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唐诗 / 彭定求

卷三百六十三

2025-07-30 14:42 全唐诗


  卷363_1 【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刘禹锡

  叹息鲁先师,生逢周室卑。有心律天道,无位救陵夷。

  历聘不能用,领徒空尔为。儒风正礼乐,旅象入蓍龟。

  西狩非其应,中都安足施。世衰由我贱,泣下为人悲。

  遗教光文德,兴王叶梦期。土田封后胤,冕服饰虚仪。

  钟鼓胶庠荐,牲牢郡邑祠。闻君喟然叹,偏在上丁时。

  卷363_2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刘禹锡

  汉郡三十六,郁林东南遥。人伦选清臣,天外颁诏条。

  桂水步秋浪,火山凌雾朝。分圻辨风物,入境闻讴谣。

  莎岸见长亭,烟林隔丽谯。日落舟益驶,川平旗自飘。

  珠浦远明灭,金沙晴动摇。一吟道中作,离思悬层霄。

  卷363_3 【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钦受嘉贶诗以谢之】刘禹锡

  红旗阅五兵,绛帐领诸生。味道轻鼎食,退公犹笔耕。

  青箱传学远,金匮纳书成。一瞬见前事,九流当抗行。

  编蒲曾苦思,垂竹愧无名。今日承芳讯,谁言赠衮荣。

  卷363_4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刘禹锡

  旌节下朝台,分圭从北回。城头鹤立处,驿树凤栖来。

  旧路芳尘在,新恩馹骑催。里闾风偃草,鼓舞抃成雷。

  吏散山禽啭,庭香夏蕊开。郡斋堪四望,壁记有三台。

  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卷363_5 【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刘禹锡

  今日池塘上,初移造物权。苞蔵成别岛,沿浊致清涟。

  变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泛觞惊翠羽,开幕对红莲。

  远写风光入,明含气象全。渚烟笼驿树,波日漾宾筵。

  曲岸留缇骑,中流转彩船。无因接元礼,共载比神仙。

  卷363_6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依本韵次用)】刘禹锡

  早遇圣明朝,雁行登九霄。文轻傅武仲,酒逼盖宽饶。

  舍矢同瞻鹄,当筵共赛枭。琢磨三益重,唱和五音调。

  台柏烟常起,池荷香暗飘。星文辞北极,旗影度东辽。

  直道由来黜,浮名岂敢要。三湘与百越,雨散又云摇。

  远守惭侯籍,征还荷诏条。悴容唯舌在,别恨几魂销。

  满眼悲陈事,逢人少旧僚。烟霞为老伴,蒲柳任先凋。

  虎绶悬新印,龙舼理去桡。断肠天北郡,携手洛阳桥。

  幢盖今虽贵,弓旌会见招。其如草玄客,空宇久寥寥。

  卷363_7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刘禹锡

  右相历中台,移松武库栽。紫茸抽组绶,青实长玫瑰。

  便有干霄势,看成构厦材。数分天柱半,影逐日轮回。

  旧赏台阶去,新知谷口来。息阴常仰望,玩境几裴回。

  翠粒晴悬露,苍鳞雨起苔。凝音助瑶瑟,飘蕊泛金罍。

  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终须似鸡树,荣茂近昭回。

  卷363_8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刘禹锡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

  抃会因佳句,情深取断章。惬心同笑语,入耳胜笙簧。

  忆昔三条路,居邻数仞墙。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

  麟角看成就,龙驹见抑扬。彀中飞一箭,云际落双鶬。

  甸邑叨前列,天台愧后行。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

  书殿连鳷鹊,神池接凤凰。追游蒙尚齿,惠好结中肠。

  铩翮方抬举,危根易损伤。一麾怜弃置,五字借恩光。

  汝海崆峒秀,溱流芍药芳。风行能偃草,境静不争桑。

  转旆趋关右,颁条匝渭阳。病吟犹有思,老醉已无狂。

  尘满鸿沟道,沙惊白狄乡。伫闻黄纸诏,促召紫微郎。

  卷363_9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刘禹锡

  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

  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

  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

  嵌穴胡雏貌,纤铓虫篆铭。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

  烦热近还散,馀酲见便醒。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

  静称垂松盖,鲜宜映鹤翎。忘忧常目击,素尚与心冥。

  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徒然想融结,安可测年龄。

  采取询乡耋,搜求按旧经。垂钩入空隙,隔浪动晶荧。

  有获人争贺,欢谣众共听。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

  睹物洛阳陌,怀人吴御亭。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沧溟。

  卷363_10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刘禹锡

  位是才能取,时因际会遭。羽仪呈鸑鷟,铓刃试豪曹。

  洛下推年少,山东许地高。门承金铉鼎,家有玉璜韬。

  海浪扶鹏翅,天风引骥髦。便知蓬阁閟,不识鲁衣褒。

  兴发春塘草,魂交益部刀。形开犹抱膝,烛尽遽挥毫。

  昔仕当初筮,逢时咏载橐。怀铅辨虫蠹,染素学鹅毛。

  车骑方休汝,归来欲效陶。南台资謇谔,内署选风骚。

  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鳌。美香焚湿麝,名果赐干萄。

  议赦蝇栖笔,邀歌蚁泛醪。代言无所戏,谢表自称叨。

  兰焰凝芳泽,芝泥莹玉膏。对频声价出,直久梦魂劳。

  草诏令归马,批章答献獒。银花悬院榜,翠羽映帘绦。

  讽谏欣然纳,奇觚率尔操。禁中时谔谔,天下免忉忉。

  左顾龟成印,双飞鹄织袍。谢宾缘地密,洁己是心豪。

  五日思归沐,三春羡众邀。茶炉依绿笋,棋局就红桃。

  溟海桑潜变,阴阳炭暗熬。仙成脱屣去,臣恋捧弓号。

  建节辞乌柏,宣风看鹭涛。土山京口峻,铁瓮郡城牢。

  曲岛花千树,官池水一篙。莺来和丝管,雁起拂麾旄。

  宛转倾罗扇,回旋堕玉搔。罚筹长竖纛,觥盏样如舠。

  山是千重障,江为四面濠。卧龙曾得雨,孤鹤尚鸣皋。

  剑用雄开匣,弓闲蛰受弢。凤姿尝在竹,鷃羽不离蒿。

  吴越分双镇,东西接万艘。今朝比潘陆,江海更滔滔。

  卷363_11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刘禹锡

  早入八元数,尝承三接恩。飞鸣天上路,***海西门。

  清望寰中许,高情物外存。时来诚不让,归去每形言。

  洛下思招隐,江干厌作藩。按经修道具,依样买山村。

  开凿随人化,幽阴为律暄。远移难得树,立变旧荒园。

  绝塞通潜径,平泉占上原。烟霞遥在想,簿领益为繁。

  丹禁虚东閤,苍生望北辕。徒令双白鹤,五里自翩翻。

  卷363_12 【省试风光草际浮】刘禹锡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

  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

  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卷363_13 【历阳书事七十韵】刘禹锡

  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

  汉置东南尉,梁分肘腋兵。本吴风俗剽,兼楚语音伧。

  沸井今无涌,乌江旧有名。土台游柱史,石室隐彭铿。

  曹操祠犹在,濡须坞未平。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

  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鱼书来北阙,鹢首下南荆。

  云雨巫山暗,蕙兰湘水清。章华树已失,鄂渚草来迎。

  庐阜香炉出,湓城粉堞明。雁飞彭蠡暮,鸦噪大雷晴。

  平野分风使,恬和趁夜程。贵池登陆峻,舂谷渡桥鸣。

  骆驿主人问,悲欢故旧情。几年方一面,卜昼便三更。

  助喜杯盘盛,忘机笑语訇。管清疑警鹤,弦巧似娇莺。

  炽炭烘蹲兽,华茵织斗鲸。回裾飘雾雨,急节堕琼英。

  敛黛凝愁色,施钿耀翠晶。容华本南国,妆束学西京。

  日落方收鼓,天寒更炙笙。促筵交履舄,痛饮倒簪缨。

  谑浪容优孟,娇怜许智琼。蔽明添翠帟,命烛拄金茎。

  坐久罗衣皱,杯频粉面騂。兴来从请曲,意堕即飞觥。

  令急重须改,欢冯醉尽呈。诘朝还选胜,来日又寻盟。

  道别殷勤惜,邀筵次第争。唯闻嗟短景,不复有馀酲。

  众散扃朱户,相携话素诚。晤言犹亹亹,残漏自丁丁。

  出祖千夫拥,行厨五熟烹。离亭临野水,别思入哀筝。

  接境人情洽,方冬馔具精。中流为界道,隔岸数飞甍。

  沙浦王浑镇,沧洲谢脁城。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

  半渡趋津吏,缘堤簇郡甿。场黄堆晚稻,篱碧见冬菁。

  里社争来献,壶浆各自擎。鸱夷倾底写,粔籹斗成□。

  采石风传柝,新林暮击钲。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露冕观原野,前驱抗旆旌。分庭展宾主,望阙拜恩荣。

  比屋惸嫠辈,连年水旱并。遐思常后已,下令必先庚。

  远岫低屏列,支流曲带萦。湖鱼香胜肉,官酒重于饧。

  忆昔泉源变,斯须地轴倾。鸡笼为石颗,龟眼入泥坑。

  事系人风重,官从物论轻。江春俄澹荡,楼月几亏盈。

  柳长千丝宛,田塍一线絣。游鱼将婢从,野雉见媒惊。

  波净攒凫鹊,洲香发杜蘅。一钟菰葑米,千里水葵羹。

  受谴时方久,分忧政未成。比琼虽碌碌,于铁尚铮铮。

  早忝登三署,曾闻奏六英。无能甘负弩,不慎在提衡。

  口语成中遘,毛衣阻上征。时闻关利钝,智亦有聋盲。

  昔愧山东妙,今惭海内兄。后来登甲乙,早已在蓬瀛。

  心托秦明镜,才非楚白珩。齿衰亲药物,宦薄傲公卿。

  捧日皆元老,宣风尽大彭。好令朝集使,结束赴新正。

  卷363_14 【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刘禹锡

  退朝还公府,骑吹息繁阴。吏散秋庭寂,乌啼烟树深。

  威生奉白简,道胜外华簪。风物清远目,功名怀寸阴。

  云衢念前侣,彩翰写冲襟。凉菊照幽径,败荷攒碧浔。

  感时江海思,报国松筠心。空愧寿陵步,芳尘何处寻。

  卷363_15 【和令狐相公春日寻花有怀白侍郎阁老】刘禹锡

  芳菲满雍州,鸾凤许同游。花径须深入,时光不少留。

  色鲜由树嫩,枝亚为房稠。静对仍持酒,高看特上楼。

  晴宜连夜赏,雨便一年休。共忆秋官处,馀霞曲水头。

  

诗总集。清彭定求等编。共九百卷。明人胡震亨编《唐音统籤》一千零三十三卷,清初季振宜编《唐诗》七百一十七卷,采集唐人别集,搜求遗佚,成为包含较广的唐诗总集。此书诗作按体排列,并删去《统籤》篇末《章咒》四卷,《偈颂》二十四卷。当时修纂,除以《统籤》、《唐诗》为底本外,并用内府所藏唐人诗集参校,“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此书以胡、季二书为底本,校补而成。纂修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成书于四十五年(1706)十月。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计收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者按时代先后排列,并系小传。书中间有校注,考订字句异同及篇章互见情况。

猜你喜欢

  •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集录卷三

    ◆诗廓落诗青岩庚辰五月二十三日辞墓就逮时缇骑尚在南昌中夜出门诸友环顾不及为别匍匐至水口挥手谢同人惘然有作适驿道别某某并诸同学南昌江中别某某及侄止子巳别诸子依依不去欲同渊侄北上毅然麾之并示诸共学以六月乙..

  • 卷三十九 经部三十九

    ○乐类存目△《雅乐发微》·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敔撰。考明有两张敔。其一字伯起,合肥人。永乐中贡入太学,除广东道监察御史,官至陕西按察使佥事。所着有《京氏易考》,见朱彝尊《经义考》。此张敔饶州人。..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八 经部三十八

    ○乐类沈约称《乐经》亡于秦。考诸古籍,惟《礼记经解》有“《乐》教”之文。伏生《尚书大传》引“辟雝舟张”四语,亦谓之《乐》。然他书均不云有《乐经》(隋志《乐经》四卷,盖王莽元始三年所立,贾公彦《考工记·..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七 经部三十七

    ○四书类存目△《苏评孟子》·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苏洵评”。考是书《宋志》不着录。孙绪《无用闲谈》称其论文颇精,而摘其中引洪迈之语在洵以后,知出依托。则正德中是书已行矣。此本为康熙三十三..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六 经部三十六

    ○四书类二△《四书集义精要》·二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刘因撰。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人。世祖至元十九年徵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辞归,再以集贤学士徵,不起。事迹具《元史》本传。朱子为《四书集注》..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五 经部三十五

    ○四书类一《论语》、《孟子》,旧各为帙。《大学》、《中庸》,旧《礼记》之二篇。其编为《四书》,自宋淳熙始。其悬为令甲,则自元延祐复科举始。古来无是名也。然二戴所录《曲礼》、《檀弓》诸篇,非一人之书,迨..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四 经部三十四

    ○五经总义类存目△《五经图》·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不着撰人名氏。雍正癸卯,襄城常定远得明章达原本重刻。达《序》称是本得自卢侍御,卢又得之信州铅山,为鹅湖石刻本。考明卢谦字默存,庐江人。万历甲辰进士,..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三 经部三十三

    ○五经总义类汉代经师如韩婴治《诗》兼治《易》者,其训故皆各自为书。宣帝时,始有《石渠五经杂义》十八篇。《汉志》无类可隶,遂杂置之《孝经》中。《隋志》录许慎《五经异义》以下诸家,亦附《论语》之末。《旧唐..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二 经部三十二

    ○孝经类蔡邕《明堂论》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审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然授受无绪,故陈骙、汪应辰皆疑其伪。今观其文,去二戴所录为近,要为七十子徒之遗书。使河间献王采入一百三十一篇..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一 经部三十一

    ○春秋类存目二△《春秋程传补》·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着录。是编以程子《春秋传》非完书,集诸儒之说以补之。其词义高简者重为申明,阙略者详为补缀。书成于康熙九年。..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 经部三十

    ○春秋类存目一△《左传节文》十五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欧阳修编,明万历中刊版也。取《左传》之文略为删削。每篇之首,分标《叙事》、《议论》、《词令》诸目。又标《神品》、《能品》、《真品》、《具..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 经部三,四

    ○易类三△《周易窥馀》十五卷(永乐大典本)宋郑刚中撰。刚中字亨仲,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谪居桂阳军。又责授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后追复原官,谥忠愍。事..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 子部

    (周秦诸子,皆自成一家学术,后世群书,其不能归入经史者,强附子部,名似而实非也。若分类各冠其首,愈变愈歧,势难统摄。今画周秦诸子聚列于首,以便初学寻览,汉后诸家,仍依类条列之。此类若周秦诸子,及唐以前..

    21 书目答问 2025-09-02
  • 卷三•農三

    密雲稅口說予既入西山,覽檀柘大鍾諸勝,遂循獨石邊牆,沿檀白二河東至密雲,意欲敬瞻東陵。入界百餘里,借宿民家,路近青椿,山中無民居可借宿,乃返。沿途皆高嶺巨石,山間有小溪,溪旁安設水磨不下三十座,皆磨柏..

    11 齐民四术 2025-08-28
  • 九章録要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九章録要卷三松江屠文漪撰方田法古九章一曰方田以御田疇界域今其書不𫝊特據所見近世之書芟其繁謬補其缺遺以意隸之云爾方田長方田求積步 方田謂正方四面等者法以方自乗得積長方謂兩長兩廣各等者法以長乗..

    21 九章录要 2025-08-27
  • 農候雜占卷三

    福州梁章鉅撰男恭辰校刊晴雨春雨乙卯,夏糴貴。夏雨丁卯,秋糴貴。秋雨辛卯,冬糴貴。冬雨癸卯,春糴貴。 《開元占經》引《黃帝要經》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牛羊..

    15 农候杂占 2025-08-26
  • 卷三 孟子

    孟子性善之界说 孟子道性善尤重扩充 孟子与佛 孟子与庄子 孟子与三民主义一 孟子与三民主义二 孟子与荀子 孟子之神权民本主义 孟子与劳农主义之许行 孟子七篇之起讫 孔孟治学之法 孟子与论语 孟子文体孟子所谓性善者..

    25 古籍举要 2025-08-25
  • 卷三 北山经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①,其上多华草②。漨(fēng)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茈)石、文石③。 ①机木:即桤(qī)木树,长得像榆树,把枝叶烧成灰撒在稻田中可作肥料用。②华草:不详何草。③茈石..

    23 山海经 2025-08-24
  • 畿輔通志卷三十九

    兵制馬蘭口鎮〈原設叅將一員順治六年改設都司十八年増設副將左右二營康熈元年都司裁雍正元年副將改設總兵官增設中軍逰擊一員二年將遵化營之大安口鮎魚闗改隷又増設窄道子把總一員屬左營轄將薊州營之黄崖口將軍闗改隷..

    24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八

    兵制成周之制天子之六軍皆取於六鄉其餘甸稍縣都之師大都以備守衛其有征伐雖各以師從而大司馬所帥六鄉之賦為多徵以甘誓之召六卿管子之參國五鄙則是乃三代之通制也唐之府兵通天下凡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在闗中者二百六..

    14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