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读后感孙子兵法与机会成本

2025-09-15 11:14 古代文学

最近看到历史频道解读孙子兵法的节目中讲,较之传统上攻城掠地,殊死杀伐以求威名荣耀,类似象棋的战争理念,孙子兵法更像在下围棋:一盘棋,表面看去风起云涌,实际上却可以不杀一子,以最小的消耗寻求最大的利益。Allinall,SunTzucarednothingbutvictory

于是赶紧上网弄了本武宫正树写的入门教材,企图重拾年少时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好。按先前的印象,作为所谓宇宙流的开创者,此公下棋可谓大气磅礴,气象万千,不纠缠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旨在宏观构图,雄才伟略。一言以蔽之,我觉着哥们下棋应该和Moon乱矿有一拼。

不想这实在是对大师的误解,书一开篇,武宫正树就指出了一个常见的错误:行棋时一味追求格局的宏大,而不是将既有子力分布所提供的可能纳入考量;这样一来,即便构筑起所谓的大模样,也会因为子力配置效率的低下,留给对手无数蚕食和打压大模样生存空间的机会。

多年来受主流商业逻辑的耳濡目染,渐渐把机会成本较之沉默成本在引导决策方面的优越视作当然。武宫达人的教诲可谓拍案惊奇。并非是说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不好Dontcryoverspiltmilk,防止我们因为一些无可改变的既成事实束缚住了手脚,而应当理智的专注于未来的诸多可能,这样才有益于本就面向未来的决策制定。

然而一味强调机会成本,影响了我们对过去的态度。Dontcryoverspiltmilk.Indeed.Neithershallweignoreit.不错,已经发生的无可改变,然而既然发生了也不该视而不见。牛撒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但这个事件本身提供的可充分挖掘的意义绝不应该被我们的MovingOn所抹杀。武宫正树指出的行棋要充分利用先前的棋子分布,便是这种态度。落子无悔,此话不假。然而僵死的棋子,哪怕仅仅是败招、昏招,不仅有可能成为日后劫材,甚至为未来走势提供呼应,或者作为配合大局的弃子选项也颇有裨益。

在这一点上,孙子兵法中讲得更为妙: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意思就是说,如果敌军派了间谍到我方来刺探军情,切不可出于气恼将他杀死,一定要以重金收买,开导魅惑,让他成为doubleagent,进而向原本的雇主散发假情报,协助我方实施反间计。

在孙子的眼中,任何事件都是鲜活而有价值的,已经发生的事件并不因为无可改变而沉默。落下的棋子,切不可轻易放弃,因为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騷动,怠于道路,不得事者七十万家。决策者贪图不受历史羁绊的一时草率,万千家庭便生灵涂炭。

昨天听刀J*B述《天朝的崩溃》时,记下了这样一句话:1840年的鸦片战争,作为两千年来东西方文明最大规模的一次接触,其胜败结局势必将主导后来整个世界的发展走向。

之后的历史也恰如其份的印证了这一点。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商业逻辑殖民了大半个地球,然而当我发现,西方人以近乎崇拜的语调诵读着我们烂熟心中却又不曾甚解的文本,当我站在他们的视角,用他们的语言领略我们先祖的智慧时,不禁被孙子为黎名苍生之福祉计的觉悟所感动:

TheartofwarisofvitalimportancetotheState.Itisamatteroflifeanddeath,aroadeithertosafetyortoruin.Henceitisasubjectofinquirywhichcanonnoaccountbeneglected.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而这样的理念在两千年后仍有一丝机会挽救众生于水火。当拉姆斯菲尔德用不可靠的情报,怂恿布什跳进伊拉克战争的泥潭,鲍威尔说了这样一番话:Ijustdontgetit,Mr.President,Idont.BecauseIamasoldier.AndIdbemightysurebeforeIputyoungAmericanlivesatrisk.

猜你喜欢

  • 中庸白话解析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原文】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2);辟如登高,必自卑(3)。《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4)。”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第15章)【注释】(1)辟:..

    3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白话解析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原文】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3)而不自得焉。在上一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于..

    3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原文】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

    3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君子之道费而隐

    【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1)。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原文】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第11章)【注释】(1)素:据《汉书》,应为“索..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厌(6),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强哉矫(8)!中立而不..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原文】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注释】(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译文】孔子说:“..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原文】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第8章)【注释】(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文】子日:“人皆日:‘予(1)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第7章)【注释】(1)予:我。(2)罟(gu):捕兽的网。擭(huo)..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第6章)【注释】(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注释】(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第3章)【注释】①鲜:少,不多。【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读解】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第2章)【注释】(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中庸 译文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天命之谓一性一(1),一性一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简 介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

    2 古代文学 2025-09-15
  • 孙子兵法读后感兵家的哲学,万变的常理

    第一次看孙子兵法,记得还非常小,可能那时候对于中国字还没怎么认全。差不多在小学三四年级吧。但是很多东西其实不需要都靠字的意思来理解的。我发现读孙子兵法需要一种想象力。万马纵横,千里掠地,那种场景,并不..

    0 古代文学 2025-09-15
  • 孙子兵法读后感毛|泽|东深得孙子兵法之道

    这几天看了一毛一|泽|东文选中关于战术战略的运用,其游击战术不少是《孙子兵法》的发挥。孙子兵法可与一毛一|泽|东的文章对读,当有更多体悟。1.计篇:探讨了打仗时从如何胜这个角度要熟虑的东西,此计是指熟虑。1...

    1 古代文学 2025-09-15
  •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借凤歌一席话,评孙子兵法。出自《沧海》===================================================戚继光平生好武,但有闲暇,无时不在思索如何用兵,此时城郊野外,竟然遇上如此好事书生,与自己议论兵法,不觉心怀大..

    0 古代文学 2025-09-15
  •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怎一个“装”字了得

    近段时间略有闲暇,认真研读了一次此书,以下是读书笔记,多为个人的一些零散思考,年青阅浅,如有不当,敬请辩驳。一、兵者,诡道也。诡道,感觉好神秘莫测,读到这个词,让我第一想到的就是陰谋诡计,不禁一颤。俗..

    0 古代文学 2025-09-15
  • 孙子兵法注释用间第十三

    原文:【用间第十三】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騷动,怠于道路,不得一操一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一爱一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

    4 古代文学 2025-09-1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