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道德经释义

六十一

2025-08-23 11:35 古代文学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

天下大乱,每因大国恃其强盛,欲吞并四海,独霸一统,扩张国土,有本钱凌辱小国,以致兴兵动战,万民遭殃。欲得天下太平,首先大国、强国要主动安守本分,取法水,去高就下,虚心谦让。能以此于天下,天下的国家必来投归而相处。

“天下之,常以静胜牡。”

”,,主静。“牡”,,主动。

主静,主动,必能制胜于牡。这是天地的自然之理。

“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既知以静取胜,那么大国就应效其静处下之道。所以,大国以谦让居下而于小国,犹如以静定胜于牡动,是以不劳而自益,不战而自胜,天下小国近悦而远谊,必四海宾服,如水东流而自归于海。小国本没有威胁大国的力量,亦应安分守己,谦虚谨慎,安其小而从其大。本着真诚之心,以静处下,必能取得大国的抚和庇佑。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所以,或因效静虚心自下,取得小国投归拥戴,或以安分居下而取大国的容纳庇佑,总之,有两个愿望:大国的目的不过是欲想小国都来归顺宾服;小国的目的不过是想不受大国、强国的侮辱欺凌,国土得以完整,百姓得以安宁,不被抛弃而已。

“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如果大小国效法静,虚心谦下,定能达到两者的愿望。但最适宜的是大国首先虚心谦下,对小国抚之恩德,视天下如一家,大小同等。天下安危,主要由大国决定。

猜你喜欢

  • 轻重戊

    【原文】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安施?”管子对曰:“自理国?戏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其王者也。”公曰:“何谓?”管子对曰:“虙戏作,造六峜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轻重丁

    【原文】石璧谋桓公曰:寡人欲西朝天子而贺献不足,为此有数乎?管子对曰:请以令城陰里,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因使玉人刻石而为璧,尺者万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璧之数已具,管子西见天..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轻重乙

    【原文】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对曰:终身不定。桓公曰:其不定之说,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天子中而立,国之四面,面万有余里。民之入正籍者亦万有余里。故有百倍之力..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轻重甲

    【原文】桓公曰:轻重有数乎?管子对曰:轻重无数,物发而应之,闻声而乘之。故为国不能来大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桓公曰:何谓来天下之财?管子对曰: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譟晨,乐闻于三衢,是无..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国准

    【原文】桓公问于管子曰:国准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国准者,视时而立仪。桓公曰:何谓视时而立仪?对曰: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泽童山。夏后之王,烧增薮,焚沛泽,不益民之利。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揆度

    【原文】齐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地数

    【原文】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一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山至数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梁聚谓寡人曰:古者轻赋税而肥籍敛,取下无顺于此者矣。梁聚之言如何?管子对曰:梁聚之言非也。彼轻赋税则仓廪虚,肥籍敛则械器不奉。械器不奉,而诸侯之皮币不衣;仓廪虚则倳贱无禄。外,皮..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山权数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请问权数。管子对曰:天以时为权,地以财为权,人以力为权,君以令为权。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桓公曰:何为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管子对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米亶)卖子者。汤..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山国轨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官国轨。管子对曰: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桓公曰,行轨数奈何?对曰,某乡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谷重若干?曰..

    2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国蓄

    【原文】国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于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禄也;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于用,是皆以其事业交接于君上也。故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海王

    【原文】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藉于台雉何如?管子对曰:此毁成也。吾欲藉于树木?管子对曰:此伐生也。吾欲藉于六畜?管子对曰:此杀生也。吾欲藉于人,何如?管子对曰:此隐情也。桓公曰:然则吾何以为国?管子对曰..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事语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事之至数可闻乎?管子对曰:何谓至数?桓公曰:秦奢教我曰:帷盖不修,衣服不众,则女事不泰。俎豆之礼不致牲,诸侯太牢,大夫少牢,不若此,则六畜不一育。非高其台榭,美其宫室,则群材不散..

    2 古代文学 2025-10-08
  • 乘马数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有虞策乘马已行矣,吾欲立策乘马,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战国修其城池之功,故其国常失其地用。王国则以时行也。桓公曰:何谓以时行?管子对曰:出准之令,守地用人策,故开阖皆在上,无求于民..

    2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巨乘马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请问乘马。管子对曰:国无储在令。桓公曰:何谓国无储在令?管子对曰:一农之量壤百亩也,春事二十五日之内。桓公曰:何谓春事二十五日之内?管子对曰:日至六十日而陽冻释,七十〔五〕日而陰..

    2 古代文学 2025-10-08
  • 明法解

    【原文】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得欺也,审于法禁而不可犯也,察于分职而不可乱也。故群臣不敢行其私,贵臣不得蔽贱,近者不得塞远,孤寡老弱不失其(所)职,竟内明辨而不相逾越。此之谓治国。故《明法》曰:所谓治国..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版法解

    【原文】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春生于左,秋杀于右;夏长于前,冬藏于后。生长之事,文也;收..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立政九败解

    【原文】人君唯毋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然则内之不知国之冶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如是则城郭毁坏,莫之筑补;甲弊兵簓,莫之修缮。如是则守圉之备毁矣,辽远之地谋,边竟之士修,百姓无圉敌之心。故曰,寝兵..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形势解

    【原文】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一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弟子职

    【原文】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

    5 古代文学 2025-10-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