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六百七十九 ◎道部二十一
○传授下 《金简玉字经》曰:黄帝授襄城小童步六纪之法。 又曰:黄累小童授步三纲之法也。 又曰:广成授东中元童步六官之法也。 《文始内传》曰:太上遣绣衣使者传命尹喜。 《玉帝七圣玄纪》曰:七圣撰上玄之章,以..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七十八 ◎道部二十
○传授上 《五岳真形图经》曰:若道士得秘圣之经,皆当杜秘於一人之口者,即真灵之文将坠於独见,何缘得存於永代乎?传授但当必得其人,岂可秘而不出,是斯文永翳也? 《太极经》曰:太上玉经隐注宝诀,众经之祖也。..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七十七 ◎道部十九
○几案 《十洲记》曰:瀛州金峦观中,有青离玉几,覆以云纨之素,刻水碧为倒龙之床。 《玉光八景经》曰:众真宴礼大帝,屈节於几前。 《太一洞真玄经》曰:太微紫房中有一童子,名于景精,字会元。当帝君之前,捧赤..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七十六 ◎道部十八
○简章 《玉帝七圣玄记》曰:七圣定简,五帝记名。 《登真隐诀》曰:小有天王太素清虚真人登白空山,诣紫虚太真三元君,授流金火铃,豁落七元八景飞晨策玉玺。 又曰:太一有玉玺、金丹、虎符。 《玉清隐书》曰:有太..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七十五 ◎道部十七
○冠 《真诰》曰:有一老人着绣裳,戴芙蓉冠,倚赤九节杖而立。芙蓉冠郎礼之爵弁,粗欲相似,但不知真人以何物作之耳。自非己成真,不得冠此。 又曰:远游冠,桐柏真人戴此冠。女真己笄者亦戴冠,惟西王母首戴玉胜。..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七十四 ◎道部十六
○理所 《五岳山名图》曰:性命魂神之所属,皆有理所。 《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其高凌云,所谓天柱。围三千里,员曲如削,下有仙曹九府治所。 又曰:昆仑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星,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七十三 ◎道部十五
○仙经下 《玉帝七圣玄记》曰:旧文有十万玉言,自非上圣,莫能意通。题昆仑之堂,北洞之源。 又曰:昆仑之室,北洞之真,源回九乙天霄,白简青录在其内也。 《本行经》曰:九都之上,金格玉书,并题得道却墅,展转..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七十二 ◎道部十四
○仙经上 《仙经》曰:九转丹、金液经、守一诀,皆在昆仑五城内。藏以玉函,书以金札,封以紫泥,印以中章。 《抱朴子》曰:余闻郑咀茉道书之重者,莫过於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古者仙官志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授..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七十一 ◎道部十三
○服饵下 《登真隐诀》曰:太极真人昔以神方一首传长里先生。先生姓薛,自号长里,周武王时人也。先生以传西域总真王君,即金阙圣君之上宰也。按〈食迅〉饭方授西梁真人所传,时在大宛北谷。今长里传九转,乃周初间..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七十 ◎道部十二
○服饵中 《真诰》曰:七月十五日夜,清虚真人与许玉斧言曰:"五公石腴,彼体所便,急宜服之,可以少颜,术散除疾,是尔所宜。次服食饭兼穀,勿违。" 又曰:明大洞,为仙卿;服金丹,为大夫;服众芝,为御史。若得太..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六十九 ◎道部十一
○服饵上 《神农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又云:饵五芝、丹砂、曾青、云母、太一、禹馀粮,各以单服,令人长生。中药养性,下药除病,此上圣之至言,方术之实录也。仙药之上者丹砂,次者黄金、白银、众芝、五玉、..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六十八 ◎道部十
○养生 《太平经》曰:养生之道,安薯养气,不欲喜怒也。人无忧,故自寿也。 又曰:一者,数之始也,生之道也,元气所起也,天之大纲也,故守而思一也。子欲养老守一最寿,平气徐卧,与一相守,气若泉源,其身何咎。..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六十七 ◎道部九
○斋戒 《太上经》曰:思神、录气,习法、登阶,名之为斋。 太极真人曰:斋莫过乎灵宝,其法高妙,不宣於世。仙圣口诀,秘而不书。太一斋法,玄之又玄。 《指教经》曰:奉道不斋戒,如无烛夜行,失道自苦耳。 《太真..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六十六 ◎道部八
○道士 《太霄经》曰:人行大道,谓之道士。又云:从道为事,故称也。周穆王因尹轨真人制楼观,遂召幽逸之人,置为道士。平王东迁洛邑,置道士七人。汉明帝永平年,置二十一人。魏武帝为九州置坛,度三十五人。魏文..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六十五 ◎道部七
○剑解 《太极真人石精金光藏景录形神经》曰:制剑之法,上宰总真西城王君昔授之於紫阳公,施行道成。总真昔用剑解之道,又授九转丹方於里长先生,此即周人也。 《东乡序》云:潄龙胎而死决,服琼英先师王西城,此是..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六十四 ◎道部六
尸解 《西城王真人传》曰:解化之道,尸不不能俱神化者也。 《宝剑上经》曰:尸解之法,有死而便生者,有头断从一旁生者,有形存而无骨者。 又曰:夫尸解者,本真之练蜕也,五属之隐适也。虽仙品之下弟,其禀授亦不..
李昉 2025-09-29 -
卷六百六十三 ◎道部五
○地仙 《史记》曰:蓬莱、方丈、瀛州,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常有至者,诸仙及灵药宰缮。其物禽兽尽白,未至,望之如云。 《秘要经》曰:立三百善功,可得存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 《抱朴子》曰:彭祖言天上多..
李昉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二 ◎道部四
○天仙 《天仙品》曰: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神仙众真戒经》曰:大方诸山,对会稽之东,上有天仙宫室,金玉杂为栋宇。 《金根经》曰:天阙上有层楼玉台,主众仙出入之所也。 《玉清刻石隐铭》..
李昉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一 ◎道部三
○真人下 《集仙录》曰:王母者,龟山金母也。西华至精之气,化而生金母,生而飞翔,处极阴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所居宫阙在舂山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楼十二,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蓬发虎齿,非西母之..
李昉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 ◎道部二
○真人上 《太上经》曰:太微天中,有二十四气混,黄杂聚结,有名无气,变化为真人。道之积成,托形立影,与时翱翔,有名无体,谓之真人。 《八素真经》曰:若精勤得道者,皆当书以蕊简,刻以琼文,位为上清左真公。..
李昉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