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主:无故兴师,首先主动出兵。
客:不得已而应战。
对于用兵之道,古人说过这样的话:“不可恃其强十暴而贪图好杀,以佳兵利器而凌加于人。妄动兵戈必败。”“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如敌人无故用兵于我,则以自卫应之。我用兵虽出于不得已,但仍不敢恃勇妄进。宁愿后退一尺,不敢妄进一寸。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攘”:用力伸臂。“仍”:临敌就敌。“兵”:刀槍剑戟。
有道的圣君明王,怀仁慈之德于苍生,看不出行兵的行迹,而四海自然宾服。没有伸出打人的胳臂,但人人畏威,临敌没有杀人之心,而敌人必败。没有十操十持杀人的刀槍剑戟,但敌人必怕。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则几丧吾宝。”
恃勇轻敌而好杀,其致祸不浅。如轻敌好杀,无故用兵,恃强妄进者,是丧失了道的“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自然体十性十。若心不怀好生之德,天道必以灾祸惩罚。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两军对阵,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谁胜谁负,其结果只能是心怀仁慈、哀民痛命、体恤苍生的哀兵获胜。
猜你喜欢
-
轻重戊
【原文】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安施?”管子对曰:“自理国?戏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其王者也。”公曰:“何谓?”管子对曰:“虙戏作,造六峜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轻重丁
【原文】石璧谋桓公曰:寡人欲西朝天子而贺献不足,为此有数乎?管子对曰:请以令城陰里,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因使玉人刻石而为璧,尺者万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璧之数已具,管子西见天..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轻重乙
【原文】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对曰:终身不定。桓公曰:其不定之说,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天子中而立,国之四面,面万有余里。民之入正籍者亦万有余里。故有百倍之力..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轻重甲
【原文】桓公曰:轻重有数乎?管子对曰:轻重无数,物发而应之,闻声而乘之。故为国不能来大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桓公曰:何谓来天下之财?管子对曰: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譟晨,乐闻于三衢,是无..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国准
【原文】桓公问于管子曰:国准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国准者,视时而立仪。桓公曰:何谓视时而立仪?对曰: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泽童山。夏后之王,烧增薮,焚沛泽,不益民之利。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揆度
【原文】齐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地数
【原文】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一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山至数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梁聚谓寡人曰:古者轻赋税而肥籍敛,取下无顺于此者矣。梁聚之言如何?管子对曰:梁聚之言非也。彼轻赋税则仓廪虚,肥籍敛则械器不奉。械器不奉,而诸侯之皮币不衣;仓廪虚则倳贱无禄。外,皮..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山权数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请问权数。管子对曰:天以时为权,地以财为权,人以力为权,君以令为权。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桓公曰:何为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管子对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米亶)卖子者。汤..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山国轨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官国轨。管子对曰: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桓公曰,行轨数奈何?对曰,某乡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谷重若干?曰..
2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国蓄
【原文】国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于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禄也;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于用,是皆以其事业交接于君上也。故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海王
【原文】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藉于台雉何如?管子对曰:此毁成也。吾欲藉于树木?管子对曰:此伐生也。吾欲藉于六畜?管子对曰:此杀生也。吾欲藉于人,何如?管子对曰:此隐情也。桓公曰:然则吾何以为国?管子对曰..
1 古代文学 2025-10-08 -
事语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事之至数可闻乎?管子对曰:何谓至数?桓公曰:秦奢教我曰:帷盖不修,衣服不众,则女事不泰。俎豆之礼不致牲,诸侯太牢,大夫少牢,不若此,则六畜不一育。非高其台榭,美其宫室,则群材不散..
2 古代文学 2025-10-08 -
乘马数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有虞策乘马已行矣,吾欲立策乘马,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战国修其城池之功,故其国常失其地用。王国则以时行也。桓公曰:何谓以时行?管子对曰:出准之令,守地用人策,故开阖皆在上,无求于民..
2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巨乘马
【原文】桓公问管子曰:请问乘马。管子对曰:国无储在令。桓公曰:何谓国无储在令?管子对曰:一农之量壤百亩也,春事二十五日之内。桓公曰:何谓春事二十五日之内?管子对曰:日至六十日而陽冻释,七十〔五〕日而陰..
2 古代文学 2025-10-08 -
明法解
【原文】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得欺也,审于法禁而不可犯也,察于分职而不可乱也。故群臣不敢行其私,贵臣不得蔽贱,近者不得塞远,孤寡老弱不失其(所)职,竟内明辨而不相逾越。此之谓治国。故《明法》曰:所谓治国..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版法解
【原文】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春生于左,秋杀于右;夏长于前,冬藏于后。生长之事,文也;收..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立政九败解
【原文】人君唯毋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然则内之不知国之冶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如是则城郭毁坏,莫之筑补;甲弊兵簓,莫之修缮。如是则守圉之备毁矣,辽远之地谋,边竟之士修,百姓无圉敌之心。故曰,寝兵..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形势解
【原文】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一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
3 古代文学 2025-10-08 -
弟子职
【原文】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
5 古代文学 2025-10-08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