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管子

匡君中匡

2025-10-06 11:13 古代文学

【原文】

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可有?管仲曰:此君之明也。公曰:民办军事矣,则可乎?对曰:不可,甲兵未足也。请薄刑罚,以厚甲兵。于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以甲兵赎。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过罚以金军,无所计而讼者,成以束矢。公曰:甲兵既足矣,吾欲诛大国之不道者,可乎?对曰:四封之内,而后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安卿大夫之家,而后可以危救敌之国;赐小国地,而后可以诛大国之不道者;举贤良,而后可以废慢法鄙贱之民。是故先王必有置也,而后必有废也;必有利也,而后必有害也。桓公曰:昔三王者,既弑其君,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故何也?对曰:昔者禹平治天下,及桀而乱之,汤放桀,以定禹功也。汤平治天下,及纣而乱之,武王伐纣,以定汤功也。且善之伐不善也,自古至今,未有改之。君何疑焉?公又问曰:古之亡国其何失?对曰:计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侯;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计见亲,而不计见弃。三者之属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古之隳国家,陨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

桓公谓管仲曰:请致仲父。公与管仲父而将饮之,掘新井而柴焉。十日斋戒,召管仲。管仲至,公执爵,夫人执尊,觞三行,管仲趋出。公怒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寡人自以为修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其故何也?鲍叔、隰朋趋而出,及管仲于途,曰:公怒。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少进傅堂,公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自以为脱于罪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未知其故也。对曰:臣闻之,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慢于朝者缓于政,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臣是以敢出也。公遽下堂曰:寡人非敢自为修也,仲父年长,虽寡人亦衰矣,吾愿一朝安仲父也。对曰:臣闻壮者无怠,老者无偷,顺天之道,必以善终者也。三王失之也,非一朝之萃,君奈何其偷乎?管仲走出,君以宾客之礼再拜送之。明日,管仲朝,公曰:寡人愿闻国君之信。对曰:民之,邻国亲之,天下信之,此国君之信。公曰:善。请间信安始而可?对曰:始于为身,中于为国,成于为天下。公曰:请问为身。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公曰:请问为国。对曰:远举贤人,慈百姓,外存亡国,继绝世,起诸孤;薄税敛,轻刑罚,此为国之大礼也。公曰:请问为天下。对曰:法行而不苛,刑廉而不赦,有司宽而不凌;菀浊困滞皆,法度不亡,往行不来,而民游世矣,此为天下也。

【译文】

管仲计算国家的开支,三分之二用于国外宾客,用于国内的仅占三分之一。管仲惶恐地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桓公。桓公说:您还至于这样么?四方邻国的宾客,来者满意,出者称赞,好名声就布满天下;来者不满意,出者不称赞,坏名声就布满天下。有土地可以生产粮食,有木材可以制造商品。粮食用尽可以再生产,商品卖完可以再买进。治国家者,名声最为贵重,钱财何必在意呢?管仲说:这实在是您的明鉴。桓公说:人民已致力于军事了,我想要诛伐无道的大国,可以么?回答说:不可。盔甲兵器还不够用,请用减刑的办法来增加盔甲兵器。于是,规定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犯人用盔甲兵器来赎罪。死罪用犀牛皮的甲加上一支戟来赎,刑罪用护胁的盾牌加上一支戟来赎,犯过失者罚以金属一钧,没有什么冤屈而轻自诉讼的,罚一束箭了事。桓公说:盔甲兵器已经够用了,我想要诛伐无道的大国,可以了吧?回答说:首先施于国内,然后才能排斥国外的不善者;先安定卿大夫的家,然后才能危害仇敌之国;先赐予小国土地,然后才能诛伐无道的大国;先举用贤良的人才,然后才能取缔慢法鄙贱的人们。因此:先王必先有立而后有废,必先有所利而后才有所害。桓公说:从前夏禹、商汤、周武王,既然杀了国君,现在谈仁义的,却一定要以三王为典范,不知是什么原故?回答说:从前,禹平定天下,到夏桀就乱了,汤放桀,是安定了禹的功业;汤平定天下,到商纣就乱了,周武王伐纣,是安定了汤的功业。况且善的征伐不善的,自古及今,从无改变,您何必有所怀疑呢?桓公又问:古之亡国者,都有什么过失?回答说:只考虑取得土地与财宝而不考虑脱离诸侯,只考虑财物的积累而不考虑脱离百姓,只考虑所亲而不考虑所弃。以上三条有一条,就足以削弱;全都具有,就灭亡了。古代败坏国家伤害社程的,都不是专门故意去做的,必然是少有暂时的欢乐,而不知不觉陷入罪恶的深渊。

桓公对管仲说:请仲父来饮曼。桓公将设馆晏请管仲,挖了一口新井,用柴草覆盖着。斋戒十天,召见管仲。管仲到了以后,桓公拿着酒爵,夫人拿着酒杯敬酒。但酒过三筋,管仲就走了。桓公发怒说:我斋戎十天来晏请仲父,自以为够严肃了。仲父却不辞而出,原因何在?鲍叔与隰朋也赶着出来,追管仲于途中说:桓公发怒了。管仲回来,进院中,背靠屏风而立,桓公不同他讲话;再往前进到中庭,桓公还不同他讲话;再往前走,接近堂屋,桓公说:我斋戒十天而晏请仲父,自以为无所得罪了。您不辞而出,不知是什么原因?管仲回答说:沉溺于曼乐的就沾染忧患,厚于口味的就薄于德行,怠慢于听朝的缓于政事,有害于国家的危于社稷,我就是因为这些而敢于走出的。桓公立刻下堂说:我非敢自为苟安,仲父年长,我也衰老了,我希望安慰一下您。管仲回答说:我听说壮年人不懈怠,老年人不苟安,顺天道办事,一定有好结果。夏桀、商纣、周幽三王之所失,并不是一个早上淬然而到的,您为什么有所苟安呢?管仲走出,这回桓公是以宾客之礼再拜而送出的。第二天,管仲上朝,桓公说;我想听一听建立国君威信的问题。回答说:人民戴,邻国亲睦,天下信任,就是国君威信。桓公说:好。请问怎样才能建立威信?回答说:开始在治身,其次在治国,最终在治天下。桓公说:请问治身。回答说:导治血气,以求得寿命长、谋虑远和施德广、这就是治身。桓公说:请问治国。回答说:充分举用贤人并慈百姓,对外保全灭亡了的国家,接续断绝了的世家,起用死于王事者的子孙;薄收税敛,减轻刑罚,这就是治国的大礼。桓公说:请问治理天下。回答说:法令能够推行而不苛刻,刑罚简而不妄赦罪人,官吏宽厚而不迟慢拖拉,屈辱困窘的人们,法度也能加以保护,往者来者都无所约束,而人民和乐,这就是治理天下.

猜你喜欢

  • 白心

    【原文】建当立有,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能久。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上之随天,其次随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故其言也不废,其事也不随。原始计实,本其所生。知其..

    2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心术下

    【原文】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一精一者,心不冶。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

    4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心术上

    【原文】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侈靡

    【原文】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其人同乎?不同乎?曰:不同。可与?政其诛。俈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其道非独出人也。山不童而用赡,泽不獘而养足。耕以自养,以其余应良天子,故平。牛马之牧不相及,..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四称

    【原文】桓公问于管子曰:寡人幼弱惛愚,不通诸侯四邻之义,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夷吾之所能与所不能,尽在君所矣,君胡有辱令?桓公又问曰:仲父,寡人幼弱惛愚,不通四邻诸侯之义,..

    2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小称

    【原文】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君臣下

    【原文】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是故道术德行,出于贤人。..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君臣上

    【原文】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制分

    【原文】凡兵之所以先争,圣人贤士,不为一爱一尊爵。道术知能,不为一爱一官职。巧伎勇力,不为一爱一重禄。聪耳明目,不为一爱一金财。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武王非于甲子之朝而后胜也..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参患

    【原文】凡人主者,猛毅则伐,懦弱则杀,猛毅者何也?轻诛杀人之谓猛毅。懦弱者何也,重诛杀人之谓懦弱。此皆有失彼此。凡轻诛者杀不辜,而重诛者失有皋,故上杀不辜,则道正者不安;上失有皋,则行邪者不变。道正者..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地图

    【原文】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原文】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瑯邪。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已。何谓也?管仲对曰: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原文】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则士轻死节。上帅士以人之所戴,则上下和。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无乱社稷宗庙则人有所宗。毋遗老忘亲,则大臣不怨。举知人急,..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霸言

    【原文】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大国小之,曲国正之,强国弱之,重国轻之;乱国并之,暴工残之:僇其罪,卑其列,维其民,然后王之。夫丰国之谓霸,兼正之国之谓王..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霸形

    【原文】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贰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

    2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匡君酗

    【原文】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一爱一民,臣不如也;治国不..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匡君大匡

    【原文】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出?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奠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也。贱臣知弃矣。..

    2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兵法

    【原文】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今代之用兵者不然,不知兵权者也。故举兵之日而境内贫,战不必胜,胜则多死,得地而国败。此四者,用兵之祸者也。..

    2 古代文学 2025-10-06
  • 法法

    【原文】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闻贤而..

    2 古代文学 2025-10-06
  • 重令

    【原文】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

    5 古代文学 2025-10-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