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孙思邈

药名第二

2025-08-29 10:16 读医

论曰∶有天竺大医者耆婆云∶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斯乃大医也。故神农本草,举其大纲,未尽其理,亦犹咎由创律,但述五刑,岂卒其事,且令后学者因韦典法,触类长之无穷竭,则神农之意从可知矣。所以述录药名品,欲令学徒知无物之非药耳。

玉泉 玉屑 丹砂 空青 绿青 曾青 白青 扁青 石胆 云母 朴硝 硝石 芒硝滑石 石钟乳 紫石英 矾石(马齿矾、绛矾、黄矾、青矾) 白石英 五石脂 太一余粮紫禹余粮 石中黄子 禹余粮 黄禹余粮 金屑 银屑 水银(汞粉附) 雄黄 雌黄殷孽 孔公孽 石脑 石硫黄 熏黄 阳起石 凝水石 石膏 磁石 玄石 理石 长石肤青 石黛 铁落 生铁 铁 钢铁 铁精 铁浆 食盐 光明盐 绿盐 蜜陀僧 桃花石珊瑚 石花 乳床 青琅 石 特生 石 握雪 石 方解石 苍石 土殷孽 代赭卤碱 大盐 戎盐 青盐 赤盐 白垩 铅丹 锡粉 锡铜镜鼻 铜弩牙 金牙 锻石冬灰 炭 锻灶灰 伏龙肝 东壁土 半天河 地浆 砂 姜石 赤铜屑 铜矿石 铜青白瓷瓦屑 乌古瓦 石燕 梁上尘 不灰木 青芝 赤芝 黄芝 白芝 黑芝 紫芝 赤箭天门冬 麦门冬 术 女萎葳蕤 黄精 干地黄 菖蒲 远志(小草) 泽泻(叶、实附)薯蓣 菊花 甘草 人参 石斛 牛膝 卷柏 细辛 独活 升麻 柴胡 防葵 蓍实子 薏苡仁 车前子(叶附) 菥 子 茺蔚子 木香 龙胆 菟丝子 巴戟天 白英白蒿 肉苁蓉 地肤子 忍冬 蒺藜子 防风(叶附) 石龙刍 络石 千岁 黄连 沙参丹参 蓝实 景天 天名精 王不留行 蒲黄 兰草 决明子 芎 香蒲(蒲根附) 蘼续断 云实 黄 徐长卿 杜若 蛇床子 茵陈蒿 漏芦 茜根 飞廉 营实 蔷薇薇衔 五味子 旋花 白菟藿 鬼督邮 白花藤 当归 秦艽 黄芩 芍药 本(实干姜(生姜附) 麻黄(根、子附) 葛根(汁、叶、花附) 前胡 知母 大青 贝母蒌(实、茎、叶附) 玄参 苦参 石龙芮 石苇 狗脊 萆 菝 通草 瞿麦 败酱衡紫草 紫菀 白藓皮 白薇 耳 茅根 百合 酸浆 王参 女萎 淫羊(花、叶附) 款冬花 牡丹 防己 女苑 泽兰 地榆 王孙 爵床 白前 百部瓜荠 高良姜 马先蒿 蜀羊泉 积雪草 恶实 莎草 大小蓟 垣衣 艾叶海藻 昆布 荭草 陟厘 草 凫葵 井中苔萍(蓝附) 鳢肠 酱 百脉根白药 香子 郁金 姜黄 百两金 阿魏 大黄 桔梗 甘遂 葶苈 芫花 泽荛花 旋复花 钩吻 藜芦 赭魁 及己 天雄 乌头(附射罔、乌喙) 附子踯躅茵芋 射干 鸢尾 贯众(花附) 半夏 由跋 虎掌 莨菪子 蜀漆 恒山牙子 白蔹 白芨 蛇含 草蒿 菌 连翘 白头翁 茹 苦 羊桃 羊牛扁 陆英 蒴 荩草 夏枯草 乌韭 蚤休 虎杖 石长生 鼠尾草 马鞭松脂(实、叶、根、节、花等附) 蛇莓 苎根 菰根 野狼 子 弓弩弦 败天船茹 屋游 赤地利 赤车使者 三白草 牵牛子 猪膏母 刘寄奴草 紫草格注草 独行根 狗舌草 乌蔹莓 野狼毒 鬼臼 芦根 甘蕉根实 蒲公草 商陆 女青 水蓼 角蒿 白附子 鹤虱 鱼网 马绊绳破故纸 甑带灰 鬼盖 屐 鼻绳 雀麦 茯苓(茯神附) 琥珀(玉附)等附)麻布叩幅头 菌桂 牡桂 桂 杜仲 故麻鞋底 枫香脂(皮附) 干漆(生漆附) 蔓荆实牡荆 女贞实 蕤核 五加皮 沉香(熏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等附) 丁香 柏木(根附) 辛夷 木兰 桑上寄生 榆皮(花附) 酸枣 槐实(枝、皮等附) 枸杞 楮实(叶、皮、茎、白汁附) 苏合香 龙眼 浓朴 猪苓 竹叶(根、汁、附) 枳实(刺茹附) 山茱萸 吴茱萸(根附) 秦皮 栀子 槟榔 合荑食茱萸 椋子木 折伤木 每始王木 茗苦荼 蜀桑根 松桑灰等附) 白棘 安息香 龙脑 摩勒 棘刺花(实、麟竭胡桐泪 黄环 石楠(实附) 巴豆 蜀椒 莽草 郁材楠材 钓樟根皮 榧实 蔓椒 雷丸 溲疏 榉树皮 白钓藤 药实根 皂荚 楝实(根附) 柳华(叶、实、汁方木 接骨木 枳 木天蓼 乌臼木 赤瓜木 诃梨勒椿木叶(樗木附) 橡实 无食子 杨栌木 槲若垢尿溺 龙骨(白龙骨、齿、角等附) 牛黄 麝乳酥 熊脂(胆附) 白胶 阿胶 醍醐 底野迦(髓、肺、骨、肉、齿、骨头、血、肚、脂、靥、蹄、肝、齿、眼、尾、脂、肉、喉咙、口中毛、耳中垢、屎、豹肉野狼牙 狸骨(肉、***等附) 虎骨(膏、爪、附) 笔头灰 六畜毛蹄甲 鼠 麋脂(角附) 豚卵(膏、肉、耳中垢等附) 鼹鼠 獭肝(肉、屎附) 狐***(五脏、肠、屎等附) 膏(肉、胞等附)野猪黄 驴屎(屎乳轴垢等附) 豺皮肺、肉、骨、 膏、 毛、溺通乳汁、屎中骨等附) 丹雄鸡(白雄鸡、黄雄鸡脂、乌里黄及、左右翘毛、黑雌鸡、黄雌鸡(毛、肉、子等附) 肪 雁肪 鹧鸪鹊鸲鹆 燕屎 雀卵(脑、头、血、蜜蜜蜡(白蜡附) 牡蛎 桑螵蛸珠秦龟 龟甲 蠡鱼 鲍鱼 鲤龙子 露蜂房 樗鸡 蚱蝉水马 鳖甲(肉附) 鱼甲鲡鱼鲛鱼皮 紫贝 虾蟆 蛙蛛蜻蛉 石蚕 蛇蜕 蛇螂白颈蚯蚓 斑蝥葡萄 蓬 覆盆子叶梅实 枇杷叶 柿枭、毛蠹、皮、叶附) 白瓜子 白冬瓜芥苜蓿 荏苦瓠 水靳麻 (子粱米 黄粱(叶附) 黍

上六百八十种皆今时见用药,并可收采以备急要用也。

《千金翼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以千金来命名此书极为恰当。《千金翼方》全书共三十卷,北宋时期校正医书局对其传本予以校正,并刊行全国。宋代印本在明代以前失传了,所幸印版保存了下来,明朝万历年间,翰林院纂修官王肯堂奉万历皇帝之命纂刻了宋版《千金翼方》。《千金翼方》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医药典籍之一。

猜你喜欢

  • 木部中品

    二十九味龙眼味甘,平,无毒。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虫去毒。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一名益智。其大者似槟榔,生南海山谷。浓朴味苦,温,大温,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

    1 读医 2025-08-29
  • 木部上品

    二十七味茯苓味甘,平,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

    0 读医 2025-08-29
  • 草部下品之下

    六十八味连翘味苦,平,无毒。主寒热鼠 ,瘰 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去白虫。一名异翘,一名兰华,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生太山山谷,八月采,阴干。白头翁味苦,温,无毒,有毒。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

    1 读医 2025-08-29
  • 草部下品之上

    三十五味大黄(将军)味苦,寒,大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

    0 读医 2025-08-29
  • 卷第三 本草中

    草部下品之上草部下品之下木部上品木部中品木部下品人兽部

    0 读医 2025-08-29
  • 草部中品之下

    三十九味款冬味辛甘,温,无毒。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消渴,喘息呼吸。一名橐吾,一名颗东,一名虎发,一名菟奚,一名氐冬。生常山山谷及上党水旁,十一月采花,阴干。牡丹味辛苦,寒,微寒,..

    2 读医 2025-08-29
  • 草部中品之上

    三十七味当归味甘辛,温,大温,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 ,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一名干归,生陇..

    0 读医 2025-08-29
  • 草部上品之下

    三十八味肉苁蓉味甘酸咸,微温,无毒。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疗妇人症瘕,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久服轻身。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地肤子味苦,寒,无..

    0 读医 2025-08-29
  • 草部上品之上

    四十味青芝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魄,仁恕。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龙芝。生泰山。赤芝味苦,平。主胸腹结,益心气,补中,增智能,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生霍山。黄芝味甘,平。..

    2 读医 2025-08-29
  • 玉石部下品

    三十一味青琅味辛,平,无毒。主身痒,火疮,痈伤,白秃,疥瘙,死肌,浸淫在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一名石珠,一名青珠。生蜀郡平泽,采无时。石味辛甘,大热,生∶温;熟∶热,有毒。主寒热鼠 ,蚀..

    0 读医 2025-08-29
  • 玉石部中品

    二十九品金屑味辛,平,有毒。主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除邪毒瓦斯。服之神仙。生益州,采无时。银屑味辛,平,有毒。主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生永昌,采无时。水银味辛,寒,有毒。主..

    0 读医 2025-08-29
  • 玉石部上品

    二十二味玉泉味甘,平,无毒。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利血脉。疗妇人带下十二病,除气癃,明耳目。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轻身长年。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札。生蓝田..

    1 读医 2025-08-29
  • 卷第二 本草上

    论曰∶金石草木,自有《本经》,而条例繁富,非浅学近识所能悟之。忽逢事逼,岂假披讨,所以录之于卷,附之于方,使忠臣孝子急遽之际,造次可见,故录之以冠篇首焉。玉石部上品玉石部中品玉石部下品草部上品之上草部..

    0 读医 2025-08-29
  • 用药处方第四

    论曰∶凡人在身感病无穷,而方药医疗有限,由此观之,设药方之篇,是以忮其大意,岂能得之万一。聊举所全,以发后学,此篇凡有六十五章,总摄众病,善用心者,所以触类长之,其救苦亦以博矣,临事处方,可得依之取诀..

    0 读医 2025-08-29
  • 药出州土第三

    论曰∶按本草所出郡县皆是古名,今之学人卒寻而难晓,自圣唐开辟,四海无外,州县名目,事事惟新,所以须甄明即因土地名号后之学人容易即知,其出药土地,凡一百三十三州,合五百一十九种,其余州土皆有不堪进御,故..

    0 读医 2025-08-29
  • 采药时节第一

    论曰∶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功,卒无裨益,其法虽具大经,学人寻览造次难得,是以甄别,即日可知耳葳蕤(立春后采,阴干。) 菊花(正月采根,三..

    0 读医 2025-08-29
  • 卷第一 药录纂要

    采药时节第一药名 第二药出州土第三用药处方第四

    0 读医 2025-08-29
  • 校正千金翼方后序

    夫疾病之至急者有三∶一曰伤寒,二曰中风,三曰疮痈。是二种者,疗之不早,或治不对病,皆死不旋踵。孙氏撰千金方,其中风疮痈可谓精至,而伤寒一门,皆以汤散膏丸类聚成篇,疑未得其详矣。又着千金翼三十卷,辨论方..

    1 读医 2025-08-29
  • 三百九十七法考

    仲景《伤寒》书为叔和编次,已失其真,即林亿校本,亦已难得,今世所传,惟成无已注释之本而已。至三百九十七法,莫不津津乐道,而究鲜确指。汪苓友亦云∶前人所未明言,其引张孝培《伤寒类疏》桂枝汤服后至以助药力..

    13 读医 2025-08-12
  • 中道说

    中之为道,无所不涵,无所不彻,推之医理,尤不可忽。盖万病由于乖戾,用药惟以调和,益其不足,损其有余,温凉攻补,必归于中而后可。夫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谓也。故中无定体、随时而在,一病有一中,不可偏..

    14 读医 2025-08-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