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十十交十十。”
天下大乱,每因大国恃其强盛,欲吞并四海,独霸一统,扩张国土,有本钱凌十辱小国,以致兴兵动战,万民遭殃。欲得天下太平,首先大国、强国要主动安守本分,取法水十性十,去高就下,虚心谦让。能以此十十交十十于天下,天下的国家必来投归而相处。
“天下之十十交十十十牝十,常以静胜牡。”
“十牝十”,十陰十性十,主静。“牡”,十陽十性十,主动。
十陰十陽十相十十交十十,十陰十性十主静,十陽十性十主动,十牝十必能制胜于牡。这是天地十陰十陽十相十十交十十的自然之理。
“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既知十陰十以静取胜,那么大国就应效其十陰十静处下之道。所以,大国以谦让居下而十十交十十于小国,犹如十牝十以静定胜于牡动,是以不劳而自益,不战而自胜,天下小国近悦而远谊,必四海宾服,如水东流而自归于十江十海。小国本没有威胁大国的力量,亦应安分守己,谦虚谨慎,安其小而从其大。本着真诚之心,以静处下,必能取得大国的抚十爱十和庇佑。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所以,或因效十牝十静虚心自下,取得小国投归拥戴,或以安分居下而取大国的容纳庇佑,总之,有两个愿望:大国的目的不过是欲想小国都来归顺宾服;小国的目的不过是想不受大国、强国的侮辱欺凌,国土得以完整,百姓得以安宁,不被抛弃而已。
“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如果大小国效法十牝十静,虚心谦下,定能达到两者的愿望。但最适宜的是大国首先虚心谦下,对小国抚之恩德,视天下如一家,大小同等。天下安危,主要由大国决定。
猜你喜欢
-
有错不改,错上加错
有错不改,错上加错【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上加错了。【读解】《韩诗外传》卷三还引了孔子的一句话,凑在一起刚好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谈同一个问题一过而不改,..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原文】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究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究竟是为什么。”【读解】怕的是这人特行独立,高风亮..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原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读解】巧言乱德也就是《学而》篇里所说的“巧言乱色,鲜矣仁。”小不忍..
4 古代文学 2025-11-23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的事..
2 古代文学 2025-11-23 -
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
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原文】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因为某人的话说得好就推举他,也不因为某人不好就否定他的一切言论。”【读解】因为“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
4 古代文学 2025-11-23 -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矜而不争,群而不一党一【原文】子曰:“君子矜①而不争,群而不一党一②。”【注释】①矜:庄重自尊。②一党一:这里指结一党一营私,搞宗派。【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一团一结群众而不结..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原文】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读解】这里的“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积极追求的角度说,是指凡事都靠自己的意思,那也..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名”的情结
“名”的情结【原文】子曰:“君子疾①没世②而名不称焉。”【注释】①疾:恨。②没(mo)世:死亡。【译文】孔子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读解】那岂不是说人不出名,终生遗憾了吗?所谓人生在世..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不要卖弄小聪明
不要卖弄小聪明【原文】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译文】孔子说:“大家整天聚在一起,谈话丝毫不涉及道义,却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办啊!”【读解】我们今天的人尤其容易犯这种一..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①,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注释】①如之何:怎么办。连言“如之何”,是反复考虑怎么办的意思。【译文】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
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文】孔子说:“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就不会招人怨恨了。”【读解】这实际直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精一神。凡事..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原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读解】未雨绸谬,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在中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妇孺皆知,其道理似乎..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译文】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杀身以成仁
杀身以成仁【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的,只有牺牲生命来成就仁道的。”【读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志..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言与不言的利和弊
言与不言的利和弊【原文】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译文】孔子说:“可以和他谈却不和他谈,就会失去有用的人;不可以和他谈却和他谈,就会说出不该说的..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原文】子曰:“直哉史鱼①则!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②!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③。”【注释】①史鱼:卫国大夫史鳅(qiu),字子鱼。②蘧(qu)伯玉..
4 古代文学 2025-11-23 -
忠信笃敬走遍天下
忠信笃敬走遍天下【原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②之邦,行矣。官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③,行乎哉?立则见其参④于前也,在实则见其倚于衡⑤也,夫然后行。”子张书于绅(6)。【注释】①行..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①正南面②而已矣。”【注释】①恭己:使自己庄严端正。②正南面:坐北向南临朝。【译文】孔子说:“自己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的人一大概就只有舜吧?他..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儒学的进修纲要
儒学的进修纲要【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①。”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注释】①敬:严肃谨慎。【译文】子..
3 古代文学 2025-11-23 -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原文】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注释】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
7 古代文学 2025-11-22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