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间集评注 / 李冰若

花间集评注卷三

2025-07-06 16:38 花间集评注

韦庄二十六首

谒金门二首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有个娇饶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注〕杜甫诗:佳人屡出董娇饶。注,娇饶一作娇娆。

〔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

闲抱琵琶寻旧曲,直是无聊之思。(同上)

其二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照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注〕《淮南子》:后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宫。

〔校〕不忍句,王本伊字作君。

〔评〕《全唐诗》载韦词又一首云: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漫水平烟簇。寸心千里目。亦佳。(《栩庄漫记》)

江城子二首

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

〔注〕《晋书潘岳传》:岳字安仁,举秀才为郎,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载而归。

〔评〕全篇摹画境,而咏赏其流连狼藉,言简而旨达矣。(汤显祖)

恩重娇多情易伤,此语非于情中极有阅历者不能道。(况周颐)

其二

髻鬟狼藉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注〕李贺诗:檀郎谢女眠何处。曾注:潘岳小字檀奴,故妇人呼所欢为檀郎。

《坚匏集》:诗词中多用檀郎字,檀,喻其香也。

〔评〕韦相《江城子》二首描写顽艳,情事如绘,其殆作于江南客游时乎。(《栩庄漫记》)

河传三首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笼。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青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伎。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

〔注〕《开河记》:隋大业年,开汴河。筑堤自大梁至灌口。龙舟所过,香闻百里。炀帝诏造大船,泛江沿淮而下。于是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

《迷楼记》:炀帝新宫既成,帝幸之曰:使真仙游此,亦当自迷。乃名迷楼。

〔评〕清淮月映句,感慨一时,涕泪千古。(汤显祖)

《浣花集》中,此词最有骨。苍凉。(《白雨斋词评》)

全词以何处领起,中段词藻极其富丽,而以古今愁三字结之,化实为空,以盛映衰,笔极宕动空灵。(《栩庄漫记》)

其二

春晚,风软。锦城花满,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晨。翠娥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消魂。

〔注〕《益州志》:锦城在益州南。昔蜀时故锦官城也。按即成都西城。

《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与文君,俱之临邛,置酒舍,令文君当垆。

《诗》:纤纤女手。

〔评〕归时烟里三句,尤极融景入情之妙。(《蕙风词话》)

其三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黛眉愁。

〔注〕《入蜀记》:巫山,相传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

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天仙子五首

怅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露桃花里小腰肢,眉眼细,鬓云垂。唯有多情宋玉知。

〔注〕《史记屈原列传》:宋玉,屈原弟子。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大夫登徒子侍于楚襄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

〔校〕露桃句,吴本花字作宫。

其二

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犹未醒。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道人生能几何。

〔注〕《晋书山简传》:习氏有佳园池,简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校〕长道句,《历代诗余》长字作常。

〔评〕有此和法,便不觉其酒气。虽烂醉如泥受用矣。(汤显祖)

此词写醉公子憨态如掬。与门外儿吠一词可合看也。(《栩庄漫记》)

其三

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绣衾香冷懒重薰,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稀梦见君。

〔注〕《灵宪》:嫦娥奔月,是为蟾蜍。《古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盖以月中阴影,附会为蟾兔,更以蟾代月也。

〔评〕清婉。(《栩庄漫记》)

其四

梦觉银屏依旧空,杜鹃声咽隔帘栊。玉郎薄幸去无踪,一日日,恨重重。泪界莲腮两线红。

〔评〕词用界字,始于韦端己《天仙子》泪界莲腮两线红。宋子京《蝶恋花》效之云:泪落燕支,界破蜂黄浅。遂成名句。(《雨村词话》)

韦词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如《天仙子》蟾彩霜华

梦觉云屏二首及《浣溪沙》《谒金门》《清平乐》诸词,非徒以丽句擅长也。(况周颐)

其五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

〔评〕若无此结句,确乎当删。(汤显祖)

以上四首均佳,卒章何率意乃尔。岂强弩之末,江淹才尽耶。(同上)

此首正合题目,唐五代词词意即用本题者多有之。似非强弩之末也。(《栩庄漫记》)

喜迁莺二首

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香满衣,云满路。鸾凤绕身飞舞。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

〔注〕《酉阳杂俎》:三界外曰四人天;四人天外曰三清;三清之上曰大罗天;大罗之上,又有九天。

《云笈七签》:大罗天在玄都玉京之上。

李康成诗:紫阳仙子名玉华,珠盘承露饵丹砂。

其二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校〕凤衔句,王本云字作门。

〔评〕读《张道陵传》,每恨白日鬼话,便头痛欲睡。二词亦复类此。(汤显祖)

《艺林伐山》云:世传大罗天,放榜于蕊珠宫。韦相此词所咏,虽涉神仙,究指及第而言。未得以鬼话目之。(《栩庄漫记》)

思帝乡二首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其二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评〕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如韦庄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之类是也。牛峤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抑亦其次。(《皱水轩词筌》)

爽隽如读北朝乐府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诸作。(《栩庄漫记》)

诉衷情二首

烛烬香残帘未卷,梦初惊。花欲谢,深夜,月胧明。何处按歌声,轻轻。舞衣尘暗生,负春情。

〔校〕首句晁本未字作半。

〔评〕音节极谐婉。(《栩庄漫记》)

其二

碧沼红芳烟雨静,倚兰桡。垂玉珮,交带,袅纤腰。鸳梦隔星桥,迢迢。越罗香暗消,坠花翘。

〔评〕此词在成都作。蜀之伎女,至今有花翘之饰,名曰翘花儿云。(汤显祖)

鸳梦隔星桥五字,有仙气。亦有鬼气。(《白雨斋词评》)

上行杯二首

芳草灞陵春岸。柳烟深,满楼弦管。一曲离声肠寸断。今日送君千万,红镂玉盘金镂盏。须劝,珍重意,莫辞满。

〔注〕《地理志》:灞陵在灞水之上,汉文帝陵在焉。《水经注》:灞水上有桥,谓之灞桥。唐人送别者,多此。

〔校〕一曲句,王本作一曲离肠寸寸断,《历代诗余》作一曲歌肠寸寸断。

红镂句,王本镂字作缕。

〔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此凄艳。(《白雨斋词评》)

其二

白马金鞍玉鞭。少年郎,离别容易。迢递去程干万里。惆怅异乡云水,满酌一杯劝和泪。须愧,珍重意,莫辞醉。

女冠子二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评〕直书情绪,怨而不怒,骚雅之遗也。但嫌与题意稍远,类今日传士家言。(汤显祖)

起得洒落。忍泪十字,真写得出。(《白雨斋词评》)

不知得妙。梦随乃知耳。若先知,那得有梦。惟有月知,则常语耳。(《湘绮词选》)

其二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评〕韦相《女冠子》四月十七一首描摹情景,使人惆怅。而昨夜夜半一首稍为不及,以结句意尽故也。

若士谓与题意稍远,实为胶柱之见,唐词不尽本题意,何足为病。(《栩庄漫记》)

更漏子一首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评〕落花五字,凄绝秀绝。结笔楚楚可怜。(《白雨斋词评》)

酒泉子一首

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绿云倾,金枕腻,画屏深。子规啼破相思梦,曙色东方才动。柳烟轻,花露重。思难任。

〔评〕不做美的子规,故当夜半啼血。(汤显祖)

木兰花一首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注〕《拾遗记》:薛灵芸选入宫时,别父母,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至京师,壶中泪凝为血。

《丽情集》:灼灼,锦城官伎也。御史裴质与之善,悲召还,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

《餐樱庑词话》:韦端己《定西番》云: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韦有《伤灼灼诗》,序云:灼灼,蜀之丽人也。近闻贫且老,殂落于成都酒市中。因以四韵吊之。尝闻灼灼丽于花。云髻盘时未破瓜。桃脸曼长横绿水,玉肌香腻透红纱。多情不住神仙界,薄命曾嫌富贵家。流落锦江无处问,断魂飞作碧天霞。《定西番》所云灼灼,疑指其人盛时。其又一阕云:塞远久无音问,愁消镜里红。是时玉容消息,即已不堪回首矣。

〔评〕千山魂梦二语,荡气回肠,声哀情苦。(《栩庄漫记》)

小重山一首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歌吹隔重阍。绕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颙情立,宫殿欲黄昏。

〔注〕《三辅黄图》:武帝后宫八区,有昭阳殿。

《汉书赵皇后传》:皇后弟绝幸,为昭仪,居昭阳宫。

〔校〕颙字吴本作凝。

〔评〕红袖句向作新揾旧啼痕,语更超远。(汤显祖)

宫殿欲黄昏,何等凄绝。词中妙句也。(同上)

长门一步,不肯回车。此词可谓善于翻案。(杨慎)

犹是唐人宫怨绝句,而杨湜乃附会穿凿,谓因建夺其宠姬而作矣。(《栩庄漫记》)

薛昭蕴十九首

薛昭蕴,河东人,蜀侍郎。

〔评〕薛昭蕴词雅近韦相,清绮精艳,亦足出人头地,远在毛文锡上。(《栩庄漫记》)

浣溪沙八首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花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评〕天空鸟飞,水落石出,凡景皆然。(汤显祖)

其二

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约环低珥算归期。茂苑草青湘渚阔,梦余空有漏依依。二年终日损芳菲。

〔注〕《赵飞燕外传》:婕妤上七尺菱花镜一奁。

《吴都赋》:带长洲之茂苑。

〔校〕茂苑句,王本作花茂。

其三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有谁论。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消魂。

〔注〕唐禁苑西北包长安故城。未央宫唐改为通光殿,西出即延秋门。

〔校〕郡庭句,吴本欲字作敛。

〔评〕日斜人散,对此者谁不消魂。(《白雨斋词评》)

其四

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沉沉。

〔评〕俗笔。(汤显祖)

蜂须轻惹百花心,巧丽极矣,未经人道语。然只合入词,入诗则流于纤矣。(《栩庄漫记》)

其五

帘下三间出寺墙,满街垂柳绿阴长。嫩红轻碧间浓妆。瞥地见时犹可可,却来闲处细思量。如今情事隔仙乡。

〔评〕瞥见都易错过,耐得思量,定不折本。(汤显祖)

嫩红轻碧间浓妆,设色艳冶,如一幅画。(《栩庄漫记》)

其六

江馆清秋揽客船,故人相送夜开筵。麝烟兰焰簇花钿。正是断魂迷楚雨,不堪离恨咽湘弦。月高霜白水连天。

〔评〕一结便有惆怅不尽之意,可谓善于融情入景。(《栩庄漫记》)

其七

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注〕《吴越春秋》:越进西施于吴,请退师。吴得之,筑姑苏台,游宴其上。

《庄子》:藐姑射之神人,肌肤若冰雪。

〔评〕伯主雄图,美人韵事,世异时移,都成陈迹。三句写尽无限苍凉感喟,此种深厚之笔,非飞卿辈所企及者。(《栩庄漫记》)

其八

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珮鸣珰。清风江草又清香。不为远山凝翠黛,只应含恨向斜阳。碧桃花谢忆刘郎。

〔注〕《采兰杂志》:以银丝宛转屈曲作花枝,插髻后,随步辄摇,故曰步摇。

〔校〕末句吴本谢字作檄。

喜迁莺三首

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乍无春睡有余酲,杏苑雪初晴。紫陌长,襟袖冷。不是人间风景。回看尘土是前身,休羡谷中莺。

〔注〕《晋书》:好道者皆谓之羽化矣。

〔评〕杏苑句不呆。(汤显祖)

其二

金门晓,玉京春。骏马骤轻尘。桦烟深处白衫新,认得化龙身。九陌喧,千户启。满袖桂香风细。杏园欢宴曲江滨,自此占芳辰。

〔注〕《三辅黄图》: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

《岁华纪丽》:唐时春放榜进士,大宴于曲江亭子。按曲江在长安东南。汉武帝因春宜春苑故址,凿而广之。其水曲折,有似广陵之江,故名。隋改为芙蓉园。唐更疏凿,广七里。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为杏园,慈恩寺。北为乐游原。秀士每年登科,赐宴于此也。

其三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竞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流连,归路草和烟。

〔注〕《晋书王济传》:尝乘一马,着连乾障泥。按连乾一作连钱,马饰也。

〔评〕此首独脱套,觉腐气俱消。(汤显祖)

小重山二首

春到长门春草青。玉阶华露滴,月胧明。东风吹断玉箫声。宫漏促,帘外晓啼莺。愁极梦难成。红妆流宿泪,不胜情。手挼罗带绕阶行。思君切,罗幌暗尘生。

〔校〕愁极句,王本极字作起。

绕阶句,王本阶字作宫。

〔评〕词无新意,笔却流折自如。(《栩庄漫记》)

其二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玉箫无复理霓裳。金蝉坠,鸾镜掩休妆。忆昔在昭阳。舞衣红绶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魂梦断,愁听更漏长。

〔注〕《唐书》:《霓裳羽衣曲》,本《婆罗门曲》,传自西凉。明皇润饰其词,而易以美名。

离别难一首

宝马晓雕鞍,罗帏乍别情难。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半妆珠翠落,露华寒。红蜡烛,青丝曲,偏能勾引泪阑干。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注〕《蕙风词话》:中国樱花,不繁而实。日本樱花,繁而不实。薛昭蕴《离别难》云:樱花杨柳雨凄凄。此中国樱花也。入词殆自此始。

〔评〕咽心之别愈惨,难说之情转迫。平生无泪落,不洒别离间。应是好话。(汤显祖)

集中只此首,疑是两解。俟考。(郑文焯)

相见欢一首

罗襦绣袂香红,画堂中。细草平沙蕃马,小屏风。卷罗幕,凭妆阁,思无穷。暮雨轻烟魂断,隔帘栊。

醉公子一首

慢绾青丝发,光砑吴绫袜。床上小熏笼,韶州新退红。叵耐无端处,捻得从头污。恼得眼慵开。问人闲事来。

〔注〕《栩庄漫记》:汤若士评《花间集》云:昔西王母宴群仙,戴砑光帽,簪花舞。砑光二字本此。初不知其语何据,后见《东坡题跋》云:徐州倅李陶,有子素不甚作诗。忽咏《落梅诗》曰:谁同砑光帽,一曲舞山香。父惊问之,若有物凭者,云:西王母宴群臣,有舞者带砑光帽,帽上簪花,舞香山一曲未终,而花皆落去。又检《开天遗事》载汝阳王琏戴砑光帽打曲,明皇自摘槿花,置之帽上。帽极滑,久而方安。乃知汤语所本,而砑光二字固唐习语也。

〔评〕此词甚劣,末二句略有风味。(《栩庄漫记》)

女冠子二首

求仙去也,翠钿金篦尽舍。入岩峦。雾卷黄罗帔,云雕白玉冠。野烟溪洞冷,林月石桥寒。静夜松风下,礼天坛。

〔评〕野烟十字颇似中唐五律。语有仙气。(《白雨斋词评》)

其二

云罗雾縠,新授明威法箓。降真函。髻绾青丝发,冠抽白玉篸。往来云过五,去住岛经三。正遇刘郎使,启瑶缄。

〔注〕《云笈七签》:元洲有绝空之宫,在五云中。

《史记》: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在渤海中,诸仙人及不死药在焉,而黄金白银为宫阙。

〔评〕历祖中数目字句。(汤显祖)

谒金门一首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线。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斜掩金铺一扇,落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交频梦见。

〔评〕曰相思曰肠断曰梦见,皆成语也。看他分作二层,便令人爱不忍释手。遣词用意当如此。(《白雨斋词评》)

牛峤五首

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人。唐进士,入蜀为给事中。有集三十卷,歌诗三卷。

〔注〕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人也。唐相僧孺之后。博学有文,以歌诗著名。乾符五年登进士第。历官拾遗,补阙,校书郎。高祖以节度使镇西川,辟为判官。及开国,拜给事中。卒。有集三十卷,歌诗三卷。自言窃慕李贺《长歌》,举笔辄效之。尤善制小词。《女冠子》云: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菩萨蛮》云:山月照山花,梦回灯影斜。皆峤佳句也。(《十国春秋》)

牛峤,僧孺之孙。(《全唐诗》)

〔评〕五代词切忌但学其表面,所患除表面无可学。松卿词盖有内心者。(况周颐)

松卿词集不可见,今存《花间集》者尚有三十二首,大体皆莹艳缛丽,近于飞卿,微不及希济耳。(《栩庄漫记》)

杨柳枝五首

解冻东风未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世说新语》:王安丰妇,常卿安丰。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校〕首句王本未字作末。汤校本未字作陌。

〔评〕《杨枝》《柳枝》《杨柳枝》,总以物托兴。前人无甚分析。但极咏物之致,而能抒作者怀,能下读者泪,斯其至矣。舞送行人句,正是使人悲惋。(汤显祖)

咏物词多以比兴取长,然描写寄托之中,要有作者骨格在焉。舞送行人过一生,又何其托体之卑而无骨也。(《栩庄漫记》)

其二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注〕《古诗》: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评〕牛松卿事蜀为给事中,其《杨柳枝》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见推于时。(《古今词话》)

其三

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杨家静婉腰。

〔注〕《南史张绪传》: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灵和殿前。尝玩赏咨嗟曰: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

其四

狂雪随风扑马飞,惹烟无力被春欺。莫教移入灵和殿,宫女三千又妒伊。

〔校〕莫教句,王本教字作交。

其五

袅翠笼烟拂暖波,舞裙新染麹尘罗。章华台畔隋堤上,傍得春风尔许多。

〔注〕《左传》:楚子成章华之台。

后蜀赵崇祚编。是书选录自唐开成元年(836)至后晋天福五年(940),即后蜀广政三年以前的词家,有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共五百首,分十卷。书前有蜀人欧阳炯所写序文。书中选录词家多为蜀人,偏于蜀地。此书是文人词总集中最早的一部,唐末五代词家之作,赖此以传,对研究词的产生与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编流传极广,版本亦多,今存有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刻本、淳熙末年刻本和开禧刻本三种。后世有仿刻本和翻印本。文学古籍刊行社据南宋绍兴晁谦之刻本影印。此书前代未闻注本,今人有李冰若评注,开明书店出版,汇录前人书中有关词人本事及词作评语;有华连圃注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着重于词中字句的注解和引证;有李一氓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用宋本和明清各种版本互校,成为一种新校本,末附板本源流,对研究本书极有帮助。

猜你喜欢

  • 畿輔通志卷三十九

    兵制馬蘭口鎮〈原設叅將一員順治六年改設都司十八年増設副將左右二營康熈元年都司裁雍正元年副將改設總兵官增設中軍逰擊一員二年將遵化營之大安口鮎魚闗改隷又増設窄道子把總一員屬左營轄將薊州營之黄崖口將軍闗改隷..

    6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八

    兵制成周之制天子之六軍皆取於六鄉其餘甸稍縣都之師大都以備守衛其有征伐雖各以師從而大司馬所帥六鄉之賦為多徵以甘誓之召六卿管子之參國五鄙則是乃三代之通制也唐之府兵通天下凡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在闗中者二百六..

    7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七

    鹽政課額額徵綱引課銀三十四萬七千二百五兩三錢八分一毫計引七十四萬四千四百五引每引應徵銀四錢六分六釐四毫二絲額徵大宛兩縣分銷餘引課銀一萬六千四百七十兩六錢八分九釐四毫六絲計引三萬五千三百一十三道每引應徵..

    5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六

    鹽政鹽者民生所頼而自漢以後尤闗國計滄瀛幽青四州設官置竈至後魏始見於史自宋以前鹽法與諸道同宋太祖以山後十六州入於遼推恩河朔特許通商至明法始詳備直𨽻鹽運使舊治河間府長蘆故縣洪武初稱北平河間鹽運使後乃改稱長..

    5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五

    倉厫正定府豐盈倉在府治東南一里共倉厫九十間預備倉在府治東正定縣預備倉在縣治東南獲鹿縣官倉在縣治東倉房五十六間預備倉在兵備道東南倉房四十間學倉在儒學内鎮寜驛倉在本驛内社倉十七處明嘉靖三十四年知縣趙惟勤建..

    6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四

    倉厫周公之法倉人掌粟入之藏以待邦用有餘則藏之以待歲䘲而頒之遺人掌邦之委積以待施惠王畿之内鄉里門闗郊里野鄙縣都無地不有委積遺人巡而比之以待時頒故百用皆便而旱潦無虞聖人慮事之詳愛民之深如此我皇上御極以來勤..

    7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三

    田賦本朝順治十八年田賦總數順天府田土計四萬七千四百九十三頃五十畝七分九釐九毫零田賦銀一十萬六千三百四十九兩九錢四分九釐九毫籽粒四十三石七斗四升五合豆五千八十三石五斗二合〈㑹典〉永平府田土計一萬三千八百..

    7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二

    田賦昔禹則三壤成賦中邦冀州之賦獨居上上周官職方幽州榖宜三種并州榖宜五種今京畿之地正古冀州之域而分之則為幽并者也禹貢稱厥田惟中中而銍秸米粟獨詳於甸服漢唐以後則漕轉以給京師而畿内之粟米無徵焉葢地衆民聚廩禄..

    8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一

    户口本朝順治十八年丁徭總數順天府人丁一十萬四千三百九十二丁徭銀二萬九千一百四十二兩九錢三分〈㑹典〉永平府人丁九萬三千五百九十一丁徭銀一萬八千一百兩二錢一分〈同上〉保定府人丁四十一萬七千八百二丁徭銀四萬..

    6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

    户口賦以田科役由方制力役之徵舊矣周官制役之法任以地之媺惡辨以國野之逺近均以嵗之上下而實則以家為率也顧其為役甚煩或於鄉或於官或於兵佗若追胥守政治城郭溝渠涂巷共牛馬車輦委輸六鄉皆然而大司徒掌稽國中及四郊都..

    9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

    詔諭皇上諭㫖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諭户部皇考御極六十餘年澤周兆姓恩洽人心凡巡幸所經州縣小民無不除道清塵趨事恐後古北口一路為我皇考每年行幸之地農工商賈皆得瞻仰天顔親承膏澤今聞皇考賓天民心不知如何悲痛此..

    1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8
  • 卷三之首

    钦定四库全书几何论约卷三之首柘城杜知耕撰界説十则一界凡圜之径线等或从心至圜界线等为等圜如甲乙戊己两径等或丁丙辛庚从心至圜界等即两圜等二界凡直线切圜界过之而不与界交为切圜线甲乙在圜外为切圜线若丙丁入圜内..

    8 几何论约 2025-08-18
  • 卷三附

    钦定四库全书数学钥卷三附柘城杜知耕撰分法一则命分设银四十两三人分之求毎人应分银数法曰置银为实以人数除之得一十三两余一不尽则以法为分母以不尽之一为分子命为一十三两又三分两之一解曰三分两之一即三钱三分三三..

    10 数学钥 2025-08-18
  • 卷三下

    钦定四库全书数学钥卷三下柘城杜知耕撰衰分【诸分附】一则合率差分设有银一百二十一两一钱七分五厘买稻麦菽三等粮买稻一分每斗价九分二厘麦二分毎斗价八分五厘菽三分每斗价三分六厘求三色粮各若干法曰置共银为实另二..

    9 数学钥 2025-08-18
  • 卷三上

    钦定四库全书数学钥卷三上柘城杜知耕撰粟布一则籴粜一法设粟三十五石每石价银二钱五分求共银法曰置粟为实以价乘之得八两七钱五分即所求二则籴粜二法设粟三十五石卖银八两七钱五分求每石价法曰置银为实以粟除之得二钱..

    7 数学钥 2025-08-18
  • 卷三凡例

    钦定四库全书数学钥卷三凡例柘城杜知耕撰凡例一则设一数与甲乙两率为同名与丙丁两率为异名置所设之数为实以甲乘丙除曰同乘异除以丙乘甲除曰异乗同除以丙乘甲得数乘实曰异乘同乘【与以丙乘复以甲乘同】以丙乘甲得数除..

    11 数学钥 2025-08-18
  • 卷三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数学钥卷三上目録柘城杜知耕撰粟布一则籴粜一法二则籴粜二法三则籴粜三法四则籴粜四法五则籴粜五法六则籴粜六法七则籴粜七法八则籴粜八法九则撞换一法十则撞换二法十一则撞换三法十二则盘量仓窖十三则布..

    9 数学钥 2025-08-18
  • 卷三 长洲县

    本吴之长洲苑,唐万岁通天元年析吴县地置,与吴县分治郭下。乾元二年置长洲军,大历五年复为县,〈属苏州。〉五代、宋、元、明、清仍。徐嵩【宿东城似张曾馀孝廉】几觉东城梦,芸芸晓复然。村庄输税急,市鼓报鱼鲜。..

    34 百城烟水 2025-08-17
  • 泿水等

    本篇导读《水经注》记载了多条南方的河流,卷三十七就有淹水、叶榆水、夷水、油水、澧水、沅水、泿水等大河,以及流入这些大河的许多支流。但由于唐、宋以前,南方仍是地广人稀的烟瘴之地,土著民族部落散居河谷山林..

    8 水经注译注 2025-08-15
  • 江水

    本篇导读古代中国典籍所称的江,即《水经注》的江水,又称大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长江。长江是中国境内最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长河,据现代的实地考察测量发现,长江的干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巴颜喀拉..

    20 水经注译注 2025-08-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