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治通鉴 / 司马光

進書表

2025-11-17 17:31 资治通鉴
臣光言:先奉敕編集歷代君臣事迹,又奉聖旨賜名資治通鑑,今已了畢者。

  伏念臣性識愚魯,學術荒疏,凡百事為,皆出人下。獨於前史,粗嘗盡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厭。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徧,況於人主,日有萬機,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宂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後有倫,精粗不雜,私家力薄,無由可成。

  伏遇英宗皇帝,資睿智之性,敷文明之治,思歷覽古事,用恢張大猷,爰詔下臣,俾之編集。臣夙昔所願,一朝獲伸,踊躍奉承,惟懼不稱。先帝仍命自選辟官屬,於崇文院置局,許借龍圖、天章閣、三館、祕閣書籍,賜以御府筆墨繒帛及御前錢以供果餌,以內臣為承受,眷遇之榮,近臣莫及。不幸書未進御,先帝違棄羣臣。陛下紹膺大統,欽承先志,寵以冠序,錫之嘉名,每開經筵,常令進讀。臣雖頑愚,荷兩朝知待如此其厚,隕身喪元,未足報塞,苟智力所及,豈敢有遺!會差知永興軍,以衰疾不任治劇,乞就宂官。陛下俯從所欲,曲賜容養,差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及提舉嵩山崇福宮,前後六任,仍聽以書局自隨,給之祿秩,不責職業。臣旣無他事,得以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日力不足,繼之以夜。徧閱舊史,旁采小說,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擿幽隱,校計豪釐。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又略舉事目,年經國緯,以備檢尋,為目錄三十卷。又參考羣書,評其同異,俾歸一塗,為考異三十卷。合三百五十四卷。自治平開局,迨今始成,歲月淹久,其間抵牾,不敢自保,罪負之重,固無所逃。臣光誠惶誠懼,頓首頓首。

  重念臣違離闕庭,十有五年,雖身處于外,區區之心,朝夕寤寐,何嘗不在陛下之左右!顧以駑蹇,無施而可,是以專事鉛槧,用酬大恩,庶竭涓塵,少裨海嶽。臣今骸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遺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伏望陛下寬其妄作之誅,察其願忠之意,以清閒之宴,時賜有覽,監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得捨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俾四海羣生,咸蒙其福,則臣雖委骨九泉,志願永畢矣!

  謹奉表陳進以聞。臣光誠惶誠懼,頓首頓首,謹言。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

  宮上柱國河內郡開國公食邑二千六百戶食實封一千戶臣

  司馬光上表 

  元豐七年十一月進呈

  檢閱文字承事郎臣             司馬康

  同修奉議郎臣               范祖禹

  同修祕書丞臣               劉恕 

  同修尚書屯田員外郎充集賢校理臣      劉攽 

  編集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臣  司馬光 

  獎諭詔書

  敕司馬光:修資治通鑑成事。

  史學之廢久矣,紀次無法,論議不明,豈足以示懲勸,明久遠哉!卿博學多聞,貫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發揮綴緝,成一家之書,褒貶去取,有所據依。省閱以還,良深嘉歎!今賜卿銀絹、對衣、腰帶、鞍轡馬,具如別錄,至可領也。故茲獎諭,想宜知悉。

  冬寒,卿比平安好。 遣書,指不多及。  十五日。

  元豐八年九月十七日,准尚書省劄子,奉聖旨,重行校定。

  元祐元年十月十四日,奉聖旨,下杭州鏤板。

  

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共有294卷,系宋朝司马光编撰。书中内容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周显德六年 (959年)止,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宋治平元年(1064年),光进《通志》,记述了从战国到秦二世年间的历史。宋英宗大加赞赏,命其再纂《历代君臣事迹》,并于始平二年(1065年)设立崇文院,选范祖禹、刘恕、司马康等为助手,使用龙阁、天章、三馆等所藏的书籍,采杂史诸书达222家,终于在元丰七年(1084年)编纂完毕,历时20年。 计有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宋神宗赵顼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光进后来另编有《考异》30卷,以辨正历史事件的不同记载;《目录》300卷,作为本书的提纲;《通鉴举要历》80卷,作为全书的简编。宋代王应麟编有《通鉴地理通释》,对《资治通鉴》中的地名沿革进行了考证。朱熹编著的《资治通鉴纲目》创立了“纲目体”。元朝胡三省对《资治通鉴》中的难字注 其音义编成《资治通鉴音注》,《考异》和《目录》中的历法、天文及其注解分别附于《通鉴》正文。《通鉴》补遗纠误,详考典制,所引史料均标明出处,所以其价值甚高。明朝有严衍《资治通鉴补正》270卷。通行刻本以清嘉庆鄱阳胡克家校刻附有胡三省音注之版本为最佳。1956年,古籍出版社以胡氏本为底本,标点印行。今有中华书局第四次印刷本。

猜你喜欢

  •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屠維協洽(己未),凡二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顯德五年(戊午、九五八年) 春,正月,乙酉,廢匡國軍。 唐改元中興。 丁亥,右龍武將軍王漢璋奏克海州。 己丑,以侍衞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權揚..

    2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

    起柔兆執徐(丙辰)三月,盡強圉大荒落(丁巳),凡一年有奇。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顯德三年(丙辰、九五六年) 三月,甲午朔,上行視水寨,至淝橋,自取一石,馬上持之至寨以供礮,從官過橋者人齎一石。太祖皇帝乘皮船..

    3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九十二 後周紀三

    起閼逢攝提格(甲寅)五月,盡柔兆執徐(丙辰)二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顯德元年(甲寅、九五四年) 五月,甲戌朔,王逵自潭州遷于朗州,以周行逢知潭州事,以潘叔嗣為岳州團練使。 丙子,帝至晉..

    3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九十一 後周紀二

    起玄黓困敦(壬子)九月,盡閼逢攝提格(甲寅)四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廣順二年(壬子、九五二年) 九月,甲寅朔,吳越丞相裴堅卒。以台州刺史吳延福同參相府事。 庚午,敕北邊吏民毋得入契丹境..

    4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九十 後周紀一

    起重光大淵獻(辛亥),盡玄黓困敦(壬子)八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聖神恭肅文孝皇帝廣順元年(辛亥、九五一年) 春,正月,丁卯,漢太后下誥,授監國符寶,卽皇帝位。監國自皋門入宮,卽位於崇元殿,制曰:「朕周室..

    2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八十九 後漢紀四

    上章閹茂(庚戌),一年。 隱皇帝乾祐三年(庚戌、九五0年) 春,正月,丁未,加鳳翔節度使趙暉兼侍中。 密州刺史王萬敢請益兵以攻唐;詔以前沂州刺史郭瓊為東路行營都部署,帥禁軍及齊州兵赴之。 郭威請勒兵北臨契..

    4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八十八 後漢紀三

    起著雍涒灘(戊申)三月,盡屠維作噩(己酉),凡一年有奇。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乾祐元年(戊申、九四八年) 三月,丙辰,史弘肇起復,加兼侍中。 侯益家富於財,厚賂執政及史弘肇等,由是大臣爭譽之。丙寅,以..

    5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八十七 後漢紀二

    起強圉協洽(丁末)五月,盡著雍涒灘(戊申)二月,不滿一年。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天福十二年(丁未、九四七年) 五月,乙酉朔,永康王兀欲召延壽及張礪、和凝、李崧、馮道於所館飲酒。兀欲妻素以兄事延壽,兀欲..

    4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八十六 後漢紀一

    起強圉協洽(丁末)正月,盡四月,不滿一年。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天福十二年(丁未,九四七年) 春,正月,丁亥朔,百官遙辭晉主於城北,乃易素服紗帽,迎契丹主,伏路側請罪。契丹主貂帽、貂裘,衷甲,駐馬高阜..

    2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八十五 後晉紀六

    起旃蒙大荒落(乙巳)八月,盡柔兆敦牂(丙午),凡一年有奇。 齊王開運二年(乙巳、九四五年) 八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丙寅,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和凝罷守本官;加樞密使、戶部尚書馮玉中書侍郎、同平章..

    4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八十四 後晉紀五

    起閼逢執徐(甲辰)二月,盡旃蒙大荒落(乙巳)七月,凡一年有奇。 齊王開運元年(甲辰、九四四年) 二月,甲辰朔,命前保義節度使石贇守麻家口,前威勝節度使何重建守楊劉鎮,護聖都指揮使白再榮守馬家口,西京留守..

    4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八十三 後晉紀四

    起玄默攝提格(壬寅),盡閼逢執徐(甲辰)正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天福七年(壬寅、九四二年) 春,正月,丁巳,鎮州牙將自西郭水碾門導官軍入城,殺守陴民二萬人,執安重榮,斬之。杜重威殺導者..

    3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八十二 後晉紀三

    起屠維大淵獻(己亥),盡重光赤奮若(辛丑),凡三年。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天福四年(己亥、九三九年) 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禦使太原張從恩為樞密副使。 朔方節度使張希崇卒,羌胡寇鈔,無復畏憚。甲寅,..

    5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八十一 後晉紀二

    起強圉作噩(丁酉),盡著雍閹茂(戊戌),凡二年。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天福二年(丁酉,九三七年) 春,正月,乙卯,日有食之。 詔以前北面招收指揮使安重榮為成德節度使,以祕瓊為齊州防禦使。遣引進使王景崇..

    5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八十 後晉紀一

    柔兆涒灘(丙申),一年。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天福元年(丙申、九三六年) 春,正月,吳徐知誥始建大元帥府,以幕職分判吏、戶、禮、兵、刑、工部及鹽鐵。 丁未,唐主立子重美為雍王。 癸丑,唐主以千春節置酒,..

    3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七十九 後唐紀八

    起閼逢敦牂(甲午)二月,盡旃蒙協洽(乙未),凡一年有奇。 潞王清泰元年(甲午、九三四年) 二月,癸酉,蜀主以武泰節度使趙季良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領節度使如故。 吳人多不欲遷都者,都押牙周宗言於徐..

    3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七十八 後唐紀七

    起玄黓執徐(壬辰)七月,盡閼逢敦牂(甲午)閏正月,凡一年有奇。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長興三年(壬辰、九三二年) 秋,七月,辛巳朔,朔方奏夏州党項入寇,擊敗之,追至賀蘭山。 己丑,加鎮海、鎮東軍節度使錢元..

    4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七十七 後唐紀六

    起上章攝提格(庚寅),盡玄黓執徐(壬辰)六月,凡二年有奇。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長興元年(庚寅、九三0年) 春,正月,董璋遣兵築七寨於劍門。辛巳,孟知祥遣趙季良如梓州脩好。 鴻臚少卿郭在徽奏請鑄當五千、..

    6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七十六 後唐紀五

    起強圉大淵獻(丁亥)七月,盡屠維赤奮若(己丑),凡二年有奇。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天成二年(丁亥、九二七年) 秋,七月,以歸德節度使王晏球為北面副招討使。 丙寅,升夔州為寧江軍,以西方鄴為節度使。 癸巳,..

    4 资治通鉴 2025-11-17
  • 卷第二百七十五 後唐紀四

    起柔兆閹茂(丙戌)四月,盡強圉大淵獻(丁亥)六月,凡一年有奇。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天成元年(丙戌、九二六年) 夏,四月,丁亥朔,嚴辦將發,騎兵陳於宣仁門外,步兵陳於五鳳門外。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不知睦王..

    4 资治通鉴 2025-11-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