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黄元御

宣明五气十

2025-05-25 11:15 读医

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是谓五入。

五味各有所入之脏。

五味所禁,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脏各有所禁之味。

五脏所主,肝主筋,心主脉,脾主肉,肺主皮,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脏各有所主之形。

五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精,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各有所藏之神。

五脏化液,肝为泪,心为汗,脾为涎,肺为涕,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脏各有所化之液。

五脏所恶,肝恶风,心恶热,脾恶湿,肺恶燥,肾恶寒,是谓五恶。

五脏各有所恶之气。本气无制,则反自伤,是以恶之。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五脉各有所应之象。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是谓五邪。

五脉各有所见之邪。贼邪刑克。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抟阳则为巅疾,抟阴则为喑,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五邪各有所乱之部,邪入于阳分则狂,扰其神也。邪入于阴分则痹,阻其血也。邪抟阳经则为巅疾,手足六阳皆会于头也。邪抟阴经则为喑哑,手足六阴皆连于舌也。阳邪入之阴经则静,脏气得政也。阴邪出之阳经则怒,长气不遂也。是谓五邪所乱。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肝则怒,并于心则喜,并于脾则忧,并于肺则悲,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精各有所并之脏,乘其虚而相并者也。

五气所病,肝为语,心为噫,脾为吞,肺为咳为嚏,肾为欠为恐,胆为怒,胃为气逆为哕,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是谓五病。

五气各有所见之病。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病各有所发之处,所发之时。

五劳所伤,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是谓五劳所伤。

五劳各有所伤之体。

《素问悬解》以通行本《素问》81篇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重予编次,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二篇补齐,在原文各段之后均有扼要注释。其注释参考采摭王冰等历代《内经》注家之精论、间附作者本人对《素问》研究之心得。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出生于1705年,逝世于1758年,故居昌邑市黄家辛戈村。他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

猜你喜欢

  • 三部九候论十二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

    1 读医 2025-05-25
  • 经脉别论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百族之生,二气相合,而有其形,因彼万变..

    0 读医 2025-05-25
  • 卷二 脉法

    经脉别论十一三部九候论十二平人气象论十三脉要精微论十四

    1 读医 2025-05-25
  • 脏气法时论九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歧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合人形者,统脏腑经络,一切形..

    1 读医 2025-05-25
  • 五脏生成论八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髮也,其主脾也。心主脉,血行脉中。色者血之外华,故合脉而..

    1 读医 2025-05-25
  • 五脏别论七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或以脑髓肠胃为脏,或又以为腑。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

    1 读医 2025-05-25
  • 十二脏相使论六

    旧名灵兰秘典。以篇末误重气交变论,结文有藏之灵兰之室一语,王冰因改此名。新校正引全元起本原名。十二脏相使,义取篇首“愿闻十二脏之相使”名篇。奇病论: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即谓此篇。今故改从原名。黄帝问..

    2 读医 2025-05-25
  • 卷二 脏象

    十二脏相使论六五脏别论七五脏生成论八脏气法时论九宣明五气十

    0 读医 2025-05-25
  • 阴阳应象论五

    旧名大论。按:大论俱在五运六气,此无其例。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天地之大道也,万物之主..

    0 读医 2025-05-25
  • 生气通天论四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人物之生,原通于天。自古及今,人物错出,所以通于天者,以其生育之本,本乎阴阳。阴阳之在人物,则为人物..

    0 读医 2025-05-25
  • 金匮真言论三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风随八节,而居八方,所居之处,正面为实,冲后为虚。冲后,对面。八方之风,自正面来者,为正风,不伤人也,自冲后来者,谓..

    0 读医 2025-05-25
  • 四气调神论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髮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属木而主生,阳气舒布,此谓发陈。言..

    1 读医 2025-05-25
  • 上古天真论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初,神农氏母弟封于有熊之国。神农之后,炎帝榆罔之代。有熊国君少典之妃曰附宝,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

    1 读医 2025-05-25
  • 卷一 养生

    上古天真论一四气调神论二金匮真言论三生气通天论四阴阳应象论五

    1 读医 2025-05-25
  • 新刻叙

    昔唐太仆王冰注《素问》,精勤博访,历十二年方臻理要,宋光禄卿林亿辈典校旧文,犹或议之,盖将阐扬至道,羽翼微言,固若斯之难也。迄今披览遗编,综观体要,未尝不叹其研精于经者深,而为功于世者大也。然或条绪未..

    1 读医 2025-05-25
  •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臣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圣之先务,求民之瘼(瘼病也),恤民之隐(隐痛苦也。)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以谓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

    2 读医 2025-05-25
  • 《黄帝内经素问》序

    启玄子王冰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

    0 读医 2025-05-25
  • 卷下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果子生食生疮。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生米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桃子多食令人热,仍不得入水浴,今人病淋沥寒热病。杏酪不熟,伤人。梅多食,坏人齿。李不可多食..

    23 读医 2025-04-21
  • 卷下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

    24 读医 2025-04-20
  • ·卷下 杂疗方第二十三

    杂疗方第二十三: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冬三月加柴胡八分白朮八分陈皮五分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生姜五分桔梗七分春三月加枳实减白朮共六味夏三月加生姜三分枳实五分甘草三分共八味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

    26 读医 2025-04-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