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王清任

怀胎说

2025-06-22 10:19 读医

(兼记难产胎衣不下方)

古人论胎在子宫,分经轮养,一月肝经养,二月胆经养,三月心经养,四月三焦养,五月脾经养,六月胃经养,六月肺经养,八月大肠养,九月肾经养。若依其论,胎至两月,自当肝经交代,胆经接班。此论实在无情无理,儿在母腹,全赖母血而成,一言可了,何必图取虚名,故作欺人之论?又如子啼门云,儿在母腹,口含脐带疙瘩,吮血养生。请问初结胎无口时,又以何物吮血养生?既不明白,何不归而谋诸妇,访问收主婆?访问的确再下笔,断不致遗笑后人。岂知结胎一月之内,并无胎衣。

一月后两月内,始生胎衣。胎衣即成,儿体已定,胎衣分丙段,一段厚,是双层,其内盛血;一段薄,是单层,其内存胎,厚薄之间,夹缝中长一管,名曰脐带,下连儿脐。母血入胎衣内盛血处,转入脐带,长赃腑肢体,周身齐长。并非先长某脏,后长某腑。一月小产者,并无胎衣。两月小产者,有胎衣,形如秤锤,上小下大,不过三指长短。三月小产者,耳目口鼻俱备,惟手足有拳不分指。至月足临生时,儿蹬破胎衣,头转向下而上,胎衣随胎而下,胎衣上之血,随胎衣而下,此其长也,最关紧要是难产,古人原有开骨散,服之有效者,有不效者,其方总论活血开骨,不重用力劳乏。余每用开骨散,重加黄耆,不过一时胎即下。至胎衣不下,古人原有没竭散,始而用之,有效有不效,继而加倍用之,胎衣立下。药味要紧。分两更要紧。

古开骨散

治难产。

当归一两 川芎五钱 龟板八钱 血余一团烧灰

加生黄耆四两。

水煎服。

古没竭散

治胎衣不下。

没药三钱 血竭二饯

为末,滚水调服。

黄耆桃红汤

治产后抽风,两目天吊,口角流涎,项背反张,昏沉不省人事。

黄耆八两生 桃仁三钱研 红花二钱

水煎服。

妇科以《济阴纲目》为最,《医宗金鉴》择其方论,纂为歌诀,令人易读易记。惟抽风一症,方不效,余已补之。

古下瘀血汤

治血鼓。何以知是血鼓?腹皮上有青筋,是血鼓腹大。

桃仁八钱 大黄五分 蟅虫三个 甘遂五分为末冲服或八分

水煎服。与前隔下逐瘀汤,转流服之安。

抽葫芦酒

治腹大周身肿。

自抽干葫芦,焙为末,黄酒调服三钱。若葫芦大,以黄酒入内煮一时,服酒颇效。取其自抽之义。

蜜葱猪胆汤

治通身肿,肚腹不大。

猪胆一个取汁 白蜜四两四钱调和一处

葱头四个带白一寸 黄酒半斤

用酒煎葱两、三沸,将酒冲入蜜胆内,服之立效。

刺猬皮散

治遗精,梦而后遗,不梦而遗,虚实皆效。

刺猬皮一个,瓦上焙干为末,黄酒调,早服实在效,真难吃。

小茴香酒

治白浊,俗名骗白,又名下淋,精道受风寒,药全不效。

小茴香一两炒黄,为粗末,黄酒半斤烧滚,冲,停一刻,去渣服酒。

作者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河北省玉田县人,世居玉田县鸭鸿桥。曾做过武库生,后至北京行医,是嘉庆至道光年间的名医。 王清任的主要著作为《医林改错》,这是一部几百年来令医学界争论不休的书。书中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的观点。其一便是“改错”,王清任认为,我国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并不确切,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儿童尸体300多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他认为前世许多医书的讲法不正确,须改正,故书名便为《医林改错》;另一主要内容主要表明了他对人体气血的一个特殊的认识。他认为气与血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不论外感内伤,对于人体的损伤,皆伤于气血而非脏腑。气有虚实:实为邪实,虚为正虚;血有亏瘀,亏为失血,瘀为阻滞。他认为瘀血是由于正气虚,推动无力造成的,故血瘀证皆属虚中夹实。故而他倡导“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大法则,这就是他的著名的“瘀血说”。

猜你喜欢

  • 《慎疾刍言》跋

    《慎疾刍言》一卷,凡十九篇,徐君灵胎所着。徐君初名大椿,更名大业,晚自号洄溪,吴江人,生有异禀。初学举业,补邑诸生弗屑就,去而穷经;又好读黄老、阴符、既益泛滥,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刀剑伎击、勾卒嬴..

    0 读医 2025-08-07
  • 宗传

    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今将学医必读之书并读法,开列于下,果能专心体察,则胸有定见,然后将后世之书,遍观博览,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长而去其短矣。《灵枢经》..

    0 读医 2025-08-07
  • 诡诞

    医药为人命所关,较他事尤宜敬慎。今乃眩奇立异,竟视为儿戏矣!其创始之人,不过欲骇愚人之耳目,继而互相效尤,竟以为行道之快捷方式,而病家则以为名医异人之处在此,将古人精思妙法,反全然不考,其弊何所底止?..

    0 读医 2025-08-07
  • 秘方

    古圣设立方药,专以治病,凡中病而效者,即为秘方,并无别有奇药也。若无病而服药,久则必有偏胜之害,或有气血衰弱,借药滋补,亦必择和平纯粹之品,审体气之所偏而稍为资助。如世所为秘方奇术、大热大补之剂,乃昔..

    0 读医 2025-08-07
  • 延医

    疾病为生死相关,一或有误,追悔无及。故延医治病,乃以性命相托也,何可不加意慎择!如无的确可信之人,宁可不服药以待命。乃世人独忽于此,惟以耳为目,不考其实学何如?治效何若?闻人称说,即延请施治,服药无效..

    0 读医 2025-08-07
  • 煎药服药法

    煎药之法各殊∶有先煎主药一味,后入余药者,有先煎众味,后煎一味者,有用一味煎汤以煎药者;有先分煎,后并煎者;有宜多煎者(补药皆然);有宜少煎者(散药皆然);有宜水少者;有不煎而泡渍者;有煎而露一宿者;..

    0 读医 2025-08-07
  • 制剂

    古时权量甚轻∶古一两,今二钱零;古一升,今二合,古一剂,今之三服。又古之医者,皆自采鲜药,如生地、半夏之类,其重比干者数倍,故古方虽重,其实无过今之一两左右者。惟《千金》、《外台》间有重剂,此乃治强实..

    0 读医 2025-08-07
  • 治法

    凡病只服煎药而愈者,惟外感之症为然,其余诸症,则必然丸、散、膏、丹、针、灸、砭、镰,浸洗、熨、 ,蒸、提、按摩等法,因病施治。乃今之医者,既乏资本,又惜功夫,古方不考,手法无传,写一通治煎方,其技已毕..

    0 读医 2025-08-07
  • 外科

    治外科,始起欲其不大,将成欲其不痛。大则伤肌烂肤,腐骨穿筋,难以收口;痛则冲心犯胃,耗血亡津,恶症丛生矣。故始起之时最重围药,束其根盘,截其余毒,则顶自高而脓易成,继则护心托毒治其内,化腐提脓治其外,..

    0 读医 2025-08-07
  • 老人

    能长年者,必有独盛之处。阳独盛者,当补其阴;阴独盛者,当益其阳。然阴盛者十之一二,阳盛者十之八九。而阳之太盛者,不独当补阴,并宜清火以保其阴。故老人无不头热、耳聋、面赤、便燥,现种种阳症。乃医者为老人..

    2 读医 2025-08-06
  • 阴症

    六淫之邪,不但暑、燥、火固属乎热,即风、寒、湿亦变为热。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故外感总以散热为治;惟直中阴经之伤寒,必现脉紧便青,畏寒倦卧,不喜饮,舌无胎,..

    4 读医 2025-08-06
  • 用药

    医道起于神农之着《本草》,以一药治一病,但一病有数症(统名为病,如疟、痢之类;分名为症,如疟而呕吐、头疼,痢而寒热、胀痛之类)。后之圣人取药之对症者,合几味而成方,故治病必先有药而后有方。方成之后,再..

    4 读医 2025-08-06
  • 补剂

    学问之道,必由浅入深,从未有浅近不知而专求怪僻者。况医法一误,必至伤生害命,尤不可不慎也!夫所谓浅近者,如伤风则防风、荆芥,感寒则苏叶、葱头,咳嗽则苏子、杏仁,伤食则山楂、神曲,伤暑则香薷、广藿,疟疾..

    3 读医 2025-08-06
  • 《慎疾刍言》引

    余弱冠时,家多疾病,先世所藏医书颇多,因随时翻阅,不过欲稍识方药而已。循习渐久,乃上追《灵》、《素》根源,下沿汉、唐支派。如是者十余年,乃注《难经》;又十余年,而注《本草》;又十余年,而作《医学源流论..

    3 读医 2025-08-06
  • 《慎疾刍言》序

    医能卫人之生,故天下不可无医;其或促人之命,则天下又不如无医。卢、扁已往,方术多岐,家自为说,人自为书,虽各有所偏,未能一致,而苟能深明乎一家之说,则自有变通补救之方,要无贻害于斯世。近者以此为业,所..

    4 读医 2025-08-06
  • 卷十六·数集

    调经调经乃治女病之首重。盖女子以血为主。一月一行,谓之月经。经者常也,如月之盈亏有常期也,若或前或后,或乍前乍后,或闭或通,此皆失其常候,不可不用药以调之。调之之法,昔人专以理气补养心脾为主。以脾为生..

    7 读医 2025-08-04
  • 卷十五·数集

    小便不通(交肠、关格二症附后。)小便不通,匪细故也。少腹急痛,状如复碗。奔迫难禁。期朝不通,便令人呕,数日不通则死。一见呕逆,便不可救。故内经论二便不通,最急之候。无分标本,宜先治之。经云∶胞〔即子宫..

    4 读医 2025-08-04
  • 卷十四·数集

    头痛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故外感六淫之邪,与脏腑上逆之气,或蔽复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咸能作痛。昔人云∶头者身之元首,一有痛楚,无论标本,宜先治焉。但致痛之因不一,宜各推类求..

    9 读医 2025-08-04
  • 卷十三·书集

    痿痿者,痿弱无力,举动不能也。经言∶五脏皆能使人痿。以五脏各有所主,如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膜,肾主骨髓。所主不同,故有脉痿、肉痿、筋痿、骨痿之异。然经又谓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 。〔足..

    8 读医 2025-08-04
  • 卷十二·书集

    咳嗽咳嗽必由于肺,故黄帝有肺令人咳之问。而岐伯则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胃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

    7 读医 2025-08-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