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肺劳喘咳
天津罗××,年三十四岁,得肺劳喘嗽病。
病因数年之前,曾受肺风发咳嗽,治失其宜,病虽暂愈,风邪锢闭肺中未去,致成肺劳喘嗽证。
证候其病在暖燠之时甚轻,偶发喘嗽一半日即愈,至冬令则喘嗽连连,必至天气暖和时始渐愈。其脉左部弦硬,右部濡滑,两尺皆重按无根。
诊断此风邪锢闭肺中,久而伤肺,致肺中气管滞塞,暖时肌肉松缓,气管亦随之松缓,其呼吸犹可自如;冷时肌肉紧缩,气管亦随之紧缩,遂至吸难呼易而喘作,更因痰涎壅滞而嗽作矣。其脉左部弦硬者,肝肾之阴液不足也。右部濡滑者,肺胃中痰涎充溢也。两尺不任重按者,下焦气化虚损,不能固摄,则上焦之喘嗽益甚也。欲治此证,当先宣通其肺,俾气管之郁者皆开后,再投以滋阴培气,肺肾双补之剂以祓除其病根。
处方麻黄(钱半) 天冬(三钱) 天花粉(三钱) 牛蒡子(三钱捣碎) 杏仁(二钱去皮捣碎) 甘草(钱半) 苏子(二钱炒捣) 生远志(二钱去心)生麦芽(二钱) 生杭芍(二钱) 细辛(一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复诊将药煎服两剂,喘嗽皆愈,而劳动时仍微喘。其脉左部仍似弦硬,右部仍濡,不若从前之滑,两尺犹虚,此病已去而正未复也。宜再为谋根本之治法,而投以培养之剂。
处方野台参(三钱) 生赭石(八钱轧细) 生怀山药(一两) 熟怀地黄(一两)生怀地黄(一两) 大云苓片(二钱) 大甘枸杞(六钱) 天冬(六钱) 净萸肉(五钱)苏子(三钱炒捣) 牛蒡子(三钱捣碎)
共煎一大盅温服。
方解人参为补气主药,实兼具上升之力。喻嘉言谓。“气虚欲上脱者专用之转气高不返。”是以凡喘逆之证,皆不可轻用人参,惟重用赭石以引之下行,转能纳气归肾,而下焦之气化,遂因之壮旺而固摄。此方中人参、赭石并用,不但欲导引肺气归肾,实又因其两尺脉虚,即借以培补下焦之气化也。
效果将药连服十余剂,虽劳动亦不作喘。再诊其脉,左右皆调和无病,两尺重按不虚,遂将赭石减去二钱,俾多服以善其后。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丛书,又名《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寿甫)撰。此书分为《处方学》8卷、《医论》8卷、《医话拾零》、《三三医书评》、《药物讲义》4卷、《伤寒讲义》4卷、《医案(附诗草)》4卷。系作者多年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之总结。是20世纪初我国重要的临床综合性名著。张氏致力沟通中西医学,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他认为:“欲求医学登峰造极,诚非沟通中西医不可。”其于沟通中西医的主导思想,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张氏重视基础理论,对脏象学说和解剖生理的互证尤为重视。书中指出:脑为元神,心为识神,心力衰竭与肾不纳气相通;脑充血与薄厥相近等等。在临证方面,讲究细致的观察和记述病情,建立完整的病历。其于诸病治法,注重实际,勇于探索,并独创了许多新的治疗方剂,体验了若干中药的性能。对诸如萸肉救脱,参芪利尿,白矾化痰热,三七消疮肿,生硫黄内服治虚寒下痢,蜈蚣、蝎子定风消毒等等,均能发扬古说,扩大药用主治。如对调治脾胃,主张脾阳与胃阴并重,升肝脾与降胆胃兼施,补养与开破相结合。书中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阐发医理,颇多独到的见解。书中载述张氏所制定的若干有效方剂;在方药应用方面,创用中西药相结合的方剂,并对石膏、生山药、代赭石等药的临床施治,在古人基础上有重要的补订、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