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与做人 / 胡适

研究国故的方法

2025-06-04 13:34 读书与做人

研究国故,在现时确有这种需要。但是一般青年,对于中国本来的文化和学术,都缺乏研究的兴趣。讲到研究国故的人,真是很少,这原也怪不得他们,实有以下二种原因:一,古今比较起来,旧有的东西就很易现出破绽。在中国,科学一方面,当然是不足道的;就是道德和宗教,也都觉浅薄得很。这样,当然不能引起青年们的研究兴趣了。二,中国的国故书籍,实在太没有系统了。历史书,一本有系统的也找不到;哲学也是如此。就是文学一方面,《诗经》总算是世界文学上的宝贝。但假使我们去研究《诗经》,竟没有一本书能供给我们做研究的资料的。原来中国的书籍,都是为学者而设,非为普通人一般人的研究而做的。所以青年们要研究,也就无从研究起。我很望诸君对于国故,有些研究的兴趣,来下一番真实的工夫,使彼成为有系统的。对于国故,亟应起来整理,方能使人有研究的兴趣,并能使有研究兴趣的人容易去研究。

国故的名词,比国粹好得多。自从章太炎著了一本《国故论衡》之后,这国故的名词于是成立。如果讲是国粹,就有人讲是国渣,国故(National Past)这个名词是中立的。我们要明了现社会的情况,就得去研究国故。古人讲,知道过去才能知道现在。国故专讲国家过去的文化,要研究它,就不得不注意以下四种方法:

一、历史的观念

现在一般青年,之所以对于国故没有研究兴趣的缘故,就是没有历史的观念。我们看旧书,可当彼做历史看。清乾隆时,有个叫章学诚的,著了一本《文史通义》。上边说:六经皆史也。我现在进一步来说:一切旧书古书都是史也。本了历史的观念,就不由然而然的生出兴趣了。如道家炼丹修命,确是很荒谬的,不值识者一笑。但本了历史的观念,看看他究竟荒谬到了什么田地,亦是很有趣的。把旧书当做历史看,知彼好到什么地步,或是坏到什么地步,这是研究国故方法的起点,是开宗明义第一章。

二、疑古的态度

疑古的态度,简要言之,就是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十个字。譬如《书经》,有《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之别。有人说,《古文尚书》是假的,《今文尚书》有一部分是真的,余外一部分,到了清时,才有人把它证明是假的。但是现在学校里边,并没把假的删去,仍旧读它全书,这是我们应该怀疑的。至于《诗经》,本有三千篇,被孔子删剩十分之一,只得了三百篇。《关雎》这一首诗,孔子把它列在第一首,这首诗是很好的。内容是一很好的女子,有一男子要伊做妻子,但这事不易办到,于是男子寤寐求之,连睡在床上都要想伊,更要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呢!这能表现一种很好的爱情,是一首爱情的相思诗。后人误会,生了许多误解,竟牵到旁的问题上去。所以疑古的态度有两方面好讲:一,疑古书的真伪。二,疑真书被那山东老学究弄伪的地方。我们疑古的目的,是在得其真,就是疑错了,亦没有什么要紧。我们知道,(没有)哪一个科学家是没有错误的。假使信而错,那就上当不浅了!自己固然一味迷信,情愿做古人的奴隶,但是还要引旁人亦入于迷途呢!我们一方面研究,一方面就要怀疑,庶能不上老当呢!

如中国的历史,从盘古氏一直相传下来,年代都是有表(Table)的,像煞有介事,看来很是可信。但是我们要怀疑,这怎样来的呢?根据什么呢?我们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究其来源怎样,要知道这年月的计算,有的是从伪书来的,大部分还是宋朝一个算命先生,用算盘打出来的呢。这哪能信呢!我们是不得不去打破彼的。

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以后呢?大部分也是不可靠的。如《禹贡》这一章书,一般学者都承认是可靠的。据我用历史的眼光看来,也是不可靠的,我敢断定它是伪的。在夏禹时,中国难道竟有这般大的土地么?四部书里边的经、史、子三种,大多是不可靠的。我们总要有疑古的态度才好!

三、系统的研究

古时的书籍,没有一部书是著的。中国的书籍虽多,但有系统的著作,竟找不到十部。我们研究无论什么书籍,都宜寻出它的脉络,研究它的系统。所以我们无论研究什么东西,都须从历史方面着手。要研究文学和哲学,就得先研究文学史和哲学史。政治亦然。研究社会制度,亦宜先研究其制度沿革史,寻出因果的关系,前后的关键,要从没有系统的文学、哲学、政治等里边,去寻出系统来。

有人说,中国几千年来没有进步,这话荒谬得很,足妨害我们研究的兴趣。更有一外国人,著了一部世界史,说中国自从唐代以后,就没有进步了,这也不对。我们定要去打破这种思想的。总之,我们是要从从前没有系统的文学、哲学、政治里边,以客观的态度,去寻出系统来的。

四、整理

整理国故,能使后人研究起来,不感受痛苦。整理国故的目的,就是要使从前少数人懂得的,现在变为人人能解的。整理的条件,可分形式内容二方面讲:

(一)形式方面:加上标点和符号,替它分开段落来。

(二)内容方面:加上新的注解,折中旧有的注解。并且加上新的序跋和考证,还要讲明书的历史和价值。

我们研究国故,非但为学识起见,并为诸君起见,更为诸君的兄弟姊妹起见。国故的研究,于教育上实有很大的需要。我们虽不能做创造者,我们亦当做运输人这是我们的责任,这种人是不可少的。

1921年7月于南京东南大学的演讲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徽州绩溪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读书与做人》选编胡适关于读书、治学、为人、处世方面反响较大的27篇杂文,包括读书、为什么读书、找书的快乐、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青年人的苦闷、一个问题、信心与反省、易卜生注意、治学的方法等。大师已逝,经典仍存。

猜你喜欢

  • 再論中學的國文教學

    今天的講題是中學的國文教學,兩年前民國九年,我曾在北京發表過一次(參看《胡適文存》卷一,頁三〇三以下),那時候沒有什麼標準,全憑理想立言。兩年以來,漸覺得我那些主張有一部分是禁得起試驗的,有一部分是無..

    15 中学的国文教授 2025-08-27
  • 中學國文的教授

    我是没有中学国文教授的经验的;虽然做过两年中学学生,但是那是十几年前的经验,现在已不适用了。况且当这个学制根本动摇的时代,我们全没有现成的标准可以依据,也没有过去的经验可以参考。我这个完全门外汉居然敢..

    14 中学的国文教授 2025-08-27
  • 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

    一 史料与方法在这篇论文里,我提出来的问题,是有关中国史研究之史料方面的诸问题。我在《怎样研究中国史?》[1]一文中,曾经指出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在这篇论文里,我曾经这样说过:研究历史,固然要有正确的..

    15 史料与史学 2025-08-26
  • 四、广西的印象

    这一年中,游历广西的人发表的记载和言论都很多,都很赞美广西的建设成绩。例如美国传教家艾迪博士(Shet wood Eddy)用英文发表短文说,中国各省之中,只有广西一省可以称为近于模范省。凡爱国而具有国家的眼光的中..

    15 南游杂忆 2025-08-23
  • 三、广西

    我们一月十一日下午飞到梧州了,在梧州住了一夜,我在广西大学讲演一次,次日在梧州中山纪念堂公开讲演一次。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先生是我的老师,校中教职员有许多是中国公学的老朋友,所以我在梧州住的一天是最快乐..

    17 南游杂忆 2025-08-23
  • 二、广州

    一月九日早晨六点多,船到了广州,因为大雾,直到七点,船才能靠码头。有一些新旧朋友到船上来接我,还有一些新闻记者围住我要谈话。有一位老朋友托人带了一封信来,要我立时开看。我拆开信,中有云:兄此次到粤,诸..

    14 南游杂忆 2025-08-23
  • 一、香港

    我在元旦上午坐哈里生总统船南下,一月四日早晨到香港,住在香港大学副校长韩耐儿(Sir Williaxn Homel)的家里。我在香港的日程,先已托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佛斯脱先生代为排定。西洋人是能体谅人的,所以每天上午都..

    16 南游杂忆 2025-08-23
  • 胡适

    18911962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1917年回国后于北京大学任教,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

    98 觉醒时刻 2025-06-11
  •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今天2月11日是爱迪生的一百十三年纪念日。明天2月12日是林肯的一百五十一年纪念日。去年2月12日,我参加林肯一百五十年纪念演说。今天我很高兴能参加爱迪生一百十三年的纪念会。林肯是自由的象征,爱迪生是科学的圣..

    53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毕业班的诸位同学,现在都得离开学校去开始你们自己的事业了,今天的典礼,我们叫作毕业,叫作卒业,在英文里叫作始业(Commencement),你们的学校生活现在有一个结束,现在你们开始进入一段新的生活,开始撑起自己..

    54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大宇宙中谈博爱

    博爱就是爱一切人。这题目范围很大。在未讨论以前,让我们先看一个问题:我们的世界有多大?我的答复是很大!我从前念《千字文》的时候,一开头便已念到这样的辞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宇宙是中国的字,和英文的Un..

    54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少年中国”的精神

    上回太炎先生话里面说现在青年的四种弱点,都是很可使我们反省的。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三,不要虚慕文明;四,不要好高骛远。这四条都是消极的忠告。..

    56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刚才吴县长报告了五十八年前我在此地的一段历史我在三岁至四岁间,随先人在台东住过一年多,在台南住过十个月要我把台东看作第二家乡;昨天台南市市长也向台南市市民介绍我是台南人;这番盛意,我非常感谢!吴县长预..

    54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学生与社会

    在文明的国家,学生与社会的特殊关系,当不大显明,而学生所负的责任,也不大很重。惟有在文明程度很低的国家,如像现在的中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特深,所负的改良的责任也特重。这是因为学生是受过教育的人,中国现..

    54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信心与反省

    这一期(《独立》一〇三期)里有寿生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我们要有信心》,在这文里,他提出一个大问题:中华民族真不行吗?他自己的答案是:我们是还有生存权的。我很高兴我们的青年在这种恶劣空气里还能保持他们..

    49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一个问题

    我到北京不到两个月。这一天我在中央公园里吃冰,几位同来的朋友先散了;我独自坐着,翻开几张报纸看看,只见满纸都是讨伐西南和召集新国会的话。我懒得看那些疯话,丢开报纸,抬起头来,看见前面来了一男一女,男的..

    52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我的儿子”

    一、汪长禄先生来信昨天上午我同太虚和尚访问先生,谈起许多佛教历史和宗派的话,耽搁了一点多钟的工夫,几乎超过先生平日见客时间的规则五倍以上,实在抱歉的很。后来我和太虚匆匆出门,各自分途去了。晚边回寓,我..

    77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易卜生主义

    一易卜生最后所作的《我们死人再生时》(When We Dead Awaken)一本戏里面有一段话,很可表出易卜生所作文学的根本方法。这本戏的主人公是一个美术家,费了全副精神,雕成一副像,名为复活日。这位美术家自己说他这..

    86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中国书的收集法

    王(云五)先生告诉我说,众位在这里研究图书馆学,每星期请专家来讲演。我这个人,可以说是不名一家。白话文是大家做的,不能说专家;整理国故,实在说不上家。所以我今天来讲,并不是以专家的资格。并且我今天所讲..

    50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一研究欧洲学术史的人知道科学方法不是专讲方法论的哲学家所发明的,是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所发明的,不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培根(Bacon)、密尔(Mill)一般人提倡出来的,是伽利略(Galileo)、牛顿(Newton..

    67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