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笈七签 / 张君房

卷三十九 说戒部二

2025-08-13 17:37 云笈七签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并叙

昔週之末,<赤皮>王之时,始出太平之道、太清之教。老君至琅琊,授道与干君。干君受道法,遂以得道,拜为真人。又传《太平经》一百七十卷,《甲子》十部。后帛君笃病,从干君授道护病,病得除羌,遂复得道,拜为真人。今琅琊有木兰树,干、帛二君所治处也。幽王时,老君教胡还当入汉中,过琅琊,干君得见老君。老君谓干君曰:吾前授汝,助人救命,忧念万民,拜署男女祭酒,广化愚人,分布弟子,使上感天心,下动地祗,当令王者欢心。而自顷以来,吾遥从千万亿里观之,诸男女祭酒,托老君尊位,贪财好色,擅色自用,更相是非,各谓我心正,言彼非真,利于供养,欲人奉已,憎恶同道,妒贤嫉才,骄恣自大,禁止百姓,当来从我,我道最正,彼非真也。皆不当尔,故来相语。干吉稽首,再拜伏地,叩头百下,唯唯告曰:太上从今日已去,不知当何由去?诸男女祭酒之重罪,令祭酒辈空活,既蒙道祐,可得升仙,寿终之后,不入九地下牢之苦。非但祭酒,复其万民。万民无知法则,祭酒之罪,臣之过咎,实在于己也。唯愿太上赦既往之失,署臣修将来之善耳。臣干吉死罪,死罪。老君曰:可正安意定,坐。吾恐大道浇季,万民丧命。一二祭酒,死入九幽之下,不足痛也。吾但念万民痛耳。汝当善听,记录心中,当为后世作法则,敕诸男女祭酒,令改往行,从今之善。老君曰:人生虽有寿万年者,若不持戒律,与老树朽石何异?宁一日持戒为道德之人,而死补天官,尸解升仙。世人死有重罪,无益魂神。魂神受罪耳。祭酒明奉行之。乃曰,诸祭酒各明听,天下万民,无有长存。人生有死,物成有败。日出则没,月满则缺。从古至今,谁能长存者?唯道德可久耳!今月亦善,今日亦善,今时亦善,诸贤亦善,师甲亦善,弟子亦善,万神备具,吏兵皆到,今吾以诸贤故,念万民之命,故授王甲禁戒重律。当三遍读之,然后说戒曰:。

第一戒,不得多畜仆妾。

第二戒,不得淫他妇人。

第三戒,不得盗窃人物。

第四戒,不得杀伤一切物命。

第五戒,不得妄取人一钱已上物。

第六戒,不得妄烧败人一钱已上物。

第七戒,不得以食物掷火中。

第八戒,不得畜猪羊。

第九戒,不得邪求一切人物。

第十戒,不得食大蒜及五辛。

第十一戒,不得作草书与人。

第十二戒,不得多以书相闻。

第十三戒,不得以药落去子。

第十四戒,不得烧野田山林。

第十五戒,不得以金银器食用。

第十六戒,不得求知军国事及占吉凶。

第十七戒,不得妄与兵贼为亲。

第十八戒,不得妄伐树木。

第十九戒,不得妄摘草花。

第二十戒,不得数见天子官人,妄结姻亲。

第二十一戒,不得轻慢弟子,邪宠以乱真。

第二十二戒,不得贪惜财物。

第二十三戒,不得妄言绮语,隔戾嫉妒。

第二十四戒,不得饮酒食肉。

第二十五戒,不得多积财物,侮蔑孤贫。

第二十六戒,不得独食。

第二十七戒,不得贩卖奴婢。

第二十八戒,不得破人婚姻事。

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

第三十戒,不得自习妓乐。

第三十一戒,不得言人恶事,猜疑百端。

第三十二戒,不得言人阴私。

第三十三戒,不得说人父母本末善恶。

第三十四戒,不得面誉人,屏处论人恶。

第三十五戒,不得以秽污之物调戏人。

第三十六戒,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

第三十七戒,不得独与宗族为亲。

第三十八戒,不得轻疏佗人之尊长。

第三十九戒,不得自杀。

第四十戒,不得劝人杀。

第四十一戒,不得别离他人家口。

第四十二戒,不得因恨杀人。

第四十三戒,不得投书譛人。

第四十四戒,不得自用。

第四十五戒,不得自贵。

第四十六戒,不得自骄。

第四十七戒,不得妄凿地,毁山川。

第四十八戒,不得恶言骂詈。

第四十九戒,不得以足踏六畜。

第五十戒,不得掩人目。

第五十一戒,不得以厌治病。

第五十二戒,不得希望人物。

第五十三戒,不得竭水泽。

第五十四戒,不得评论师长。

第五十五戒,不得裸形露浴。

第五十六戒,不得轻慢经教。

第五十七戒,不得慢老人。

第五十八戒,不得观六畜交阴阳。

第五十九戒,不得调戏于人。

第六十戒,不得持威势凌人。

第六十一戒,不得阿党所亲。

第六十二戒,不得带刀杖若军中,不从此律。

第六十三戒,不得多作门户,别离居处。

第六十四戒,不得起瞋恚。

第六十五戒,不得骂人作奴婢。

第六十六戒,不得立小便。

第六十七戒,不得黥奴婢面。

第六十八戒,不得咒人命死败亡。

第六十九戒,不得快人死败。

第七十戒,不得乱纵行游。

第七十一戒,不得张目视人。

第七十二戒,不得舌吐向天。

第七十三戒,不得横求人物。

第七十四戒,不得强乞,扰乱百姓。

第七十五戒,不得为世俗人赋敛。

第七十六戒,不得为世俗人作礼头主。

第七十七戒,不得为人图山立冢宅起屋。

第七十八戒,不得上知星文,卜相天时。

第七十九戒,不得渔猎,伤煞众生。

第八十戒,不得淫泆佗妇,别离夫妻。

第八十一戒,不得视弟子偏颇,视弟子当如其子。

第八十二戒,不得夺人瞑中火。

第八十三戒,不得驰骋世俗,吊问死丧宜密哀恤之。

第八十四戒,不得与俗人共相群党,更相嘲毁。

第八十五戒,不得败人成功,言是己德。

第八十六戒,不得择好室舍好床卧息。

第八十七戒,不得訾毁人物,以为恶。

第八十八戒,不得自举已物以为好。

第八十九戒,不得令惊怕,令人恐悸。

第九十戒,不得择人饮食,为好恶说。

第九十一戒,不得为人往来恶言。

第九十二戒,不得以县官中伤人民。

第九十三戒,不得预人间论议曲直事。

第九十四戒,不得强取人物,以为恩重。

第九十五戒,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

第九十六戒,不得轻行妄游,日月驰骋。

第九十七戒,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

第九十八戒,不得笼罩鸟兽。

第九十九戒,不得穿人家壁,窥看人家内妇女。

第一百戒,不得以秽污之物投井中。

第一百一戒,不得塞池井。

第一百二戒,不得欺诬老人。

第一百三戒,不得妄发读人书。

第一百四戒,不得诱枉良人为奴婢。

第一百五戒,不得积聚财宝,以招凶祸。

第一百六戒,不得贪恋居家。

第一百七戒,不得藏埋器物。

第一百八戒,不得破坏见钱。

第一百九戒,不得在平地然火。

第一百十戒,不得施枪棘着道中。

第一百十一戒,不得多言弄口舌。

第一百十二戒,不得以书字之物自投埋于厕前。

第一百十三戒,不得向佗神鬼礼拜。

第一百十四戒,不得多畜世俗占事之书及八神图,皆不得习。

第一百十五戒,不得与兵人为侣。

第一百十六戒,不得便溺生草上及人所食之水中。

第一百十七戒,不得与寡妇亲爱。

第一百十八戒,不得祠祀鬼神,以求侥幸。

第一百十九戒,不得为人多作忌讳。

第一百二十戒,不得自多忌讳。

第一百二十一戒,不得妄轻入江河中浴。

第一百二十二戒,不得妄假举人物,以为礼赂。

第一百二十三戒,不得为人保任券契、买卖田宅、奴婢之事。

第一百二十四戒,不得与淫泆之家更相往来。

第一百二十五戒,不得炼毒药着器中。

第一百二十六戒,不得作恶厉声,常当喜笑。

第一百二十七戒,不得为人作辞讼,知人官事。

第一百二十八戒,不得求密谋之书读之。

第一百二十九戒,不得妄鞭打六畜群众。

第一百三十戒,不得无故走马驰车。

第一百三十一戒,不得以手团食,残啮众肴。

第一百三十二戒,不得惊鸟兽。

第一百三十三戒,不得向弟子评论人家食饮善恶。

第一百三十四戒,不得妄开决陂湖。

第一百三十五戒,不得自炫治病,病家自当来请求乃可往之。

第一百三十六戒,不得独行,行与人俱。

第一百三十七戒,不得为人谋合私利。

第一百三十八戒,不得广求宝物。

第一百三十九戒,不得带女人入山,皆应别歧异室。

第一百四十戒,不得叛本逐末。

第一百四十一戒,常当设供养,勿作难易。

第一百四十二戒,常当念清俭法,慕清贤鹿食牛饮。

第一百四十三戒,常当慎所投止,先行视之,勿所惊触。,

第一百四十四戒,常当回向正一,不得俗事。

第一百四十五戒,常当立大意秉志,不得杂犯负违三尊教命。

第一百四十六戒,常当勤避嫌疑,不得欺父母,罔君师。

第一百四十七戒,常当勤求长生,昼夜勿常,不得懈慢。

第一百四十八戒,常当勤避恶处,勿贪禄苟荣利。

第一百四十九戒,常当勤服气断穀食,为不死道,不得贪于饮食。

第一百五十戒,常当勤避凶人,不得弃背朋友。

第一百五十一戒,不得每饮食从一边起,及叹咤言其美恶。

第一百五十二戒,每烧香当为万姓请愿,令天下太平,不得为已。

第一百五十三戒,凡人呼汝为祭酒,汝勿顾畏人,自作轻躁为百姓所不足。

第一百五十四戒,每得人食,常当祝愿,令主人得福,一切饱满。

第一百五十五戒,常时无事,不得多聚会人众,饮食狼藉。

第一百五十六戒,常时无事,不得妄受人礼敬。

第一百五十七戒,若入他处,必先问贤人善士,当亲依之,不得自负。

第一百五十八戒,若入佗处,必先问其国所禁忌。

第一百五十九戒,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

第一百六十戒,凡至人家,不得希望主人饮食。

第一百六十一戒,不得与女人同行。

第一百六十二戒,不得与男女冥室中共语。

第一百六十三戒,凡衣物不得过畜三通。

第一百六十四戒,凡男女不得共坐食饮,交手授受。

第一百六十五戒,凡天时灾变,水旱不调,不得患厌及其评议。

第一百六十六戒,凡居世人并恶多善少,不得悒悒,道自护法。

第一百六十七戒,若人有骂汝,汝但听服,不得应答。

第一百六十八戒,若人侵谤汝,汝但当自启白大道,不得忧怖,以损精神。

第一百六十九戒,若人以恶向汝,汝重以善往报之,不得怨尤。

第一百七十戒,若人有持物与甲,而乙不得,不得便恨人不与己。

第一百七十一戒,若人为己声誉勿喜,为己毁辱亦不得嗔怒。

第一百七十二戒,若人为己杀鸟兽鱼等,皆不得食。

第一百七十三戒,若见杀禽畜命者,不得食。

第一百七十四戒,凡食物见膻败,不得食。

第一百七十五戒,凡不知所从来物,不得食。

第一百七十六戒,不得绝断众生六畜之命。

第一百七十七戒,若能食菜最佳,而不得食向王者。

第一百七十八戒,不得言己能,崇贤重圣,吾当度汝,汝遇真仙。

第一百七十九戒,若行无居家可投,便止宿树木岩石间,讽诵一百八十戒文,神自营卫汝三重,兵贼鬼虎不敢近汝,不得少有怠慢。

第一百八十戒,若行戒不犯,犯即能悔,改往修来,劝人奉受,念戒不念恶,广度一切,五拜神真,成汝清志,不得转退。

老君告弟子曰:“往昔诸贤仙圣皆从《一百八十戒》得道。道本无形,从师得成。道可师度,师不可轻。”弟子稽首再拜,受命而退。

----------------------------------------

◎老君说五戒

老君曰:是五戒者,持身法之根。善男子善女人,愿乐善法,受持终身不犯,是为清信,得经得法,永成道真。于是尹喜闻受既已,再拜而问:何故有五?

老君曰:五者摄一切恶,犹天有五精,以摄万灵;地有五行,以摄群生;人有五藏,以摄神明。戒者防也,防其失也。失而不防,则三涂盈逸,天人虚空,是故五也。尹喜曰:大乎戒也,何故失也?

老君曰:本得无失,而得,亦无所失“本得无失”为前身过去已得此戒,故于今身而无失也。而今身有失者,前身无戒,或有而违犯,故有失耳!虽有失而于今得受持者,则见生无失,后身复善。故“既失而得,亦无所失。”前颂云:世世受大福,即此义也。尹喜所问一失,而并举二失答之,是对其后问,顿显前身此生后身也。明人禀道,本自无失,义见经中。

老君曰:五戒者,在天为五纬,天道失戒,则见灾祥;在地为五岳,地道失戒,则百谷不成;在数为五行,五数失戒则水火相薄,金木相伤;在治为五帝,五帝失戒,则祚夭身亡;在人为五脏,五脏失戒,则性发狂。

老君曰:是五,戒于此而顺于彼。故煞戒者,东方木也,受生气,尚于长养,而人犯煞,则肝受其害。盗戒者,北方水也,太阴之精,主于闭藏,而人为盗,则肾受其殃。淫戒者,西方金也,少阴之质,男女贞固,而人好淫,则肺受其沴。酒戒者,南方火也,太阴之气,物以之成,而人好酒,则心受其毒。妄语戒者,中夹土德,而人妄语,则脾受其辱。五德相资,不可亏缺。

老君曰:此五失一,则命不成。是故不煞者乃至无有煞心,不盗者乃至无有邪取,不淫者乃至无有邪念,不饮酒者乃至无有势立,不妄语者乃至无有漏泄,如是可谓成也。

老君曰:戒中淫酒,能生五恶。戒者,戒恶也。世之男女欢淫,罹于骨肉。上慢下暴,毁灭天德,沉醉争讼,祸命辱身。妄诈欺诳,罔有所由。六亲相盗,非但于他。煞害众生,利养身口。如此等辈,见生受业,永坠诸苦,备加五恶,无有休限。如有出者,当在边夷,短命伤残,夫妇丑恶,及不贞廉,贫穷冻露,在处不安。如有财畜,为人所夺。言说不信,人所不亲。意虑惽塞,众所慢轻。

----------------------------------------

◎化胡经十二戒

老君曰:戒之不饮酒,常当莫念醉。五声味相和,混沌乱正气。

戒之不食肉,心当莫念煞,含血有形类,元气所养活。

戒之勿骂詈,言当禁咒舌。骂人为自骂,咒人为自杀。

戒之勿欺诈,言当有成契,欺人为自欺,华词为负誓。

戒之勿为盗,见利当莫取。所利为赃罪,贪利更相害。

戒之勿淫泆,常当与色绝。阴形相感动,子命为夭折。

戒之勿悭吝,有物无过惜。富饶当施惠,悭贪后受厄。

戒之勿刚强,当可自屈折,强者必先摧,刚者必先缺。

戒之勿视听,耳目当常闭,远视令精散,极听神溃乱。

戒之勿言语,其口常当吸,语烦则费炁,多言则有失。

戒之勿恚怒,心对当莫发,金木水火土,五行更相伐。

戒之勿淫祀,邪鬼能乱真,但当存正念,道气自扶身。

----------------------------------------

◎修斋求道当奉十戒

第一戒者,心不恶妒,无生阴贼,检口慎过,想念在法。

第二戒者,守仁不煞,愍济群生,慈爱广救,润及一切。

第三戒者,守真让义,不淫不盗,常行善念,损巳济物。

第四戒者,不色不欲,心无放荡,真洁守慎,行无玷污。

第五戒者,口无恶言,言不华绮,内外忠直,不犯口过。

第六戒者,断酒节行,调和气性,神不损伤,无犯众恶。

第七戒者,不得?自人胜已,争竞功名,每事逊让,退身度人。

第八戒者,不得评论经教,訾毁圣文,恭心承法,恒如对神。

第九戒者,不得关乱口舌,评详四辈,天人咎恨,损伤神气。

第十戒者,举动施为,平等一心,人和神穆,行常使然。

----------------------------------------

◎说戒喻

《海空智藏经》曰:“譬如有人持漆槃欲渡大海,尔时海中有一魔贼,即从此人乞索漆槃。其人听已,思惟念言:‘我今若与,必定没死。’于是答言:‘今者魔贼,汝宁煞我,漆槃叵得。’魔贼复言:‘汝若不能全与我者,恩惠其半。’是人犹故,心存不与。魔贼又言:‘汝若不能惠我半者,请愿与我三分之一。’是人又言:‘宁当俱死,终不与槃。’魔贼又言:‘唯愿大慈,哀愍我等,施我手宝。’是人思惟,即自念言:‘是我宝者,终不与汝。’魔贼又言:‘若复不能与我宝者,我今饥穷,众苦所逼,愿当济我,如微尘许。’是人复言:‘然我今日,方当渡海,不知东西近远云何?若当与汝,我今身者,大海之难,何由得往?又恐中路没水而死,恨复何及?’善男子、真人、童子,护持禁戒,亦如彼人护惜漆槃,不与魔贼。善男子、真人、童子,如是守护,微妙净戒,亦复如是。魔贼又言:‘汝当信我,终不相欺,但舍漆槃,护持馀槃,以是因缘,令汝安稳,得至彼岸。’其人尔时应自念言:‘我今宁没海中,终不毁槃。’魔贼又言:‘汝若不能毁漆槃者,可欲汝毁手上宝珍?以是因缘,令汝安稳,得至彼岸。’如是其人亦复不毁。魔贼又言:‘汝若不能舍手宝,亦可舍汝明珠,以是因缘,令汝安稳,得至彼岸。’尔时其人亦复不舍。尔时魔贼思惟良久,反面而退。于是其人乘漆槃行,得到彼岸。思惟念言:‘我今行者,魔贼来难。我执漆槃,坚固不舍,得到彼岸,当由我心牢固不舍。如是漆槃、手宝、明珠、足下金铛,护持坚固,起造成库,安者宝槃。善男子海空智藏,若有众生护持海空微妙净戒,坚持牢固,亦如其人护持宝槃,亦复如是矣。”

道教类书。北宋张君房编集。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七部,故名。喻取七部精英之意。本书包括三洞经教,日月星辰,洞天府地,杂修斋戒,秘要诀法,存思魂神,诸家气法,金丹内丹,神仙符图,庚申尸解,道教灵验,颂赞歌赋等,皆分门别类汇集,不仅集北宋以前《道藏》主要内容的大成,而且还保存了不少已失传的道教经籍的篇章,是研究道教方术的重要资料。《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毕,纲条科格,无不兼赅,《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全书共一百二十卷。收入《道藏》第六七七至七○二册。并见于《道藏辑要》参集、井集。编入《道藏要籍选刊》第一册。

猜你喜欢

  • 卷三十九 相和歌辞十四

    ○瑟调曲四 魏·文帝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大墙上蒿行》,今不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苦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

    38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八 相和歌辞十三

    ○瑟调曲三 【饮马长城窟行】(古辞) 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言征戍之客,至於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也。郦道元《水..

    34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七 相和歌辞十二

    ○瑟调曲二 【陇西行】(古辞) 一曰《步出夏门行》。《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始言妇有容色,能应门承宾。次言善於主馈,终言送迎有礼。此篇出诸集,不入《乐志》。若梁简文‘陇西战地..

    36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六 相和歌辞十一

    ○清调曲四 魏·武帝 (《西京杂记》曰:“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妇采桑於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见而悦之,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於今日也..

    19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五 相和歌辞十

    ○清调曲三 【长安有狭斜行】(古辞)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适逢两少年,挟毂问君家。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绮纻,中妇织流..

    35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四 相和歌辞九

    ○清调曲二 【豫章行】(古辞) (《古今乐录》曰:“《豫章行》,王僧虔云《荀录》所载《古白杨》一篇,今不传。”《乐府解题》曰:“陆机‘泛舟清川渚’,谢灵运‘出宿告密亲’,皆伤离别,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

    27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三 相和歌辞八

    ○平调曲四 唐·虞世南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

    31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二 相和歌辞七

    ○平调曲三 【君子行】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又有《君子有所思行》,辞旨与此不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

    26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一 相和歌辞六

    ○平调曲二 陈·张正见 (一曰《铜雀妓》。《邺都故事》曰:“魏武帝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於邺中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馀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吾。妾与伎人,皆著铜雀台,台上施六尺床,下繐..

    33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 相和歌辞五

    ○四弦曲 (《古今乐录》曰:“张永《元嘉技录》有《四弦》一曲,《蜀国四弦》是也,居相和之末,三调之首。古有四曲,其《张女四弦》、《李延年四弦》、《严卯四弦》三曲,阙《蜀国四弦》。节家旧有六解,宋歌有五..

    38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 郊庙歌辞三

    ○齐雩祭乐歌(谢朓) (《南齐书·乐志》曰:“建武二年,雩祭明堂。谢朓造辞,一依谢庄,唯世祖四言也。”) 【迎神歌八解】 清明畅,礼乐新。候龙景,练贞辰。阳律亢,阴晷伏。秏下土,荐穜稑。震仪警,王度乾。..

    31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 感兴上

    审交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怨别一别一回老,志士白发早。在富易为容,居贫难自好。..

    30 孟郊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三 权书下

    孙武求之而不穷者,天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

    37 嘉祐集 2025-10-12
  • 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

    清泰主 仆射陂 李泳子 谯乂俊 刘峭 袁州父老 朱廷禹 僧德林 司马正彝刘宣 黄鲁 张鋋 郭厚 浔阳县吏 朱元吉 沽酒王氏 鲍回 刘皞 崔练师----------------------------------------清泰主唐清泰主,乃晋高祖之妇兄也。..

    39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三 杨温拦路虎传

    入话:阔舍平野断云连,苇岸无穷接楚田。翠苏苍崖森古木,坏桥危磴走飞泉。风生谷口猿相叫,月上青林入未眠。独倚兰干意难写,一声邻笛旧山川。话说杨令公之孙,重立之子,名温,排行第三,唤作杨三官人,武艺高强,..

    22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刎颈鸳鸯会

    入话: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遥夜定怜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籍并..

    32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入话:禅宗法教岂非凡,佛祖流传在世间。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话说大宋英宗治平年间,去这浙江路宁海军钱塘门外,南山净慈孝光禅寺,乃名山古刹。本寺有二个得道高僧,是师兄师弟,一个唤做五戒禅师,一..

    21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入话:独坐书斋阅史篇,三真九烈古来传。历观天下崄岖峤,大庚梅岭不堪言。君骑白马连云栈,我驾孤舟乱石滩。扬鞭举棹休相笑,烟波名利大家难。话说大宋徽宗宣和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云这东京汴梁城内,..

    27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阴骘积善

    入话:燕门壮士吴门豪,竹中注铅鱼隐刀。感君恩重与君死,太山一击若鸿毛。唐德宗朝有秀才,南剑州人,姓林名积,字善甫。为人聪俊,广览诗书,九经三史无不通晓,更兼为事梗直。在京师大学读书,给假在家,侍奉母亲..

    29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文渊阁书目卷三

    ○元字号第一厨书目△礼书唐郊祭录一部三册(阙)唐开元礼一部十五册(完全)宋元丰郊庙奉祀礼文一部四册(完全)宋陈祥道礼书一部十册(完全)朱陆氏礼象一部五册(阙)宋太常议定九章冕服一部一册(阙)宋政和冠婚..

    36 文渊阁书目 2025-10-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