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唐诗 / 彭定求

卷三百六十二

2025-07-30 14:37 全唐诗


  卷362_1 【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吊祭(时张兼修史)】刘禹锡

  月窟宾诸夏,云官降九天。饰终邻好重,锡命礼容全。

  水咽犹登陇,沙鸣稍极边。路因乘驿近,志为饮冰坚。

  毳帐差池见,乌旗摇曳前。归来赐金石,荣耀自编年。

  卷362_2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兄弟四人遍历诸科二人同省)】刘禹锡

  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今朝丹阙下,更入白眉人。

  重振高阳族,分居要路津。一门科第足,五府辟书频。

  鸷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圣朝寰海静,所至不埋轮。

  卷362_3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用年字)】刘禹锡

  江左重诗篇,陆生名久传。凤城来已熟,羊酪不嫌膻。

  归路芙蓉府,离堂玳瑁筵。泰山呈腊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扬州荐,因君达短笺。

  卷362_4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刘禹锡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

  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前旌转谷去,后骑踏桥声。

  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卷362_5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刘禹锡

  星使出关东,兵符赐上公。山河归旧国,管籥换离宫。

  行色旌旗动,军声鼓角雄。爱棠馀故吏,骑竹见新童。

  汉垒三秋静,胡沙万里空。其如天下望,旦夕咏清风。

  卷362_6 【海阳湖别浩初师】刘禹锡

  近郭看殊境,独游常鲜欢。逢君驻缁锡,观貌称林峦。

  湖满景方霁,野香春未阑。爱泉移席近,闻石辍棋看。

  风止松犹韵,花繁露未干。桥形出树曲,岩影落池寒。

  别路千嶂里,诗情暮云端。他年买山处,似此得隳官。

  卷362_7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刘禹锡

  汉室贤王后,孔门高第人。济时成国器,乐道任天真。

  特达圭无玷,坚贞竹有筠。总戎宽得众,市义贵能贫。

  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乞身来阙下,赐告卧漳滨。

  荣耀初题剑,清羸已拖绅。宫星徒列位,隙日不回轮。

  自昔追飞侣,今为侍从臣。素弦哀已绝,青简叹犹新。

  未遂挥金乐,空悲撤瑟晨。凄凉竹林下,无复见清尘。

  卷362_8 【武陵书怀五十韵】刘禹锡

  西汉开支郡,南朝号戚藩。四封当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惊湍激箭奔。积阴春暗度,将霁雾先昏。

  俗尚东皇祀,谣传义帝冤。桃花迷隐迹,楝叶慰忠魂。

  户算资渔猎,乡豪恃子孙。照山畬火动,踏月俚歌喧。

  拥楫舟为市,连甍竹覆轩。披沙金粟见,拾羽翠翘翻。

  茗折苍溪秀,蘋生枉渚暄。禽惊格磔起,鱼戏噞喁繁。

  沉约台榭故,李衡墟落存。湘灵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露变蒹葭浦,星悬橘柚村。虎咆空野震,鼍作满川浑。

  邻里皆迁客,儿童习左言。炎天无冽井,霜月见芳荪。

  清白家传远,诗书志所敦。列科叨甲乙,从宦出丘樊。

  结友心多契,驰声气尚吞。士安曾重赋,元礼许登门。

  草檄嫖姚幕,巡兵戊己屯。筑台先自隗,送客独留髡。

  遂结王畿绶,来观衢室樽。鸢飞入鹰隼,鱼目俪玙璠。

  晓烛罗驰道,朝阳辟帝阍。王正会夷夏,月朔盛旗幡。

  独立当瑶阙,传呵步紫垣。按章清犴狱,视祭洁蘋蘩。

  御历昌期远,传***祚蕃。繇文光夏启,神教畏轩辕。

  内禅因天性,雄图授化元。继明悬日月,出震统乾坤。

  大孝三朝备,洪恩九族惇。百川宗渤澥,五岳辅昆仑。

  何幸逢休运,微班识至尊。校缗资筦榷,复土奉山园。

  一失贵人意,徒闻太学论。直庐辞锦帐,远守愧朱幡。

  巢幕方犹燕,抢榆尚笑鲲。邅回过荆楚,流落感凉温。

  旅望花无色,愁心醉不惛。春江千里草,暮雨一声猿。

  问卜安冥数,看方理病源。带赊衣改制,尘涩剑成痕。

  三秀悲中散,二毛伤虎贲。来忧御魑魅,归愿牧鸡豚。

  就日秦京远,临风楚奏烦。南登无灞岸,旦夕上高原。

  卷362_9 【早秋集贤院即事(时为学士)】刘禹锡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

  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

  卷362_10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怀赠答十韵】刘禹锡

  文雅关西族,衣冠赵北都。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当轴龙为友,临池凤不孤。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

  诫满澄欹器,成功别大垆。馀芳在公论,积庆是神扶。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铨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潇洒风尘外,逢迎诗酒徒。唯应待华诰,更食万钱厨。

  卷362_11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刘禹锡

  星象承乌翼,蛮陬想犬牙。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

  城基历汉魏,江源自賨巴。华表廖王墓,菜地黄琼家。

  霜轻菊秀晚,石浅水纹斜。樵音绕故垒,汲路明寒沙。

  凊风稍改叶,卢橘始含葩。野桥过驿骑,丛祠发迥笳。

  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路尘高出树,山火远连霞。

  夕曛转赤岸,浮霭起苍葭。轧轧渡水桨,连连赴林鸦。

  叫阍道非远,赐环期自赊。孤臣本危涕,乔木在天涯。

  卷362_12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刘禹锡

  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卷362_13 【经伏波神祠】刘禹锡

  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汉垒麏鼯斗,蛮溪雾雨愁。

  怀人敬遗像,阅世指东流。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

  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

  卷362_14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刘禹锡

  受脤新梁苑,和羹旧傅岩。援毫动星宿,垂钓取韬钤。

  赫奕三川至,欢呼百姓瞻。绿油貔虎拥,青纸凤凰衔。

  外垒曾无警,中厨亦罢监。推诚人自服,去杀令逾严。

  赳赳容皆饰,幡幡口尽钳。为兄怜庾翼,选婿得萧咸。

  郁倔咽喉地,骈臻水陆兼。度桥鸣绀幰,入肆飏云帆。

  端月当中气,东风应远占。管弦喧夜景,灯烛掩寒蟾。

  酒每倾三雅,书能发百函。词人羞布鼓,远客献貂襜。

  歌榭白团扇,舞筵金缕衫。旌旗遥一簇,舄履近相搀。

  花树当朱阁,晴河逼翠帘。衣风飘叆叇,烛泪滴巉岩。

  玉斝虚频易,金炉暖更添。映镮窥艳艳,隔袖见纤纤。

  谢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应怜郡斋老,旦夕镊霜髯。

  卷362_15 【遥贺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刘禹锡

  西辞望苑去,东占洛阳才。度岭无愁思,看山不懊来。

  冥鸿何所慕,辽鹤乍飞回。洗竹通新径,携琴上旧台。

  尘埃长者辙,风月故人杯。闻道龙门峻,还因上客开。

  卷362_16 【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斋即事…兼命同作】刘禹锡

  公府有高政,新斋池上开。再吟佳句后,一似画图来。

  结构疏林下,夤缘曲岸隈。绿波穿户牖,碧甃叠琼瑰。

  幽异当轩满,清光绕砌回。潭心澄晚镜,渠口起晴雷。

  瑶草缘堤种,松烟上岛栽。游鱼惊拨剌,浴鹭喜毰毸。

  为客烹林笋,因僧采石苔。酒瓶常不罄,书案任成堆。

  檐外青雀舫,坐中鹦鹉杯。蒲根抽九节,莲萼捧重台。

  芳讯此时到,胜游何日陪。共讥吴太守,自占洛阳才。

  卷362_17 【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刘禹锡

  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

  上相芳缄至,行台绮席张。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染指铅粉腻,满喉甘露香。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

  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

  卷362_18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

  卷362_19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刘禹锡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朱门虽易地,玉树有馀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卷362_20 【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刘禹锡

  阮巷久芜沉,四弦有遗音。雅声发兰室,远思含竹林。

  座绝众宾语,庭移芳树阴。飞觞助真气,寂听无流心。

  影似白团扇,调谐朱弦琴。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犹今。

  卷362_21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刘禹锡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卷362_22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附于旧编之末】刘禹锡

  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馀。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

  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危弦音有绝,哀玉韵犹虚。

  忽叹幽明异,俄惊岁月除。文章虽不朽,精魄竟焉如。

  零泪沾青简,伤心见素车。凄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卷362_23 【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前以蜂鹤拙句寄呈…小巧以取大咍】刘禹锡

  永日无人事,芳园任兴行。陶庐树可爱,潘宅雨新晴。

  傅粉琅玕节,熏香菡萏茎。榴花裙色好,桐子药丸成。

  柳蠹枝偏亚,桑空叶再生。睢盱欲斗雀,索漠不言莺。

  动植随四气,飞沉含五情。抢榆与水击,小大强为名。

  卷362_24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刘禹锡

  蔼蔼鼎门外,澄澄洛水湾。堂皇临绿野,坐卧看青山。

  位极却忘贵,功成欲爱闲。官名司管籥,心术去机关。

  禁苑凌晨出,园花及露攀。池塘鱼拨剌,竹径鸟绵蛮。

  志在安潇洒,尝经历险艰。高情方造适,众意望征还。

  好客交珠履,华筵舞玉颜。无因随贺燕,翔集画梁间。

  卷362_25 【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十二韵】刘禹锡

  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

  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

  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

  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

  川色晴犹远,乌声暮欲栖。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卷362_26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暌间因以戏之】刘禹锡

  五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

  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宾閤缁衣占,书堂信鼓鸣。戏童为塔象,啼鸟学经声。

  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马家供薏苡,刘氏饷芜菁。

  暗网笼歌扇,流尘晦酒铛。不知何次道,作佛几时成。

  卷362_27 【酬乐天晚夏闲居欲相访先以诗见贻】刘禹锡

  池榭堪临泛,翛然散郁陶。步因驱鹤缓,吟为听蝉高。

  林密添新竹,枝低缒晚桃。酒醅晴易熟,药圃夏频薅。

  老是班行旧,闲为乡里豪。经过更何处,风景属吾曹。

  卷362_28 【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来章有移家惟醉和之句)】刘禹锡

  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筌。

  制诰留台阁,歌词入管弦。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

  吏隐情兼遂,儒玄道两全。八关斋适罢,三雅兴尤偏。

  文墨中年旧,松筠晚岁坚。鱼书曾替代,香火有因缘。

  欲向醉乡去,犹为色界牵。好吹杨柳曲,为我舞金钿。

  卷362_29 【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刘禹锡

  剧韵新篇至,因难始见能。雨天龙变化,晴日凤鶱腾。

  游海惊何极,闻韶素不曾。惬心时拊髀,击节日麾肱。

  符彩添隃墨,波澜起剡藤。拣金光熠熠,累璧势层层。

  珠媚多藏贾,花撩欲定僧。封来真宝物,寄与愧交朋。

  已老无时疾,长贫望岁登。雀罗秋寂寂,虫翅晓薨薨。

  羸骥方辞绊,虚舟已绝縆。荣华甘死别,健羡亦生憎。

  玉柱琤瑽韵,金觥雹凸棱。何时良宴会,促膝对华灯。

  卷362_30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刘禹锡

  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浮精离碧海,分照接虞渊。

  迥见孤轮出,高从倚盖旋。二仪含皎澈,万象共澄鲜。

  整御当西陆,舒光丽上玄。从星变风雨,顺日助陶甄。

  远近同时望,晶荧此夜偏。运行调玉烛,洁白应金天。

  曲沼疑瑶镜,通衢若象筵。逢人尽冰雪,遇景即神仙。

  引素吞银汉,凝清洗绿烟。皋禽警露下,邻杵思风前。

  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剑沉三尺影,灯罢九枝然。

  象外形无迹,寰中影有迁。稍当云阙正,未映斗城悬。

  静对挥宸翰,闲临襞彩笺。境同牛渚上,宿在凤池边。

  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从今纸贵后,不复咏陈篇。

  卷362_31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刘禹锡

  八柱共承天,东西别隐然。远夷争慕化,真相故临边。

  并进夔龙位,仍齐龟鹤年。同心舟已济,造膝璧常联。

  对领专征寄,遥持造物权。斗牛添气色,井络静氛烟。

  献可通三略,分甘出万钱。汉南趋节制,赵北赐山川。

  玉帐观渝舞,虹旌猎楚田。步嫌双绶重,梦入九城偏。

  秋雨离情动,新诗乐府传。聆音还窃抃,不觉抚么弦。

  卷362_32 【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寄荆南严司空】刘禹锡

  蛮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宫。前筹得上策,无战已成功。

  汉使星飞入,夷心草偃同。歌谣开竹栈,拜舞戢桑弓。

  就日知冰释,投人念鸟穷。网罗三面解,章奏九门通。

  卉服联操袂,雕题尽鞠躬。降幡秋练白,驿骑昼尘红。

  火号休传警,机桥罢亘空。登山不见虏,振旆自生风。

  江远烟波静,军回气色雄。伫看闻喜后,金石赐元戎。

  

诗总集。清彭定求等编。共九百卷。明人胡震亨编《唐音统籤》一千零三十三卷,清初季振宜编《唐诗》七百一十七卷,采集唐人别集,搜求遗佚,成为包含较广的唐诗总集。此书诗作按体排列,并删去《统籤》篇末《章咒》四卷,《偈颂》二十四卷。当时修纂,除以《统籤》、《唐诗》为底本外,并用内府所藏唐人诗集参校,“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此书以胡、季二书为底本,校补而成。纂修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成书于四十五年(1706)十月。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计收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者按时代先后排列,并系小传。书中间有校注,考订字句异同及篇章互见情况。

猜你喜欢

  •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集录卷三

    ◆诗廓落诗青岩庚辰五月二十三日辞墓就逮时缇骑尚在南昌中夜出门诸友环顾不及为别匍匐至水口挥手谢同人惘然有作适驿道别某某并诸同学南昌江中别某某及侄止子巳别诸子依依不去欲同渊侄北上毅然麾之并示诸共学以六月乙..

  • 卷三十九 经部三十九

    ○乐类存目△《雅乐发微》·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敔撰。考明有两张敔。其一字伯起,合肥人。永乐中贡入太学,除广东道监察御史,官至陕西按察使佥事。所着有《京氏易考》,见朱彝尊《经义考》。此张敔饶州人。..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八 经部三十八

    ○乐类沈约称《乐经》亡于秦。考诸古籍,惟《礼记经解》有“《乐》教”之文。伏生《尚书大传》引“辟雝舟张”四语,亦谓之《乐》。然他书均不云有《乐经》(隋志《乐经》四卷,盖王莽元始三年所立,贾公彦《考工记·..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七 经部三十七

    ○四书类存目△《苏评孟子》·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苏洵评”。考是书《宋志》不着录。孙绪《无用闲谈》称其论文颇精,而摘其中引洪迈之语在洵以后,知出依托。则正德中是书已行矣。此本为康熙三十三..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六 经部三十六

    ○四书类二△《四书集义精要》·二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刘因撰。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人。世祖至元十九年徵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辞归,再以集贤学士徵,不起。事迹具《元史》本传。朱子为《四书集注》..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五 经部三十五

    ○四书类一《论语》、《孟子》,旧各为帙。《大学》、《中庸》,旧《礼记》之二篇。其编为《四书》,自宋淳熙始。其悬为令甲,则自元延祐复科举始。古来无是名也。然二戴所录《曲礼》、《檀弓》诸篇,非一人之书,迨..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四 经部三十四

    ○五经总义类存目△《五经图》·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不着撰人名氏。雍正癸卯,襄城常定远得明章达原本重刻。达《序》称是本得自卢侍御,卢又得之信州铅山,为鹅湖石刻本。考明卢谦字默存,庐江人。万历甲辰进士,..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三 经部三十三

    ○五经总义类汉代经师如韩婴治《诗》兼治《易》者,其训故皆各自为书。宣帝时,始有《石渠五经杂义》十八篇。《汉志》无类可隶,遂杂置之《孝经》中。《隋志》录许慎《五经异义》以下诸家,亦附《论语》之末。《旧唐..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二 经部三十二

    ○孝经类蔡邕《明堂论》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审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然授受无绪,故陈骙、汪应辰皆疑其伪。今观其文,去二戴所录为近,要为七十子徒之遗书。使河间献王采入一百三十一篇..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一 经部三十一

    ○春秋类存目二△《春秋程传补》·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着录。是编以程子《春秋传》非完书,集诸儒之说以补之。其词义高简者重为申明,阙略者详为补缀。书成于康熙九年。..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 经部三十

    ○春秋类存目一△《左传节文》十五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欧阳修编,明万历中刊版也。取《左传》之文略为删削。每篇之首,分标《叙事》、《议论》、《词令》诸目。又标《神品》、《能品》、《真品》、《具..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 经部三,四

    ○易类三△《周易窥馀》十五卷(永乐大典本)宋郑刚中撰。刚中字亨仲,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谪居桂阳军。又责授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后追复原官,谥忠愍。事..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 子部

    (周秦诸子,皆自成一家学术,后世群书,其不能归入经史者,强附子部,名似而实非也。若分类各冠其首,愈变愈歧,势难统摄。今画周秦诸子聚列于首,以便初学寻览,汉后诸家,仍依类条列之。此类若周秦诸子,及唐以前..

    21 书目答问 2025-09-02
  • 卷三•農三

    密雲稅口說予既入西山,覽檀柘大鍾諸勝,遂循獨石邊牆,沿檀白二河東至密雲,意欲敬瞻東陵。入界百餘里,借宿民家,路近青椿,山中無民居可借宿,乃返。沿途皆高嶺巨石,山間有小溪,溪旁安設水磨不下三十座,皆磨柏..

    11 齐民四术 2025-08-28
  • 九章録要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九章録要卷三松江屠文漪撰方田法古九章一曰方田以御田疇界域今其書不𫝊特據所見近世之書芟其繁謬補其缺遺以意隸之云爾方田長方田求積步 方田謂正方四面等者法以方自乗得積長方謂兩長兩廣各等者法以長乗..

    21 九章录要 2025-08-27
  • 農候雜占卷三

    福州梁章鉅撰男恭辰校刊晴雨春雨乙卯,夏糴貴。夏雨丁卯,秋糴貴。秋雨辛卯,冬糴貴。冬雨癸卯,春糴貴。 《開元占經》引《黃帝要經》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牛羊..

    15 农候杂占 2025-08-26
  • 卷三 孟子

    孟子性善之界说 孟子道性善尤重扩充 孟子与佛 孟子与庄子 孟子与三民主义一 孟子与三民主义二 孟子与荀子 孟子之神权民本主义 孟子与劳农主义之许行 孟子七篇之起讫 孔孟治学之法 孟子与论语 孟子文体孟子所谓性善者..

    25 古籍举要 2025-08-25
  • 卷三 北山经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①,其上多华草②。漨(fēng)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茈)石、文石③。 ①机木:即桤(qī)木树,长得像榆树,把枝叶烧成灰撒在稻田中可作肥料用。②华草:不详何草。③茈石..

    23 山海经 2025-08-24
  • 畿輔通志卷三十九

    兵制馬蘭口鎮〈原設叅將一員順治六年改設都司十八年増設副將左右二營康熈元年都司裁雍正元年副將改設總兵官增設中軍逰擊一員二年將遵化營之大安口鮎魚闗改隷又増設窄道子把總一員屬左營轄將薊州營之黄崖口將軍闗改隷..

    24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八

    兵制成周之制天子之六軍皆取於六鄉其餘甸稍縣都之師大都以備守衛其有征伐雖各以師從而大司馬所帥六鄉之賦為多徵以甘誓之召六卿管子之參國五鄙則是乃三代之通制也唐之府兵通天下凡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在闗中者二百六..

    14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