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雍正畿辅通志 / 李卫

畿輔通志卷四十四

2025-08-19 14:50 雍正畿辅通志

舖司〈附〉

順天府

共舖司兵六百二十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三千八百一十八兩四錢

大興縣 正陽舖朝陽舖西流舖安定舖紅山舖下馬舖剪莊舖曹村舖青閏舖額設舖司兵三十一名每年共支銀二百二十三兩二錢

宛平縣 施仁舖彰義舖義井舖盧溝舖新店舖高店舖田家莊舖黄岱舖石碑舖雙線舖胡渠舖兵五十一名共支銀三百六十七兩二錢

良鄉縣 城東北為長陽舖西南為重義舖舊店舖燕谷舖兵二十五名共支銀一百五十兩

固安縣 城南為栁泉麟堝舖北為東玊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二十兩

永清縣 城南為馬家舖北為火燒舖額設舖司兵九名每年共支銀五十四兩

東安縣 城東為馬圈舖北為常角舖祖哥舖李家舖額設舖司兵十六名共支銀九十六兩

香河縣 城東為宣敎寺舖戴家閣舖西為王家舖高家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通州 城東為召里店舖西南為高麗莊舖西為東留村舖又西為大黄莊舖舊漷縣城北為宋家舖郭家舖南為黄場舖得仁務舖兩家店舖額設舖司兵五十四名每年共支銀三百二十四兩

三河縣 城東為石牌舖段家嶺舖西為白浮圖舖泥窪舖夏店五槐舖馬已乏舖烟郊舖額設舖司兵五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三百三十六兩

武清縣 城東南為蔡村舖桃花口舖西南為新莊舖馬百户屯舖西北為巨城舖漷水舖額設舖司兵二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三十二兩舊有三家茅店舖在縣東南今廢

寶坻縣 城西為朱家莊舖崔家莊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昌平州 城東為新莊舖麻峪舖牛房舖橋子舖赴任舖石槽舖抱榆舖新峰舖南為沙屯舖半壁店舖囘龍舖清河舖西龍虎舖南口舖達居庸關額設舖司兵三十四名每年共支銀二百零四兩舊有長坡舖南口舖雙墖舖皂角舖榆河舖清河舖唐家嶺等舖今改置

順義縣 城西南為内政舖孫復舖西為牛家莊舖渠河舖高麗營舖北為向陽舖牛欄山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四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四十四兩

密雲縣 城東為八里舖西為塔院舖北為神仙舖星莊舖陳家莊舖青陽舖東北為高嶺舖王店舖北口舖額設舖司兵十九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一十四兩

懷柔縣 城東為小務舖王家舖東南為年豐舖額設舖司兵十五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兩又城東一百里有松棚舖

𣵠州 城北十里為湖梁舖北達 京師南為管頭舖為樓桑舖為三家店舖東十里為栁窩營舖西為馬村舖又魯家莊舖路出紫荆關西南為松林店舖澤畔舖路出保定府額設舖司兵六十一名每年共支銀三百六十六兩

房山縣 城南為挾河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霸州 城内為州前舖城北為南孟舖東為辛店舖南為莫金舖額設舖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七十二兩

文安縣 城東為太平洲舖西為孫村舖額設舖司兵九名每年共支銀五十四兩

大城縣 城東南為趙扶舖西為鄧家務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保定縣 城東為路疃舖西為西陽鹿疃舖西南為柏木橋舖額設舖司兵九名每年共支銀五十四兩

薊州 城東為黄土坡舖逯山舖馬伸橋舖臨河舖南為八里舖獻橋舖又南為别山舖城西為十里舖大柳樹舖又西為邦均舖額設舖司兵六十名每年共支銀三百六十兩

平谷縣 城南為辛店舖北為夏箭務舖額設舖司兵十一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六兩

遵化州 城東為鐵山嶺舖雙城子舖金山寺舖袁家屯舖盧兒嶺舖南為新店舖黨峪舖西南為平安城舖西為七里舖沙河舖義井舖石門舖額設舖司兵四十五名每年共支銀二百七十兩

永平府

共舖司兵一百九十一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一千一百二十七兩

盧龍縣 城東為周家舖第二舖雙望舖南為周玉山舖劉家莊舖西為石梯子舖白佛院舖赤峰舖西北為分水嶺黑石舖額設舖司兵三十五名每年共支銀二百一十兩

遷安縣 城南為沙河舖四十八里有西徑為黑崖子舖東為沙窩舖色山舖馬波舖岳榆舖西北為龍起舖金山院舖羅家屯舖大寨舖舊城舖白廟舖西北一百十里有灰嶺舖孩兒嶺舖出口外額設舖司兵十七名每年共支銀一百零二兩

撫寧縣 城東為横山舖馬坡舖深河舖團山舖張果老村舖豐千臺舖紅花店舖遷安舖又東北達山海關界城西為綠灣舖蘆峰口舖背隂舖額設舖司兵三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八十兩

昌黎縣 城西為石堠子舖梭頭灣舖營城舖訾家舖額設舖司兵十九名每年共支銀九十五兩城東北舊有張各莊舖紅花店舖今廢

灤州 城南為大栁舖馬城舖長寧舖西北為甸子舖牤牛橋舖榛子鎭舖根窩舖鐵城坎舖城北為劉家莊舖額設舖司兵三十三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九十八兩

樂亭縣 城西北為曹家莊舖新樂鎭長寧舖額設鋪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八兩

玊田縣 城東為韓家舖兩家店舖雙橋舖西為來亭橋舖又西為孤樹舖額設舖司兵二十九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七十四兩

豐潤縣 城東為垠城舖板橋舖鐵城舖西為七里舖高麗舖閻家舖沙流河舖西北為梁家務舖黨峪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二十兩

保定府

共舖司兵三百八十六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二千二百八十兩

清苑縣 城東解家莊舖新安舖東南為百塜舖又南為大冉舖田家莊舖張登舖温仁舖城西為董家莊舖又西南為小激舖大激舖城北為雙楊舖額設舖司兵六十名每年共支銀三百六十兩

滿城縣 城東為竒村舖東北為要莊舖兩漁舖東南為受陵舖又東南為賈村舖南原村舖西為毛山舖抱陽舖北為謁山舖大冊舖紫口舖南為閆童舖湯村舖孟村舖淡頭舖泥窪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四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四十四兩

安肅縣 城南為道澗舖漕河舖徐河舖西南為解村舖樊村舖孫哥莊舖大王店舖西北為高哥莊舖遂城舖東關舖北為白塔舖田村舖額設舖司兵五十一名每年共支銀三百兩

定興縣 城東為頭舖南為北河舖泥窳舖上及舖固城舖祖村舖額設舖司兵六十名每年共支銀三百六十兩

新城縣 城南為雲北舖魏家舖東馬舖西為界河舖西南為馬村舖北為衣錦舖方官舖西北為駐蹕舖額設舖司兵五十名每年共支銀三百兩

唐縣 城西北為河南舖又五十里為軍城舖青陽舖又十里為北嶺子舖令公舖又十里為龍抜舖達山西界額設舖司兵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六兩

博野縣 城北為油李舖又北為陶墟店舖又北為温寅舖達清苑縣界額設舖司兵六名每年共支銀三十六兩

慶都縣 城西南為戚店舖固店舖達定州之清風店東北為十里舖逹滿城縣又北為稂村舖達清苑縣額設舖司兵三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八十兩

容城縣 城之東為王祥舖南為胡村舖西為南張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六十兩

完縣 額設舖司兵五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三十兩蠡縣 城西為辛橋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四十八兩

雄縣 城之南為郝莊舖又東南為郭莊舖西為楊定舖北為王克舖又為韓家舖五舖共額設舖司兵二十五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一百五十兩

祁州 城東北為王家莊舖抵府南為東固舖婁底舖抵深澤縣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六十兩

束鹿縣 城北為舊城舖西北為泊莊舖玊山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領工食銀四十八兩

安州 總舖在州治西城西南為邊呉舖沱上舖南為陶口舖額設舖司兵六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三十六兩

高陽縣 城東南為利家口舖小連口舖西為野王舖進莊舖額設舖司兵十五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兩

新安縣 城南為馬家舖又名馬舖有便民橋渥易二水所經額設舖司兵二名每年共支銀十二兩

河間府

共舖司兵二百二十七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一千三百六十二兩

河間縣 城東有山寒舖南為八里舖侯村舖東南為梁家舖西南為喬城舖北為二十里舖三十里舖額設舖司兵四十一名每年共支銀二百四十六兩

獻縣 城東為趙二莊舖杜生舖蔡村舖南為單橋舖馬頰舖郗家舖北為馮村舖商家林舖額設舖司兵三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八十兩

阜城縣 城南為御莊舖許家舖漫河舖北為劉濟舖額設舖司兵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六兩

肅寧縣 城東為豐樂堡舖李公莊舖中堡村舖南為張家莊舖西為付家荘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二十兩

任邱縣 城南為五里舖沙村舖關張舖石門舖史村舖新史舖陶家舖北為西梁舖香城屯舖韓莊舖香城舖司馬莊舖帶河舖黄壘舖塔莊舖沙灣舖鄚市舖朱家莊舖棗莊舖額設舖司兵三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八十兩

交河縣 城西為劉四舖中范舖又城西兩和舖豆莊舖額設舖司兵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六兩

寧津縣 城西為部套河舖界首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景州 城東為管莊舖南為馬莊舖讚福舖北留智舖南留智舖北為孫莊舖韓莊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五十六兩

呉橋縣 城東為大王舖王孝舖一名溝店舖西為官莊舖一名樓子舖安陵舖額設舖司兵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六兩

東光縣 城南為連鎭舖馬家寨舖北為王家集舖額設舖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七十二兩

故城縣 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天津府

共舖司兵一百三十四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八百零四兩

天津縣 額設舖司兵二名每年共支銀十二兩青縣 城東南為窰子口舖興濟舖安堵寨舖西南為本門舖崇仙舖杜林墓舖陳預舖長莊窠舖北為葢宿舖流河舖空城舖北栁舖額設舖司兵三十八名每年共支銀二百八十兩

靜海縣 城南為雙塘舖釣臺舖辛莊舖北為獨流舖王莊舖辛口舖又北為楊栁青舖稍直口舖又東北為小直沽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五十六兩

滄州 城東為盧家園舖東南為汪家舖沈家舖舊滄州舖李家舖南為㨗第舖尚家坑舖北為朱家墳舖横堤舖額設舖司兵三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二百一十六兩

南皮縣 額設舖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七十二兩

鹽山縣 城東為南褚村舖髙家灣舖東南為大王舖移豐舖望樹舖百尺杆舖南召舖崔家口舖南為孟家店舖西南為帽架圈舖張村舖高莊舖西為郭村舖西北為新店舖孫周舖北為北趙村舖常郭舖韓村舖東北為邊家務舖北楮村舖舊城舖丁村舖海豐舖蘇基舖東趙村舖楊二莊舖海下舖額設舖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七十二兩

慶雲縣 城東南為紀家舖火燒舖二郎舖西為五里舖壯里舖山雲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八兩

正定府

共舖司兵三百一十五名每年支工食銀一千八百七十二兩

正定縣 城南為五里舖十里舖石家莊舖壇馬舖西南為栁林舖北為七里舖十里舖北牛舖新城舖額設舖司兵五十名每年共支銀三百兩

獲鹿縣 城東為趙寨舖安舍舖趙陵舖東南為荆壁舖西為土門舖胡神舖額設舖司兵三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八十兩

井陘縣 城東為西河舖横口舖白石嶺舖上安舖下安舖西為板橋舖龍窩舖界侯舖額設舖司兵四十名每年共支銀二百四十兩

阜平縣 城東為尚書莊舖王槐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八兩

欒城縣 城南為東鞏舖北為董保舖程上舖額設舖司兵四十名每年共支銀二百四十兩

行唐縣 城南為白廟村舖半壁店舖北為齊村舖賈村舖龍岡村舖額設舖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七十二兩

靈壽縣 城東南為木佛舖達本府正定縣界額設舖司兵六名每年共該支領工食銀三十六兩

平山縣 城東十里為叚栁舖達本府正定縣界額設舖司兵六名每年共支領工食銀三十六兩

元氏縣 額設舖司兵十一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四十八兩

贊皇縣 城東二十五里為邢郭舖達趙州髙邑縣界額設舖司兵十五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九十兩

新樂縣 城東十里為田村舖又三里為王店舖達定州界南十里為小寨舖又十里為同嘗舖又五里為馬頭村舖又五里為藺渠舖達藁城縣界北八里為梁莊舖又七里為安莊舖達曲陽縣界額設舖司兵四十六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二百七十六兩

晉州 城東十里為大王舖東南二十里為吕家莊舖又五里為新莊舖達束鹿縣界東北十五里為光粲舖又十五里為東曹舖達深澤縣界西北為于家莊舖西十五里為蘇家莊舖又五里為青魁舖又十五里為王家莊舖又三十里為小史舖額設舖司兵二十五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一百五十兩

無極縣 城西南三十里為幞頭店舖達藁城縣界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四十八兩

藁城縣 城西北一十里為四公舖又二十里為堤里舖又四十里為呉村舖達保定府新樂縣界額設舖司兵十八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一百零八兩

順德府

共舖司兵二百一十九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一千三百一十四兩

邢臺縣 城東為張村舖達任縣界東南為靜安舖又東南為新舖達南和縣界又南為康莊舖達沙河縣界北為石橋舖又北為荆村舖又北為崇雅舖達内邱縣界額設舖司兵共六十名每年共支銀三百六十兩

沙河縣 城南為河心舖南中舖北為食饍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五十六兩

南和縣 城東為閻李舖西為河頭郭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二十兩

平鄉縣 城東北為夏莊舖柴村舖魏家舖額設舖司兵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六兩

廣宗縣 城西南為新建舖北為栢社舖西趙舖額設舖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七十二兩

鉅鹿縣 城東南為清水道舖西南為原莊舖額設舖司兵一十四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八十四兩

唐山縣 城南十五里為南樓舖西南為范解舖西北為太寧舖北為楊村舖額設舖司兵十五名每年共支銀五十兩

内邱縣 城南為河村舖小馬舖都城舖西陽舖南宋舖梁原舖禦暴舖北為李陽舖史村舖馬峰舖張村舖鎻鑰舖額設舖司兵四十名每年共支銀二百四十兩

任縣 城東為臺南舖新店舖北為橋頭舖西為西留舖額設舖司兵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六兩

廣平府

共舖司兵二百二十三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一千二百五十八兩三錢

永年縣 城東為曹莊舖龎莊舖髙家寨舖河莊舖西關寨舖張村舖八汪舖西蘇舖賈葛口舖額設舖司兵五十四名每年共支銀三百二十四兩

曲周縣 額設舖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七十二兩

肥鄉縣 城東為屯莊舖南為焦家舖西為劉家舖北為林兒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四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四十四兩

雞澤縣 城南為六坊舖新光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廣平縣 城東為拳莊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八兩

邯鄲縣 城南為龎村舖張村舖北為劉莊舖王化舖額設舖司兵三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八十兩

成安縣 城東為郭坊舖漳河舖北為河疃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八兩

威縣 城東為孫家寨舖西南為梨園頭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清河縣 城南為史家塢舖西南為李家莊舖額設舖司兵十八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又有淺舖八曰二哥營嚴家口呉家圈孫家口葡萄蓬草廟口黄家口賈家口

磁州 額設舖司兵四十九名每年共支銀二百六十二兩零三錢八釐七毫

大名府

共舖司兵一百四十四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八百六十四兩

元城縣 城東為岔道舖東堤舖髙家莊舖額設舖司兵十八名每年共支銀一百零八兩

大名縣 城西南為五里舖段村舖邊馬集舖紫岡舖大巖屯舖西北為青頭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八兩

南樂縣 城東南為屯村舖小屯村舖夏莊舖韓家集舖千口村舖大清集舖方山谷村舖邵郭舖孟郭村舖西為梁村舖今移大名縣大巖屯西北為北張舖北為翟村舖今移魏縣康二莊額設舖司兵十八名每年共支銀一百零八兩

魏縣 城東為大寨舖沙口舖北為西寺堡舖額設舖司兵十五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兩

清豐縣 城南為舊城舖潘生舖宋固舖北為王家莊舖聶城舖髙家堡舖孟固舖額設舖司兵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六兩

東明縣 城東為陸圈舖南為魚窩舖栁園舖雙井舖杜勝舖西為十里舖東明舖馬頭口舖北為舊寨舖司馬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二十兩

開州 城西南為楊村舖東子岸舖西子岸舖西北為井店舖北為白倉舖額設舖司兵二十五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五十兩

長垣縣 城北為鄧岡舖教成舖中冉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四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四十四兩

宣化府

共舖司兵一百四十八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八百九十四兩零八錢

宣化縣 城東南為賢字舖思字舖雨字舖霖字舖皆明景泰中置謂之暖舖城西南為佐字舖額設舖司兵十四名每年共支銀八十四兩

赤城縣 城東北為致字舖南為出字舖西為恤字舖禮字舖東南為龍山所又南為陸字舖婣字舖西北為任字舖北為雲州堡友字舖又堡南為孝字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萬全縣 城東南為至字舖理字舖城南為堂字舖知字舖俗字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龍門縣 城東北為東方舖射字舖西為御字舖東為仁字舖東為鵰鶚堡舖南為行字舖數字舖堡北為文字舖東南為長安堡舖南為教字舖信字舖額設舖司兵十四名每年共支銀八十四兩

懷來縣 城東為域字舖開字舖中字舖城西為一字舖臣字舖額設舖司兵二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三十二兩

蔚州 額設舖司兵十八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一十九兩零六錢

蔚縣 額設舖司兵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六兩西寧縣 額設舖司名十八名每年共支銀一百零八兩

懐安縣 額設舖司兵十四名每年共支銀八十四兩

延慶州 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三兩零二錢

保安州 城西為君字舖東北為洪字舖東為轉字舖氣字舖額設舖司兵四名每年共支銀二十四兩

易州

共舖司兵八十六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五百一十六兩

本州 城東十里為麻屋舖又十里為官橋舖達淶水縣界東南十五里為北東舖達定興縣界北城舖南十五里為軍營舖十里為明月舖西十里為石門舖十里為栢尖舖十里為管頭舖三十里為龍華舖十七里為泥凹舖十六里為上陳舖十四里為三里舖十四里為盤石舖十五里為歪山舖十里為塔崖舖達廣昌縣界額設舖司兵六十名每年共支銀三百六十兩

淶水縣 城東為槐家莊舖南為鄭家莊舖西為道欄舖額設舖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七十二兩

廣昌縣 總舖在上關有浮圖豐樂等一十五舖共設舖司兵十四名每年共支銀八十四兩

冀州

共舖司兵一百一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六百零六兩

本州 城東北為陸村舖西南為宋家莊舖曾家莊舖安店舖西為榆林舖付水舖西北為謝家莊舖土路口舖額設舖司兵三十五名每年共支銀二百一十兩

南宫縣 城東南為岳悦村舖田村舖髙村舖孫村舖狼塜舖賈村舖崔家寨舖懸空舖東北為耿家莊舖西北為陳伯居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八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六十八兩

新河縣 城東為小接頭舖東南為閻莊舖南馬莊舖西為神首村舖陳海莊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棗强縣 城西為崔村舖西北為蕭張舖單䭾舖東為舊縣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八兩

武邑縣 城西南為劉中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八兩

衡水縣 城西北為五花營舖馬老店舖額設舖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七十二兩

趙州

共舖司兵一百二十二名每年共支工食銀七百三十二兩

本州 城東為西章舖南為五里腰舖封家舖沙河舖北為蘇村舖周村舖新寨舖東南為西張舖額設舖司兵三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八十兩

柏鄉縣 城南為駐駕舖小里舖西南為賈莊舖又南為營兒舖雹冰舖營房舖北為程村舖又北為神顯舖故城舖口店舖額設舖司兵四十名每年共支銀二百四十兩

隆平縣 額設舖司兵五名每年共支銀三十兩髙邑縣 城東南為周村舖西為刑郭舖東北為江店舖又東北為小荆舖額設舖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銀七十二兩

臨城縣 城東為留村舖鎭内舖野狐舖額設舖司兵十名每年共支銀六十兩

寧晉縣 城東為干臺舖東南為魚臺舖東汪舖新莊舖西北為黄退舖換馬店舖額設舖司兵二十五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五十兩

深州

共舖司兵七十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四百二十兩

本州 城南為南魏村舖陳二莊舖西南為圏頭舖西為和樂村舖魏泊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二十兩

武强縣 城北為孫家莊舖南趙石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八兩城西有五里舖今廢

饒陽縣 城東南為段村舖西為張平舖東北為王家莊舖孔店舖額設舖司兵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九十六兩

安平縣 城東為韓村舖西為黄城舖額設舖司兵二十六名每年共支銀一百五十六兩

定州

共舖司兵一百八名每年共支工食銀八百七十六兩

本州 城西南為八角郎舖西為韓村舖東北為清水河舖額設舖司兵六十名每年共支銀三百六十兩

曲陽縣 城東為趙邱舖南為羊村舖西北為孝墓舖西為黄臺舖額設舖司兵四十名每年共支銀二百四十兩

深澤縣 城南為西河村舖東北為張家莊舖額設舖司兵八名每年共支銀四十八兩

雍正二年兵部議准直𨽻為都會通衢夫役萬不可減額設之夫每於十名内召募八名留其二以為大差僱募之用則夫役不至虧缺而供應亦無遲誤至水驛與旱驛同例額設夫役亦難議減應於十分之内長養八名留其二分工食俟有大差經臨額夫不敷應付方許添僱若無差即行充餉雍正五年又議准各衙門驛站陋規永行禁絶直省額設工料約計四十八萬兩陋規四萬四千餘兩照各驛額設之數均減十分之一自五年為始節省歸公雍正十年又議准凡例在司庫請領者照實支九折之數核發例在地糧存留者亦照實數歸入起運項下報解自雍正十一年為始永為定例

畿輔通志卷四十四

河北地方志。清李卫等修,陈仪等纂。一百二十卷。卫字又玠,砀山(今属安徽)人。识字不多,纳资为户部郎,雍正时官至直隶总督。仪有《陈学士文钞》已著录。旧称京都附近为畿辅,清代为直隶省三别称,包括北京周围县境、天津、今河北部分近京县份。元明无志,元代有《析津志》仅记京师(今北京市),明代畿内之地,直隶六部,而其他诸省皆有通志,独直隶省缺如。清康熙十一年曾草创一志,未为详确。至雍正朝,初聘辰州府同知田易设局修纂,及至李卫来治,于雍正十三年(1735)成书。一百二十六万余字。首冠畿辅舆地全图,总图、分图共十八幅。绘制精详,标记得体。山川道路、城镇屯集,十分醒目,自然和文化景观兼收。正文分诏谕、宸章、京师、星野、建置沿革、形胜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户口、田赋、盐政、兵制、河渠、水利营田、陵墓、寺观、古迹、风俗、物产、职官、人物、艺文等二十九目。订补缺,较康熙志完善。内容广涉今河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建筑等历史资料。于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商业发展、名胜古迹、植被分布、生态平衡等无不备载。堪称当时河北地区的一部百科全书。在清代方志中可谓上乘之作。有雍正十三年刻本, 《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卷四十四 ◎地部九

    ○关中蜀汉诸山 吴山 《周礼》曰:雍州,其山镇曰吴岳。孙炎曰:雍州镇有吴岳山也。郭璞曰:吴岳别名开山。 《汉书地理志》:吴山在汧县西,《国语》谓之西吴,秦都咸阳,以为西岳。 郦元《水经注》云:汧水发南山西..

    7 太平御览 2025-09-21
  • 畿輔通志卷一百二十

    詩 五言排律唐太宗望海披襟眺滄海憑軾翫春芳積流横地軸疏派引天潢仙氣凝三嶺和風扇八荒拂潮雲布色穿浪日舒光照岸花分彩迷雲鴈斷行懐卑運深廣持滿守靈長有形非易測無源詎可量洪濤經變野翠島屢成桑之罘思漢帝碣石想秦..

    22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九

    詩 五言律唐送臨津房少府楊 烱岐路三秋别江津萬里長烟霞駐征葢絃管促飛觴階樹含斜日池風泛早涼贈言未終竟流涕急霑裳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駱賔王邉烽警榆塞俠客度桑乾栁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

    2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八

    詩 五言古晉贈張華 何 劭四時更代謝懸象迭卷舒暮春忽復來秋風與節俱俯流清泉涌仰觀嘉木敷周旋我陋圃西瞻廣武廬既貴不忘儉處有能存無鎭俗在簡約樹塞烏足摹在昔同班司今者並園墟私願偕黄髮逍遥綜琴書舉爵茂林下攜手共..

    2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七

    詩 歌行古臨河歌〈水經注孔子適趙臨河不濟歎而作歌〉秋水衍兮風揚波舟楫顛倒更相加歸來歸來胡為斯河激歌〈列女傳曰女娟者趙河津女也簡子南擊楚津吏醉卧不能渡簡子怒欲殺之娟懼持檝走前曰願以微軀易父死簡子遂釋之將..

    2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六

    賦本朝皇畿賦 郭 棻粤稽姒王作禹貢山川壤賦肇始於冀州姬相定職方疆域道涂致詳乎雍土斯固古皇之鴻冊奕世之瓌文乎厥後圖傳三輔絢兮帝里之華賦練十年蔚爾神臯之麗則又情殷揚厲藻采掞而匪葩且其意寄瑱規綺縠鋪而如組也殆..

    2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五

    賦漢冀州賦 班 彪夫何事於冀州聊託公以遊居厯九州而觀風亦哲人之所娛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嶽而髙遊建封壇於岱宗瘞𤣥玉於此丘徧五嶽與四瀆觀滄海以周流東征賦 曹大家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兮東征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

    58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四

    頌唐伯夷頌 韓 愈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於一國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葢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於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

    36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三

    箴漢冀州牧箴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雄洋洋冀州鴻原大陸岳陽是都島夷皮服潺湲河流夾以碣石三后攸降列為侯伯降周之末趙魏是宅冀土糜沸炫沄如湯更盛更衰載從載横陪臣擅命天王是替趙魏相反秦拾其..

    19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二

    説明宣鎮東路輿圖説 秦 霖謹按宣鎮為燕京右輔重地載有全誌諸路圖蹟而兹輿圖之刻也合南山東路而一之眎舊誌加詳焉霖職屬蟻臣四載問四奉檄委凡東路之邊垣工程戌卒之餉糈勤惰器之良楛毎嵗稽覈開報是以悉知邊狀東路之界東..

    33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一

    考元涿州移置考 王 惲至元八年秋九月予以省覲來涿因拜謁孔子清廟遂讀唐貞元中使持節都督幽州諸軍事彭城劉公建孔廟碑乃知州治本幽州盧龍軍屬邑范陽縣也至代宗大歴初詔始分范陽歸義固安三縣為涿州治范陽涿州郡即涿州故..

    19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

    墓表宋石曼卿墓表 歐陽修曼卿諱延年姓石氏其上世為幽州人幽州入於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間走南歸天子嘉其來將禄之不可乃家於宋州之宋城父諱補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俗勁武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人竒節偉..

    26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九

    誌銘唐給事中清河張徹墓誌銘韓 愈張君名徹字某以進士累官至范陽府監察御史長慶元年今牛宰相為御史中丞奏君名迹中御史選詔即以為御史其府惜不敢留遣之而密奏幽州將父子繼續不廷選且久今新牧臣又始至孤怯須强佐乃濟發..

    36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八

    碑本朝明東閣大學士范文忠公神道碑 王崇簡我聖朝之順治九年憫明末冦陷都城殉君死難幽忠難冺大節可風褒䘏死節諸臣前東閣大學士工部尚書范景文賜諡文忠建祠予祭錫祭田七十畝嗚呼盛哉我朝褒忠前代於以勵人臣之節者至隆..

    3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七

    碑元大學士竇公神道碑王 磐至正十七年秋七月十有二日昭文館大學士正議大夫竇公以疾薨於京師訃聞上深悼惜賻恤其家甚厚皇太子送楮幣二千緡以供葬事以是年十一月庚戌日葬於廣平府肥鄉縣興教鄉之先塋皇太子令㫖命翰林學..

    42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六

    碑北周周大將軍崔訦神道碑 庾 信公諱訦字某博陵郡安平縣人也昔者華陽之野降龍首之柛烈山之都啟龜文之繇匡周則盟津有㑹佐夏則龍門始鑿西逰則起家秦相東入則載世齊卿備乎史籍可得言矣祖辨中軍將軍定州刺史父楷鎭北將軍..

    31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五

    傳明朱之馮金鉉史可法傳 本朝張 烈巡撫宣府右僉都御史朱之馮以甲申三月十一日死宣府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金鉉以十九日死玉河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以順治乙酉死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三人生同里..

    44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四

    傳明曹鼐傳 本朝湯 斌曹鼐字德恒寧晉人宣德初以舉人署代州學正自陳年少不敢為人師願入太學肄業或得一劇官自效改泰和縣典史七年部匠役入都疏乞㑹試中禮部第二廷試進士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正統元年兼經筵講官預修宣宗實..

    2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三

    傳前燕慕容恪傳 唐魏 徵慕容恪字元恭鮮卑人燕王廆之孫皝之第四子儁庶弟也幼沉深有大度皝以其母髙氏無寵未之竒也年十五身長八尺七寸雄毅嚴重每言皆經綸世務皝始異焉乃授之以兵從征伐臨機數出竒䇿石虎以戎卒十萬攻皝諸..

    44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二

    傳商伯夷列傳 漢司馬遷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詩書雖闕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將遜位讓於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迺試之於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然後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

    17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