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哥伦布 / 林白水

第二章 哥伦布之少年

2025-05-27 17:50 哥伦布

一、小学校之生活

哥伦布者,意大利国人也,其家世执工业。父曰德美尼克,有子四人,哥伦布其长也。西历千四百三十五年,哥伦布生,幼时好海居。有与谈海上生活者,每倾听不倦。入小学校,习国文、数学、图画及普通各科。是时哥伦布甚贫困,父为梳毛业。日命哥伦布梳毛,哥伦布请于其父,画入学校读书,夜归梳毛。梳毛本贱业,然西人视职业重,每以安闲无事为羞。苟能执一业,而其业又无害于社会,则虽甚小者,咸不轻之。盖以有业者必能自立,不为社会之累。故人但称哥伦布善读书,并不以操业贱而笑之也。

哥伦布既勤学业,然因家贫不能多买书。乃又请于其父,以每夜梳毛所得之金,一半助家用,一半为买书之费及学费。父许之。于是哥伦布每夜归,梳毛加勤。父怜其苦,命之就寝。然其父未寝,哥伦布不寝也。

二、英雄之风仪与性行

哥伦布体极雄伟,面长,带赤色,隆准(高鼻也)高颊,两目有光,举动不苟。年二十余,头发已灰白,盖劳苦之所致也。饮食不求多量,甘味美服。一无所好,口善辩论。然所遇苟非其时,所接苟非其人,则默默不出口。故不知哥伦布者,咸以哥伦布为讷也(讷,不能言也)。哥伦布既毕业于小学校,不数年由中学升入大学,专治几何、地理、天文、航海(海上行船也)诸学。年三十七,游于葡萄牙。是时哥伦布家益贫。其父每寄书言,自哥伦布出外,家中乏人梳毛,将不得食矣。令哥伦布急归,助之梳毛。哥伦布得父书,惊忧不止。自思不归,则父将不得食;归,则学问又废。是时哥伦布因治地理之学,善于制图,乃日制地图卖之,得金不敢用,均寄归以养老父,并为教育其弟之费。葡萄牙人但知哥伦布得金多,而自奉特俭,咸疑其吝,而不知哥伦布之孝友也。

【批评】

西人重职业,故其人咸能自立,而国亦富强。吾国人每以安闲无事为幸福,视工商为贱业,此所以至于贫弱也。哥伦布如此穷苦,何以不求亲戚帮助?何以不向朋友借贷?吾知哥伦布必曰:梳毛自食无可耻,倚赖他人为生活可耻也。昼读书,夜梳毛,一半助家用,一半为学费,英雄出身,如此可怜!或曰:不如此可怜便不能成英雄矣。吾愿有如此可怜之人勉之。或又曰:无如此可怜,更容易做英雄矣!吾愿无如此可怜之人勉之。

肯读书人,又须梳毛;不必梳毛,人又不肯读书。或曰:惟其必先尝梳毛之苦,而后才肯读书,而后才精地理学,而后才能制图卖图以代梳毛。因制图卖图,而后地理学才益精,而后才能发现新大陆也。吾青年男女学生勉之。做英雄是极不平常,孝友是极平常。然以哥伦布之极不平常,而卒不能逃却极平常的道理。可见,英雄也要根本于孝友。

一、哥伦布的小学生活

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家中世世代代从事手工业制造。父亲德美尼克一共有四个子女,哥伦布是长子。公元1435年,哥伦布出生。他小时候就向往海上生活,如果有人和他谈论海上生活,他每次都细心倾听,从不感到疲倦。上小学后,他学习国文、数学、图画和其他普通学科。当时哥伦布家里很贫困,他的父亲从事手工纺织业。一天,父亲让哥伦布学习纺织术,哥伦布就向父亲请教,准备白天进入学校读书,晚上回家纺织。纺织业在当时本来是低贱的职业,但是西方人很重视工作,都以无所事事为羞耻。如果能够从事一项职业,并且对社会没有危害,那么即使是很小的一项事业,人们都不会轻视它。所以有职业的人一定能自立于世,不会成为社会的拖累。因此人们都只称赞哥伦布善于读书,并没有因为他从事的职业低微而嘲笑他。

哥伦布勤于学习,但是因为家庭困窘不能多买书。于是又向父亲提出请求说,把每天晚上纺织得来的酬金,一半用来补贴家用,一半用来作为买书的钱以及学费。父亲答应了他。从此以后,哥伦布每天晚上回家,织布更加勤奋了。父亲心疼他辛苦,让他先睡。但只要父亲没有入睡,哥伦布也不会先行睡去。

二、英雄的风范与性行

哥伦布体格雄伟,长脸,面带红光,高鼻梁,高颧骨,眼睛炯炯有神,办事一丝不苟。二十多岁,头发就已经灰白了,大概是劳累导致的。他吃的不求量多,只要自己觉得味道好即可。没有什么特殊喜好,只是善于辩论。然而如果不是在合适的时间,接触的人不是合适的,就会默默不言。因此,不了解哥伦布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个木讷的人。哥伦布小学毕业以后,没几年就又由中学升入了大学,专攻几何、地理、天文、航海等各学科。三十七岁的时候,到葡萄牙游学。这时候哥伦布家中经济更加困难了。父亲每次寄信给他都说,自从哥伦布离开家以后,家里就没人织布,已经快要没有吃的了。父亲命令哥伦布快点回家,帮助他织布。哥伦布收到父亲的信以后,感到非常忧愁。自己思量:如果不回去,那么父亲将没有吃的;如果回去,那么又将会荒废学业。这以后,哥伦布凭借对地理的学习,善于绘制地图,就每天画地图卖钱,得到的酬劳都不敢自己用,全寄回家赡养年老的父亲,并且作为弟弟的学费。葡萄牙人只知道哥伦布得到了很多钱,但自己生活却特别节俭,都觉得他是一个吝啬的人,却不知道哥伦布原来是个友孝之人!

【评论】

西方人重视职业,因此他们都能自立,而国家也富强。我国人民都认为无所事事才是幸福,把工商业看做低贱的职业,这就是导致我国贫穷弱小的原因。哥伦布如此穷困愁苦,为什么不求他的亲戚帮助他呢?为什么不向朋友借贷呢?我想哥伦布肯定会说:靠织布来养活自己不可耻,依赖他人生活才是真正的可耻!白天读书,晚上织布,一半补贴家用,一半用来做学费,英雄的出身竟是如此可怜!有人说:如果没那么可怜那么就不能成为所谓的英雄了。我希望像他一样可怜的人能以他的事迹勉励自己。有人又说:如果没有这等可怜的遭遇,更容易成为英雄了!我希望没有这样可怜的人以此勉励自己。

喜欢读书的人,又必须要织布;不用织布的人,又不喜欢读书。有人说:正是他先尝试了织布之苦,然后才喜欢读书,然后才精通地理学,然后才能画地图卖钱来代替织布。因为画图卖图,他的地理学才日益精进,然后才能发现新大陆。我国青年学生应该以此作为勉励。做英雄是件极其不平常的事情,做到孝顺、友悌倒是常事。然而以哥伦布极不平常的经历,最后却不能逃脱极平常的人生道理。由此可见,英雄也要从做孝顺、友爱开始。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哥伦布》林白水著。哥伦布,著名航海家。生于热那亚一毛纺织工之家。18岁开始航海生涯。1476年移居葡萄牙。笃信地圆说,试图开辟向西航行而抵东方的新航路。葡王对其航海计划不予采纳,乃于1485年移居西班牙,得西王斐迪南和女王伊莎伯拉资助,于1492年8月率约90名水手分乘3艘船,携西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自巴罗斯港出发西行,10月抵巴哈马群岛,又至古巴、海地等岛,翌年3月返西班牙,备受欢迎。后又于1493、1498、1502—1504年三次西行,抵加勒比海及中、南美沿岸,始终坚信所到之处即为印度,故名土著为印第安人 (意为印度的居民)。

猜你喜欢

  • 第二章 家世及幼时

    传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英伦北部之恒丁敦(Huntingdon)市,其三岛风云之发源地哉。市在奥士(Ouse)河沿岸,沮洳弥望,草木不蕃,廛市萧条,风景凄厉。土著之民以农业为生,大都终岁勤劳,仅足供口腹。故生计僿..

    4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一章 彼得之遗训

    彼得临终时,以遗训示子孙。观其遗训,可以知俄国侵略之志。今于末章录之。第一款 我俄国之人,尚其念祸至无日,平居当一如临战之时:士卒宜日不释甲,枕戈待旦,以排万难,图自振,更宜养精蓄锐,以乘时会。不可一..

    2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十章 彼得之人物

    天下之人,往往因性质之异,与夫修养之浅深,而生种种之区别。有单纯之人,有复杂之人。单纯者,富于性情,易几于圣贤;复杂者,恃其才智,易侪于豪杰。豪杰之不能兼为圣贤,豪杰之不幸也。观于彼得,可以得其证矣。..

    4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九章 彼得之晚年

    吾国有言,三王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夫自家天下之制立,而传贤之事乃不复见。于是君主庸闇者,但循其祖宗成法,苟求无事而已。而二一英迈之君,偶有非常之举,全国反对。甚至近亲之间,亦复意见殊异,猜嫌大起,卒至..

    6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八章 彼得之外交及侵略

    彼得于内治事,既已致力,而侵略之念,乃不可遏。盖俄国当时,仅有白海及亚束,为海军军港。顾亚束基础未固,而白海则盛夏之外,终岁结冰。俄国欲兴海军,势不得不求第三之军港。而波罗的海沿岸地,固俄所视之眈眈看..

    3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七章 彼得之内治改革

    彼得既自欧洲归,见己国民智晦塞,开化之度,远逊欧洲,以为非厉行改革,不足以起衰救敝也,于是先着手于改革问题。其时俄廷之上,多守旧党。守旧党势盛,往往尼彼得行政。彼得以为立法期其必行,其法乃有效,因大张..

    4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六章 彼得之外国漫游

    本章分为二段以叙之。一、漫游前之朝臣反对彼得所期望事,不仅海军已也,于开矿铸炮织呢之业以至学校印刷术,及其他教育之事,无不留意。然当时俄国人才,足以胜任者殊寡。借材异地,所费又糜,且夺本国劳动者生业。..

    4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四章 苏菲亚之乱

    苏菲亚既专政,见彼得日为游戏,心窃喜之,顾终恐其年长难制,欲早除之,乃与近幸谋变更军制,以猎夫游荡之徒,厠行间,使之伺隙去彼得。时彼得新婚(见下章),赴柏列亚旅行,将归时,苏菲亚遣人飞檄射击队,诬言彼..

    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三章 彼得之幼时

    本章分三段,以次叙述之如下:一、自黑窝德嗣位至彼得登极彼得生四岁而父殁,长兄黑窝德嗣位。朝臣党黑窝德者,久欲放逐彼得。先帝在日,有所惮不敢发,帝既殁,于是黑窝德嬖臣曰耶士哥弗者,矫诏称宫殿狭隘,令那达..

    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二章 彼得之诞生

    千六百十三年,罗马信氏,始为俄国皇帝(其前俄皇属他姓也)。其第二世曰亚历须弥者,娶贵族女漪明脂为后,后生四子二女,中二子皆夭逝,存者曰黑窝德,曰易黄,顾皆弱质,独长女苏菲亚,强健有才。未几后没,亚历须..

    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八章 第四航海与哥伦布死

    千五百二年,哥伦布复奉女王之命,为第四航海。于是哥伦布年六十六矣。是时西班牙政府财政困难,又因西人愿往者甚少,乃与以渔船四艘,大不过六十余吨。哥伦布领此渔船,飘泊于大洋中,其危险实甚,乃停泊于小西班牙..

    3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七章 第三航海

    千四百九十八年四月,哥伦布复得西班牙政府之命,第三次航海。于是距第二航海已六年矣。是时西班牙人,以新陆地不易得金,无人愿往。哥伦布乃请于政府,以囚徒充殖民。哥伦布意谓囚徒易制,且从事新陆工作,较之服役..

    7 哥伦布 2025-05-27
  • 第六章 第二航海

    千四百九十三年,哥伦布复为第二航海。西班牙人闻新大陆多黄金,人人愿往,从行者盖数百人。哥伦布以佛奥勒为新大陆副总督,与之偕行,率大船十七艘,于九月二十八日,再由西班牙出发。天气清明,波平如镜,海风逐船..

    5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五章 第一航海

    女王伊沙卑,既与哥伦布订约,乃与以大船三艘、小船三艘,同行百二十人。自拍罗斯港出发,时千四百九十二年八月也。当时西班牙人,咸以此去必无还期,泣送行者,如送丧焉。而百二十人,亦以此行若赴大敌,徒葬鱼腹,..

    5 哥伦布 2025-05-27
  • 第四章 英雄之遭遇

    一、学业上之遭遇古昔圣贤,所以列朋友于五伦之内者,盖以朋友者,智识可以相交换,道德可以相切磋,患难可以相救助也。古语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然则朋友者,岂可以势利相成乎?故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7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三章 当时地理上之见解

    哥伦布之事业,与地理学有绝大关系。故欲知哥伦布之事业,不可不先明地理。大地之体,浑圆如球。中分五洲,曰亚洲即亚细亚(吾国即在亚细亚之东部),曰欧洲即欧罗巴,曰非洲即亚非利加,曰澳洲即澳大利亚,曰美洲即..

    5 哥伦布 2025-05-27
  • 第十一章 最后之大海战

    势如狮子,咆哮于欧洲之法帝拿破仑,夜半扑枕叫绝曰:使朕能占领英吉利海峡,六时间,即可逞兵冲伦敦,使不列颠半岛(不列颠,英国古时之称)之草木,皆无生色。呜呼!拿破仑终不能加一兵于英国者,非纳尔逊之力,其..

    4 纳尔逊 2025-05-27
  • 第十章 丹麦之征服

    英国海军新胜之势力方盛,海上霸权,独归其掌握,诸国咸有戒心。于是北方三国,互相联盟,图为抵御。三国者,俄罗斯、丹麦、瑞典是也。当是时,丹麦海军有战斗舰二十三艘,中军舰及小军舰各三十一艘。瑞典海军有战斗..

    5 纳尔逊 2025-05-27
  • 第九章 英雄与美人

    爱情有二,有肉体之爱情,有精神之爱情。肉体爱情,凡庸人及动物皆有之。而精神之爱情,则惟英雄所独富也。读英雄之传,而爱英雄;见种族之庶,而爱种族;生于国家保护之下,而爱国家;处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

    4 纳尔逊 2025-05-27
  • 第八章 尼罗之捷

    法帝拿破仑,既以兵力雄压欧洲。欧洲全土,几为所躏,诸国咸告臣服。傲然不屈者,惟英国而已。拿破仑知法之海军,不足敌英,乃大治军舰,欲举全力败英国。时纳尔逊创已愈,英廷乃复起之为黄牙德舰之司令官,属于平圣..

    5 纳尔逊 2025-05-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