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众。”
“孔德”是指空虚无为的“上德”,非有为的“下德”。“容”是对上德的形容。物之得于道者便是“德”。由德的功用中,又能体现出道的体十性十,从事物的运化中更能显现出德的功能。
所以,天地万物无不是在上德的功能中不断变化和生长。万汇品类的体十性十完备,神全气足,皆是“上德”的功能。因大道无形而无名,只有从德中才能体现道的体十性十。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十精十。其十精十甚真,其中有信。”
混然一气的真常之道,它恍惚似有,有而非有,无而非无。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有不可视听的微妙运化之功。不但有微妙运化之功,而且确为真实。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阅”是观看。“甫”是起始。这个混成一物的无名之朴,从古至今不变不易,以至于到无限的将来,仍不会离去。正因为大道能永恒不变,长久存在。所以,能尽阅大千宇内无限事物的起始。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欲观众类之始,首先必体于道。因道的体十性十圆明,德的功能周遍,就本章大意可分三节:第一节是说道和德的关系是分不开的。道本无形,可由德的功用之中体验。第二节是说道虽无形、无名,却在恍惚杳冥之中,通过事物可以显现,其妙用可证可信。第三节是说大道运化不息。正因为此,它才能尽阅万物的起始。
猜你喜欢
-
白心
【原文】建当立有,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能久。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上之随天,其次随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故其言也不废,其事也不随。原始计实,本其所生。知其..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心术下
【原文】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一精一者,心不冶。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
3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心术上
【原文】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侈靡
【原文】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其人同乎?不同乎?曰:不同。可与?政其诛。俈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其道非独出人也。山不童而用赡,泽不獘而养足。耕以自养,以其余应良天子,故平。牛马之牧不相及,..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四称
【原文】桓公问于管子曰:寡人幼弱惛愚,不通诸侯四邻之义,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夷吾之所能与所不能,尽在君所矣,君胡有辱令?桓公又问曰:仲父,寡人幼弱惛愚,不通四邻诸侯之义,..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小称
【原文】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君臣下
【原文】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是故道术德行,出于贤人。..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君臣上
【原文】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制分
【原文】凡兵之所以先争,圣人贤士,不为一爱一尊爵。道术知能,不为一爱一官职。巧伎勇力,不为一爱一重禄。聪耳明目,不为一爱一金财。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武王非于甲子之朝而后胜也..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参患
【原文】凡人主者,猛毅则伐,懦弱则杀,猛毅者何也?轻诛杀人之谓猛毅。懦弱者何也,重诛杀人之谓懦弱。此皆有失彼此。凡轻诛者杀不辜,而重诛者失有皋,故上杀不辜,则道正者不安;上失有皋,则行邪者不变。道正者..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地图
【原文】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戒
【原文】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瑯邪。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已。何谓也?管仲对曰: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问
【原文】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则士轻死节。上帅士以人之所戴,则上下和。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无乱社稷宗庙则人有所宗。毋遗老忘亲,则大臣不怨。举知人急,..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霸言
【原文】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大国小之,曲国正之,强国弱之,重国轻之;乱国并之,暴工残之:僇其罪,卑其列,维其民,然后王之。夫丰国之谓霸,兼正之国之谓王..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霸形
【原文】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贰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
2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匡君酗
【原文】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一爱一民,臣不如也;治国不..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匡君中匡
【原文】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君人..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匡君大匡
【原文】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出?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奠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也。贱臣知弃矣。..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兵法
【原文】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今代之用兵者不然,不知兵权者也。故举兵之日而境内贫,战不必胜,胜则多死,得地而国败。此四者,用兵之祸者也。..
1 古代文学 2025-10-06 -
法法
【原文】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闻贤而..
2 古代文学 2025-10-06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