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
2025-07-14 13:18
全宋词
洪字子大,扬州人。建炎三年(1129)生。曾知温州及藤州。与弟漳、泳、洤、涮有李氏花萼集。洪又有芸庵类稿。俱不传,今只有辑本。朱祖谋以芸庵类稿之李洪为昭武人,字芸子。本书初刻卷一百六十二以为芸庵类稿乃昭武李芸子耘叟撰(非李洪撰),俱误。
满庭芳
木犀
香满千岩,芳传丛桂,小山会咏幽菲。仙姿冷淡,不奈此香奇。翠葆层层障日,深爱惜、早被风吹。秋英嫩,夜来露浥,月底半离披。
谁知。清品贵,带装金粟,韵透文犀。与降真为侣,罗袖相宜。宝鸭休薰百濯,清芬在、常惹人衣。姮娥约,广寒宫殿,留折最高枝。
满江红
和盐田驿驹父留题
梅雨成霖,倦永昼、暑行岩曲。爱云梢翠樾,枕溪蓬屋。轻木凌波冲卷雪,飞泉奔壑呜哀玉。羡渔翁、终岁老烟波,披蓑绿。
嗟客宦,荒松菊。颓壮志,青编竹。更长年谙尽,是非荣辱。钟鼎无心时节异,山林有味箪瓢足。感故人、於此赋归欤,思之熟。
南乡子
监田渡
挂席泛安流。细雨斜风到渡头。万叠云鬟真似画,云州。自古诗人几个游。
旌旆去悠悠。别驾无功愧食浮。却忆五湖烟浪里,扁舟。第四桥南云水秋。
鹧鸪天
送客至汤泉
十月南闽未有霜。蕉林蔗圃郁相望。压枝橄榄浑如画,透甲香橙半弄黄。
斟录醑,泛沧浪。白沙翠竹近温汤。分明水墨山阴道,只欠冰谿雪月光。
西江月
送客石岊亭
渺渺长汀远壑,萧萧雨叶风枝。几回临水送将归。客里暗添憔悴。
门枕数峰滴翠,舟横几度涟漪。绿秧深处惊于飞。愈觉田园有味。
菩萨蛮
寒山横抹修眉绿。楼前溪瀑锵鸣玉。车马各西东。行人如转蓬。
阑干成独倚。海阔天无际。云淡隔壶山。鸿飞杳霭间。
浣溪沙
梅菁山遇雪
矢矫翔鸾谿上峰。
飘萧雪霰打船篷。
天花凌乱水晶宫。
飞透纸窗斜取势,
吹回谿面舞因风。
身游水墨画图中。
又
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
碧涧苍崖玉四围。
东君翦水散明玑。
半开桃杏不胜威。
疑是群仙游阆苑,
歌云舞蝶鬥高飞。
珠幢玉节送人归。
又
暮春
扫地烧香绝点尘。
缘阶绿草又残春。
略无闲事挠天真。
时落燕泥沾几席,
乱黏冰絮上衣巾。
西湖回柁少年人。
念奴娇
晓起观落梅
丽谯吹角,渐疏星明澹,帘筛残月。袅袅霜飙欺翠袖,飞下一庭香雪。半面妆新,回风舞困,此况真奇绝。桄榔林里,苏仙偏感华髮发。
休怨时暂飘零,玉堂清梦,不惹闲蜂蝶。好似王
家丛竹畔,乘兴山阴时节。剪水无情,阆风归去,认使芳心歇。和羹有待,凭时身到天阙。
卜算子
和宋子闲早梅
南国小春时,常是寒威浅。玉缀香苞已有梅,疏影无人见。
愁忆故园芳,梦断扬州远。不御铅华自出尘,赛过徐妃面。
满庭芳
木犀
香满千岩,芳传丛桂,小山会咏幽菲。仙姿冷淡,不奈此香奇。翠葆层层障日,深爱惜、早被风吹。秋英嫩,夜来露浥,月底半离披。
谁知。清品贵,带装金粟,韵透文犀。与降真为侣,罗袖相宜。宝鸭休薰百濯,清芬在、常惹人衣。姮娥约,广寒宫殿,留折最高枝。
满江红
和盐田驿驹父留题
梅雨成霖,倦永昼、暑行岩曲。爱云梢翠樾,枕溪蓬屋。轻木凌波冲卷雪,飞泉奔壑呜哀玉。羡渔翁、终岁老烟波,披蓑绿。
嗟客宦,荒松菊。颓壮志,青编竹。更长年谙尽,是非荣辱。钟鼎无心时节异,山林有味箪瓢足。感故人、於此赋归欤,思之熟。
南乡子
监田渡
挂席泛安流。细雨斜风到渡头。万叠云鬟真似画,云州。自古诗人几个游。
旌旆去悠悠。别驾无功愧食浮。却忆五湖烟浪里,扁舟。第四桥南云水秋。
鹧鸪天
送客至汤泉
十月南闽未有霜。蕉林蔗圃郁相望。压枝橄榄浑如画,透甲香橙半弄黄。
斟录醑,泛沧浪。白沙翠竹近温汤。分明水墨山阴道,只欠冰谿雪月光。
西江月
送客石岊亭
渺渺长汀远壑,萧萧雨叶风枝。几回临水送将归。客里暗添憔悴。
门枕数峰滴翠,舟横几度涟漪。绿秧深处惊于飞。愈觉田园有味。
菩萨蛮
寒山横抹修眉绿。楼前溪瀑锵鸣玉。车马各西东。行人如转蓬。
阑干成独倚。海阔天无际。云淡隔壶山。鸿飞杳霭间。
浣溪沙
梅菁山遇雪
矢矫翔鸾谿上峰。
飘萧雪霰打船篷。
天花凌乱水晶宫。
飞透纸窗斜取势,
吹回谿面舞因风。
身游水墨画图中。
又
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
碧涧苍崖玉四围。
东君翦水散明玑。
半开桃杏不胜威。
疑是群仙游阆苑,
歌云舞蝶鬥高飞。
珠幢玉节送人归。
又
暮春
扫地烧香绝点尘。
缘阶绿草又残春。
略无闲事挠天真。
时落燕泥沾几席,
乱黏冰絮上衣巾。
西湖回柁少年人。
念奴娇
晓起观落梅
丽谯吹角,渐疏星明澹,帘筛残月。袅袅霜飙欺翠袖,飞下一庭香雪。半面妆新,回风舞困,此况真奇绝。桄榔林里,苏仙偏感华髮发。
休怨时暂飘零,玉堂清梦,不惹闲蜂蝶。好似王
家丛竹畔,乘兴山阴时节。剪水无情,阆风归去,认使芳心歇。和羹有待,凭时身到天阙。
卜算子
和宋子闲早梅
南国小春时,常是寒威浅。玉缀香苞已有梅,疏影无人见。
愁忆故园芳,梦断扬州远。不御铅华自出尘,赛过徐妃面。
词总集。今人唐圭璋编。五册。此书旨在收录北、南二宋全部词作,编者一九三一年着手编纂,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务印书馆一九四○年出版。一九六五年重新增补改编,共录入词人一千三百三十余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余首,残篇五百三十首。是编断限,上继《全唐诗》中之五代词,下及一二七九年南宋之亡。凡唐五代词人入宋者,俱以为唐五代人,凡宋亡时年满二十岁者,俱以为宋人, 仅入元仕为高官如赵孟頫者除外。是编以作者为经,以时代先后为序排列。采用词集底本,以善本、足本为主。底本有讹夺者,尽可能以他本校补,并一一注明自出。宋人话本小说中往往载词,多出依讬,此编择其大致可信为宋人所作者,辑为《宋人话本小说中人物词》、《宋人依讬神仙鬼怪词》。元明小说中词题为宋人者,辑为《元明小说中依托宋人词》,以上三种著于编末,列入附录。依托之词或可考见撰人者, 均加按语于后。全书用新式标点,并附引用书目、作者索引,便于查检。唐氏深于词学,是编对词学研究中诸多错误有重要订正。素以收录全面、考校精当而蜚声词坛。一九七九年中华书局出版。唐氏又辑成《<全宋词>补遗》,载于《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九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