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庄子讲记

奚以知其然也?

2025-08-18 11:11 古代文学

那怎麽样知道这个道理呢?“奚以”,是当时古文的写法。後来一直到秦汉唐宋元明清,许多人学古文的人,都用这个方法来写文章。“奚以”就是何以的意思,等于白话文的那怎麽样。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现在我们讲香菇、小菇,有些野生的香菇不叫做香菇,叫小菌类,尤其夏天下大雨以後,暗潮湿的地方,第二天一早,看墙边或树根上,都镶了一些白色的小菌,这类由细菌化生的生物,“不知晦朔”。“”,每个月的月底叫晦;“”,每个月的初一叫做朔。“朝菌”这种东西,寿命不到一个月,两三个礼拜就没有了。所以,假设它每个月初三开始, 生长的,不到三十号就死亡了,它不晓得人世间有一个月的时间。“蟪蛄”就是蝉。蝉分两种,有一种夏天生,一到秋天边上就死亡了;有一种叫寒蝉,我们形容一个人不大说话,或者在某一种环境中不敢说话,不敢反对也不敢赞成,哑巴一样发不出声音,像冷天里的蝉叫,不出声来,用中国文学比喻就叫“噤若寒蝉”。所以这两种蝉,有些生在夏天,遇一阵就死亡,蜕变。庄子说它们不知道千年当中有春天和秋天,“此小年也。

拿生物界的寿命来作比方,这是庄子所讲的,比较的,他举出来我们人知识范围所看到的。还有一些生物,如细菌等,几秒钟的寿命,或者几分钟、半天的寿命,我们人以为它们可怜,认为自己活了五六十年、七八十年就蛮伟大的。其实,那些生物活了几秒钟,它也很快活,也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感受的境界各自不同,每个生命都不同。因此,庄子说小的我们人还容易懂,大的就不大容易相信了: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冥灵”,是什麽东西呢?实际上是一种大乌龟,有些书上解释“冥灵”;是一种植物,这是不恰当的。乌龟有很多种种类,“冥灵”就是乌龟的一种,这种大龟像海里的玳帽,尤其在长以南比较多,所以叫“楚之南”。有的乌龟千年可以不死;因为它们可以食气,有时候也吃一点小细菌。墙下压一只乌龟,它几十年上百年不吃东西,也死不了。它有时候把 头伸出来,或者有小飞虫到它前面吞一口,吃一个小飞虫等于我们到大馆子吃了一顿大餐,也就够了。然后它饿了,头伸出来,吸一口气,可以憋很久,活得很长。所以我们给人家做寿,不是送乌龟的标记,就是送白鹤的标记,这两种生物寿命都活得很长。所以庄子提出来“楚之南有冥灵者”,它可以活一千年,以五百岁为春天,五百岁为秋天。以我们来看,乌龟的寿命已经很了不起了,庄子说,还不足: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上古”有一种树,叫“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它的生命一万六千年。这在道家看来不稀奇,所以中国的道家说,人练气养气的功夫修成功了,可以舆“天地同修,日月同寿。”“”就是长,跟天地一样的长;跟太月亮一样的寿命。后世有些学者认为,“大椿”的生命一万六千年,不敢让人相信,他们的著书注解上,什麽叫“大椿”呢?“椿”的拆字:木字拆成十、八,春字拆成三、八什麽的,随便加一个数字一拼凑,然后认为,“大椿”是庄子假设的,不需要去考证它。你管庄子说的是假的还是真的,反正树木的寿命,譬如我们阿里山的神木就活得很长。自己的知识经验有时候不到,因此把古人的许多东西曲加解释。庄子现在讲“大年”,由时间的比例,提到了动物和植物,然后讲到人: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彭祖”是中国有名的一个长寿者,他的名字叫 ,南方楚国人,据说活了八百岁。我们普通的小孩子都会讲彭祖年高八百寿。彭祖是尧时候的人,在上古讲来,这个寿命不算小,不过也不长,跟老子比起来并不算长,在中国道家历史上,老子不晓得活到多少岁了,因为每一个时代他都出现,每个时代都变一个名字,我们现在所讲的老子是他周朝时期的名字,实际上不晓得他活了多少岁。

我们都晓得彭祖活了八百岁,不过中国人有个笑话,有一个老太爷祝寿,有人恭维说:“老太爷,您真有福气啊,您跟彭祖一样会长寿。”老太爷回答:“你拿彭祖来跟我比,那你小看了我。”这个人脸红了,老太爷不接受恭维,于是问:“老太爷究竟要活多少岁呢?”我活一千岁啊!彭祖活八百,他少了两百年。”“那很难办了,历史上找不出这样的比方啊?”“那你读书才少呢,你不晓得‘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哈!我就是祸害。”这位老太爷很幽默。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以彭祖活了八百年的年龄来讲,叫我们一般人跟他来比比,自己太渺小了,活了几十年,已经是老太爷,老太太了,很可怜,而且可悲。

这一段说明寿命时间的长短,是根据人的知识“比量”来的。庄子说一条鱼怎麽变成大鹏鸟,不过中间插了那麽多故事,就说明一个东西:你们不要不相信,因为人的知识范围有限,没有那麽高的见地,所以境界、智慧的“比量”不同。那麽庄子下面就说明大鹏鸟由北极向南极飞的这一件事情,他又回转来,在下一段里头要作结论,当然不是全篇的结论。我们这样一研究,就晓得庄子的文章不是散漫,古人不是批评而是赞扬,四个字“汪洋徜徉”,就是博大,是形容庄子的文章看起来简直像大海一样伟大,像大海里的波,不晓得有多少波,但是归结起来还是大海。庄子的文章我们看起来好像很散乱,东一下西一下,所以读《庄子》,读到後面忘了前面,不晓得他讲到哪里去了。但我们把这个逻辑抓住了以後,就知道《庄子》非常有规律的,还是在说一个主题——宇宙间一切的生命都是“物化”。下面庄子就引用古代例子做一个说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猜你喜欢

  • 庄子名言 庄子经典名言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

    3 古代文学 2025-10-02
  • 庄子哲学思想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一精一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一性一的。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

    3 古代文学 2025-10-02
  • 关于庄子的故事

    视权贵如腐鼠《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

    3 古代文学 2025-10-02
  •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一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

    3 古代文学 2025-10-02
  • 庄子又名什么

    《庄子》又名《南华经》庄子(约前36一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

    3 古代文学 2025-10-02
  • 狂者、狷者与好好先生

    狂者、狷者与好好先生(1)【原文】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一党一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①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6 古代文学 2025-10-01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原文】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译文】孟子说:“修养心一性一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一望。一个人如果欲一望很少,即便本一..

    7 古代文学 2025-10-01
  • 说大人,则藐之

    说大人,则藐之【原文】孟子曰:说①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②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

    6 古代文学 2025-10-01
  •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原文】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注..

    7 古代文学 2025-10-01
  • 言语之盗,君子警惕

    言语之盗,君子警惕【原文】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饴①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饴之也。是皆穿富之类也。【注释】①饴(tian):探取,获龋【译文】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用言语来套取人;该成话的时候不..

    6 古代文学 2025-10-01
  • 小才招祸,从政危险

    小才招祸,从政危险【原文】盆成括①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注释】①盆成括:姓盆成,..

    6 古代文学 2025-10-01
  • 珠玉者,殃必及身

    珠玉者,殃必及身【原文】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译文】孟子说:“诸侯有三样宝:土地、人民和政事。如果错以珍珠美玉为宝,灾祸必定落到他身上。”【读解】一般人玩物丧..

    5 古代文学 2025-10-01
  • 再作冯妇

    再作冯妇【原文】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②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③,莫之敢撄(4)。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原文】孟子谓高子①曰:“山径之蹊②间,介然③用之而成路;为间④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注释】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②径:山路。溪: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

    4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原文】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译文】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读解】我们今天..

    6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②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③既成,粢盛既洁④,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原文】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译文】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读解】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段对于诗歌艺术的分析正好可以借..

    6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②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③也?”【注释】①《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

    6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尽心下

    尽心下本篇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内容仍然很丰富,其中有一些著名的章节和名言警句。全篇原文共38章,本书选15章。春秋无义战【原文】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①不相征..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原文】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一爱一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一爱一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①小功②之察③;放饭流歠..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