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黄元御

上古天真论一

2025-05-25 10:32 读医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初,神农氏母弟封于有熊之国。神农之后,炎帝榆罔之代。有熊国君少典之妃曰附宝,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出于公族,故姓公孙氏,长于姬水,又姓姬氏。

神农氏衰,帝与炎帝榆罔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胜之,诸侯尊为黄帝,代神农氏以治天下。在位百年,崩于荆山之阳。

黄帝初生而有神灵,方弱而能言语,幼而徇顺齐整,长而敦厚敏捷,成而羽化登天。成谓道成。

黄帝铸鼎于鼎湖之山,鼎成升天。西汉方士传述此语,意黄帝、老子为道家之祖,尚养生之术,其终当必不死也。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势异耶?人将失之耶?

天师,岐伯。古人百岁不衰,今人半百而衰,此古今时势之异耶?抑人失调摄之法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阴阳,和术数,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以劳形神,故形神健旺,终其天年,百岁乃去,不伤夭折也。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起居无节,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

今时之人,不知养生之法,以酒醪为浆,以妄作为常,起居无节,醉以入房,醉以入房,正其起居无节,起居无节,正其妄作为常也。以淫欲竭其精液,散其天真,不知保盈而持满,时尝劳思而用神,务求快心于当前,遂至戕生于异日,是以早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风随八节,居八方,自正面来,谓之正风,不伤人也,自冲后来者,谓之虚邪贼风,乃伤人也。如冬至后四十六日,天气在北,风自北来,是为正风,风自南来,是谓贼风。义详《灵枢·九宫八风篇》。

上古圣人知道,其教下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冬避南风,夏避北风,四时八节,以类推之。恬淡虚无,神宇不扰,真气自然顺从,精神内守,毫无走散,病邪安所从来。是以志闲而少嗜欲,心安而不恐惧,形劳而不倦乏,气从而顺,各从其欲,上下俱足,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不择精粗,任其服不论善恶,乐其俗不争荣辱,高下不相倾慕,其民故曰浑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道合则德全,故百岁不衰。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髮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肾主骨,其荣髮,齿者骨之余,肾气方盛,故齿更而髮长。天一生水,故癸水谓之天癸,阴气始凝,则天癸至。任脉者,八奇经之一,行于身前,为诸阴脉之统领,阴旺则此脉通达。太冲者,八奇经之一,行于身前,为诸经脉之血海。奇经乃十二经之络脉,血生于脾,藏于肝,注于经脉,经脉隆盛,流于络脉,归诸太冲,故血富于冲,为人身血海之一。太冲脉盛,月满而泄,是谓月事。月事初来,阴气盛壮,不后不先,应时而下,地道通畅,故一承雨露,则能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髮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髮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肾气盛满,平均莫溢,故真牙皆生,髮长已极。阳明胃脉行身之前,自面下项而走两足,其经多气多血,少年髮荣而面润者,血以濡之,气以煦之也,阳明脉衰,气血消减,故面焦而髮堕。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三阳俱衰,故面焦而髮白。任脉虚空,冲脉衰少,天癸枯竭,地道不通,故形容敝坏,而无子也。

任主胞胎,缘三阴以任脉为宗。血,阴也,而内含阳气,故温暖而化君火。任脉充盈,血海温暖,则能受妊。以其原于任脉,故名为妊。任脉虚空,血海虚寒,是以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髮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天癸既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敷,故能有子。天癸者,男女肾水之总名也。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髮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髮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气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髮去。

肝主筋,前阴,诸筋之聚,肝木生于肾水,水寒木枯,生气亏败,故筋力消乏,而前阴痿弱也。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惰,天癸尽矣,故髮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五脏六腑皆有精,而总藏于肾,故五脏之精俱盛,而后肾能泻。今五脏皆衰,以至筋骨懈惰,则天癸尽矣,故髮白身重,行步倾斜,而无子也。

肾为水,肾气者,水中之阳,三阳之根也。肾气温升,化生肝木,肝木主生,人老而不生者,肾气之败,而非肾水之亏。髮白面焦,由于三阳之衰,三阳之上衰者,肾气之下虚也。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肾气有余,则生意未枯,老犹生子。然此虽有子,而人之大凡,男不过尽于八八六十四,女不过尽于七七四十九,而天地之精气皆竭,不能生矣。

怀胎生子,精气之交感也。乾为天,坤为地,男应乾,女应坤。乾以中爻交坤则为坎,坤以中爻交乾则为离,坎离者,乾坤所生之男女也。人之夫妇相交,男以精感,而精中有气,是即乾卦之阳爻也,女以气应,而气中有精,是即坤卦之阴爻也。男子之气先至,女子之精后来,则阴包阳而为男,女子之精先来,男子之气后至,则阳包阴而成女,是即坎男离女之义也。《易》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先至者在内,后至者在外,包负不同,故男女殊象也。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有道之人,能延年却老,形体不坏,身年虽寿,实与少壮无异,故能生子。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上古真人,天地在其提携之内,阴阳归其把握之中,呼水中之气以交阳,吸火中之精以交阴,独立而守阳神,年高而有童颜,故能寿敝天地,无有尽时。此其得道长生,所谓却老而全形者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中古至人,德淳而道全,和于阴阳之消长,调于四时之寒温,去尘世而离凡俗,积阴精而全阳神,游行天地之间,形骸常存,视听八达之外,八达与八方同。聪明无蔽,此盖益其寿命而强壮者也,其究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圣人,处天地之中和,顺八风之道理,八风,见《灵枢·九宫八风篇》。调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消除恚嗔于方寸之内,和光同尘,行事不欲离绝于人世,抱真怀朴,举动不欲观美于凡俗,外无事务之劳形,内无思想之害心,以恬愉无竞为务,以优游自得为功,形体不至敝坏,精神不至散失,此虽未必长生,亦可享年百数也。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其次贤人,法则天地之清宁,象似日月之升沉,辨列星辰之盈缩,逆从阴阳之消长,分别四时寒温,效其开阖,将从上古真人合同至道,此亦可使益其年寿,而但有尽时,不能长存也。

《素问悬解》以通行本《素问》81篇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重予编次,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二篇补齐,在原文各段之后均有扼要注释。其注释参考采摭王冰等历代《内经》注家之精论、间附作者本人对《素问》研究之心得。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出生于1705年,逝世于1758年,故居昌邑市黄家辛戈村。他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

猜你喜欢

  •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证,前三阴三阳篇中,悉具载之。卷内音释,上卷已有。方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今复校勘,备列于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熊校..

    14 读医 2025-09-26
  •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

    大法,秋宜下。秋时阳气下行,则邪亦在下,故宜下。凡服下药,(赵本作“凡可下者”)用汤胜丸,(赵本有“散”字)中病即(赵本作“便”)止,不必尽剂也。汤之为言荡也,涤荡肠胃,溉灌脏腑,推陈燥结,却热下寒,..

    10 读医 2025-09-26
  •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赵本有“则”字)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阳微下之,阳气已虚,阴气内甚,..

    10 读医 2025-09-26
  •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赵本有“柴胡桂枝汤方”详见卷十)胃为水谷之海,津液之主。发汗多,亡津液,胃中燥,必发谵语;此非实热,则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

    9 读医 2025-09-26
  •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大法,春夏宜发汗。春夏阳气在外,邪气亦在外,故可发汗。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赵本作“似”)然,一时间许,亦(赵本医统本并作“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赵本作“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

    12 读医 2025-09-26
  •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诸不可汗、不可下,病证药方,前三阴三阳篇中,经注已具者,更不复出;其余无..

    11 读医 2025-09-26
  •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赵本注∶“一作眵”)膝胫拘急者,烧散主之。大病新瘥,血气未复,余热未尽,强合阴阳,得病者名曰易。男子病新..

    12 读医 2025-09-26
  •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赵本作“此名霍乱”)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则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则既吐且利。以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遂成..

    16 读医 2025-09-26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水故..

    17 读医 2025-09-26
  •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

    12 读医 2025-09-26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为病,阳邪传里也。太阴之脉,布胃中,邪气壅而为腹满。上不得降者,呕吐而食不下;下不得升(医统本作“上”)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12 读医 2025-09-26
  •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少阳之(赵本医统本皆有“为”字)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足少阳胆经也。《内经》曰∶有病口苦者,名曰胆瘅。《甲乙经》曰∶胆者中精之府,五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少阳之脉,起于目锐。少阳受邪,故口苦、咽干、..

    12 读医 2025-09-26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结胸者,邪结在胸;脏结者,..

    11 读医 2025-09-25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太阳病,项背强KTKT,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KTKT,汗出恶风者,中风表虚也;项背强KTKT,无汗恶风者,中风表实也。表虚宜解肌,表实宜发汗,是以葛根汤发之也。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

    12 读医 2025-09-25
  • 辨湿脉证第四

    伤寒所致太阳,(赵本有“病”字)、湿、(赵本有“此”字)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当作痉,传写之误也。者恶也,非强也。《内经》曰∶肺移热于肾,传为柔。柔为筋柔而无力,痉谓骨痉而不随。..

    21 读医 2025-09-25
  • 三、病能

    《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风者,风病不一也。掉,摇动也。眩,昏花也。风木善动,肝家之症也,掉眩虽同,而虚实有别,不可不察焉);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收,敛束也。引,牵急也。筋脉挛急本是肝症..

    24 读医 2025-09-23
  • 二、治则

    《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此明天地万物,变化生杀,总不出于阴阳,察乎此者可以当神明矣。故治病者万绪纷然,必求于本,或本于阴,..

    22 读医 2025-09-23
  • 一、经络

    《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故手太阴肺脉起于中焦,当胃之中脘也。十二经者,营也,故曰营行脉中。首言肺者,肺朝百脉也,循序相传,尽于肝经,终而复始,又传于肺,是为一周..

    22 读医 2025-09-23
  • 五、藏象

    《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一身之主,故为君主之官。其藏神,其位南,有离明之象,故曰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为相傅之官,肺主气,气调则脏腑诸官听..

    16 读医 2025-09-23
  • 四、脉诊

    《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人身营卫之气,昼则行于阳分,夜则行于阴分,至平旦皆会于寸口,故诊脉当以平旦为常也。阴气正平..

    12 读医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