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记 / 司马迁

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2025-05-24 15:44 史记
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脩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彊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着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表略)

原名《太史公书》。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撰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按帝王世序和年代记述政治上的重要事迹。“表”排比并列了历代帝王和侯国间的一些大事。“书”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论述。“世家”是记叙诸侯王国和辅汉功臣。“列传”是各阶层人物传记。《史记》以这五种不同的体例互相配合补充,构成一个严整体系,全面记述了上起传说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来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其历史观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和批判精神,《陈涉世家》肯定陈涉起义的正义性和历史作用,《酷吏列传》等揭露了统治者的暴行。《史记》所开创的体例,为后世各史所沿用;它的人物传记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后人注释《史记》,有著名的三家注:南朝宋裴骃的《集解》、唐代司马贞的《索引》和张守节《正义》。另有清代梁玉绳的《史记志疑》、近人张森楷《史记新校注》及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皆为阅读《史记》之重要参考书。

猜你喜欢

  • 畿輔通志卷十五

    形勝疆域自古建都之地論者皆曰洛不如闗闗不如薊誠哉是言也盖洛陽雖居土中道里均貢賦便而無形勢可憑闗中地勢足以臨制山東而西北則無髙山廣川以為之限又漕更砥柱前世以為難我朝光有天物定都於順天實古燕地而畿輔封域半..

    2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洛水

    本篇导读洛水是黄河中游的重要支流,现代称为洛河,全长约四百二十公里,主要流经河南省境内。由于西北方的陕西省有另一条洛河,因此陕西的洛河又称北洛河或西洛河,而河南洛河又称南洛河,或直接称为洛河。洛河之所..

    15 水经注译注 2025-08-15
  • 卷十五 三洞经教部·经六

    ◎黄帝阴符经叙《阴符》自黄帝有之,盖圣人体天用道之机也。《经》曰:得机者万变而愈盛,以至于王;失机者万变而愈衰,以至于亡。厥后伊吕得其末分,犹足以拯生灵,况圣人乎?其文简,其义玄。凡有先圣数家注解,互..

    8 云笈七签 2025-08-13
  • 卷十五 杂应

    或曰:“敢问断穀人可以长生乎?凡有几法,何者最善与?”抱朴子答曰:“断穀人止可息肴粮之费,不能独令人长生也。问诸曾断穀积久者云,差少病痛,胜于食穀时。其服术及饵黄精,又禹馀粮丸,日再服,三日,令人多气..

    13 抱朴子 2025-08-12
  • 卷十五 谐讔

    芮良夫之诗云∶“自有肺肠,俾民卒狂。”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昔华元弃甲,城者发睅目之讴;臧纥丧师,国人造侏儒之歌;并嗤戏形貌,内怨为俳也。又蚕蟹鄙谚,狸首淫哇,苟可箴戒,载..

    69 文心雕龙 2025-06-20
  • 卷十五 洛诰第十五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召公先相宅卜之,周公自后至,经营作之,遣使以所卜吉兆逆告成王。○相,息亮反,注及下同。使,所吏反,注“遣使”同。作《洛诰》。洛诰既成洛邑,将致政成王,告以居洛之义。..

    43 尚书正义 2025-06-07
  • 卷十五 召诰第十四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欲以为都,故成王居焉。使召公先相宅,相所居而卜之,遂以陈戒。○召,诗照反。相,息亮反,下注同。作《召诰》召诰召公以成王新即政,因相宅以作诰。[疏]“成王”至“..

    80 尚书正义 2025-06-07
  • 卷十五 十五之三

    《绵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微臣,谓士也。古者卿大夫出行,士为末介。士之禄薄,或困乏于资财,则当周赡之。幽王之时,国乱礼废恩薄,大不念小,尊不恤贱,故本其..

    63 毛诗正义 2025-06-06
  • 卷十五 十五之二

    《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服谓冠弁衣常也。古者,明王时也。长民,谓凡在民上倡率者也。变易无常谓之罚从容,谓休燕也。休燕犹有常,..

    73 毛诗正义 2025-06-06
  • 卷十五 十五之一

    ◎鱼藻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二《鱼藻》,刺幽王也。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京,将不能以自乐,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万物失其性者,王政教衰,阴阳不和,群生不得其所也。将不能以自乐,言必自是有危亡之祸。○藻,音早。镐..

    49 毛诗正义 2025-06-06
  • 卷十五 燕礼第六

    司宫兼卷重席,设于宾左,东上。(言兼卷,则每卿异席也。重席,重蒲筵缁布纯也。卿坐东上,统于君也。席自房来。)[疏]“司宫”至“东上”。○注“言兼”至“房来”。○释曰:此经设三卿之席,在于宾东,言兼卷,则..

    35 仪礼注疏 2025-06-04
  • 贺麟先生学术年表注11

    19021908年(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贺麟,又名光瑞,字自昭,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十九日(1902年9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金堂县(位于成都市东北部)五凤溪(今五凤镇)杨柳沟村一个乡绅家庭。1909年(宣统元年)本..

    48 文化与人生 2025-06-01
  •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

    87 史记 2025-05-25
  •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免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

    54 史记 2025-05-25
  •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穀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

    48 史记 2025-05-25
  •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其于周尤甚,及秦可见。代王之入,任于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

    59 史记 2025-05-25
  •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孔子曰:“六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46 史记 2025-05-25
  •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

    56 史记 2025-05-25
  •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着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89 史记 2025-05-25
  •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

    79 史记 2025-05-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