸牛,日得三升乳。有一人乞乳,牛曰:"我前身为奴,偷法食,今生以乳馈之。所给有限,不可分外得也。"

  《岭表录异》曰:自琼至振多溪涧,涧中有石鳞次,水流其间。或相去二三尺,近似天设,可蹑之而过。或有乘牛过者,牛皆促敛四蹄,跳跃而过,或收打随流而下,见者皆以为笑。彼人谚曰:"跳石牛骨碌,好笑又好哭。"

  又曰:琼州不产驴马,人多骑黄牛,亦饰以鞍鞯,加之衔勒。可骑者即自小习其步骤,亦甚有稳快者。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第一回 悲太平會員懷舊 破寥寥社長貽書

    凡讀過世界地理同歷史的,都曉得有個亞美利加的地方。至于亞美利加獨立戰爭一事,連孩子也曉得是驚天動地;應該時時記得,永遠不忘的。今且不說,單說那獨立戰爭時,合衆國中,有一個麥烈蘭國,其首府名曰拔爾祛摩,..

    33 月界旅行 2025-10-17
  • 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孔纬 李克助 京都儒士 孟乙 振武角抵人 赵崇 韩偓 薛昌绪姜太师 康义诚 高季昌 沈尚书妻 杨蘧 袁继谦 帝羓----------------------------------------孔纬鲁国公孔纬入相后,言于甥侄曰:“吾顷任兵部侍郎,与王晋公..

    3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

    崔铉 王铎 李蠙 韦保衡 衲衣道人 路群卢弘正 毕諴 李师望高骈 韦宙 王氏子 刘蜕 皮日休 郭使君 李德权----------------------------------------崔铉崔铉,元略之子。京(“京”字原缺,据陈校本补)兆参军卢甚之死..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

    李宗闵 冯宿 李回 周复 杨希古 刘禹锡 催阵使 李群玉温庭筠 苗耽 裴勋 邓敞----------------------------------------李宗闵李德裕在维扬,李宗闵在湖州,拜宾客分司。德裕大惧,遣专使,厚致信好,宗闵不受,取路江..

    3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

    高逞 吕元膺 王锷 江西驿官 王仲舒 周愿 张荐 莲花漏 唐衢 脂粉钱韦执谊 李光颜 李益 吴武陵 韦乾度 赵宗儒 席夔 刘禹锡 滕迈----------------------------------------高逞高逞(陈校本“逞”作“郢”)为中书舍人..

    35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

    赵存 严震 卢杞 韦皋 陆畅 马畅 吴凑 袁傪 李勉 于公异邢君牙 张造 吕元膺 李章武 元稹 于頔 薛尚衍----------------------------------------赵存冯翊之东窟谷,有隐士赵存者,元和十四年,寿逾九十。服精术之药,..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

    宇文融 歌舒翰 崔隐甫 萧嵩 陈怀卿 邹凤炽 高力士 王维史思明 豆谷 润州楼 丘为 裴佶 李抱贞 杨志坚----------------------------------------宇文融玄宗命宇文融为括田使,融方恣睢,稍不附己者,必加诬谮。密奏以..

    4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

    房光庭 崔思兢 崔湜 吕太一 许诫言 杜丰 修武县民 李元皛王琚 李适之 白履忠 夜明帘 班景倩 薛令之----------------------------------------房光庭房光庭为尚书郎,故人薛昭流放,而投光庭,光庭匿之。既败,御史陆..

    31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

    夏侯亶 王肃 李延实 李义琛 刘龙 裴玄智 度支郎 虞世南尉迟敬德 虞世基 来恒 欧阳询 许敬宗 元万顷 郭务静 唐临苏瑰李峤子 娄师德 李晦 宋之问 陆元方 陈希闵 李详----------------------------------------夏侯亶梁..

    3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

    灵应传----------------------------------------灵应传泾州之东二十里,有故薛举城,城之隅有善女湫,广袤数里,蒹葭丛翠,古木萧疏,其水湛然而碧,莫有测其浅深者,水族灵怪,往往见焉,乡人立祠于旁,曰“九娘子..

    4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

    谢小娥传 杨娼传 非烟传----------------------------------------谢小娥传 (李公佐撰)小娥姓谢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岁丧母,嫁历阳侠士段居贞。居贞负气重义,交游豪俊。小娥父畜巨产,隐名商贾间,常与段..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

    东阳夜怪录----------------------------------------东阳夜怪录前进士王洙字学源,其先琅琊人,元和十三年春擢第。尝居邹鲁间名山习业。洙自云,前四年时,因随籍入贡,暮次荥阳逆旅。值彭城客秀才成自虚者,以家事..

    28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

    周秦行记 冥音录----------------------------------------周秦行记(牛僧孺撰)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鸣皋山下,将宿大安民舍。会暮,失道不至。更十余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气..

    3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

    莺莺传----------------------------------------莺莺传 (元稹撰)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

    霍小玉传----------------------------------------霍小玉传 (蒋防撰)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擢”原作“推”,据明抄本改)第。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生门..

    4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

    长恨传 无双传----------------------------------------长恨传 (陈鸿撰)唐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

    4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

    东城老父传 柳氏传----------------------------------------东城老父传 (陈鸿撰)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可听。父忠..

    2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

    李娃传----------------------------------------李娃传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故监察御史向行简为传述。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

    44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

    狗国 南蛮 缚妇民 南海人 日南 拘弥国 南诏 獠妇南中僧 番禺 岭南女工 芋羹 蜜唧 南州----------------------------------------狗国陵州刺史周遇不茹荤血,尝语刘恂云,顷年自青杜(明抄本“杜”作“社”)之海,归..

    44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

    苗民 奇肱 西北荒小人 于阗 乌苌 汉槃陀国 苏都识匿国 马留武宁蛮 悬渡国 飞头獠 蹄羌 扶楼 交趾 南越 尺郭 顿逊 堕婆登国哀牢夷 诃陵国 真腊国 留仇国 木客 缴濮国 木饮州 阿萨部孝忆国 婆弥烂国 拨拔力国 昆吾 绣..

    54 太平广记 2025-10-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