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内人神所在
一日在足大指厥阴分.刺之跗肿.
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经筋缓.
三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小腹痛.
四日在腰太阳分.刺之腰偻无力.
五日在口太阴分.刺灸之舌强.
六日在两手阳明分.刺之咽喉不利.一云.在足小指.
七日在足内踝少阴分.刺灸之阴经筋急.
八日在手腕太阳分.刺灸之腕不收.
九日在尻厥阴分.刺灸之病结.
十日在腰背太阳分.刺灸之腰背偻.
十一日在鼻柱阳明分.刺灸之齿面肿.
十二日在发际少阳分.刺之令人耳重听.
十三日在牙齿少阴分.刺灸之气寒.
十四日在胃脘阳明分.刺之气肿.
十五日在遍身.不宜补泻.针灸大忌.
十六日在胸太阳分.刺之逆息.
十七日在气冲阳明分.刺之难息.
十八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引阴气痛.
十九日在足趺阳明分.刺灸之发肿.
二十日在内踝少阴分.刺之经筋挛.
二十一日在手小指太阳分.刺之不仁.
二十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经筋缓.
二十三日在肝及足厥阴分.刺之发转筋.
二十四日在手阳明分.刺灸之咽喉中不利.
二十五日在足阳明分.刺灸之胃气胀.
二十六日在胸太阴分.刺灸之令人喘嗽.
二十七日在膝阳明分.刺灸之足经厥逆.
二十八日在膝少阴分.刺之小腹急痛.
二十九日在膝胫厥阴分.刺之筋痿少力.
三十日在足趺.皆忌针灸.
按内经素问无此说.
每月血支
正月丑.二月寅.三月卯.四月辰.五月巳.六月午.七月未.八月申.九月酉.十月戌.十一月亥.十二月子.
每月血忌
正月丑.二月未.三月寅.四月申.五月卯.六月酉.七月辰.八月戌.九月巳.十月亥.十一月午.十二月子.
十二支人神
子目.丑耳.寅胸.卯齿.辰腰.巳手.午心.未足.申头.酉膝.戌阴.亥胫.
十二日人神
建日在足.禁晡时.除日在眼.禁日入.满日在腹.禁黄昏.平日在背.禁人定.定日在心.收日在头.禁寅中.开日在耳.禁午时.闭日在目.禁日映.
十二时忌
子在踝 丑在头 寅在耳 卯在面 午在胸 未在腹 申在心 酉在背 辰在项 巳在乳亥在股 戌在腰
十二岁人神
一岁 十三 二十五 三十七 四十九 六十一 七十三 八十五 人神在心
二岁 十四 二十六 三十八 五十 六十二 七十四 八十六 人神在喉
三岁 十五 二十七 三十九 五十一 六十三 七十五 八十七 人神在头
四岁 十六 二十八 四十 五十二 六十四 七十六 八十八 人神在颈
五岁 十七 二十九 四十一 五十三 六十五 七十七 八十九 人神在背
六岁 十八 三十 四十二 五十四 六十六 七十八 九十 人神在腰
七岁 十九 三十一 四十三 五十五 六十七 七十九 九十一 人神在腹
八岁 二十 三十二 四十四 五十六 六十八 八十 九十二 人神在项
九岁 二十一 三十三 四十五 五十七 六十九 八十一 九十三 人神在足
十岁 二十二 三十四 四十六 五十八 七十 八十二 九十四 人神在腰
十一岁 二十三 三十五 四十七 五十九 七十一 八十三 九十五 人神在阴
十二岁 二十四 三十六 四十八 六十 七十二 八十四 九十六 人神在股
九部傍通人神
九部傍通人神图(图缺)
新忌傍通
新忌傍通图(图缺)
四季人神
春在左胁 秋在右胁 夏在脐 冬在腰 男忌除 女忌破
《针灸聚英》,针灸专著,又名《针灸聚英发挥》,4卷。明·高武撰于嘉靖八年(1529年)。高氏以针灸“诸书于《素问》《难经》多异少同”,乃“取其同,议其异,故以《聚英》名”。卷首《集用书目》,简介明以前主要针灸著作16种;卷1论五脏六腑,仰伏人尺寸,手足阴阳流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其所属经穴之循行及主病,大抵依照滑寿《十四经发挥》为次序,并附有经脉穴图;卷2介绍骑竹马灸法、四花穴、子午流注、东垣针法等各家针灸法及各种疾病取穴法;卷3介绍煮针、火针、温针、折针、艾炷、灸疮、禁忌等法;卷4记述80余首有关经穴、经脉、临床主治、补泻手法、针灸禁忌等歌赋,最后以问答形式阐述若干针灸治疗问题。高氏集录明代以前针灸学之主要成就,并用按语形式阐发己见,如五行生克在是动、所生病治疗中之应用;东垣针法应用等。书中收集针灸歌赋颇多,尤其便于初学者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