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孙思邈

服诸石药及寒食散已,违失节度,发病疗之法合四十五条第三

2025-09-06 10:03 读医

论三首

论曰∶服石丸散及酒,亦有单服异石者,既见未即有效,谓不得药力,至后发动之日,都不自疑是石,不青作石法将息,乃作异治,多致其患。略述将息节度法如后∶一、或头痛欲裂者,由热食作癖故也。急下之,即瘥。

二、或恶食臭如死物气,由温食作癖故也。急下之,下不瘥,仍速冷食强行,瘥。

三、或两目欲脱者,由犯热在肝故也。急下之,自止。

四、或咽中痛、鼻塞、清涕出者,由衣浓近火故也。但脱衣当风,取冷石熨咽颡即止,不须洗之。

五、或腰痛欲折者,由衣浓体温故也。宜水洗石熨。

六、或大便难、腹中坚如盘蛇,由犯温积久,有干粪不去故也。宜消酥蜜膏适寒温调服一二升,津润腹中即下,若不可更下,乃止。

七、或头眩 欲蹶者,由衣浓犯热故也。宜针头,冷水洗,即止。

八、或淋下不得小便者,由坐久下温、乘骑下热入膀胱故也。但冷食饮冷水洗、熨以冷石三两度即止。若不止,可下之,不下,杀人。

九、或脚疼欲折者,由久坐下温故也。宜卧单床、行役、冷水洗,止。

十、或患寒头掉不自支任者,由食少、药气行于肌肤、五脏失守、百脉摇动、与正气竞故也。乃强饮热酒以和其脉,强食冷饭以定其脏,强行动以调其关节,强洗以宣其壅滞。酒行冲遍,关机调柔,则了了心明也。

十一、或腹胀欲死者,由久坐下热、衣温、失食、失洗、不行故也。宜冷水洗,当风取冷,即瘥。亦宜冷食。

十二、或失气不可禁止者,由犯热不时洗故也。但冷洗之即瘥。

十三、或心痛如刺者,由应食而不食、应洗而不洗、寒热相击、气结不通、聚在心中故也。宜任性,但饮热酒,令酒势得行,气息通达气得已行,以冷水淹布手巾,着所苦处,温复易之,须臾自解,仍速冷食,能多为善。诸痛之中,心痛最恶,急宜速救之,唯热酒为善,起十四、或遗粪不自觉者,由下温热气上入胃腹故也。冷水洗即止。

十五、或气绝口噤不得开者,由冷热交竞故也。病者不自知,当须旁人救之。要以热酒灌之,咽中寒盛,酒入必还出,但频灌出复纳,乃至半日许,得酒下,瘥。不下必死。

十六、或食便吐出不得安住者,由癖故也。急下之,不下杀人。

十七、或小便稠数者,由热食及啖诸热物饼、果肉之属故也。宜以冷水洗浴,少服栀子汤,瘥。

十八、或下部臭烂者,由坐荐浓下热故也。坐冷水中即止。

十九、或耳鸣如风声,又有汁出者,由自劳出力过度、房室不节、气上奔耳故也。但数数冷食,禁房室即瘥。

二十、或目痛如刺者,由热入胃肝奔眼故也。但数数冷食,清旦以小便洗之,三日即止二十一、或口中伤烂舌强,而燥不得食味者,由食少谷气不足、药气积在胃管中故也。

以栀子汤三剂,即止。

二十二、或脚指间生疮者,由着履袜太温故也。当履冷地、冷水洗之,即止。

二十三、或手足偏痛,诸骨节解,身体发痈及疮结核者,由寝处久不自移徙、暴热偏并、聚在一处故也。若坚结极痛甚者,痈发。若觉,便以冷水洗之,冷石熨之,饮热酒散极热,数日以冷水洗不绝,乃瘥。洗之无限,要瘥为期。若乃不瘥,取磨刀石如手许大,烧令赤,以投苦酒中,石自裂,细捣以冷水和涂之,日二三,止。

二十四、或嗜卧不能自觉者,由久坐热闷故也。急起,冷水洗,冷食,自瘥。

二十五、或夜不得眠者,由食少热在内故也。服栀子汤,冷食、止。

二十六、或饮酒不解,食不得下,乍寒乍热,不洗便热,洗之复又寒,甚者数十日,轻者数日,昼夜不得寝息,愁悲恚怒惊悚恐惧恍惚忘误者,由犯温积久、寝处失节、食热作癖内实、使热与药并行、寒热交竞故也,虽以洗救之,终不解也。昔皇甫氏曾如此,对食垂涕,援刀欲自刳,未及得施,赖叔亲见,迫事不得行,退而自思,乃努力强食饮冷水洗,即止,祸不成矣。当困时举家亲知莫能救解,赖三兄士元披方得三黄汤令服,大便下即瘥。自此,常以救以急也。

二十七、或脱衣便寒,着衣便热者,由脱着之间无适故也。当小寒便着,小热便脱。又洗之则醒,勿忍,不依此者,便发病也。

二十八、或两腋下烂,由两臂相近故也。以物隔之、冷水洗之、冷石熨之,止。

二十九、或呕逆,咽中伤损,清血出者,由卧温食热故也。饮冷水、冷石熨,咽即止。

三十、或鼻中有气如断鸡子臭者,由热衣温食故也。但脱衣、冷食、冷水洗即止。

三十一、或齿龈肿,唇烂牙疼颊噤者,由犯热不时解故也。但当对风张口,使冷水入咽颡,冷漱口三度,叩齿三十六通,止。

三十二、或遍体患肿痛,不能自转徙者,由久停久息、久不饮酒,药气沉在皮肤之内,血脉不通故也。但饮热酒、冷水洗、自劳、行,瘥。若极不能自行,使人扶强行,令肢节调柔乃止。虽行又不得令过,过则失度。热复洗之。要者,酒为佳。

三十三、或目暗无所见者,由饮食热、居处太温故也。但冷食、冷人洗、脱衣、目自明也。

三十四、或下痢如寒中者,由食饮犯热所致故也。人多疑是卒疾又滞癖,作者皆由犯热所为,慎勿疑也。速脱衣、冷食、饮热酒,即瘥。

三十五、或百节酸疼者,由浓衣被温故也。但卧单床薄被着单故衣,瘥。虽冬寒常须散发受风,冷石熨,若犯此闷者,但缓衣带冷浴,勿忍病而畏浴也。

三十六、或兢战恶寒,或发热如温疟者,由失食忍饥、失洗、不行,又由食臭秽故也。

急冷食、冷水洗之,数行止。

三十七、或关节强直,不可屈伸者,由浓衣、坐久停息、不烦劳、药气不散,渐侵筋血故也。当任力自温,便以冷水洗,饮热洒,瘥。令行动出力,使劳发热,非浓衣近火,又仍不遍则失度,热复洗之。

三十八、或患食冷不可下者,由久食冷,口中不知味故也。当作白糜酒和酥,热食一两度,若热闷者,还冷食饮,止。

三十九、或伤寒温疟者,由犯热故也。亦可以常药治之,无咎。但勿服热药,伤寒、疟药皆除热破癖。不与寒食相妨,可通服也。

四十、或药发辄尸,卧不识人者,由热气盛、食少不充、邪忤正性故也。但饮热酒、冷食、冷水洗、自勤劳,以水淹布盖头,温易之,仍自劳,瘥。

四十一、或肌肉坚如木石,不可屈伸者,由食热卧温作癖,久而不下,五脏隔闭,血脉不通故也。但下,须冷食、冷冻饮料、冷水洗,自劳行,瘥。

四十二、或四肢面目皆浮肿者,由食温久不自劳,药与正气相隔故也。但饮热酒、冷饭,自劳行,洗浴,止。

四十三、或身肉痛楚,移转不在一处,如似游风者,由犯热故也。非是风。宜冷水洗、冷石熨,即止。

四十四、或寒热累日,张口吐舌,眼视高睛,不与人相当,日用水百余石,洗浇不解者,由不能自劳行,饮冷酒食热故也。譬如 人,心下更寒,以冷水救之,愈。剧者,气结成冰。得热熨饮则冰消气通, 人乃解。药气聚心,乃更寒战,宜急饮热酒,令四肢通畅,然后以冷食、冷水洗之,即止。

四十五、或臂脚偏偏急痛,由久坐卧温处不移徙,热入腹附骨故也。当以冷水淹布巾以搏之,温即易之,不过三日,止。

上,凡服石之人有病,要先以解石法消息之,若不效者,始可用余方救之。前所列凡四十五条,原是服石丸散违失节度发病由状,亦有消息得瘥者,今之世人,多有单服钟乳、矾石、桃花石、紫石,亦有佥和草药服之,此等虽非五石,亦是五石之例,至于将息慎忌、禁发动病由、消息损益亦同例。人既见单石而不称意,乃便轻之,唯以大散,乃至发动,乃致困危。其服单石者,理宜将息,若违犯禁忌,但看病状与上微同者,依前法消息,必定痊除。

论曰∶服石发动将息,事虽众多,指的而言者,要当违人理、反常性。可依易者将息,所谓六反、七急、八不可、三无疑。

言六反者∶重衣更寒一反 饥则生臭二反 极则自劳三反 温则滞痢四反 饮食欲寒五反 肿疮水洗六反言七急者∶当洗勿失时一急 当食勿饥二急 酒必清淳热三急 衣温便脱四急 食必须冷五急 食不患多六急 卧必底薄七急言八不可者∶冬寒欲火一不可 饮食欲热二不可 当疹自疑三不可 畏避风湿四不可 极不欲行五不可饮食畏多六不可 居贪浓席七不可 所欲纵意八不可言三无疑者∶务违常理一无疑 委心弃本二无疑 寝处必寒三无疑

上,凡服之人,若能依此六反、七急、八不可、三无疑者,虽不得终蠲此疾,复常无病,可以清旦暮之暴也。

《千金翼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以千金来命名此书极为恰当。《千金翼方》全书共三十卷,北宋时期校正医书局对其传本予以校正,并刊行全国。宋代印本在明代以前失传了,所幸印版保存了下来,明朝万历年间,翰林院纂修官王肯堂奉万历皇帝之命纂刻了宋版《千金翼方》。《千金翼方》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医药典籍之一。

猜你喜欢

  • 甘湿第六

    论二首 方三十八首论曰∶夫甘湿之为病也,或热或寒如病虎状,或时下痢,或痢则断,或常痢不止,无有时节,或时睡眠,有时思食,而气力渐弱,日日羸瘦,腹背挛急,头项无力,嗜卧食少,试法先指琢其脊上两边,若逐指..

    0 读医 2025-09-06
  • 丹疹第五

    方二十八首治丹毒肿,升麻拓汤方∶升麻 漏芦 芒硝(各二两) 蒴 根(五两) 黄芩(三两) 栀子(二十枚)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冷,分用渍拓,常令湿为佳。丹毒方 一名天火也,肉中忽有赤如朱涂,赤色大..

    0 读医 2025-09-06
  • 恶核第四

    论一首,方一十三首论曰∶凡恶核似射工,初得无定处,多恻恻然痛,时有不痛者,不痛便不忧,不忧则救迟,救迟则杀人,是以宜早防之,此尤忌牛肉鸡猪鱼驴马等肉,初如粟或如麻子,在肉里而坚似 ,长甚速,初得多恶寒..

    3 读医 2025-09-06
  • 瘭疽第三

    方八首瘭疽秘方,世所不传,神良无比。升麻 干地黄 枳实(炙,各二两) 大黄(二两半) 前胡(三分) 犀角(一两半)麝香上九味,以水九升煮三升,分三服,以瘥为度,不限剂数。猪蹄汤主瘭疽诸疽,十指头 赤痛痒已溃..

    0 读医 2025-09-06
  • 鼠第二

    论一首 方二十一首 灸法三首论曰∶一切痈疽,皆是疮 根本所患,痈之后脓汁不止,得冷即是鼠 ,是以漏方次之,大须急救之。治鼠 方∶马齿草(五升,切 白皮(一斤,水煮五升,取一升澄清) 麝香(半脐,干之,研末)..

    0 读医 2025-09-06
  • 痈疽发背第一

    方九首凡发背及痈疽肿,已溃、未溃方∶取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强泥,可肿作饼子,浓三分,已有孔,勿覆孔,可肿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热而已,勿令破肉也。其热痛,急易之。痈疽当便减,决得安,或..

    0 读医 2025-09-06
  • 卷第二十四 疮痈下

    痈疽发背第一鼠第二瘭疽第三恶核第四丹疹第五甘湿第六肠痔第七疥癣第八代指第九湿热疮第十

    0 读医 2025-09-06
  • 处疗痈疽第九

    论一首 方三十三首论曰∶诸痈,状多种不同,无问久近,皆五香连翘汤主之。先刺去热,小豆薄之,其间数数针去血,若已失疗溃烂者,犹常服五香漏芦等汤下之,当下大针入五分者则速愈。凡痈高而光者不大热,其肉正平无..

    0 读医 2025-09-06
  • 敷贴第八

    方三十一首松脂贴 主痈疽肿方(炼松脂采松脂法附∶)松脂(二斤,成炼者) 脂(三两) 细辛(半两) 黄柏 白芷 芎 白蔹 芍药莽草白蜡 黄 黄芩 黄连 大黄 当归 防风(各一两)上一十六味,切,先以火暖铜铛令热,以蜡..

    2 读医 2025-09-06
  • 相五色疽死生法第七

    禽疽发如轸者数十处,一云四日肿,食饮疼痛,其状若变,十日可刺,其内发方根寒齿如噤俞若坐,如是十五日死(俞若生未详。)钉疽发两肩,此起有所逐恶血,结流内外,荣卫不通,发为钉疽,三日身肿痛甚,七日噤如 状..

    1 读医 2025-09-06
  • 候人年得疽法第六

    歧伯曰∶赤疽发于额不泻,十余日死。可刺也。其脓赤多血死,未有脓,可治。人年二十五、三十一、六十、九十五人神在额不可见血,见者死。杼疽发项,若两耳下不泻,十六日死。其六日可刺,其色黑见脓而痈者死不可治。..

    2 读医 2025-09-06
  • 诊痈疽有脓法第五

    凡痈按之大坚者未有脓,半坚半软者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有脓便可破之,不尔,侵食筋骨也。破之法,应在下递上破之,令脓易出,用铍针,脓深难见,肉浓而生者用火针,若不别有脓者,可当其上数按之,内便隐痛,殃..

    1 读医 2025-09-06
  • 诊知是痈疽法第四

    痈疽之发,未辨是非饥渴为始,始发之时,或发自疽,或似小疖,或复大痛,或复小痛,或发米粒大白脓子,皆是微候,宜善察之。欲知是非,重按其处,是即便隐痛,复按四边,比方得失审实之,是即灸。第一使灸其上二三百..

    1 读医 2025-09-06
  • 候痈疽色法第三

    论曰∶夫痈疽初发如微,人多不以为急,此实奇患,唯宜速治之,治之不速,病成难救,以此致祸能不痛哉。且述所怀以悟后贤,谨按黄父痈疽论,论痈所着缓急之处,死生之期如下∶发皮肉浅肿高而赤,贴即消,不治亦愈。发..

    2 读医 2025-09-06
  • 诊痈疽发起处第二

    方一首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歧伯曰∶略说痈疽极者有十八种。痈发于咽中,名曰猛疽。不急治则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而死。其化为脓者脓泻已,则含豕膏,无食三日,已(一云无冷食。)发于颈,名曰夭疽..

    1 读医 2025-09-06
  • 黄父相痈疽论第一

    《九江黄父相痈疽论》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赤而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

    1 读医 2025-09-06
  • 卷第二十三 疮痈上

    黄父相痈疽论第一诊痈疽发起处第二候痈疽色法第三诊知是痈疽法第四诊痈疽有脓法第五候人年得疽法第六相五色疽死生法第七敷贴第八处疗痈疽第九

    2 读医 2025-09-06
  • 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第四

    论一首 方六十九首论曰∶凡是五石散先名寒食散者,言此散宜寒食冷水洗取寒,唯酒欲清,热饮之,不尔,即百病生焉。服寒食散,但冷将息,即是解药热实大盛热,服三黄汤也。治石发动上气热实不解心腹满,小便赤,大便..

    0 读医 2025-09-06
  • 飞炼研煮五石及和草药服疗第二

    方二十一首 论一首服白石英方∶白石英(上者无问多少)上一味,先以绢袋盛,于七升米饭下甑中蒸四五遍,然后细捣,以密绢筛之,用玉槌研令细,入肉者澄取清水飞取,更以白练袋盛,急缝面裹饭中蒸三遍,取猪脂一斤,..

    1 读医 2025-09-06
  • 飞炼研煮钟乳及和草药服疗第一

    方六首炼钟乳法∶钟乳无问浓薄,但令颜色明净光泽者即堪入炼,惟黄赤二色不堪用。一斤置金银器中,可镇心益气,无者用瓷器亦得。大铛中着水,置乳器于水令没煮之。常令如鱼眼沸。水减更添,若薄乳三日三夜,若雁齿及..

    6 读医 2025-09-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