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道德经释义

二十七

2025-08-21 12:05 古代文学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此章之意是借“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五者来申述体道的圣人无为自然、潜移默化的特征。有道的圣人,在处事接物、言行举止上,应因时顺理,自然而然,至简至易。当行则行,是谓“善行”。当言则言,谓之“善言”。有道的圣人,因明了事物自然之理,不执己见,虽言而无弊病可谪,此谓“无瑕谪”。以道待人者,众人必群策群力,其效力而不计其利,事事物物,均有条有理,是谓“善计”。孟子曰:“固国不以山谷之险。”以道治国,人皆体德,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此谓“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接物必以道,如离道而求于人和者,相似以绳索捆约,终于不固而离散。以道接物者,虽千里之外必应之。是谓“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因此,有道的圣人,视物与我同体,视人与己同心,虽有人物不如己者,却无分介之意,无厌弃之心。故以常善救助于人,救助于物。这是以己之明诱导人物仍以为明。

“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其资,虽智,大迷,此谓要妙。”

举心运念符合于道者,是谓善人。言行举止,背道徇私者,是谓不善人。所以,不善人常以为善人为师,导己为善。善人如没有不善人,何以称善?所以,不善人又是善人的资本。不善人,如不尊重善人以戒除不善,善人若因已之善而厌弃不善者,那就必形成两个极端。以已为有知于人者,是为最糊涂的人。

猜你喜欢

  • 君子易事而难悦

    君子易事而难悦【原文】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④焉。”【注释】①事:侍奉。②说:同“悦”。③器之:量..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好恶不等于是非

    好恶不等于是非【原文】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严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译文】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和”与“同”的根本区别

    “和”与“同”的根本区别【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孔子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读解】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

    4 古代文学 2025-11-21
  • 恒心的重要性

    恒心的重要一性一【原文】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不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注释】①巫医:古代用禳祷之术替一人治病的人。不像后来分为卜筮的巫和治病..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狂者与狷者

    狂者与狷者【原文】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②之,必也狂捐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注释】①中行:依中庸而行的人。②与:交往。【译文】孔子说:得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狂与狷这两种人..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士的标准

    士的标准【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一党一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直”也有讲究

    “直”也有讲究【原文】叶公语孔子曰:“吾一党一有直躬者①,其父攘羊②,而子证之。”孔子曰:“吾一党一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注释】①直躬者:直率坦白的人。②攘羊:攘,偷。..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原文】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注释】①莒父:鲁国邑名。《山东通志》认为在今山东高密县东南。陽文】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近者悦,远者来

    近者悦,远者来【原文】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译文】叶公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让国内的喜悦,让国外的人来投奔。”【读解】近者悦,远者来。内政外交,一语囊括。近者悦是因为国力强盛,人民..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原文】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②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实行富民政策

    实行富民政策【原文】子适①卫,冉有仆②。子曰:庶③矣哉!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注释】①适:到,往。②仆:驾车。③庶:众多,这里指人口多。【译文】孔子到卫..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原文】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合③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注释】①卫公子荆:卫国的公子,字南楚,是卫献公的儿子。吴国的公子季札曾把他列为卫国的君子之一。②居室..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表率的作用

    表率的作用【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文】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读解】在《颜渊..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原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①,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为?”【注释】①授之以政: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事父、事君,所以与政事有关。②专对:独立应对。春秋时代..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谁来种田地?

    谁来种田地?【原文】樊迟请学稼①。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②。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

    2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原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①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原文】仲弓为季氏宰①,问政。子曰:“先有司②,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注释】①宰:总管。②有司:各部门。【译文】仲弓做..

    3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君子以文会友

    君子以文会友【原文】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译文】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读解】以文会友,而不是以酒会友。这大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吧。《庄子..

    6 古代文学 2025-11-20
  •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原文】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注释】①道同”导”,开导、劝。【译文】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

    6 古代文学 2025-11-20
  •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仁者一爱一人,智者知人【原文】樊迟问仁。子曰:“一爱一人。”问知①。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②,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于夏曰:“乡③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

    7 古代文学 2025-11-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