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宋词赏析

《贺圣朝·留别》全文及赏析_叶清臣

2025-06-08 11:38 古代文学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 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

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鉴赏】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北宋首都汴京留别友人之作。

全词以别易会难为主旨,上片写留饮,下片写惜别。

开篇写作者满斟绿色的美酒,劝友人暂留,且不要匆匆归去。继而,词中又写作者纵酒高歌,劝友人钧,切切絮絮倾诉离情。这里,用春色 、离愁、风雨,构成了一幅离别图:春佳月,风雨凄凄,离愁万绪,为下片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三分春色 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虽然还是以词家习惯运用的情景 融的手法来描写离愁,但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词人设想春色 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 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而此处的风雨,只是表象,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

这里写风雨,用的就是这种以景写情的笔法。所谓三分春色 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 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作者用笔,貌轻实重,饱和了作者的全部感情,确实是情景 融、情深意长。苏轼著名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句云:春色 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大约即是从此处脱胎。

上片,由举杯挽留写到离别情怀,由外部行动而至内心感情,多为顺笔。下片则转折颇多。过片花开两句,紧承上片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花开句,用韩偓《谪仙怨》花开花谢相思句意,但作者只写花开花谢而不说相思,实际上相思已包容上片的离愁别绪之中。都来几许,是说这种相思总的算来会有多少,由挚友不得长聚而引起的时序更迭、流年暗换的慨叹与迷惘,亦暗寓其中。这两句深化了上片的离愁。但作者马上又冲破了感伤缠绵 的氛围,用且高歌休诉句一变而为高亢旷达。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作者的自我排遣,表现出作者开朗豁达的胸怀。可是一想到别易会难,明年此际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这首词先写离愁,继而排解宽慰,终写怅惘之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

此词语言刚健,笔调雄浑,怅惘的别情背后,透露出一股豪迈开朗的气息。词中三分春色 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句,为苏轼《水龙吟》一池萍碎,春色 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以及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蓝本。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猜你喜欢

  • 《代送人赴召司农》原文、翻译

    代送人赴召司农①当年持节使②,宽厚出诚心。郡国承风远③,朝廷注意深。十行初下诏④,四海望为霖。几夜台星转⑤,光侵九棘林⑥。【注解】①司农:官名,汉始置,掌钱谷之事。②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

    2 古代文学 2025-07-23
  • 《春游西园》原文及赏析

    春游西园闲步西园里,春风明媚天。蝶疑庄叟梦,絮忆谢娘联。踏草青茵软,看花红锦鲜。徘徊月影下,欲去又依然。【鉴赏】草茵花红,蝶舞絮影,诗人从景物开始展开联想,女诗人独自留在西园闲步赏春。曲终人散,西园寂..

    3 古代文学 2025-07-23
  • 《春睡》原文及翻译

    春睡午窗春睡中,堆枕起来时。瘦怯罗衣褪,慵妆鬓影垂①。旧愁消不尽,新恨忽相随。有蝶传魂梦,无鸿寄别离②。【注解】①慵妆鬓:偏垂一边的蓬松发髻。②鸿:大雁。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春日有作》原文及翻译

    春日有作景近清明节,垂杨翠缕长。塞鸿归朔漠①,海燕渡潇湘②。花丽繁争景,莺娇巧转簧③。西园正明媚④,收拾入吟乡。【注解】①塞鸿: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春日感怀》原文及翻译

    春日感怀寂寂多愁客,伤春二月中。惜花嫌夜雨,多病怯东风。不奈莺声碎,那堪蝶梦空。海棠方睡足,帘影日融融①。【注解】①融融:和暖,明媚。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春半》原文及翻译

    春半拭目凭阑久,柔风拂面吹。莺花争妩媚①,诗酒斗清奇。已近清明节,初过上巳时。莫萦寻俗事,随意乐春熙②。【注解】①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②春熙:春日融和的光辉。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除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除夜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椒盘卷红独①,柏酒溢金杯②。残腊余更尽③,新年晓角催④。争先何物早?唯有后园梅。【注解】①椒盘:盛有椒的盘子。古时正月初一日用盘进椒,饮酒则取椒置酒中。②柏酒:即柏叶酒。古..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初冬书怀》原文及赏析

    初冬书怀触目圆池景,荷枯菊已荒。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一江一 上风翻赤,庭前橘带黄。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鉴赏】作者面对冬日空凉园景,内心被触动。触目是枯荷荒菊,萧条简陋如若被光一陰一侵夺。看过..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书窗即事》原文及赏析

    书窗即事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①。多情是蜂蝶②,飞过粉墙西③。【注解】①春归:春天去了。②蜂蝶:旧时常用以借指帮衬风月的人。③粉墙:白色的墙。【译文】花儿静静地落下,春天无声无息;鸟儿好像不知道春要归..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长宵》原文及翻译

    长宵霜月照人悄①,迢迢夜未阑②。鸳帏梦展转③,珠泪向谁弹④?【注解】①霜月:寒夜的月亮。②迢迢:漫长,长久。阑:夜,人静。③鸳帏:绣有鸳纹的帐帏。夫妻或情人 的寝具。展转: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④珠..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月华清·梨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华清梨花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欹枕裴回①,又听一声干鹊②。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除却,是一江一 梅曾许,诗人吟作。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西江月·春半》原文、翻译及赏析

    西一江一 月春半办取舞裙歌扇①,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②。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一江一 干③。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④。【注解】①舞裙歌扇:歌舞者服用的衫和扇。亦借指歌舞或歌舞..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卜算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卜算子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①。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②。吹彻小单于③,心事思重省。拂拂风前度暗香④,月色侵花冷。【注解】①映带:指竹与梅互相衬托。②疏影:疏朗的影子。③彻:尽、终了。小单于:唐代..

    5 古代文学 2025-07-23
  • 《念奴娇》原文、翻译及赏析

    念一奴一娇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①,一时堆积。斜倚东风浑漫漫②,顷刻也须盈尺。玉作楼台,铅溶天地,不见遥岑碧③。佳人作戏④,碎揉些子抛掷⑤。争奈好景难留,风僝雨僽⑥,打碎光凝色。总有十分轻妙态,谁似旧时..

    3 古代文学 2025-07-23
  • 《念奴娇·冬晴无雪》原文、翻译

    念一奴一娇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云欲同时,霰将集处①,红日三竿揭②。六花翦就③,不知何处施设④。应念陇首寒梅⑤,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待出和羹金鼎手⑥,为把玉盐..

    5 古代文学 2025-07-23
  • 《鹊桥仙·七夕》原文、翻译

    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西风罢暑①,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微凉入袂②,幽欢生座③,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注解】①西风: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②袂(mi)..

    6 古代文学 2025-07-23
  • 《菩萨蛮·湿云不渡溪桥冷》原文、翻译

    菩萨蛮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鉴赏】这首《咏梅》词是体现朱淑真清新婉丽、蓄思含情之优秀风格的代表作。上片,先为梅花之出..

    6 古代文学 2025-07-23
  • 《菩萨蛮·木樨》原文、翻译

    菩萨蛮木樨也无梅柳新标格①,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②。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注解】①梅柳:梅与柳。梅花开放,柳枝吐芽,均是春天降临的信息,故常以并称。标格:..

    5 古代文学 2025-07-23
  • 《菩萨蛮·秋》原文、翻译

    菩萨蛮秋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①。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起来钩翠箔②,何处寒砧作③。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④。【注解】①蛩(qing)吟:蟋蟀吟叫。②翠箔(b):绿色的帘幕。③寒砧(zhēn):指寒秋的捣..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原文、翻译及赏析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①。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注解】①凤帏:闺中的帷帐。【译文】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

    4 古代文学 2025-07-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