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与做人 / 胡适

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

2025-06-04 13:07 读书与做人

今天的讲题是中学的国文教学,两年前民国九年(1920年),我曾在北京发表过一次(参看《胡适文存》卷一,303页以下),那时候没有什么标准,全凭理想立言。两年以来,渐觉得我那些主张有一部分是经得起试验的,有一部分是无法试验的,有一部分是不能不修正的。此次再来讲演这个题目,先就旧主张略说一说,再加以两年来修正的地方,作为我的新主张。为讲演的便利,分为以下四段:

一、假定的中学国文标准

我在两年前定的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是:

(1)人人能以国语自由发表思想。

(2)人人能看平易的古书。

(3)人人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

(4)人人有懂得古文文学的机会。

这几个标准,我现在修改作以下三条:

(1)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都能明白晓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这一条与旧主张第一条无大差异。我所持理由:因为国语文容易学习,容易通晓,而且实在重要。以我数年来的观察,可以说:中学生作古文的,都没有什么成绩。有许许多多中等学校毕业生都不能用古文发表他自己的思想。然而在这几年之中,能做通顺的白话文的中学生却渐渐多起来了。我们认定一个中学生至少要有一个自由发表思想的工具,故用能作国语文为第一个标准。

(2)国语文通顺之后,方可添授古文,使学生渐渐能看古书,能用古书。学生先学习国语文到了明白通顺的程度,然后再去学习古文,所谓事半功倍,自然是容易的多。学外国文也是如此,先学好了一种欧洲语言,然后再去学第二种,必定容易的多。还有一个证据是:据我们的观察和研究所得,可以断定有许多文字明白通畅的人,都不是在讲堂上听教师讲几篇唐宋八家的残篇古文而得的成绩;实在是他们平时或课堂上偷看小说而来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国语可以帮助古文的学习了。

(3)作古体文但看作实习文法的工具,不看作中学国文的目的。因为在短时期内,难望学生能作长篇的古文;即使能作,也没有什么用处。这次本社年会国语国文教学分组里,黎锦熙先生提了一个议案,他说:中学作文仍应以国语文为主愿意学习文言文者,虽可听其自由,但只可当作随意科可以做个参考。

以上讲完了中学国文标准,现在讲第二段。

二、假定的中学国文课程

前年假定的是:国语文占四分之一,古文占四分之三。四年合计,中学课程以二十时为准:国语文所占五小时内,白话文应占二小时,语法与作文一小时,演说一小时,辩论一小时;古文所占十五小时内,古文选本应占十二小时,文法与作文应占三小时。

现在我拟定两个国文课程的标准是:

(1)在小学未受过充分的国语教育的,应该注意下列三项:

①宜先求国语文的知识与能力。

②继续授国语文至二三学年,第三四学年内,始得兼授古文,但钟点不得过多。

③四学年内,作文均应以国语文为主。

(2)国语文已通畅的,也分为下列三项:

①宜注重国语文学与国语文法学。

②古文钟点可稍加多,但不得过全数三分之二。

③作文则仍应以国语文为主。

以上为中学的国文课程。以下再讲第三段。

三、国语文的教材和教授法

(1)国语文的教材:国语文的教材与九年定的大略相同,不过现在的新主张比较旧主张略有增加。

①小说。

②戏剧与诗歌。

③长篇议论文与学术文。

④古白话文学选本,依时代编纂,约自唐代的诗,词,语录起,至晚清为止。这种选本可使学生知道白话文非少数人提倡来的,乃是千余年演化的结果。我们溯追上去,自现在以至于古代,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很好的白话文,都可供我们选择。有许多作品,如宋人的白话小词,元人的白话小令,明清人的白话小说,都是绝好的文学读物。

⑤国语文的文法。

(2)国语文的教授法:此与九年所拟的完全相同。

①指定分量,由学生自修。讲堂上只有讨论,不用讲解。注入式的教授,自不容于当代的新潮流,教员在讲堂上,除了补充和讨论以外,实在没有讲解的必要。

②用演说,辩论,作国语的实用教授法。国语文既是一种活的文字,就应当用活的语言作活的教授法。演说、辩论都是活的教授法,都能帮助国语教学的。我可以说:长于演说的人,一定能作好的文章;辩论家也是一样。

各种国语教材的教授法,我在两年前已大略说过了。只有新添的古白话文学与文法两项可以提出来略说一点。

教授古白话文学时,应讲演白话文学的兴起,变迁的历史,指出选例的价值。

教授国语文法时,可略依下列三条原则:

第一,于极短时期中,教完文法中法式的部分。所谓法式的部分,就是名词分几类,动词分几类,什么叫主词

第二,然后注重国语文法的特别处。如把他杀了的把字;我恨不得把这班贪官污吏杀的干干净净的的字;宋江杀了人了的两个了字;放了手罢的了字;那个在景阳岗上打虎的武松的的字这些都是国语文法的特别处,是应当特别注重的。

第三,改正不合文法的文句。有许多的国语文句是不合文法的,应当随时改正。比如:

除非过半数的会员出席,大会才开得成。

这一句的上半句用除非,下半句不能用肯定,所以应该改为:

除非过半数会员出席,大会是开不成的。

如此,才能免于文法上的错误。

以上讲完了国语文,现在讲古文之部。

四、古文的教材和教授法

前年的计划之中,这一项惹起了最多的怀疑,而我自己这两年的观察也使我觉得这一项之所以不能实施的原因了。现在先摘要说明我前年的主张:

(1)古文的教材。

第一学年,专读近人的文章,自梁任公到章太炎,都可选读。此外还应多看文言的小说,如《战血余腥记》《穑者传》等。

第二三四学年,分两种:

①古文选本,从《老子》《檀弓》到姚鼐、曾国藩,每一个时代的重要作者,都应选入;于选本之中,包括古文文学史的性质。

②自修的古文书,一个中学毕业生应该看过下列几部书:

史书:《资治通鉴》,或《纪事本末》等。

子书:《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论衡》

文学书:《诗经》之外,随学生性质所近,选习两三种专集,如陶潜,杜甫,王安石,苏轼等。

(2)古文教授法。

①教员分配分量,学生自己去预备。

②讲堂上没有逐篇逐句讲解的必要,只有质疑问难,大家讨论两项事可做。

③教员除解答疑难,引导讨论外,可以随时加入参考的材料。

以上是我三年前的主张。这个理想的计划,到现在看来,很像是完全失败了。教材的分量,早就有人反对了;教授古文,注重自修,大家也觉得难以实行。但这种失败,我还不肯认为根本的失败。我至今承认我当年主张的理由(看《文存》卷一,315~316页)没有什么大错。我以为我的主张此时之所以不能不失败,只为了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相当的设备。

三四年前普通见解总是愁白话文没有材料可教;现在我们才知道白话文还有一些材料可用,倒是古文竟没有相当的教材可用。我曾说,那几本薄薄的古文读本是决不会教出什么成绩来的。这话我至今认为不错。但除了那本古文读本之外,还有什么适当于教科的书籍吗?我提倡学生自读古书,但是有几部古书可以便于自修呢?我曾举《资治通鉴》,但现行的《资治通鉴》宋本,百衲本,局本,石印那一部可以供普通中学学生自修呢?我又说过各种子书,但现在的子书可有一部适用的吗?就拿最简短的《老子》来说,王弼本与河上公本是最通行的了;然而清朝古学大师对于《老子》的校勘训诂如王念孙、俞樾等至今没有人搜集成一种便于自修的集注。究竟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二句应该读常无常有为两小顿呢?还是读两个欲字作小顿呢?常字还是作常常解呢?还是依俞樾作尚字解呢?

我又说过《诗经》,但是《诗经》不经过一番大整理是不配作教本的。二百年来,学者专想推翻朱熹的《诗集传》,但朱《传》仍旧是社会上最通行的本子。现在有几个中学国文教员能用胡承珙、马瑞辰、陈奂一班汉学家的笺疏呢?有几个能用姚际恒或龚橙的见解呢?究竟毛《传》,郑《笺》,孔《疏》,朱《传》那一家对呢?究竟齐诗,鲁诗,韩诗,毛诗的异同,有没有参考比较的价值呢?究竟《关关雎鸠》一篇是泛指后妃之德呢?还是美文王的后妃呢?还是刺她的曾孙媳妇康王后呢?还是老老实实的一首写相思的诗呢?这一部书,经过朱熹的整理,又经过无数学者的整理,然而至今还只是一笔糊涂账;专门研究的人还弄不清楚,何况中学学生呢?若我们也糊里糊涂的把朱熹的《诗集传》做课本,叫学生把《关雎》当作后妃之德的诗,那就是瞒心昧己,害人子弟了!

总之,我说的没有相当的设备,是说古书现在还不曾经过一番相当的整理。古书不经过一番新式的整理,是不适宜于自修的,我们不看见英美学生读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吗?莎士比亚生于三百年前,他的戏剧若不整理,也就不好懂了。我们试拿三百年前刻的四开(Quarto)对开(Folio)的古本《莎士比亚集》,比较现在学校用的那些有详序、有细注、有校勘记的本子,方才可以知道整理古书在教学上的重要了。

整理古书的方法,现在不能细说,只可说几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1)加标点符号。

(2)分段。

(3)删去繁重的,迂谬的,不必有的旧注。

(4)酌量加入必不可少的新注这两条,我且举一个例。

《诗经》的第一首,旧序与旧注都可删去,但注下列的几处:

(1)关雎是什么?

(2)洲字,逑字,芼字。

(3)荇菜是什么?

(4)左右流之的流字,下有之字,明是外动词,与水流的流不同,故应加注。

(5)思服二字,应酌采诸家之说,定一适当之注。

(5)校勘。用古本善本校勘异同,订正讹脱。

(6)考订真假。如《书经》的古文一部分是二百年来经学大师多认为假的了。如《庄子》的《说剑》《让王》《盗跖》诸篇,是宋人就认为假的了。

(7)作介绍及批评的序跋。每书应有详明的序跋,内中至少应有下列各项:

①著作人的小传。

②本书的历史如序《书经》,应述今古文的公案。

③本书的价值如序《诗经》,应指出它的文学价值。

有了这一番整理的工夫,我们就可以有一套《中学国故丛书》了。这部丛书的内容,大概有下列各种书:

(1)《诗经》(2)《左传》(3)《战国策》(4)《老子》

(5)《论语》(6)《墨子》(7)《庄子》(8)《孟子》

(9)《荀子》(10)《韩非子》(11)《楚辞》(12)《史记》

(13)《淮南子》(14)《汉书》(15)《论衡》(16)《陶潜》

(17)《杜甫》(18)《李白》(19)《白居易》(20)《韩愈》

(21)《柳宗元》(22)《欧阳修》(23)《王安石》(24)《朱熹》

(25)《陆游》(26)《杨万里》(27)《辛弃疾》(28)《马致远》

(29)《关汉卿》(30)《元曲选》(31)《明曲选》

(这不过是随便举例,读者不可拘泥。)

有了这几十部或几百部整理过的古书,中学古文的教授便没有困难了。教材有了,自修是可能的了,教员与学生的参考材料也都有了。教员可以自由指定材料,而学生自修也就有乐无苦了。到了这个时候,我可以断定中学生的古文程度比现在大学生还要高些!大家如不相信,请努力多活几年,让我们实验给你们看!

(附记)这篇前三段是用杨君的笔记,末一段是我后来重做的。

原载于1922年8月27日至28日《晨报副镌》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徽州绩溪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读书与做人》选编胡适关于读书、治学、为人、处世方面反响较大的27篇杂文,包括读书、为什么读书、找书的快乐、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青年人的苦闷、一个问题、信心与反省、易卜生注意、治学的方法等。大师已逝,经典仍存。

猜你喜欢

  • 胡适

    18911962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1917年回国后于北京大学任教,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

    51 觉醒时刻 2025-06-11
  •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今天2月11日是爱迪生的一百十三年纪念日。明天2月12日是林肯的一百五十一年纪念日。去年2月12日,我参加林肯一百五十年纪念演说。今天我很高兴能参加爱迪生一百十三年的纪念会。林肯是自由的象征,爱迪生是科学的圣..

    25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毕业班的诸位同学,现在都得离开学校去开始你们自己的事业了,今天的典礼,我们叫作毕业,叫作卒业,在英文里叫作始业(Commencement),你们的学校生活现在有一个结束,现在你们开始进入一段新的生活,开始撑起自己..

    25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大宇宙中谈博爱

    博爱就是爱一切人。这题目范围很大。在未讨论以前,让我们先看一个问题:我们的世界有多大?我的答复是很大!我从前念《千字文》的时候,一开头便已念到这样的辞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宇宙是中国的字,和英文的Un..

    26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少年中国”的精神

    上回太炎先生话里面说现在青年的四种弱点,都是很可使我们反省的。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三,不要虚慕文明;四,不要好高骛远。这四条都是消极的忠告。..

    34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刚才吴县长报告了五十八年前我在此地的一段历史我在三岁至四岁间,随先人在台东住过一年多,在台南住过十个月要我把台东看作第二家乡;昨天台南市市长也向台南市市民介绍我是台南人;这番盛意,我非常感谢!吴县长预..

    33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学生与社会

    在文明的国家,学生与社会的特殊关系,当不大显明,而学生所负的责任,也不大很重。惟有在文明程度很低的国家,如像现在的中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特深,所负的改良的责任也特重。这是因为学生是受过教育的人,中国现..

    28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信心与反省

    这一期(《独立》一〇三期)里有寿生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我们要有信心》,在这文里,他提出一个大问题:中华民族真不行吗?他自己的答案是:我们是还有生存权的。我很高兴我们的青年在这种恶劣空气里还能保持他们..

    27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一个问题

    我到北京不到两个月。这一天我在中央公园里吃冰,几位同来的朋友先散了;我独自坐着,翻开几张报纸看看,只见满纸都是讨伐西南和召集新国会的话。我懒得看那些疯话,丢开报纸,抬起头来,看见前面来了一男一女,男的..

    26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我的儿子”

    一、汪长禄先生来信昨天上午我同太虚和尚访问先生,谈起许多佛教历史和宗派的话,耽搁了一点多钟的工夫,几乎超过先生平日见客时间的规则五倍以上,实在抱歉的很。后来我和太虚匆匆出门,各自分途去了。晚边回寓,我..

    33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易卜生主义

    一易卜生最后所作的《我们死人再生时》(When We Dead Awaken)一本戏里面有一段话,很可表出易卜生所作文学的根本方法。这本戏的主人公是一个美术家,费了全副精神,雕成一副像,名为复活日。这位美术家自己说他这..

    45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中国书的收集法

    王(云五)先生告诉我说,众位在这里研究图书馆学,每星期请专家来讲演。我这个人,可以说是不名一家。白话文是大家做的,不能说专家;整理国故,实在说不上家。所以我今天来讲,并不是以专家的资格。并且我今天所讲..

    27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一研究欧洲学术史的人知道科学方法不是专讲方法论的哲学家所发明的,是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所发明的,不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培根(Bacon)、密尔(Mill)一般人提倡出来的,是伽利略(Galileo)、牛顿(Newton..

    39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大学的生活

    校长,主席,各位同学:我刚才听见主席说今天大家都非常愉快和兴奋,我想大家一定会提出抗议的,在这大热的天气,要大家挤在一起受罪,我的内心感到实在不安,我首先要向各位致百分之百的道歉。回来后一直没有做公开..

    28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治学方法

    在这样的热天,承诸位特别跑到这里来听我来讲话,我是觉得非常的感激,青年会的几位先生,特地组织这一个青年读书互助会,并且发起这样一个演讲周,亦非常值得赞助,在我个人,以为能够几个青年,互相的团结起来,组..

    44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考证学方法之来历

    我觉得很抱歉,辅仁大学的很多朋友几次要我来说几句话,可是一年以来,在外面跑了半年,很少时间,直到今天,才得和诸位见面,今天是应辅仁大学国文系之约来的,想到的考证学方法之来历这个题目,是和国文系有关系的..

    46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再谈谈整理国故

    鄙人前年曾在贵校的暑期学校讲演过一次整理国故,故今天的题名曰再谈谈整理国故。那时我重在破坏方面提倡疑古,今天要谈的却偏于建设方面了。我对人说:我国各种科学莫有一种比得上西洋各国,现在要办到比伦于欧美,..

    22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研究国故的方法

    研究国故,在现时确有这种需要。但是一般青年,对于中国本来的文化和学术,都缺乏研究的兴趣。讲到研究国故的人,真是很少,这原也怪不得他们,实有以下二种原因:一,古今比较起来,旧有的东西就很易现出破绽。在中..

    42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报纸文字应该完全用白话

    近几年来,中国报纸的趋势有两点最可注意:第一是点句的普遍;第二是白话部分的逐渐增加。这两件事其实只是一件事,都只是要使看报人容易了解,都只是要使报纸的文字容易懂得。古书的难懂,不全在文字的难认;识了几..

    25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领袖人才的来源

    北京大学教授孟森先生前天寄了一篇文字来,题目是论士大夫(见《独立》第十二期)。他下的定义是:士大夫者,以自然人为国负责,行事有权,败事有罪,无神圣之保障,为诛殛所可加者也。虽然孟先生说的士大夫,从狭义..

    42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