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唐诗 / 彭定求

卷六百二十二

2025-08-03 12:44 全唐诗


  卷622_1 【萤诗】陆龟蒙

  肖翘虽振羽,戚促尽疑冰。风助流还急,烟遮点渐凝。

  不须轻列宿,才可拟孤灯。莫倚隋家事,曾烦下诏征。

  卷622_2 【蝉】陆龟蒙

  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卷622_3 【秋热】陆龟蒙

  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殷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

  卷622_4 【村中晚望】陆龟蒙

  抱杖柴门立,江村日易斜。雁寒犹忆侣,人病更离家。

  短鬓看成雪,双眸旧有花。何须万里外,即此是天涯。

  卷622_5 【四明山诗·石窗】陆龟蒙

  石窗何处见,万仞倚晴虚。积霭迷青琐,残霞动绮疏。

  山应列圆峤,宫便接方诸。只有三奔客,时来教隐书。

  卷622_6 【四明山诗·过云】陆龟蒙

  相访一程云,云深路仅分。啸台随日辨,樵斧带风闻。

  晓著衣全湿,寒冲酒不醺。几回归思静,仿佛见苏君。

  卷622_7 【四明山诗·云南】陆龟蒙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

  卷622_39 【四明山诗·云北】陆龟蒙

  云北是阳川,人家洞壑连。坛当星斗下,楼拶翠微边。

  一半遥峰雨,三条古井烟。金庭如有路,应到左神天。

  卷622_40 【四明山诗·鹿亭】陆龟蒙

  鹿亭岩下置,时领白麛过。草细眠应久,泉香饮自多。

  认声来月坞,寻迹到烟萝。早晚吞金液,骑将上绛河。

  卷622_41 【四明山诗·樊榭】陆龟蒙

  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凭栏虚目断,不见羽华衣。

  卷622_42 【四明山诗·潺湲洞】陆龟蒙

  石浅洞门深,潺潺万古音。似吹双羽管,如奏落霞琴。

  倒穴漂龙沫,穿松溅鹤襟。何人乘月弄,应作上清吟。

  卷622_43 【四明山诗·青棂子】陆龟蒙

  山实号青棂,环冈次第生。外形坚绿壳,中味敌璚英。

  堕石樵儿拾,敲林宿鸟惊。亦应仙吏守,时取荐层城。

  卷622_44 【四明山诗·鞠侯】陆龟蒙

  何事鞠侯名,先封在四明。但为连臂饮,不作断肠声。

  野蔓垂缨细,寒泉佩玉清。满林游宦子,谁为作君卿。

  卷622_45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五泻舟】陆龟蒙

  样自桐川得,词因隐地成。好渔翁亦喜,新白鸟还惊。

  沙际拥江沫,渡头横雨声。尚应嫌越相,遗祸不遗名。

  卷622_46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华顶杖】陆龟蒙

  万古阴崖雪,灵根不为枯。瘦于霜鹤胫,奇似黑龙须。

  拄访谭玄客,持看泼墨图。湖云如有路,兼可到仙都。

  卷622_47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太湖砚】陆龟蒙

  谁截小秋滩,闲窥四绪宽。绕为千嶂远,深置一潭寒。

  坐久云应出,诗成墨未干。不知新博物,何处拟重刊。

  卷622_48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乌龙养和】陆龟蒙

  养和名字好,偏寄道情深。所以亲逋客,兼能助五禽。

  倚肩沧海望,钩膝白云吟。不是逍遥侣,谁知世外心。

  卷622_49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尊】陆龟蒙

  鱼骼匠成尊,犹残海浪痕。外堪欺玳瑁,中可酌昆仑。

  水绕苔矶曲,山当草阁门。此中醒复醉,何必问乾坤。

  卷622_50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陆龟蒙

  只贪诗调苦,不计病容生。我亦休文瘦,君能叔宝清。

  药须勤一服,春莫累多情。欲入毗耶问,无人敌净名。

  卷622_51 【又酬次韵】陆龟蒙

  从来多远思,尤向静中生。所以令心苦,还应是骨清。

  酒香偏入梦,花落又关情。积此风流事,争无后世名。

  卷622_52 【奉酬袭美秋晚见题二首】陆龟蒙

  为爱晚窗明,门前亦懒行。图书看得熟,邻里见还生。

  鸟啄琴材响,僧传药味精。缘君多古思,携手上空城。

  何事乐渔樵,巾车或倚桡。和诗盈古箧,赊酒半寒瓢。

  失雨园蔬赤,无风蚛叶凋。清言一相遗,吾道未全消。

  卷622_53 【奉和袭美初冬章上人院】陆龟蒙

  每伴来方丈,还如到四禅。菊承荒砌露,茶待远山泉。

  画古全无迹,林寒却有烟。相看吟未竟,金磬已泠然。

  卷622_54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陆龟蒙

  近来唯乐静,移傍故城居。闲打修琴料,时封谢药书。

  夜停江上鸟,晴晒箧中鱼。出亦图何事,无劳置栈车。

  倩人医病树,看仆补衡茅。散发还同阮,无心敢慕巢。

  简便书露竹,尊待破霜匏。日好林间坐,烟萝近欲交。

  倭僧留海纸,山匠制云床。懒外应无敌,贫中直是王。

  池平鸥思喜,花尽蝶情忙。欲问新秋计,菱丝一亩强。

  故山空自掷,当路竟谁知。只有经时策,全无养拙资。

  病深怜灸客,炊晚信樵儿。谩欲陈风俗,周官未采诗。

  福地能容堑,玄关讵有扉。静思琼版字,闲洗铁筇衣。

  鸟破凉烟下,人冲暮雨归。故园秋草梦,犹记绿微微。

  水影沉鱼器,邻声动纬车。燕轻捎坠叶,蜂懒卧燋花。

  说史评诸例,论兵到百家。明时如不用,归去种桑麻。

  禹穴奇编缺,雷平异境残。静吟封箓检,归兴削帆竿。

  白石堪为饭,青萝好作冠。几时当斗柄,同上步罡坛。

  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

  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黄金如可化,相近买云泉。

  野入青芜巷,陂侵白竹门。风高开栗刺,沙浅露芹根。

  迸鼠缘藤桁,饥乌立石盆。东吴虽不改,谁是武王孙。

  疏慵真有素,时势尽无能。风月虽为敌,林泉幸未憎。

  酒材经夏阙,诗债待秋征。只有君同癖,闲来对曲肱。

  卷622_55 【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陆龟蒙

  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绝群。

  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卷622_56 【又次前韵酬广文】陆龟蒙

  独倚秋光岸,风漪学簟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群。

  叶堕平台月,香消古径云。强歌非白纻,聊以送馀醺。

  卷622_57 【送延陵张宰】陆龟蒙

  春尽未离关,之官亦似闲。不嫌请薄俸,为喜带名山。

  默祷三真后,高吟十字还。只应江上鸟,时下讼庭间。

  卷622_58 【送人罢官归茅山】陆龟蒙

  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

  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

  卷622_59 【立春日】陆龟蒙

  去年花落时,题作送春诗。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

  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一夜东风起,开帘不敢窥。

  卷622_60 【中秋夜寄友生】陆龟蒙

  秋来一度满,重见色难齐。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

  疏芒唯斗在,残白合河迷。更忆前年望,孤舟泊大溪。

  

诗总集。清彭定求等编。共九百卷。明人胡震亨编《唐音统籤》一千零三十三卷,清初季振宜编《唐诗》七百一十七卷,采集唐人别集,搜求遗佚,成为包含较广的唐诗总集。此书诗作按体排列,并删去《统籤》篇末《章咒》四卷,《偈颂》二十四卷。当时修纂,除以《统籤》、《唐诗》为底本外,并用内府所藏唐人诗集参校,“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此书以胡、季二书为底本,校补而成。纂修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成书于四十五年(1706)十月。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计收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者按时代先后排列,并系小传。书中间有校注,考订字句异同及篇章互见情况。

猜你喜欢

  • ●归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吴郡归有光着门人王执礼校墓志铭二◆墓志铭二周孺亨墓志铭王府君墓志铭王邦献墓志铭建安县尹沈君墓志铭朱隐君墓志铭冯会东墓志铭叶母墓志铭陈处士妻王氏墓志铭太学生陈君妻郭氏孺人墓志铭顾孺人墓志铭郑君汉卿寿藏铭..

    14 归先生文集 2025-09-14
  • ●归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吴郡归有光着门人王执礼校行状◆行状吴纯甫行状封中宪大夫兴化府知府周公暨配晏恭人行状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敕封文林郎分宜县知县前同州判官许君行状○吴纯甫行状先生姓吴氏讳中英字纯甫其先不知其所始..

    12 归先生文集 2025-09-14
  • 第一百二十四卷

    第一百二十四卷目录 水灾部汇考一礼记〈月令〉春秋纬〈考异邮 汉含孳〉山海经〈南山经 西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汲冢周书〈时训解〉史记〈天官书〉汉书〈五行志〉管窥辑要〈水部占〉娄元礼田家五行〈论水 论草 论花 论..

  • 第一百二十三卷

    第一百二十三卷目录 石异部汇考一观象玩占〈石杂变〉管窥辑要〈石〉 石异部汇考二周〈襄王一则 景王一则 敬王一则〉秦〈始皇一则〉汉〈惠帝一则 武帝征和一则 昭帝元凤一则 元帝建昭一则 成帝建始一则 阳朔一则 鸿嘉..

  • 第一百二十二卷

    第一百二十二卷目录 山异部汇考一周礼〈春官大司乐〉春秋纬〈感精符〉山海经〈中山经〉娄元礼田家五行〈论山〉观象玩占〈山崩 山杂变〉管窥辑要〈山〉 山异部汇考二夏后氏〈帝癸一则〉商〈帝辛一则〉周〈襄王一则 定..

  • 第一百二十一卷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录 地异部艺文二地动联句宋苏舜〈元钦〉 地异部纪事 地异部杂录 地异部外编庶徵典第一百二十一卷地异部艺文二〈诗〉《地动联句》〈叔才,舜元旧字也。〉宋苏舜〈元钦〉大荒孟冬月,〈叔才〉末旬高舂..

  • 第一百二十卷

    第一百二十卷目录 地异部汇考七明二〈穆宗隆庆六则 神宗万历四十五则 光宗泰昌一则 嘉宗天启六则 悯帝崇祯十四则〉皇清〈康熙二则〉 地异部总论坤舆图说〈地震〉兼明书〈论地震〉 地异部艺文一伯阳父论三川震 国语论..

  • 凡例二十则

    一、是书卷帙浩博,为亘古所无。然每进一编,必经亲览;宏纲巨目,悉禀天裁。定千载之是非,决百家之疑似。权衡独运,衮钺斯昭。睿鉴高深,迥非诸臣管蠡之所及;随时训示,旷若发蒙。八载以来,不能一一殚记,谨录历..

  • 坤舆典第一百二十四卷

    关隘部汇考二《江南通志》江宁府龙江关 在龙江宣课司旁。大胜关 在府南二十里。石灰山关江淮关浦子口关 江浦。淮安府南锁关 安东关柳淮关 淮北关泾河关 以上俱山阳县。刘马蒋关 宿迁县。安庆府集贤关 在府城北十五里..

  • 坤舆典第一百二十三卷

    关隘部汇考一《易经》《系辞下传》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本义》〉豫备之意。〈《大全》〉杨氏曰:川途既通,则暴客至。故取诸豫重门以禦之,击柝以警之,则暴客无自而至。二阴在前,重门之象也。一阳在..

  • 坤舆典第一百二十二卷

    留都部艺文一《南都赋》汉张衡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汤谷涌其后,..

  • 坤舆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留都部汇考周成王七年,置东都。按《书经序》: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解〉武王既克殷迁九鼎于洛之郏鄏。《史记周本纪》载:武王之言曰: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

  • 坤舆典第一百二十卷

    建都部杂录《诗经商颂殷武篇》: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可以筑城郭,建都邑。《公羊传》:京师者,天子之居也;师者,众也;京者,大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汉书张敞传》:京..

  • 卷一百六十九 集部二十二

    ○别集类二十二△《明太祖文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巡按直隶督学御史姚士观、南京户部督储主事沈鈇仝校刊。分十八类。曰诏,曰制,曰诰,曰书,曰敕命,曰策问,曰敕问,曰论,曰乐章,曰乐歌,曰文,曰碑..

  • 卷一百六十七 集部二十

    ○别集类二十△《玉井樵唱》·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尹廷高撰。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是集首有廷高《自记》,载其父竹坡诗一联。盖即戴复古《石屏集》以其父遗诗冠首之意。竹坡名栋,宋宝祐间尝为绍兴府..

    2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二十二 子部三十二

    ○杂家类六△《困学斋杂录》·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元鲜于枢撰。枢字伯机,渔阳人。官太常寺典簿。《书史会要》称其酒酣豪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赵孟頫极推重之。是书所纪,当时诗话杂事为多。原本不着名氏,..

    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4
  • 卷一百二十 子部三十

    ○杂家类四△《论衡》·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汉王充撰。充字仲任,上虞人。自纪谓在县为掾功曹,在都尉府位亦掾功曹,在太守为列掾五官功曹行事。又称永和三年徙家辟诣扬州部丹阳、九江、庐江,后入为治中。章和..

    1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4
  • 卷一百十二 子部二十二

    ○艺术类一古言六书,后明八法,于是字学、书品为二事。左图右史,画亦古义,丹青金碧,渐别为赏鉴一途。衣裳制而纂组巧,饮食造而陆海陈,踵事增华,势有驯致。然均与文史相出入,要为艺事之首也。琴本雅音,旧列乐..

    1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4
  • 卷一百十 子部二十

    ○术数类存目一△《正易心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宋麻衣道者撰。凡四十二章,章四句,句四言。又题希夷先生受并消息。《文献通考》载李潜序云,得之庐山异人。马端临注曰,或云许坚。又载张栻跋,亦信为..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4
  • 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

    ○载记类五马南浮,中原云扰。偏方割据,各设史官。其事迹亦不容泯灭,故阮孝绪作《七录》,“伪史”立焉。《隋志》改称“霸史”,《文献通考》则兼用二名。然年祀绵邈,文籍散佚,当时僣撰,久已无存。存于今者,大..

    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