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黄元御

玉版论要十八

2025-05-26 10:34 读医

黄帝问曰: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愿闻要道。岐伯对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

色脉无失,是治病之极要者。先师,僦贷季(僦贷季岐伯祖世之师。)也。

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

上古天帝,使僦贷季传色脉之法,而通神明之德,合之五行、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平常一定之理,而于其变化移异之中,以观其综错之妙,以知其诊候之要。欲知其要,则所谓色脉是矣。答欲知其要语。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常,命曰圣王。

色以应日光之显晦,脉以应月魄之亏盈,常求其诊候之要,则此乃其要也。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象,此上帝之所以贵重,上帝,天帝。以合于神明也,此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之增长,命曰圣王。

帝曰:余欲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歧伯曰:治之极于一。帝曰:何谓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凡治病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也。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一者,病之主宰,必有因而后得之。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顺其意。察其志意之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此得一之因也。以上四段,旧误在移精变气论。凡治病四语,旧误在五脏别论。

帝曰:善。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玉机。

恒,常也,揆度奇恒者,于色脉之中,揆度奇病之异于寻常者也。五色脉变者,五色五脉之变化也。道在于一者,道之至数,原不繁乱也。得其一者,察脉望色,全以神运,神明运转,无所回挠也。倘有回惑之意,则神不运转,失其玄机矣。至数之要,迫近而不远,微渺而不著,著之玉版,命曰玉机,甚为玄妙也。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忽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窘,难也,言至道难知也。瞿瞿,勤勤也。“檀弓”:瞿瞿如有求而弗得也。闵闵,深远也,谓至道深微。往者瞿瞿求之,孰知其要!消者,前人之既往者。来者闵闵求之,孰者为良!当者,后人之现在者。闵,依《尔雅》作黾、勉训,亦通。由忧惚而生毫厘,由毫厘而起度量,以至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而大之,至于无外,其义乃备,所谓变化无穷也。此段旧误在十二脏相使论中。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

容色,面部之色,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地。自下而上为逆,阴加阳也,自上而下为从,阳加阴也。女子有余于血,不足于气,右属气分为逆,左属血分为从。男子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左属血分为逆,右属气分为从。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药剂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已者,愈也。色夭面脱者,不治,百日尽已,已者,死也。此及下文,皆言色脉变化。

阴阳反作,易,重阳死,重阴死。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

阴阳反作,互易其位,以阳加阳,重阳则死,以阴加阴,重阴则死。脉短气绝者,卫阳亡脱则死。病温虚甚者,壮火食气则死。鼓搏不宁之脉,经脉闭塞,营卫不通也,其病在骽足痹躄,皮毛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正气消败,而邪气独见也。虚泄为夺血,营血被夺,而经络虚脱也。孤者邪旺,为逆,虚者正衰,为从。

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毕矣。

治法在权衡轻重,以相商夺,权衡相夺,即揆度奇恒是也。奇恒,人事也,揆度,己事也。行奇恒之法,以手太阴寸口为始。太阴之脉,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如火克金是也,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如金克木是也。手太阴肺为辛金。八风四时之气,迭相胜克,终而复始,逆行一过,则灾变丛生,不复可数。此皆色脉之要,不可不知,论要毕于此矣。

《素问悬解》以通行本《素问》81篇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重予编次,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二篇补齐,在原文各段之后均有扼要注释。其注释参考采摭王冰等历代《内经》注家之精论、间附作者本人对《素问》研究之心得。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出生于1705年,逝世于1758年,故居昌邑市黄家辛戈村。他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

猜你喜欢

  • 校余偶识 清·冯承熙撰

    第一卷养生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病论 第六卷 节第七卷刺法 第八卷刺法 第九卷雷公问 第十卷运气 第十一卷运气 第十二卷运气 第十三卷运气

    0 读医 2025-05-29
  • 卷十三 运气 六元正纪大论八十一

    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夫五运之化,或从天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

    0 读医 2025-05-29
  • 卷十二 运气 至真要大论八十

    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化何如?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此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道之所生,工之所疑也。上合昭昭谓司天,下合冥冥谓在..

    1 读医 2025-05-29
  • 五常政大论七十九

    黄帝问曰:太虚寥廓,五运回薄,衰盛不同,损益相从,愿闻平气何如而名?何如而纪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回薄者,回旋而薄迫也。以其衰盛不同,故有损益相殊..

    1 读医 2025-05-29
  • 气交变大论七十八

    六微旨论:言人者,求之气交。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用有变。此论专言气交之变,故取名如此。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

    1 读医 2025-05-29
  • 卷十一 运气

    气交变大论七十八五常政大论七十九

    1 读医 2025-05-29
  • 六微旨大论七十七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帝欲尽闻运..

    1 读医 2025-05-29
  • 五运行大论七十六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明堂,王者布政之堂。天纲,北斗,正斗纲所建,以占天时也。八极即八方,观八方分野,以察地理..

    1 读医 2025-05-29
  • 天元纪大论七十五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天有五行,御南北东西中之五位,以生寒暑..

    1 读医 2025-05-29
  • 六节脏象论七十四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问义详下文。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周天三..

    1 读医 2025-05-29
  • 卷十 运气

    六节脏象论七十四天元纪大论七十五五运行大论七十六六微旨大论七十七

    1 读医 2025-05-29
  • 解精微论七十三

    黄帝坐明堂,雷公请曰:臣受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兹行治。人之形体,有贤不肖,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卑贱富贵,谨闻命矣,请问..

    2 读医 2025-05-29
  • 方盛衰论七十二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阳归春夏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气有多少,逆皆为厥。阳从左升,春夏之令也,阴从右降,秋冬之令也。老者如..

    2 读医 2025-05-29
  • 征四失论七十一

    黄帝坐明堂,雷公侍坐。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雷公对曰:循经受业,皆言十全,其时有过失者,愿闻其事解也。帝曰:子年少智未及耶?将言以杂合耶?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

    1 读医 2025-05-29
  • 疏五过论七十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

    1 读医 2025-05-29
  • 示从容论六十九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及于比类,通合道理,..

    2 读医 2025-05-29
  • 著至教论六十八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愿得受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

    1 读医 2025-05-29
  • 阴阳类论六十七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

    2 读医 2025-05-29
  • 卷九 雷公问

    阴阳类论六十七著至教论六十八示从容论六十九疏五过论七十征四失论七十一方盛衰论七十二解精微论七十三

    1 读医 2025-05-29
  • 刺腰痛六十六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足太阳正经于郄中出血,春无见血。足太阳脉自头下项,挟脊抵腰,贯臀过髀枢,下合腘中,故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太阳正经于郄中出血,即委中也。春无见血,水衰于春..

    1 读医 2025-05-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