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孙思邈

消渴第一

2025-09-04 11:23 读医

方二十二首

葵根汤

主一年渴饮一石以上,小便利,若饮酒渴、伤寒渴,皆悉主之方。

霜下葵根皮(一握,长四寸)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取瘥止。

又方

栝蒌根 甘草(炙,各二两) 黄连(一升)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茯苓汤

主胃反吐而渴方。

茯苓(八两) 泽泻(四两) 生姜(切) 桂心 白术(各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小麦三升,减三升,去麦纳诸药,煮取二升五合,每服八合,日再。

消渴,师所不能治之方。

生栝蒌(九斤,去皮,细切,捣绞汁令尽) 上好黄连(九两,捣,绢罗为末)

上二味,以上件汁溲黄连如硬面细擘,日曝令干,捣之绢筛,更溲如前,日曝捣,一依前法,往反汁尽,曝干捣筛,炼蜜和饮服如梧子十丸,日三,加至三十丸,病愈止,百日慎生冷、醋滑、酒、五辛、肉、面、油腻,永瘥。无生者,干者九斤,切,以水二斗煎取一斗和之,如生者法。

桑根汤

主日饮一石水方。

桑根白皮(切,五升,入地三尺者良,炙令黄黑)

上一味,以水与根亦不限多少,煮以味浓为度,适寒温饮之,任性多少,切,慎盐。

猪肚丸

治消渴方。

猪肚(一枚,治如食法) 黄连(五两) 栝蒌(四两) 麦门冬(四两,去心) 知母(四两,无,以茯神代)

上五味为散,纳猪肚中线缝,安置甑中蒸之极烂熟,接热木臼中捣可丸。若硬,加少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三十丸,日再,渐加至四十、五十丸,渴即服之。

葛根丸

主消渴方。

葛根 栝蒌(各三两) 铅丹(二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

上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三服,治日饮一石水者。春夏,减附子。

大黄丸

主消渴,小便多,大便秘方。

大黄(一斤) 栝蒌 土瓜根(各八两) 杏仁(五合,去皮尖、双仁,熬)

上四味,破大黄如棋子,冷水渍一宿,蒸曝干,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饮服五丸,日三,以知为度。

酥蜜煎

主消渴方。

酥(一升) 白蜜(三升) 芒硝(二两)

上三味合煎,欲渴即啜之,日六七,益气力,神效。

羊髓煎

主消渴,口干濡咽方。

羊髓(二合无,即以酥代之) 白蜜(二合) 甘草(一两,炙,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甘草取一升,去滓纳蜜、髓,煎令如饴,含之尽,复含。

酥蜜煎

主诸渴方。

酥(一升) 蜜(一升)

上二味合煎,令调和,一服二升,当令下利药出,明日更服一升,后日更服一升,即瘥。慎酒及诸咸等。

茯苓煎

主诸消渴方。

茯苓(二斤) 白蜜(四升)

上二味,于铜器中,重釜煎以两茎薤白为候,黄即煎熟。先食服如鸡子大,日三。

防己散

主消渴,肌肤羸瘦,或乃转筋不能自止,小便不禁,悉主之方。

木防己(一两) 栝蒌 铅丹 黄连(各二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先食,以苦酒一升、以水二升合为浆,服方寸匕,日三服讫,当强饮,极令盈溢,一日再服则憎水,当不欲饮也。

大渴,百方疗之不瘥方。

铅丹 胡粉(各半两) 栝蒌 甘草(炙,各二两半) 泽泻 石膏 赤石脂 白石脂(各五分)

上八味,捣筛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壮人一匕半,一年病一日愈,二年病二日愈。

渴甚者,夜两服;腹痛者减之。丸服亦佳,一服十丸,伤多则腹痛也。

治口干燥方

酸枣(一升半,去核) 酸石榴子(五合,末) 乌梅(五十枚,去核) 麦门冬(四两,去心) 茯苓(三两半) 覆盆子 葛根(各三两) 石蜜(四两) 桂心(一两六铢) 栝蒌(三两)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酸枣大。含之不限时节,以口有津液为度。忌如药治。

三黄丸

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方(巴郡太守奏)。

春三月∶黄芩(四两) 大黄(三两) 黄连(四两)夏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七两)秋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冬三月∶黄芩(三两) 大黄(五两) 黄连(二两)

上三味,随时合捣为末,炼蜜和如大豆。饮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增至七丸,服一月病愈。久服,行及奔马,尝试有验。

铅丹散

主消渴方。

铅丹(二两) 栝蒌(八两) 茯苓 甘草(炙,各一两半) 麦门冬(八两,去心)

上五味,捣筛为散。旦以浆服方寸匕,日二。

膀胱冷,小便数多,每至夜偏甚方。

鸡肠(五具,治如食法) 羊肾(一具,去脂,并干为末) 赤石脂(六两) 龙骨(三两)苁蓉(四两) 黄连(五两) 桂心(二两)

上七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半日再服,五日中可作羊汤炙一剂,十日外可作羊肉,香味如常,食饱与之。

尿煮牡蛎

主内消,小便数方。

牡蛎(五两,熬)

上一味,以患人尿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治渴利方

豆(一升醋拌蒸,曝干,三拌、三曝、三蒸,熬) 黄连(一斤,如金色者)

上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三十丸,日二,稍加至四十丸,神验。

大病后虚羸不足成渴方

取七岁以上、五岁以下黄牛新生犊者乳一升,以水四升,煎取一升,适寒温,稍稍饮之,不得过多,十日服之不住,佳。一云渴即饮,不限多少。

又方 取自死鸡大者一枚,以三升半白汤捉脚倒,细细淋之三七遍,拔毛置于汤中,毛尽,去毛,取汁澄清汤,即任性饮之,饮尽即愈。其鸡故杀作药,不过七日其病倍发,以后百药不可瘥。慎之慎之!

栝蒌散

主消渴,延年益寿方。

栝蒌 枸杞根 赤石脂 茯苓(各一两半) 天门冬(二两半,去心) 牛膝 干地黄(各三两) 桂心 菊花 麦门冬(去心) 菖蒲 云母粉 泽泻 卷柏 山茱萸 远志(去心)五加皮 杜仲(炙) 瞿麦 续断 石斛 黄连 柏仁 石苇(去毛) 忍冬(各一两) 菟丝车前子 蛇床子 巴戟天 钟乳(研) 薯蓣 甘草(炙,各五分)

上三十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丸,服十丸,日三。

《千金翼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以千金来命名此书极为恰当。《千金翼方》全书共三十卷,北宋时期校正医书局对其传本予以校正,并刊行全国。宋代印本在明代以前失传了,所幸印版保存了下来,明朝万历年间,翰林院纂修官王肯堂奉万历皇帝之命纂刻了宋版《千金翼方》。《千金翼方》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医药典籍之一。

猜你喜欢

  • 痰饮第四

    方一十四首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方。常山(一两) 云母粉(二两)上二味,捣筛为散。热汤服一方寸匕,吐之,止,吐不尽,更服。杜蘅汤主吐百病方。杜蘅 松萝(各三两) 瓜蒂(二七枚)上三味,切。以水酒各一升二合..

    1 读医 2025-09-04
  • 水肿第三

    方二十六首,并五不治证凡水肿有五不治∶一面肿苍黑,是肝败不治;二掌肿无纹理,是心败不治;三腹肿无纹理,是肺败不治;四阴肿不起,是肾败不治;五脐满肿反者,是脾败不治。猪苓散主虚满,通身肿,利三焦,通水道..

    0 读医 2025-09-04
  • 淋病第二

    方二十首治血淋、热淋方以韭七茎烧令热,以手熟 热掩尿处,冷即易之,可六七度,瘥。治热淋方白茅根(四斤)上一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每服一升,日三,夜二。治石淋方车前子二升,绢袋贮,以水八升煮取..

    0 读医 2025-09-04
  • 卷第十九 杂病中

    消渴第一淋病第二水肿第三痰饮第四癖积第五寒冷第六饮食不消第七杂疗第八

    1 读医 2025-09-04
  • 压热第六

    方一十三首 论一首金石凌主服金石热发,医所不制,服之立愈方。上朴硝(一斤) 上芒硝(一斤) 石膏(四两) 凝水石(二两)上四味,熟沸水五升渍朴硝、芒硝令消,澄一宿,旦取澄硝,安铜器中粗捣,寒水石、石膏纳其..

    1 读医 2025-09-04
  • 胸中热第五

    方二十七首寒水石汤主身中大热,胸心烦满毒热方。寒水石(五两) 泽泻 茯苓 前胡 黄芩(各三两) 柴胡 牛膝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杏仁(二十粒,去皮尖、双仁)上一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分三服。治热..

    0 读医 2025-09-04
  • 吐血第四

    论三首,方三十首论曰∶凡吐血有三种,有内衄,有肺疽,有伤胃。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是近心肺间津液出,还流入胃中,或如豆汁,或如 血凝停胃中,满闷便吐,或去数升乃至一斗,得之于劳倦饮食过常所..

    0 读医 2025-09-04
  • 黄胆第三

    论三首,方二十八首,针灸二十法论曰∶凡遇时行热病,多必内瘀着黄,但用瓜丁散纳鼻中,令黄汁出,乃愈。即于后不复病黄者矣。常须用心警候,病患四肢身面微似有黄气,须用瓜丁散,不得令散漫,失候必大危矣。特忌酒..

    1 读医 2025-09-04
  • 疟第二

    方二首,禳法十二首,针灸法七首蜀漆丸主 疟连年不瘥,服三七日定瘥方。蜀漆 知母 白薇 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 升麻(各五分) 恒山(一两半) 石膏(二两,研)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饮服十丸..

    1 读医 2025-09-04
  • 霍乱第一

    方二十七首理中丸主霍乱临时方。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炙,各一两)上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弹丸。取汤和一丸服之,日十服。吐多痢少者取枳实三枚炙,四破,水三升,煮取一升,和一丸服之;吐少痢多者,加干姜..

    3 读医 2025-09-04
  • 卷第十八 杂病上

    霍乱第一疟第二黄胆第三吐血第四胸中热第五压热第六

    2 读医 2025-09-04
  • 疡第四

    方一十四首 灸法一首治白癜白驳,浸淫 疡,着颈及胸前方∶大醋于瓯底磨硫黄令如泥,又以八角附子截一头使平,就瓯底重磨硫黄使熟,夜卧先布拭病上令热,乃以药敷之,重者三度。又方∶硫黄 水银 矾石 灶墨上四味,等..

    2 读医 2025-09-04
  • 瘾疹第三

    方一十六首 灸法一首石楠汤主瘾疹方∶石楠 干姜 黄芩 细辛 人参(各一两) 桂心 当归 芎 (各一两半) 甘草(二两)上一十二味, 咀,以酒三升,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大汗,慎风冷,佳。又方∶酪和盐热煮摩..

    3 读医 2025-09-04
  • 香港脚第二

    论一首 方二十一首论曰∶治香港脚顺四时,若春秋二时宜兼补泻;夏则疾成,专须汗利;十月以后少用补药。虽小变不越此法。治香港脚初发,从足起至膝胫肿,骨疼者方∶取胡麻叶,切,捣,蒸,薄裹,日二易即消。若冬月..

    3 读医 2025-09-04
  • 中风第一

    方三十五首 灸法二首 论四首小续命汤方∶麻黄(去节) 防己 人参 桂心 黄芩 芍药 芎 杏仁(去尖皮、两仁) 甘草(炙,各一两) 附子(炮,一枚,去皮) 防风(一两半) 生姜(五两,切)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

    3 读医 2025-09-04
  • 卷第十七 中风下

    中风第一香港脚第二瘾疹第三疡第四

    2 读医 2025-09-04
  • 风眩第六

    方二十七首治风眩屋转,眼不得开,人参汤方∶人参 防风 芍药 黄 (各二两) 独活 桂心 白术(各三两) 当归 麦门冬(各一两,去心)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五合,分四服。治风眩倒屋转,吐逆,恶闻人声,茯神..

    2 读医 2025-09-04
  • 心风第五

    方一十四首茯神汤主五邪气入人体中,见鬼妄语,有听见闻,心悸跳动,恍惚不定方∶茯神 人参 茯苓 菖蒲(各二两) 赤小豆(四十枚)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人参汤主风邪鬼气,往来发作,有时或无..

    1 读医 2025-09-04
  • 僻第四

    方四首治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缓弱不用,便利无度,口面 斜。干姜附子汤方∶干姜 附子(炮,去皮,各八两) 芎 (三两) 麻黄(去节) 桂心(各四两)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三日复进一剂..

    2 读医 2025-09-04
  • 诸膏第三

    方三首苍梧道士陈元膏主风百病方∶当归 丹砂(各三两研) 细辛 芎 (二两) 附子(去皮,二十二铢) 桂心(一两二铢)(三两二铢,研)松脂(半斤) 大醋(二升) 白芷(一两) 猪肪脂(十斤) 生地黄(二斤,取汁)..

    4 读医 2025-09-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