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尚书正义 / 孔颖达

卷二十 秦誓第三十二

2025-06-07 14:12 尚书正义
秦穆公伐郑,遣三帅帅师往伐之。○事见鲁僖公三十三年。三帅,谓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帅,色类反,下注同。晋襄公帅师败诸崤,崤,晋要塞也。以其不假道,伐而败之,囚其三帅。○崤,户交反。塞,悉代反。假,工下反。还归,作《秦誓》。晋舍三帅,还归秦,穆公悔过作誓。

秦誓贪郑取败,悔而自誓。

[疏]“秦穆”至“秦誓”○正义曰:秦穆公使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帅师伐郑,未至郑而还。晋襄公帅师败之于崤山,囚其三帅。后晋舍三帅,得还归于秦。秦穆公自悔己过,誓戒群臣。史录其誓辞,作《秦誓》。○传“遣三”至“伐之”○正义曰:《左传》僖三十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围郑,郑使烛之武说秦伯,秦伯窃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不可。”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伐郑。是“遣三帅帅师往伐之”事也。序言“穆公伐郑”,嫌似穆公亲行,故辨之耳。○传“崤晋”至“三帅”○正义曰:杜预云:“殽在弘农渑池县西。”筑城守道谓之“塞”,言其要塞盗贼之路也。崤山险阨,是晋之要道关塞也。从秦向郑,路经晋之南境,于南河之南崤关而东适郑。《礼》征伐朝聘,过人之国,必遣使假道。晋以秦不假道,故伐之。《左传》僖三十二年,晋文公卒。三十三年,秦师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矫郑伯之命以牛十二犒师。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先轸请伐秦师。襄公在丧,墨缞绖。夏四月,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是襄公亲自帅师伐而败之,囚其三帅也。《春秋》之例,君将不言“帅师”,举其重者。此言“襄公帅师”,依实为文,非彼例也。又《春秋》经书此事云:“晋人及羑戎败秦师于殽。”实是晋侯而书“晋人”者,杜预云:“晋侯讳背丧用兵,通以贱者告也。”是言晋人告鲁,不言晋侯亲行,而云大夫将兵。大夫贱,不合书名氏,故称“人”也。直言败秦师于殽,不言秦之将帅之名,亦讳背丧用兵,故言辞略也。○传“晋舍”至“作誓”○正义曰:《左传》又称,晋文公之夫人文嬴,秦女也,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是晋舍三帅而得还,秦穆公于是悔过作誓。序言“还归”,谓三帅还也,嫌穆公身还,故辨之。《公羊传》说此事云:“四马只轮无反者。”《左传》称秦伯“向师而哭”,则师亦少有还者,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誓其群臣,通称士也。予誓告汝总言之首。总言之本要。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言民之行己,尽用顺道,是多乐。称古人言,悔前不顺忠臣。○乐音洛。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人之有非,以义责之,此无难也。若己有非,惟受人责,即改之如水流下,是惟艰哉。○俾,必尔反,下同。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言我心之忧,欲改过自新,如日月并行过,如不复云来,虽欲改悔,恐死及之,无所益。○复,扶又反。

[疏]“公曰”至“云来”○正义曰:穆公自悔伐郑,召集群臣而告之。公曰:“咨嗟!我之朝廷之士,听我告于汝,无得喧哗。我誓告汝众言之首,诰汝以言中之最要者。古人有言曰:‘民之行己,尽用顺道。是多乐。’言顺善事,则身大乐也。见他有非理,以义责之,此无难也。惟己有非理,受人之责,即能改之,使如水之流下,此事是惟难哉1言己已往之前不受人言,故自悔也。“今我心忧,欲自改过自新,但日月益为疾行,如似不复云来,恐己老死不得改悔也”。○传“誓其”至“称士”○正义曰:“士”者,男子之大号,故群臣通称之。郑云:“誓其群臣,下及万民,独云士者,举中言之。”○传“言民”至“忠臣”○正义曰:“讫”,尽也。“自”,用。“若”,顺。“盘”,乐也。尽用顺道则有福,有福则身乐,故云“是多乐”也。“称古人言”者,悔前不用古人之言,不顺忠臣之谋故也。昔汉明帝问东平王刘苍云:“在家何者为乐?”对曰:“为善最乐。”是其用顺道则多乐。○传“言我”至“所益”○正义曰:“逾”,益。“迈”,行也。“员”即“云”也。言日月益为疾行,并皆过去,如似不复云来。畏其去而不复来,夜而不复明,言己年老,前途稍近,虽欲改悔,恐死及之,不得修改,身无所益也。王肃云:“年已衰老,恐命将终,日月遂往,若不云来,将不复见日月,虽欲改过,无所及益。自恨改过迟晚,深自咎责之辞。”

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为我执古义之谋人,谓忠贤蹇叔等也,则曰未成我所欲,反忌之耳。○为,于伪反,下“为我谋”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惟指今事为我所谋之人,我且将以为亲而用之。悔前违古从今,以取破败。

[疏]“惟古”至“为亲”○正义曰:此穆公自说己之前过。我欲伐郑之时,群臣共为谋计,惟为我执古义之谋人,我则曰未成我之所欲,反猜忌之。惟指今事为我所谋之人,我且将以为亲己而用之。悔前违古从今,自取破败也。其“古之谋人”,当谓忠贤之臣若蹇叔之等。“今之谋人”,劝穆公使伐郑者,盖谓杞子之类,国内亦当有此人。

“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言前虽则有云然之过,今我庶几以道谋此黄发贤老,则行事无所过矣。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勇武番番之良士,虽众力已过老,我今庶几欲有此人而用之。○番音波。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仡仡壮勇之夫,虽射御不违,我庶几不欲用。自悔之至。○仡,许乞反。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惟察察便巧善为辨佞之言,使君子回心易辞,我前多有之,以我昧昧思之不明故也。○截,才节反。马云:“辞语截削省要也。”谝音辨,徐敷连反,又甫浅反,马本作偏,云:“少也,辞约损明,大辨佞之人。”易,羊石反。昧音妹。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如有束脩一介臣,断断猗然专一之臣,虽无他伎艺,其心休休焉乐善,其如是,则能有所容。言将任之。○介音界,马本作界,云:“一介,耿介,一心端悫者。”字又作个,音工佐反。断,丁乱反,又音短。猗,于绮反,又于宜反。技,其绮反,本亦作伎。他,本亦作它,吐何反。乐音洛。

[疏]“虽则”至“不欲”○正义曰:言我前事虽则有云然之过,我今庶几以道谋此黄发贤老,受用其言,则行事无所过也。番番然勇武之善士,虽众力既过老,而谋计深长,我庶几欲有此人而用之。仡仡然壮勇之夫,虽射御不有违失,而智虑浅近,我庶几不欲用之。自悔往前用壮勇之计失也。○“惟截截”至“有容”○正义曰:惟察察然便巧善为辩佞之言,能使君子回心易辞。我前大多有之,昧昧然我思之不明故也。如有一心耿介之臣,断断守善猗然,虽无他技艺,而其心乐善休休焉,其如是,则能有所含容。如此者,我将任用之。悔前用巧佞之人,今将任宽容善士也。○传“惟察”至“故也”○正义曰:“截截”犹“察察”,明辩便巧之意。“谝”犹辩也,由其便巧善为辩佞之言,使君子听之回心易辞。“皇”训大也,我前大多有之,谓杞子之等,及在国从己之人。以我昧昧而暗,思之不明,故有此辈在我侧也。○传“如有”至“任之”○正义曰:孔注《论语》,以“束脩”为“束带脩饰”,此亦当然。“一介”谓一心耿介。“断断”,守善之貌。“休休”,好善之意。如有束带脩饰,一心耿介,断断然守善猗然专一之臣,虽复无他技艺,休休焉好乐善道,其心行如是,则能有所含容。言得此人将任用之。“猗”者,足句之辞,不为义也。《礼记·太学》引此作“断断兮”,“猗”是“兮”之类,《诗》云“河水清且涟漪”是也。王肃云:“一介,耿介,一心端悫,断断守善之貌。无他技能,徒守善而已。休休,好善之貌。其如是,人能有所容忍小过,宽则得众。穆公疾技巧多端,故思断断无他技者。”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乐,善之至也。人之美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心好之至也。是人必能容之。○好,呼报反。啻,失豉反。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用此好技圣之人,安我子孙众人,亦主有利哉!言能兴国。

[疏]“人之”至“利哉”○正义曰:此说大贤之行也。大贤之人,见人之有技,如似己自有之。见人之有美善通圣者,其心爱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爱彼美圣,口必称扬而荐达之,其心爱之,又甚于口,言其爱之至也。是人于民必能含容之。用此爱好技圣之人,安我子孙众民,则我子孙众民亦主有利益哉!言其能兴邦也。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见人之有技艺,蔽冒疾害以恶之。人之美圣,而违背壅塞之,使不得上通。○冒,莫报反。恶,乌路反。背音佩。壅,于勇反。塞,先得反。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冒疾之人,是不能容人用之,不能安我子孙众人,亦曰危殆哉p殆,唐在反。

[疏]“人之”至“殆哉”○正义曰:此说大佞之行也。大佞之人,见人之有技,蔽冒疾害以恶之。见人之有美善通圣者,而违背壅塞之,使不达于在上。是人之不能含容人也。用此疾恶技圣之人,不能安我子孙众民,则我子孙众民亦曰危殆哉!言其必乱邦也。○传“见人”至“上通”○正义曰:传以“冒”为覆冒之“冒”,谓蔽障掩盖之也。“疾”谓疾恶之,谓憎疾患害之也。见人之美善通圣而违背之,不从其言;壅塞之,使不得上通,皆是佞人害贤之行也。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杌陧,不安,言危也。一人所任用,国之倾危,曰由所任不用贤。○杌,五骨反。陧,五结反,徐语折反。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国之光荣,为民所归,亦庶几其所任用贤之善也。穆公陈戒,背贤则危,用贤则荣,自誓改前过之意。

[疏]“邦之”至“之庆”○正义曰:既言贤佞行异,又言用之安否。邦之杌陧,危而不安,曰由所任一人之不贤也;邦之光荣,为民所归,亦庶几所任一人之有庆也。言国家用贤则荣,背贤则危,穆公自誓将改前过,用贤人者也。人者也。

《尚书》学著作。唐代颁行的《五经正义》之一,二十卷。孔颖达等撰。唐贞观年间,“新定五经”颂布后,太宗又命撰《五经义疏》。由孔颖达领衔,王德韶、李子云等执笔,撰《尚书义疏》。该书以梅赜所献伪《孔传古文尚书》(《舜典》篇用姚方兴所献本)为底本,甄录南北朝以来各家旧有疏注,尤其是刘焯、刘炫的旧疏,“览古人之传记,质近代之异同,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烦而增其简。”(《尚书正义序》),加以综合发挥而成。初稿撰成后,几经讨论修改,马嘉运驳正其失,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增损其辞,直到高宗永徽四年,始定稿刊行,定名为《尚书正义》。从此,《尚书》各种异文版本以及各家学说不再流行。由于该书抛弃和排斥马融、郑玄、王肃等注本,而肯定伪《孔传古文尚书》,不仅使人们对《尚书》真正版本的面目认识模糊,而且常常使自身的解说陷入矛盾之中,不能自圆。然而,此书保留了汉以来经学界研究《尚书》的一些成果,特别是使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得以流传下来,应该是一大功绩。有《十三经注疏》本。

猜你喜欢

  • 一~二十

    一、赶牛人与山母很久以前,一个赶牛人载满了盐腌的鲭鱼准备去山村里卖,结果却在半道上碰见了山母。山母对赶牛人说:赶牛人,给我一条盐腌鲭鱼!赶牛人无奈,只得从牛背上抽出一条鱼给山母,然后慌忙逃走了。但是山..

    12 日本昔话 2025-10-16
  • 卷二十二 横吹曲辞二

    ○汉横吹曲二 唐·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

    14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二十 鼓吹曲辞五

    ○齐随王鼓吹曲(谢朓) (齐永明八年,谢朓奉镇西随王教於荆州道中作:一曰《元会曲》,二曰《郊祀曲》,三曰《钧天曲》,四曰《入朝曲》,五曰《出藩曲》,六曰《校猎曲》,七曰《从戎曲》,八曰《送远曲》,九曰..

    15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嘉祐集卷十五 杂文二十一首

    张益州画像记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

    20 嘉祐集 2025-10-12
  • 卷第四百二十二 龙五

    许汉阳 刘禹锡 周邯 资州龙 韦思恭 卢元裕 卢翰 李修 韦宥 尺木 史氏子----------------------------------------许汉阳许汉阳,本汝南人也。贞元中,舟行于洪饶间。日暮,江波急,寻小浦路入。不觉行三四里,到一湖..

    13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二十 龙三

    俱名国 释玄照 王景融 凌波女 陶岘 齐浣 沙州黑河 兴庆池龙 井龙 旃然 龙门----------------------------------------俱名国僧祗律云,佛住舍卫城南方。有邑名大林,时有商人驱八牛到北方俱名国。有一商人在泽中牧牛..

    15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三百三十七 鬼二十二

    韦璜 薛万石 范俶 李浣 张勍 牛爽 李咸 李昼 元载 萧审----------------------------------------韦璜潞城县令周混妻者,姓韦名璜,容色妍丽,性多黠惠。恒与其嫂妹期曰:"若有(期曰若有四字原作若云若月,据明钞本..

    17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三十五 鬼二十

    浚仪王氏 章仇兼琼 李林甫 陈希烈 杨国忠 李叔霁 新繁县令 姚肖品 梁守威----------------------------------------浚仪王氏浚仪王氏,士人也。其母葬,女婿裴郎饮酒醉,入冢卧棺后,家人不知,遂掩圹。后经数日不见..

    13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二十二 鬼七

    陶侃 谢尚 襄阳军人 吕顺 桓恭 庾崇 曹公船 王志都 唐邦 王矩周义 袁乞 王恒之 刘遁 王思规 华逸 张君林 蛮兵 陈皋 袁无忌新蔡王昭平 远学诸生----------------------------------------陶侃陶侃,字士竹,曾如厕,..

    25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

    蔡谟 姚元起 闾勦 孙稚 索逊 冯述 任怀仁 王明 王彪之 王凝之 姚牛 桓恭 阮瑜之 刘澄刘道锡 赵吉 司马隆----------------------------------------蔡谟蔡谟征为光禄大夫,在家,忽闻东南啼哭声,有若新死。便见一少..

    17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一十二 神二十二

    楚州人 陷河神 謇宗儒 滑能 柳晦 刘山甫 尔朱氏 李仲吕 新昌坊民裴氏女 夏候祯 徐焕 罗弘信 李嶢----------------------------------------楚州人近楚泗之间,有人寄妻及奴婢数人于村落。客游数年,一日归至。村中长..

    17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

    张无颇 王锜 马朝 郄元位 夏阳赵尉 卢嗣宗 三史王生 张生----------------------------------------张无颇长庆中,进士张无颇,居南康,将赴举,游丐番禺。值府帅改移,投诣无所。愁疾卧于逆旅,仆从皆逃。忽遇善易..

    19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

    裴光庭 安禄山 孙思邈 孙生 衡相 马禄师 李含章 尚衡 柳芳陈昭 卢齐卿 梁十二 冯七 马生----------------------------------------裴光庭姚元崇,开元初为中书令。有善相者来见,元崇令密於朝堂。目(目原作自,据明..

    18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

    申光逊 孙光宪 渔人妻 陈寨 陶俊 张易 广陵木工 飞盅 菌毒田承肇 蛇毒 冶葛鸩 杂说药异疾绛州僧 崔爽 刘录事 句容佐史 崔融 刁俊朝 李生 魏淑 皇甫及 王布 侯又玄 李言吉 蒯亮-------------------------------------..

    17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一百二十三 报应二十二

    胡激 秦匡谋 韦判官 杨收宋柔 王表 乾宁宰相--------------------------------------------胡激唐胡激者,前岭南节度使诞(诞明抄本作证。)之子也。宰相贾餗知举,登进士第。大和中,甘露之变,北军方捕餗,有禁军..

    12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二 报应二十一

    陈义郎 达奚珣 华阳李尉 段秀实马奉忠 郓卒 乐生 宋申锡蜀营典--------------------------------------------陈义郎陈义郎,父彝爽,与周茂方皆东洛福昌人。同于三乡习业,彝爽擢第,归娶郭愔女,茂方名竟不就,唯与..

    11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一 报应二十

    杜通达 邢文宗 长孙无忌 娄师德王瑱 江融 李昭德 弓嗣业 周兴 鱼思咺 索元礼 张楚金 崔日知 苏颋 李之 唐王皇后 杨慎矜 师夜光 崔尉子--------------------------------------------杜通达唐齐州高苑人杜通达,贞观..

    11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 报应十九

    梁武帝 张裨 羊道生 释僧越 江陵士大夫 徐铁臼 萧续 乐盖卿 康季孙 张绚 杨思达 弘氏 朱贞 北齐文宣帝 梁武帝 韦戴 隋庶人勇 京兆狱卒 邛人--------------------------------------------梁武帝梁武帝萧衍杀南齐主东..

    21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

    王贾 颜真卿--------------------------------------------王贾婺州参军王贾,本太原人,移家覃怀,而先人之垄,在于临汝。贾少而聪颖,未尝有过,沉静少言。年十四,忽谓诸兄曰:“不出三日,家中当恐,且有大丧。..

    16 太平广记 2025-10-06
  • 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

    罗公远 仆仆先生 蓝采和--------------------------------------------罗公远罗公远,本鄂州人也。刺史春设,观者倾郡。有一白衣人长丈余,貌甚异,随群众而至,门卫者皆怪之。俄有小童傍过,叱曰:“汝何故离本处,..

    19 太平广记 2025-10-0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