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元好问

《摸鱼儿》原文及赏析

2025-06-09 12:12 古代文学

●摸鱼儿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前小序为:乙丑岁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皆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景石为识,是曰雁丘,时同行有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时作无宫商,今改定之。可见,这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才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

乙丑即金宗泰和五年(120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来,为殉情者发问,实际也是对殉情者的赞美。直教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生死相许是对至情至爱的盛赞,这直教二字,则声如巨雷,惊天地,泣鬼神。天南地北二句写雁的生活。双飞客即为雁。大雁秋南下而春北归,双飞双宿,形影不离,经寒冬,历酷暑,多像人间的那一对痴男 怨女。无论是 聚,还是离别都仿佛眼前,刻骨铭心。君应四句揣想雁的心情。君指殉情的雁。侥幸脱网后,想未来之路万里千山,层云暮雪,形孤影单,再无爱侣同趣共苦,生有何乐呢?不如共赴黄泉吧,这里对殉情雁的心理世界做了形象的描写,使读者的热血不由不沸腾起来。

过片后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横汾三句写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处。汉代帝王曾来巡游,但现在这里却箫鼓绝响,只余烟树,一派凄冷,横汾横渡汾水。汉武帝《秋风辞》有汎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秋风辞》有箫鼓鸣兮发棹歌平楚,如言平林。招魂二句意为雁死不能复生,山鬼枉自哀啼。招魂楚些意为用楚些招魂。语出《楚辞招魂》,它的句尾用些字,故言楚些。何嗟及即嗟何及。《诗经·王风》中有何嗟及矣,元词本此。山鬼啼风雨本自《楚辞·九歌·山愿》杳冥冥兮羌书晦,东风飘兮神买雨。这里作者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雁的悲苦生活,表达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与惋惜天地妤二句,写雁的殉情将使它不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它的声名会惹起上天的忌妒。这是词人对殉情大雁的礼赞。千秋四句,写雁丘将永远受到词人的凭吊。

总之,这首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表达了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对至情至爱的讴歌。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猜你喜欢

  • 《立春前一日》原文及赏析

    立春前一日梅花枝上雪初融,一夜 高风激转东。芳草池塘冰未薄,柳条如线著春工。【鉴赏】盛开着梅花的枝头积雪刚融化,吹了一夜 的西风因春的到来而急转为东风。小草已吐新芽,显出春意,池塘里寒冰依旧;而纤若细线..

    4 古代文学 2025-07-24
  • 《春昼偶成》原文及赏析

    春昼偶成默默深闺昼掩关①,简编盈案小窗寒②。却嗟流水琴中意,难向人前取次弹。【注解】①掩关:关闭,关门。②简编:串连竹简的带子。【鉴赏】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深闺女子闭门无言,堆积于案的书籍,寒意料峭的小..

    3 古代文学 2025-07-24
  • 《春雨/雨中写怀》原文

    春雨/雨中写怀东风吹雨苦生寒,悭涩春一光 不放宽①。万紫千红浑未见,闲愁先占许多般。【注解】①悭(qiān)涩:吝啬。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

    3 古代文学 2025-07-24
  • 《春夜感怀》原文

    春夜感怀清一江一 碧草两悠悠①,各自风一流 一种愁。正是落花寒食夜②,夜半无人倚空楼。【注解】①悠悠:辽阔无际,遥远。②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

    4 古代文学 2025-07-24
  • 《春夜》原文

    春夜半檐斜月人归后①,一枕清风梦破时②。无奈梨花春寂寂,杜鹃声里只颦眉③。【注解】①斜月:西斜的落月。②一枕:犹言一卧。卧必以枕,故称。③颦(pn)眉:皱眉。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

    5 古代文学 2025-07-24
  • 《春燕》原文

    春燕檐前日暖翩翩过①,帘外风轻对对斜。偏是社来还社去,年年不见腊梅花。【注解】①檐(yn):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翩翩:飞行轻快貌。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

    4 古代文学 2025-07-24
  • 《春晓杂兴》原文

    春晓杂兴挑尽残灯梦欲迷,子规催月小楼西①。纱窗偷眼天将晓,无数宿禽花下啼②。【注解】①子规:即杜鹃。②宿禽:栖息的鸟。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

    5 古代文学 2025-07-24
  • 《春宵》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宵梦回酒醒春愁怯①,宝鸭烟销香未歇②。薄衾无奈五更寒,杜鹃叫落西楼月。【注解】①梦回:梦醒。②宝鸭:鸭形的香炉。【鉴赏】诗人在独苦寂寞的日子常常借酒浇愁,矇眬入睡,但是还没熟睡又被清寒触醒,触醒后又..

    4 古代文学 2025-07-24
  • 《春色有怀》原文、翻译

    春一色 有怀客里逢春想恨浓,故园花木梦魂同。连堤绿荫晴烟里①,映水红摇薄雾中②。【注解】①连堤:长堤。绿荫:有叶树木底下的一陰一地。②薄雾:淡薄的雾气。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

    4 古代文学 2025-07-24
  • 《春日闲坐》原文、翻译

    春日闲坐社燕归来春正浓①,摧花雨晴一番风。倚楼闲省经由处,月馆云藏望眼中②。【注解】①社燕: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有社燕之称。②月馆:馆名。传说舜时筑于衡山之麓以望月,故名。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

    3 古代文学 2025-07-24
  • 《春日亭上观鱼》原文及赏析

    春日亭上观鱼春暖长一江一 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鉴赏】诗中并无说明诗人身处之地,乍看以为她在长一江一 边。但结合诗题,其实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家中花园池塘边观鱼是所见..

    4 古代文学 2025-07-24
  • 《除日/除夜》原文

    除日/除夜爆竹声中腊已残,绀酥酒暖烛花寒①。朦胧晓色笼春一色 ②,便觉风光不一般。【注解】①绀(gn):喻能帮助记忆的事物。②晓色:拂晓时的天色,晨曦。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

    3 古代文学 2025-07-24
  • 《初秋雨晴》原文

    初秋雨晴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浮云尽逐黄昏去,楼角新蟾挂玉钩①。【注解】①新蟾(chn):新月。神话传说月中有三足蟾蜍,因以蟾代称月。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

    6 古代文学 2025-07-24
  • 《长宵》原文

    长宵月转西窗斗帐深①,灯昏香烬拥寒裘②。魂飞何处临风笛③,肠断谁家捣夜砧④?【注解】①斗帐:帐形如覆斗。故以为名。②香烬:焚香的余烬。③风笛:管乐器,由风囊、吹管和若干簧管组成,流行于欧洲民间。④夜捣..

    2 古代文学 2025-07-24
  • 《长春花》原文

    长春花一枝才谢一枝殷①,自是春工不与闲②。纵使牡丹称绝艳,到头荣瘁片时间③。【注解】①殷(yān):红色。②春工:春季造化万物之工。③荣瘁(cu):犹盛衰。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

    4 古代文学 2025-07-24
  • 《白菊》原文

    白菊回旋秋色漙情露①,凌厉西风洁嫩霜。莫作东篱等闲看②,清新曾结广寒香。【注解】①漙(tun):形容露水多。②东篱: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

    5 古代文学 2025-07-24
  • 《寄大人二首》原文

    寄大人二首 其一去家千里外,飘泊苦为心。诗诵南陔句①,琴歌陟岵音②。承颜故国远③,举目白云深。欲识归宁意④,三年数岁一陰一。【注解】①南陔(gāi):奉养和孝敬双亲。②琴歌:弹琴与唱歌。陟(zh)岵(h):借指父..

    4 古代文学 2025-07-24
  • 《和前韵见寄》原文、翻译及赏析

    和前韵见寄 其一忽得南来信,殷勤慰我心。新诗怜俊逸①,清伦忆俗音②。目断乡程远③,楼高客恨深。三年重会後,依旧见荆一陰一。【注解】①俊逸:卓异,不同凡俗。②清伦:清高超群。③目断:远望一直到看不见。乡..

    4 古代文学 2025-07-24
  • 《伤春》原文、翻译

    伤春阁泪抛诗卷①,无聊酒独亲②。客情方惜别,心事已伤春③。柳暗轻笼日,花飞半掩尘。莺声惊蝶梦④,唤起旧愁新。【注解】①阁泪:含着眼泪。②无聊:郁闷,精神空虚。③伤春:因春天到来引起的忧伤苦闷。④蝶梦:..

    5 古代文学 2025-07-24
  • 《独坐》原文、翻译

    独坐卷帘待明月,拂槛对西风①。夜气涵秋色,瑶河浸碧空②。草根鸣蟋蟀,天外叫冥鸿③。几许旧时事,今宵谁与同?【注解】①槛:栏杆。②瑶河:指银河。碧空:青蓝色的天空。③冥鸿:高飞的鸿雁。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

    4 古代文学 2025-07-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