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哥伦布 / 林白水

第二章 哥伦布之少年

2025-05-27 17:50 哥伦布

一、小学校之生活

哥伦布者,意大利国人也,其家世执工业。父曰德美尼克,有子四人,哥伦布其长也。西历千四百三十五年,哥伦布生,幼时好海居。有与谈海上生活者,每倾听不倦。入小学校,习国文、数学、图画及普通各科。是时哥伦布甚贫困,父为梳毛业。日命哥伦布梳毛,哥伦布请于其父,画入学校读书,夜归梳毛。梳毛本贱业,然西人视职业重,每以安闲无事为羞。苟能执一业,而其业又无害于社会,则虽甚小者,咸不轻之。盖以有业者必能自立,不为社会之累。故人但称哥伦布善读书,并不以操业贱而笑之也。

哥伦布既勤学业,然因家贫不能多买书。乃又请于其父,以每夜梳毛所得之金,一半助家用,一半为买书之费及学费。父许之。于是哥伦布每夜归,梳毛加勤。父怜其苦,命之就寝。然其父未寝,哥伦布不寝也。

二、英雄之风仪与性行

哥伦布体极雄伟,面长,带赤色,隆准(高鼻也)高颊,两目有光,举动不苟。年二十余,头发已灰白,盖劳苦之所致也。饮食不求多量,甘味美服。一无所好,口善辩论。然所遇苟非其时,所接苟非其人,则默默不出口。故不知哥伦布者,咸以哥伦布为讷也(讷,不能言也)。哥伦布既毕业于小学校,不数年由中学升入大学,专治几何、地理、天文、航海(海上行船也)诸学。年三十七,游于葡萄牙。是时哥伦布家益贫。其父每寄书言,自哥伦布出外,家中乏人梳毛,将不得食矣。令哥伦布急归,助之梳毛。哥伦布得父书,惊忧不止。自思不归,则父将不得食;归,则学问又废。是时哥伦布因治地理之学,善于制图,乃日制地图卖之,得金不敢用,均寄归以养老父,并为教育其弟之费。葡萄牙人但知哥伦布得金多,而自奉特俭,咸疑其吝,而不知哥伦布之孝友也。

【批评】

西人重职业,故其人咸能自立,而国亦富强。吾国人每以安闲无事为幸福,视工商为贱业,此所以至于贫弱也。哥伦布如此穷苦,何以不求亲戚帮助?何以不向朋友借贷?吾知哥伦布必曰:梳毛自食无可耻,倚赖他人为生活可耻也。昼读书,夜梳毛,一半助家用,一半为学费,英雄出身,如此可怜!或曰:不如此可怜便不能成英雄矣。吾愿有如此可怜之人勉之。或又曰:无如此可怜,更容易做英雄矣!吾愿无如此可怜之人勉之。

肯读书人,又须梳毛;不必梳毛,人又不肯读书。或曰:惟其必先尝梳毛之苦,而后才肯读书,而后才精地理学,而后才能制图卖图以代梳毛。因制图卖图,而后地理学才益精,而后才能发现新大陆也。吾青年男女学生勉之。做英雄是极不平常,孝友是极平常。然以哥伦布之极不平常,而卒不能逃却极平常的道理。可见,英雄也要根本于孝友。

一、哥伦布的小学生活

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家中世世代代从事手工业制造。父亲德美尼克一共有四个子女,哥伦布是长子。公元1435年,哥伦布出生。他小时候就向往海上生活,如果有人和他谈论海上生活,他每次都细心倾听,从不感到疲倦。上小学后,他学习国文、数学、图画和其他普通学科。当时哥伦布家里很贫困,他的父亲从事手工纺织业。一天,父亲让哥伦布学习纺织术,哥伦布就向父亲请教,准备白天进入学校读书,晚上回家纺织。纺织业在当时本来是低贱的职业,但是西方人很重视工作,都以无所事事为羞耻。如果能够从事一项职业,并且对社会没有危害,那么即使是很小的一项事业,人们都不会轻视它。所以有职业的人一定能自立于世,不会成为社会的拖累。因此人们都只称赞哥伦布善于读书,并没有因为他从事的职业低微而嘲笑他。

哥伦布勤于学习,但是因为家庭困窘不能多买书。于是又向父亲提出请求说,把每天晚上纺织得来的酬金,一半用来补贴家用,一半用来作为买书的钱以及学费。父亲答应了他。从此以后,哥伦布每天晚上回家,织布更加勤奋了。父亲心疼他辛苦,让他先睡。但只要父亲没有入睡,哥伦布也不会先行睡去。

二、英雄的风范与性行

哥伦布体格雄伟,长脸,面带红光,高鼻梁,高颧骨,眼睛炯炯有神,办事一丝不苟。二十多岁,头发就已经灰白了,大概是劳累导致的。他吃的不求量多,只要自己觉得味道好即可。没有什么特殊喜好,只是善于辩论。然而如果不是在合适的时间,接触的人不是合适的,就会默默不言。因此,不了解哥伦布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个木讷的人。哥伦布小学毕业以后,没几年就又由中学升入了大学,专攻几何、地理、天文、航海等各学科。三十七岁的时候,到葡萄牙游学。这时候哥伦布家中经济更加困难了。父亲每次寄信给他都说,自从哥伦布离开家以后,家里就没人织布,已经快要没有吃的了。父亲命令哥伦布快点回家,帮助他织布。哥伦布收到父亲的信以后,感到非常忧愁。自己思量:如果不回去,那么父亲将没有吃的;如果回去,那么又将会荒废学业。这以后,哥伦布凭借对地理的学习,善于绘制地图,就每天画地图卖钱,得到的酬劳都不敢自己用,全寄回家赡养年老的父亲,并且作为弟弟的学费。葡萄牙人只知道哥伦布得到了很多钱,但自己生活却特别节俭,都觉得他是一个吝啬的人,却不知道哥伦布原来是个友孝之人!

【评论】

西方人重视职业,因此他们都能自立,而国家也富强。我国人民都认为无所事事才是幸福,把工商业看做低贱的职业,这就是导致我国贫穷弱小的原因。哥伦布如此穷困愁苦,为什么不求他的亲戚帮助他呢?为什么不向朋友借贷呢?我想哥伦布肯定会说:靠织布来养活自己不可耻,依赖他人生活才是真正的可耻!白天读书,晚上织布,一半补贴家用,一半用来做学费,英雄的出身竟是如此可怜!有人说:如果没那么可怜那么就不能成为所谓的英雄了。我希望像他一样可怜的人能以他的事迹勉励自己。有人又说:如果没有这等可怜的遭遇,更容易成为英雄了!我希望没有这样可怜的人以此勉励自己。

喜欢读书的人,又必须要织布;不用织布的人,又不喜欢读书。有人说:正是他先尝试了织布之苦,然后才喜欢读书,然后才精通地理学,然后才能画地图卖钱来代替织布。因为画图卖图,他的地理学才日益精进,然后才能发现新大陆。我国青年学生应该以此作为勉励。做英雄是件极其不平常的事情,做到孝顺、友悌倒是常事。然而以哥伦布极不平常的经历,最后却不能逃脱极平常的人生道理。由此可见,英雄也要从做孝顺、友爱开始。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哥伦布》林白水著。哥伦布,著名航海家。生于热那亚一毛纺织工之家。18岁开始航海生涯。1476年移居葡萄牙。笃信地圆说,试图开辟向西航行而抵东方的新航路。葡王对其航海计划不予采纳,乃于1485年移居西班牙,得西王斐迪南和女王伊莎伯拉资助,于1492年8月率约90名水手分乘3艘船,携西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自巴罗斯港出发西行,10月抵巴哈马群岛,又至古巴、海地等岛,翌年3月返西班牙,备受欢迎。后又于1493、1498、1502—1504年三次西行,抵加勒比海及中、南美沿岸,始终坚信所到之处即为印度,故名土著为印第安人 (意为印度的居民)。

猜你喜欢

  •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本朝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欲评骘李鸿章之人物,则于李鸿章所居之国,与其所生之时代,有不可不熟察者两事。一曰:李鸿章所居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

    21 李文忠公事略 2025-11-17
  • 尾声二 第二章

    什么力量推动各民族前进?有些传记史家和个别民族史的史学家认为这种力量乃是英雄和统治者天赋的权力。按照他们对历史的阐释,历史事件的发生完全是由拿破仑之流、亚历山大之流的意志所决定的。这类史学家对推动历史..

    21 战争与和平 2025-11-11
  • 尾声一 第二章

    如果像史学家那样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引导着人类达到一定的目的——如俄国或法国的强大,欧洲的均衡,革命思想的传播,普遍的进步,或者是其他任何方面,那么不用机遇和天才这两个概念,就无法解释历史现象了。如果本..

    26 战争与和平 2025-11-11
  • 第十五部 第二章

    娜塔莎除了对所有的人都有疏远感觉之外,这时她对家中的亲人有特别疏远的感觉。所有的亲人:父亲、母亲、索尼娅,对她如此亲近,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以致他们的言谈、感情,她都认为对她近来所处的那个世界是一种侮辱..

    19 战争与和平 2025-11-10
  • 第十四部 第二章

    有一种与所谓的战争规律相违背的最明显的也最有利的战斗行动,那就是分散成小股的部队攻击龟缩成一团 的敌人。这种战斗行动常常具有人民战争的性质。这种行动不是两军对垒作战,而是一方把军队分散开来,小股军队单..

    15 战争与和平 2025-11-10
  • 第十三部 第二章

    著名的侧翼进军只是: 俄国军队在敌人进攻下一直往后退却,在法国人停止进攻之后,离开当初采取的径直路线,见到后面没有追击,就自然而然地转向给养充足的地区。假如俄国军队不是在英明的统帅领导下,而只是一支没有..

    14 战争与和平 2025-11-10
  • 第十二部 第二章

    安娜·帕夫洛夫娜的预感的确证实了。次日,在宫中为皇帝祝寿而举行祈祷仪式的过程中,沃尔孔斯基公爵被叫出教堂,收到库图佐夫公爵的一封信。这是库图佐夫在战斗的当天以塔塔里诺沃送来的快报。库图佐夫写道,俄军一..

    16 战争与和平 2025-11-10
  • 第十一部 第二章

    操欧洲十二种语言的军队侵入了俄国。俄国军队和平民为避免其冲击而撤退至斯摩棱斯克,再由斯摩棱斯克撤至波罗底诺。法军以不断增涨的势头冲向莫斯科,冲向其运动的目的地。法军愈接近目的地,其势愈猛,如物体落地时..

    25 战争与和平 2025-11-09
  • 第十部 第二章

    儿子离家的第二天,尼古拉·安德烈伊奇公爵把玛丽亚公爵小姐叫到他自己跟前。“怎么样,你现在满意了吧?”他对她说,“你使我同儿子吵了一架!满意了吧?你就需要这样!满意了吧?……真叫我痛心又痛心啊!我老了,..

    29 战争与和平 2025-11-09
  • 第九部 第二章

    五月二十九日,拿破仑离开逗留了三个星期的德累斯顿,在那里,亲王、公爵、国王,甚至还有一个皇帝在他周围组成了一个宫廷。临走之前,拿破仑亲切抚慰那些值得关怀的亲王、国王和皇帝,对那些他不满意的国王和亲王予..

    35 战争与和平 2025-11-08
  • 第八部 第二章

    冬之初,尼古拉·安德烈伊奇·博尔孔斯基偕同女儿来到莫斯科。由于他的过去,由于他的智慧和独特的才能,特别是由于当时国人对亚历山大皇帝统治的热忱已经减退,还由于当时反法和爱国的思想倾向在莫斯科占有统治地位..

    17 战争与和平 2025-11-08
  • 第七部 第二章

    尼古拉回来以后,初时他觉得心情沉重,甚至很苦闷。使他心里难受的是,他必须过问这些无聊的家务,而母亲就是为了料理家务才把他召唤回来的。为了更快地卸下这个重担,在他回到家中以后的第三天,他就怒形于色,问他..

    17 战争与和平 2025-11-08
  • 第六部 第二章

    安德烈公爵因承办梁赞领地的监护事宜,不得不与本县首席贵族会面。首席贵族就是伊利亚·安德烈伊奇·罗斯托夫伯爵。安德烈公爵遂于五月中旬前去拜访他。已经是春季里的炎热的时节。林中的树木长满了叶子,路上的灰尘..

    35 战争与和平 2025-11-08
  • 第五部 第二章

    “如果我没有出差错,我有幸正在和别祖霍夫伯爵攀谈。”过路客人从容不迫地大声地说。皮埃尔沉默不言,用那疑问的目光透过眼镜注视着他的对话人。“久闻大名,”过路客人继续说,“我也听说阁下遭遇不幸,”他好像强..

    33 战争与和平 2025-11-07
  • 第四部 第二章

    尼古拉·罗斯托夫从部队回到莫斯科以后,家里人把他看作是一个最优秀的儿子、英雄和最心爱的尼古卢什卡;亲戚们把他看作是一个可爱的、招人喜欢的、孝敬的青年;熟人们把他看作是一个俊美的骠骑兵中尉、熟练的舞蹈家..

    26 战争与和平 2025-11-07
  • 第三部 第二章

    一八○五年十一月,瓦西里公爵要到四个省份去视察。他给自己布置了这项任务,目的是要顺便去看看他那衰败的领地。他带着儿子阿纳多利(在他的兵团 的驻地),和他一道去拜看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博尔孔斯基公爵,..

    24 战争与和平 2025-11-07
  • 第二部 第二章

    “总司令来了!”这时信号兵喊道。团 长脸红了,跑到了马儿前面。他用巍颤颤的手抓住马镫,纵身上马,稳定身子,拔出了军刀。他面带欣喜而坚定的神情,撇着张开的嘴,准备喊口令。整个兵团 就像梳平毛羽、振翅欲飞的..

    34 战争与和平 2025-11-07
  • 第一部 第二章

    安娜·帕夫洛夫娜的客厅渐渐挤满了来宾。彼得堡的有名望的显贵都来赴会了,就其年龄和性情而言,这些人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就其生活的社会而言,却是相同的。瓦西里公爵的女儿——貌美的海伦前来赴会了,她顺路来接父..

    52 战争与和平 2025-11-06
  • 第二章 我对早年的回忆

    当我回忆幼年混沌岁月时,首先清晰地浮现在脑前的便是我母亲,我那长着一头秀发,模样年轻的母亲,还有没模没样的皮果提。皮果提的眼睛真是黑,以致她眼周围的那部分脸色*也发暗,她的双颊和双臂硬梆梆而又红彤彤,..

    20 大卫·科波菲尔 2025-11-04
  • 第二章 维柯的知识论:第二阶段

    在维柯那里,信仰意志是非常强烈的,在他那个时代,国内的天主教教义阻碍着他的思想,教义的全面统治把维柯牢固地束缚在基督教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和知识论中。其理论固有的内在矛盾由于上述心理事实的阻碍而不能清..

    21 维柯的哲学 2025-11-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