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宋词赏析

《雨中花·旆拂西风》全文及赏析_高观国

2025-05-29 11:01 古代文学

●雨中花

高观国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

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

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

过离宫禾黍,故垒烟尘,有泪应弹。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

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

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

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高观国词作鉴赏

此词无题序。据词中行参玉节征鞍、吟倦西湖风月,去年北塞关山及归来依旧,酒社诗坛等语来推测,词是在杭州为送别诗社友人使金而写的。而史达祖有陪节欲行留别社友的《龙吟曲》,《绝妙好词笺》注云:按梅溪曾陪使臣至金,故有此词。两词合参,知其间必有关系。高词中尚有《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和《八归重前二日怀梅溪》两篇,正作于史达祖出使期间。(史词题有中秋宿真定驿、九月七日定兴道中等。)则史达祖出行前有词留别包括高观国在内的诗社朋友,高亦作词相送,正是在情理之中。全词通过词人送友人史达祖出使和想象出使后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天下大事的关心,对友人的期望,词中流露的感情是积极向上的。写作手法采用虚虚实实,虚实结合的手法,上片以写实为主,下片以写虚为主。他在叙事抒情,写景议论时基本上采用直笔,以真情实感贯穿首尾,家国之情,挚友之谊均溶入其中,所以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关于史达祖此行背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九谓必李壁使金之时,(韩)侂胄遣之随行觇国,那就是宁宗开禧元年(1205)六月遣李壁贺金主生辰(《宋史。宁宗纪》)那一次。金章宗完颜璟生辰名天寿节,在九月一日。南宋六月遣使,七月出发。词首云旆拂西风,正是此时。次句客应星汉,星汉即天河、银河。客到天河有一段传说。张华《博物志》说:有个居住海边的人,年年八月见海上有浮槎(木筏)去来,从不失期,他便乘槎而去,到达天河,与河边牵牛人问答,又如期而归。

后严君平以为这是客星犯牵牛宿。又《荆楚岁时记》说此事,亦引《博物志》,作张骞奉汉武帝命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乘槎经月,至天河。两说在人到天河之后的细节大同小异,而开头的人物与事由不同,却称同出于一书,盖古书传本多异(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荆楚岁时记条说)。杜甫《秋兴八首》奉使虚随八月槎诗句把两者统一起来了,既采一说的八月槎,又采另一说的张骞奉使(杜《秋日夔府咏怀》查上似张骞句同此典故)。

高观国词此句也是巧妙地利用这一传说,既点明史达祖的奉使,也暗以八月槎切合宋金每年定期互派使节作经月之行,向对方祝贺皇帝生辰,按时去、按时归的事,写得典雅有情致。行参玉节征鞍。玉节,信物之一种,见《周礼。地官。掌节》。古代使臣持节以行。这句是说行将参加使节 启行。一参字体现史达祖的陪节身分。行字是副词,表将发未发之时。开头三句把友人参加出使即将出发的时间、事由点出,与史词题中陪节欲行四字相合。以下就进一步展开关于友人此行的平铺直叙。

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先写仪表服饰。缓带轻裘,见得风度儒雅,也暗示其未着官服,不是有官职的正式使者身分。盛世衣冠,显示上国威仪;南宋虽属偏安之局,立国也近百年,维持东南的繁荣,在作者看来,宜可称为盛世。争看二字,说的不仅是出发时路上行人,连进入金镜以后汉族百姓思宋的心情也包摄在内了。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国关山,再体会友人此行心理。上句切此前同社觞咏事,下句切当下陪节使金事。所谓吟倦,是暂时放下在西湖吟风弄月的词笔,去看北国关山。下句承上吟字的余波,在看之中当包括有所见、有所感而亦有所咏;字面上省略掉了,这意思还是可以摸得着的。过离宫禾黍,故垒烟尘,有泪应弹三句,也约略透露了有吟字的一脉贯通。此行所历关山中,有北宋旧日的大片领土,包括故都汴京(也是友人史达祖的故乡),还有早割于契丹而为金所承袭的燕云故地,出使所经,知当有感而出涕。《诗王风黍离》序云: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黍离》之诗表达了南宋人的共同心声,也是这三句词的出典。其中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又是史达祖《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词中休吟稷穗句所本。高、史两词说到一块儿去了,这也是两词唱和关系之一证。上片由友人之出使,预想其一路上的见闻感慨,场景过度自然,笔调跌宕起伏,感情反差甚大,南方与北国的鲜明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结又似住未住,有力地联结了上片,又巧妙地引发了下片。

下片继续设想友人出使金国后的种种情景,突出其才略的表现。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这是外露的。史达祖有雄才大略,能文章,只因未中进士,不能由正途入仕,屈身僚吏,这是作者所熟知的。此番陪节使金,也算是囊锥出头(用《史记。平原君列传》所记毛遂语)。西汉时匈有呼韩邪单于,此借指金主。中朝杰出人物其声名为异国所知的,如《新唐书。李揆传》所载,揆为入蕃会盟使,至蕃,酋长曰: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这是以政事见知的。苏辙《奉使契丹寄子瞻》诗云:谁将家集过幽都,每被行人问大苏。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这是以文章见知的。高观国词中亦寓此意,因为是酬赠之作,故不免有很大的夸张成分,这样的恭维旧时是不以为怪的。下面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这是内藏的。李壁一行,名为贺金主生辰,实则是去深入金国摸底。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载:开禧初,韩侂胄欲兴兵伐金,遣张嗣古觇敌(张出使在嘉泰四年即公元1204年,亦贺天寿节);张还报,大不合韩的要求,再于此年遣李壁。派他的亲信史达祖同行,用意是很显然的。韩侂胄的北伐意图,在南宋都城内部都是公开的秘密,其遣李壁,和史之陪节同行,高观国恐怕也是知底细的,所以用到了平戎手段,小试何难的语言。了解了出使的背景,对于这两句词的真切合义就更有所体会。这也是作者对于友人此行的鼓励。如果说,上面这五句是骏马飞驰,激情迸发,那么下面的情寄两句则是按辔徐行,含情脉脉。分别后人虽两地,情结一心,愿借书信往还,以互诉相思。寄梅用陆凯自 南寄梅花诣长安与范晔事,梦雁本梁简文帝《赋得陇坻雁初飞》诗末韵相思不得反,且寄别书归。

梅与雁,既刻画南北物态特点,又形容两地路途遥隔,音信难通。这里作者以慢节奏抒情对应前面的急旋律言志,形成抑扬顿挫之妙笔,结构上显得张弛疾徐,跌宕多姿,并与开头的送行呼应。最后三句,针对史达祖词末韵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而殷切寄语,祝愿友人出使成功,归来后与从前一样,诗酒共聚,将上片之吟倦西湖风月意思再作兜转,用笔不懈。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猜你喜欢

  • 《天香·咏龙涎香》全文及赏析

    ●天香·咏龙涎香【作者:王沂孙】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

    18 古代文学 2025-08-16
  •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全文及赏析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作者:王沂孙】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一陰一门掩。屐齿莓苔,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一流 云散。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

    19 古代文学 2025-08-16
  • 《扫花游声·商飙乍发》全文及赏析

    ●扫花游声【作者:王沂孙】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

    18 古代文学 2025-08-16
  • 《醉蓬莱·归故山》全文及赏析

    ●醉蓬莱·归故山【作者:王沂孙】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一陰一,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

    20 古代文学 2025-08-16
  •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全文及赏析

    ●高一陽一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作者:王沂孙】残雪庭一陰一,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 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一江一 南自是离愁苦,况游..

    15 古代文学 2025-08-16
  • 《高阳台·残萼梅酸》全文及赏析

    ●高一陽一台【作者:王沂孙】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睛节序暄妍。独立雕阑,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一陰一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

    17 古代文学 2025-08-16
  • 《庆清朝·榴花》全文及赏析

    ●庆清朝·榴花【作者:王沂孙】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一陰一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

    19 古代文学 2025-08-15
  • 《齐天乐萤·碧痕初化池塘草》全文及赏析

    ●齐天乐萤【作者:王沂孙】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燐。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楼一陰一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

    15 古代文学 2025-08-15
  • 《齐天乐萤·绿槐千树西窗悄》全文及赏析

    ●齐天乐蝉【作者:王沂孙】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凄凉倦耳。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病叶难留,纤柯易..

    22 古代文学 2025-08-15
  • 《水龙吟·落叶》全文及赏析

    ●水龙吟·落叶【作者:王沂孙】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厓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螿未歇,..

    16 古代文学 2025-08-15
  • 《眉妩·新月》全文及赏析

    ●眉妩·新月【作者:王沂孙】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一团一 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

    15 古代文学 2025-08-15
  • 《花犯·苔梅》全文及赏析

    ●花犯·苔梅【作者:王沂孙】古婵娟,苍鬟素,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

    15 古代文学 2025-08-15
  • 《水仙花·明玉擎金》全文及赏析

    ●水仙花【作者:王沂孙】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花恼难禁,酒销欲尽..

    20 古代文学 2025-08-15
  • 《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全文及赏析

    ●台城路·寄姚一江一 太白山人陈文卿【作者:张炎】薛涛笺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摺。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虚沙动月。千里悲歌,唾壶敲缺。却说巴山,此时怀抱那时节。寒香深处话别。病来浑瘦损,懒赋..

    15 古代文学 2025-08-15
  • 《解连环·孤雁》全文及赏析

    ●解连环·孤雁【作者:张炎】楚一江一 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22 古代文学 2025-08-15
  • 《满庭芳·小春》全文及赏析

    ●满庭芳·小春【作者:张炎】睛皎霜花,晓融冰羽,开帘觉道寒轻。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懒听秋声。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一陽一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炊人。笑邻娃痴小,料理护..

    16 古代文学 2025-08-15
  • 《月下笛》全文及赏析

    ●月下笛【作者:张炎】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

    18 古代文学 2025-08-15
  • 《摸鱼子·高爱山隐居》全文及赏析

    ●摸鱼子·高爱山隐居【作者:张炎】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晴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沙浦迥。看野水涵波,隔柳横孤艇。眠鸥未醒。甚占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还重省。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

    20 古代文学 2025-08-15
  •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全文及赏析

    ●八声甘州【作者:张炎】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一江一 表,..

    21 古代文学 2025-08-15
  •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全文及赏析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作者:张炎】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一陽一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

    17 古代文学 2025-08-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