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宋词赏析

《薄媚西子词》全文及赏析_董颖

2025-06-01 12:22 古代文学

●薄媚(排遍第九)西子词

董颖

自笑平生,英气凌云,凛然万里宣威。

那知此际,熊虎途穷,来伴麋鹿卑栖!

既甘臣妾,犹不许,何为计。

争若都燔宝器。

尽诛吾妻子。

径将死战决雄雌。

天意恐怜之。

偶闻太宰,正擅权,贪赂市恩私。

因将宝玩献诚,虽脱霜戈,石室囚系。

忧嗟又经时。

恨不如巢燕自由 归。

残月朦胧,寒雨萧萧,有血都成泪。

备尝险厄返邦畿。

冤愤刻肝脾。

董颖词作鉴赏

《薄媚》是大曲的一种。所谓大曲,就是指唐宋时的大型歌舞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谓之大遍。这是相当于一般大曲的结构而言。董颖的《薄媚》大曲,是由排遍第八、排遍第九、第十攧、入破第一、第二虚催、第三衮遍、第四催拍、第五衮遍、第六歇拍、第七煞衮等共十曲组成,题为《西子词》,歌咏的是我国春秋晚期吴越斗争中越王勾践利用美人西施复仇灭吴的历史故事。《排遍第九》只是其中的一支曲子,写越王勾践由臣事吴王夫差到返国的全过程,表现了勾践在争霸失败后的痛苦挣扎与悲愤心情。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庐出兵与越争霸,越王勾践大败吴师于木隽李(今浙 嘉兴南)射伤阖庐。不久,阖庐死去。其子夫差继位后于前494年出兵复仇,勾践大败,栖于会稽山上,乃使大夫文种向吴求和,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不许。于是,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被文种劝止,并接受了文种的建议,以美女 宝器,买通了吴国擅权贪赂的太宰嚭,求和成功。于是勾践入事吴王,为夫差驾车养马,在吴三年,至前490年获释回国。《排遍第九》反映了上述历史内容。

勾践从兵败到复国成功过程,无疑是悲壮的。作者准确地把握了这个基本点,所以在词中,叙事抒情抑郁悲情,壮怀激烈,构成了这首词的基调。上片首六句,用有力的反跌笔法,将词中主人公平生不可一世的地位与眼前穷愁卑下的处境相强烈对此,从而表达其悲愤情怀。起调三句,气势雄阔,有睥睨天下之慨。平生英气凌云,万里宣威,多么悲壮!但由自笑道出,自笑实为自叹,如长歌当哭之意,造成反跌之势。接着以那知一句转折,反跌出与平生志气有天壤之别的悲惨现实,迸发出了主人公的悲愤感情。值得注意的,词中写眼前现实的悲惨,但气慨不衰。写主人公途穷,而以熊虎比拟,虽是途穷其威不减;是熊虎,却来伴麋鹿卑栖,其拗怒之气亦隐然可见。这样就深化了主人公的形象,并使全词的旋律由起调的高昂转入悲壮。既甘臣妾,犹不许,何为计三句,节奏短促有力,句句紧逼,不容喘息。其前两句已写出了形势的严重,何为计一句,提出问题,尖锐有力,如惊雷骤至,必须立即作出反应,迅速抉择国计。同时也蕴寓着无限的无奈,在句间结构上,何为计一句又具有转出下文的作用。争若四句,承上而来,回答问题。

这几句,辞锋犀利,沉着痛快,声情悲壮,是血泪语,也是决绝语,表现了主人公的英雄气概。天意恐怜之,则词婉而意坚,流露了对于求胜的期望。词至歇拍,尤觉声情悲怆,残月朦胧,寒雨萧萧,是这首词中唯一的写景处。月是残月,而且朦胧:雨是寒雨,而且萧萧。残月与寒雨是勾践事吴三年,备尝险厄返邦畿过程中诸般景物的择要概括,且景物之中寓有山河破碎、家国风雨飘摇之意。显然,这里的写景,是为了进一步抒情,为有血都成泪作烘托。有血都成泪、冤愤刻肝脾,该肌入骨、深沁肝脾,是本词叙事抒情的最高点,成为全词基调中最沉重强烈的音符。

这首词写是历史故事,实是讽喻作者所处的南宋时代,词中的主人公勾践是作者刻意塑造出来的人物,中间倾注着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词人这样淋漓尽致的描叙勾践,显然是借古讽今,指陈时事,抒发感慨,锋芒直指南宋的统治集 。做敌国的臣妾,对勾践来说,只是权宜之计,勾践的屈节事吴,正是为了灭吴;而南宋王朝对金国的纳币称臣,则是为了乞求苟安。在这里,可以体会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而那有血都成泪、冤愤刻肝脾,也正是作者有志难展、报国无门的忠愤。

这首词是大曲的一遍。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四章《宋之乐曲》说:此种大曲,遍数既多,自于叙事为便。举此董颖《薄媚》为例。这一首叙事抒情浑为体(上片抒情兼叙事,下片叙事又抒情,互为作用,相辅相承)而抒情为主体。所抒发的人物感情如万斛涌泉,蔚为大观。《薄媚》全组十首,用韵皆同部平上去声通押,平仄间杂,或厉而举,或清而远,或明快而嘹亮,相配使用,抑扬有致,有效地配合了感情的表达,付之歌喉,一定动人谐美。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猜你喜欢

  • 《长亭怨慢·渐吹尽》原文及赏析

    长亭怨慢(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1],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2]: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3],凄怆一江一 潭[4];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渐吹尽,枝头香絮[5],是处人..

    0 古代文学 2025-07-18
  •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原文及赏析

    八归·湘中送一胡一 德华芳莲坠粉,疏桐吹绿[1],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2],还见筱墙萤暗[3],藓阶蛩切[4]。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一江一 山,总付与啼。长恨相未款,而今何事,又..

    0 古代文学 2025-07-18
  • 《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原文及赏析

    齐天乐(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余徘徊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1],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

    0 古代文学 2025-07-18
  • 《庆宫春·双桨莼波》原文及赏析

    庆宫春(绍熙辛亥[1]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2],雪后夜过垂虹[3],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4],玉峰重叠护云衣[5];长桥寂寞春寒夜[6],只有诗人一舸归[7]。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

    0 古代文学 2025-07-18
  • 《霓裳中序第一》原文及赏析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乱落一江一 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1],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2]、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幽寂。乱蛩吟壁[3],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点绛唇·燕雁无心》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燕雁无心[1],太湖西畔随云去[2]。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3]。第四桥边[4],拟共天随住[5]。今何许[6]。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注解】[1]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2]太湖:一江一 苏南境的大湖泊。[3]商..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好事近·赋茉莉》原文及赏析

    好事近·赋茉莉凉夜摘花钿[1],苒苒动摇云绿[2]。金络一一团一 香露[3],正纱厨人独[4]。朝来碧缕放长穿[5],钗头罣[6]层玉。记得如今时候,正荔枝初熟。【注解】[1]花钿(tin):本指女子首饰,此喻花。[2]苒苒:草木..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阮郎归·旌阳宫殿昔徘徊》原文及赏析

    阮郎归旌一陽一宫殿昔徘徊[1]。一坛云叶垂。与君闲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茅店酒[2],寿君时。老枫临路歧。年年强健得追随。名山游遍归。【注解】[1]旌(jīng)一陽一:指晋仙人许逊。逊曾任蜀旌一陽一县令﹐故称。他..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阮郎归·红云低压碧玻璃》原文及赏析

    阮郎归(为张平甫寿,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1])红云低压碧玻璃[2]。惺忪花上啼。静看楼角拂长枝。朝寒吹翠眉。休涉笔,且裁诗。年年风絮时。绣衣[3]夜半草符移。月中双桨归。【注解】[1]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原文及赏析

    鬲溪梅令(仙吕调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1]。)好花不与殢香人[2]。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一陰一。玉钿[3]何处寻。木兰双桨[4]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5]。翠禽[6]啼一春。【注解】[1]词作于宋宁..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莺声绕红楼·十亩梅花作雪飞》原文及赏析

    莺声绕红楼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1]、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近平声前舞丝丝。【注解】[1]冷香:指清香的花。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蓦山溪·题钱氏溪月》原文及赏析

    蓦山溪·题钱氏溪月[1]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一陰一,是当日、仙翁[2]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3],展凉云,横卧虹千尺。才因老尽,秀句君[4]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一陽一夜笛[5]。百年..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原文及赏析

    一江一 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浣溪沙·醉忆春山独倚楼

    浣溪沙醉忆春山独倚楼,远山回合暮云收,波间隐隐仞归舟。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鹤冲天·晓月坠》原文及赏析

    鹤冲天晓月①坠,宿云②披,银烛锦屏帏。建章钟动玉绳③低,宫漏出花迟。春态浅,来双燕,红日初长一线。严妆欲罢啭④黄鹂,飞上万年枝⑤。【注解】①晓月:拂晓的残月。②宿云:夜晚的云气。③玉绳:星名,常泛指群..

    1 古代文学 2025-07-18
  •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檐际高桐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一江一 南路。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

    5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

    5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几度思量,真拟浑抛却。新结同心香未落,怎生负得当初约。休向尊前情索莫,手举金罍,凭仗深深酌。莫作等闲相斗作,与君保取长欢乐。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

    4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绕砌蛬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

    5 古代文学 2025-07-17
  •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原文及赏析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一点春心无限恨,罗衣印满啼妆粉。柳岸花飞寒食近,陌上行,杳不传芳信。楼上重檐山隐隐,东风尽日吹蝉鬓。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

    6 古代文学 2025-07-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