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孙思邈

肺病第七

2025-09-08 10:59 读医

四十五法

肺胀气抢胁下热痛,灸侠胃管两边相去一寸,名阴都,随年壮。

又,刺手太阴出血,主肺热气上咳嗽,寸口是也。

肺胀胁满,呕吐上气等,灸大椎并两乳上第三肋间各三壮。

凡肺风气痿绝,四肢胀满,喘逆胸满,灸肺俞各两壮,肺俞对乳引绳度之。

肺俞,主喉痹气逆咳嗽,口中涎唾,灸七壮,亦随年壮,可至百壮。

呕吐上气,灸尺泽,在肘中,不三则七。

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逆气,灸上管下一寸,名太仓,七壮。

治奔豚上气法∶章门,一名长平,二穴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主奔豚腹肿,灸百壮。

又,灸气海百壮,在脐下一寸半。

又,灸关元五十壮,亦可百壮,在脐下三寸。

中极,一名玉泉,在脐下四寸。主奔豚抢心不得息,灸五十壮。

心中烦热奔豚,胃气胀满不能食,针上管入八分,得气即泻。若心痛不能食,为冷气,宜先补后泻,神验。灸之亦佳,日二七至百止,不瘥倍之。不忌房室。

奔豚冷气,心间伏梁,状如覆杯,冷结诸气,针中管入八分,留七呼,在上管下一寸,泻五吸,疾出针,须灸,日二七壮至四百止,慎忌房室。

又,中府二穴,主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灸百壮。

又,期门二穴,直乳下二肋端旁一寸五分,主奔豚,灸百壮。

又,四满侠丹田两旁相去三寸,灸百壮。(一云三十壮。)主奔豚气,上下抢心腹痛。

凡上气冷发,腹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灸太冲,不限壮数。从痛至不痛止,炷如雀矢大。

第四椎名巨阙俞,主胸膈中气,灸随年壮。

太仓一穴,一名胃募,心下四寸,主心腹诸病,坚满烦痛,忧思结气,寒冷霍乱,心痛吐下,食饮不消,肠鸣泄痢,灸百壮。

肓募二穴,在乳头斜度至脐中屈去半从乳下行尽度头是,主结气囊裹,针药所不及,灸随年壮。

脐下结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此冷气,灸关元百壮。

又,灸天井百壮。

气短不语,灸大椎随年壮。又灸肺俞百壮。又灸肝俞百壮。又灸尺泽百壮。又灸小指第四指间交脉上七壮。又灸手十指头各十壮。

少年房多短气,灸鸠尾头五十壮。又灸脐孔中二七壮。

乏气,灸第五椎下随年壮。

下气,灸肺俞百壮。

又,灸太冲五十壮,此穴并主肺痿。

灸飞尸法∶以绳量病患两乳间中屈,又从乳头向外量,使肋KT 于绳头,灸随年壮,主一切注(《千金》云∶三壮或七壮,男左女右)。

胃管主五毒注,不能食饮,百病,灸至千壮。

忤注,灸手肘尖,随年壮。(尖,一作纹)。

又,第七椎,灸随年壮。

又,灸心下一寸三百壮。

食注,灸手小指头,随年壮,男左女右。

水注,口中涌水出,经云肺来乘肾,食后吐水,灸肺俞及三阴交,随年壮,泻肺补肾。

灸一切注,无新久者,先仰卧,灸两乳两边斜下三寸,名注市,随年壮。

第二肋间名期门,灸随年壮。

(凡中尸者,飞尸、循尸、风尸、尸注也。今皆取一方治之。其状皆腹胀痛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两肋或踝肿起,或挛引腰脊,灸乳后三寸,男左女右,可二七壮。不止者,多其壮数即愈。)又,两手大指头各灸七壮。

乳下一寸,逐病所在,灸之,病瘥止。

一切恶注,气急不得息欲绝者,及积年不瘥者,男左手虎口纹,于左乳头并四指当小指节下间灸之,妇人以右手也。

《千金翼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以千金来命名此书极为恰当。《千金翼方》全书共三十卷,北宋时期校正医书局对其传本予以校正,并刊行全国。宋代印本在明代以前失传了,所幸印版保存了下来,明朝万历年间,翰林院纂修官王肯堂奉万历皇帝之命纂刻了宋版《千金翼方》。《千金翼方》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医药典籍之一。

猜你喜欢

  • 痈疽第五

    七法,论一首卒疽着五指,急不得屈伸,灸踝尖上数壮,亦可至百壮。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疖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遇之肿成,不须灸,从手掌后第一横纹后两筋间当度头,灸五壮立..

    1 读医 2025-09-08
  • 水病第四

    一十五法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随年壮。又,两手大指缝头各灸七壮。虚劳、浮肿,灸太冲百壮。灸肾俞百壮,主百病水肿。灸胃仓,随年壮。水肿,灸陷谷随年壮。水肿,气上下,灸阴交百壮。水肿胀,灸曲骨百壮。大腹,灸阴..

    1 读医 2025-09-08
  • 尿血第三

    七法第七椎两边各五寸,主尿血。又,灸大敦,各随年壮。虚劳、尿血、白浊,灸脾俞百壮。又,灸三焦俞百壮。又,灸肾俞百壮。又,灸章门百壮。尿黄,灸石门五十壮。..

    1 读医 2025-09-08
  • 卷第二十八 针灸下

    消渴第一淋病第二尿血第三水病第四痈疽第五痔漏第六脱肛第七卒死第八杂法第九针灸宜忌第十

    1 读医 2025-09-08
  • 膀胱病第十

    三十二法灸转胞法∶玉泉,主腰痛小便不利,若胞转,灸七壮。第十七椎,灸五十壮。又,灸脐下一寸。又,灸脐下四寸,各随年壮。第四椎名厥阴俞,主胸中膈气,积聚好吐,随年壮灸之。侠屈骨相去五寸,名水道,主三焦膀..

    1 读医 2025-09-08
  • 肾病第九

    二十四法对脐当脊两边,相去各一寸五分,名肾俞。主肾间风虚,各灸百壮。治小便失精法∶灸第七椎两旁三十壮。又,灸第十椎两旁三十壮。又,灸阳陵泉、阴陵泉,各随年壮。灸第十九椎两旁各三十壮。男女梦与人交,泄精..

    1 读医 2025-09-08
  • 大肠病第八

    二十二法,论一首大肠俞,主胀中胪胀,食不消化,灸四十壮。侠巨阙相去五寸,名承满,主肠中雷鸣相逐,痢下,两边一处,各灸五十壮。治咳嗽法∶肝咳,刺足太冲;心咳,刺手神门;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泉;肾..

    3 读医 2025-09-08
  • 胃病第六

    三十四法治胃补胃,灸胃俞百壮,主胃中寒,不能食,食多身羸瘦,肠鸣腹满,胃胀。灸三焦俞,主五脏六腑积聚,心腹满,腰背痛,饮食不消,吐逆。寒热往来,小便不利,羸瘦少气,随年壮。又,灸心下二寸,名胃管,百壮..

    1 读医 2025-09-08
  • 脾病第五

    三十二法脾俞,主四肢寒热,腰疼不得俯仰,身黄腹满,食呕,舌根直,并灸椎上三穴各七壮。治老小大便失禁法∶灸两脚大指去甲一寸三壮。又,炙大指奇间各三壮。大小便不通∶灸脐下一寸三壮。又,灸横纹百壮。治大便难..

    2 读医 2025-09-08
  • 小肠病第四

    八十一法,诀二首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少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治,阴在掌后横纹中,入一分。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热痹,小肠内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治,..

    2 读医 2025-09-08
  • 心病第三

    一十八法心俞,各灸二七壮,主心病,老小减之。不能食,胸中满,膈上逆气,闷热,皆灸之。卒心疝,暴痛汗出,刺大敦,左取右,右取左。男左女右,刺之出血立已。侠巨阙两边,相去各半寸,名曰上门。主胸中痛引腰背,..

    2 读医 2025-09-08
  • 胆病第二

    一十二法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口中无味(一云苦眯目),恐畏如见鬼,多惊少力,刺足厥阴治,阴在足大指间,或刺三毛中。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不安,身躯习习,刺足少阳治。阳在足第二指本节后一寸..

    1 读医 2025-09-08
  • 肝病第一

    五十一法治眼目法∶攒竹,主目视不明,KT KT 目中热痛及 ,针入一分,留二呼,泻三吸,徐徐出之。忌灸。宜出血涂盐。肤翳白膜覆瞳仁,目暗及眯,雀目冷泪,目视不明, 肉出,皆针睛明,入一分半,留三呼,泻五吸。冷..

    3 读医 2025-09-08
  • 第二十七 针灸中

    肝病第一胆病第二心病第三小肠病第四脾病第五胃病第六肺病第七大肠病第八肾病第九膀胱病第十

    2 读医 2025-09-08
  • 疟病第十

    法一十三首疟,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灸满百壮。艾炷如黍火粒,俗人不解,务大炷也。又觉小异,灸百会七壮。若更发,更七壮。极难瘥,不过三灸。又灸风池二穴三壮。又灸肾俞百壮。又灸三间,在虎口第二指节下二寸,三..

    3 读医 2025-09-08
  • 黄胆第九

    法一十一首唇里正当承浆边,逼齿断针三 ,治马黄黄胆。颞 在眉眼尾中间,上下有来去络脉,是针灸之治疸气温病,夹人中火针,治马黄胆通身并黄,语音已不转者。灸钱孔百壮,度乳至脐中,屈肋头骨是,灸百壮治黄胆。夹..

    2 读医 2025-09-08
  • 时行法第八

    法四首初得一日二日,但灸心下三处∶第一去心下一寸。各巨阙。第二去心下二寸,名上管。第三去心下三寸,名胃管,各灸五十壮。然或人形小大不同,恐寸数有异,可以绳度之。随其长短寸数最佳。取绳从心骨鸠尾头少度至..

    1 读医 2025-09-08
  • 诸风第七

    法六十九首 论一首肺中风者,其人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者,肺风之证也。视眼以下鼻上两边,下行至口色白者尚可治,速灸肺俞百壮,小心减之。若色黄者,此为肺已伤、化为血矣,不可复治。其人当妄言掇空指地,或..

    4 读医 2025-09-07
  • 香港脚第六

    法三首 论一首初灸风市,次伏兔,次犊鼻,次膝目,次三里,次上廉,次下廉,次绝骨。凡八穴,风市穴∶令病患起,正身平立,垂两手直下,舒十指掩着两髀,便点手中指头,髀大筋上灸百壮,逐轻重灸之,轻者不可减百壮..

    5 读医 2025-09-07
  • 舌病第五

    法二十五首重舌,灸行间,随年,穴在足大指歧中,二穴。小儿重舌,灸左足踝上七壮。又灸两足外踝上三壮。紧唇,灸虎口,男左女右七壮。又灸承浆三壮。牙齿疼,灸两手中指背第一节前有陷处七壮,下火方愈。齿疼,灸外..

    4 读医 2025-09-0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