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一百二十一 ◎偏霸部五

2025-09-22 13:29 太平御览
○前燕慕容廆(五罪切)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曰:慕容廆,字奕洛环,昌黎棘城人。昔高辛氏游於海滨,留少子厌次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为号。曾祖莫护跋,于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司马宣王讨公孙渊,拜率义王,始建国大棘城之北。见燕代少年多冠步摇冠,意甚好之,遂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祖木延,从毌丘俭征高丽有功,加号大都督。父涉归,以全柳城勋进拜单于,迁邑辽东,於是渐变胡风。自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姓。廆身长八尺,有大度。晋安北将军张华一见奇之,谓曰:"君后必为命世之器,匡难济时者也。"

  涉卒,弟耐立,将谋杀廆,廆亡潜於辽东徐郁家。太康元年,国人杀耐,迎廆立之。太康十年,又还于徒河之青山。元康四年,定都大棘城,所谓紫蒙之邑也。永嘉六年,王沉承制以廆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于,皆让不受。擢举贤才,官方授任。鲁国孔纂,宿德清望,请为宾友;平原刘赞,儒学洽通,为东庠祭酒;世子率国胄受业焉。太兴四年,晋遣谒者拜廆使持节、督幽平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封辽东郡公,丹书铁券,承制海东。咸和元年,加侍中,位特进。八年夏五月,薨于文德殿,年六十五,葬于青山。晋遣使者赠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襄公。皝为燕王,追谥武宣王。俊称尊,追尊曰武宣帝。庙号高祖。

  《晋书》曰:廆在位四十九年。

  ○慕容皝(音晃)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曰:慕容皝字元真,廆第二子,小字万年。长七尺八寸,雄毅善权略,博学多才艺。晋建武元年,拜振武将军。永昌初,拜左贤王,太宁末,拜平北将军、朝鲜公。咸和八年六月,即辽东公位,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九年八月,晋遣谒者拜皝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承制一如廆故事。咸康二年七月,立子俊为世子。四年,以左司马封奕为左长史。九月,奕等以皝任重位轻,宜称燕王,於是上议。十月,僣即燕王位于文德殿,大赦境内。改备群司,以封奕为相国。追尊先公为武宣王,先妣为王后。起文昌殿,出入警跸。立夫人段氏为王后,世子俊为太子。是岁,棘城黑石谷有大石自立而行。八年七月,晋使鸿胪郭恡持节拜皝侍中、大都督河北诸军事、大将军、燕王,馀如故,封诸功臣百馀人。九月,迁都龙城宫阙。十二年四月,黑龙一、白龙一见于龙山。皝率群僚观龙,去龙二百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赦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寺于山。皝雅好文籍,亲造《太上章》以代《急就》,又著《典诫》十五篇,并以教胄子。十四年,皝亲临东庠考试学生,其通经秀异者,擢充近侍。十月,飨群僚于承乾殿,右长史宋谚性贪,赐布百匹,令自负而归,以愧其心。十五年八月,皝因见白兔,驰射,马倒。辇而还宫,引太子俊嘱以后事,谓曰:"今中原未平,方须经建,委贤任哲,此其时也。恪智勇兼济,力堪任重,汝其委之,以成吾志。"九月,薨于承乾殿,年五十二。十月,葬龙山,谥文明王。俊称尊,追尊曰文明皇帝,庙号太祖,陵曰龙平。

  《晋书》曰:皝尝田于西鄙,将济河,见一老父,服朱衣,乘白马,举手麾皝曰:"此非猎所,王其还也。"秘之不宣。遂济河,连日大获,后见白兔,驰射之,马倒被伤,乃说所见。辇而还宫,引俊嘱以后事。以永和四年死,在位十五年。

  ○慕容俊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曰:"慕容俊,字宣英,皝第二子,小字贺赖跋。十三月而生,有神光之异。身长八尺一寸,善属文,雅长辞赋,至於器服、车、室皆著铭赞以为劝戒。皝之八年,晋遣使者拜皝燕王,以俊为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十一年,进拜使持节、镇东将军。皝薨,即燕王位,赦其境内。元年春正月,俊依春秋列国故事,称元年。五月,闻赵乱,乃严兵将为进取之计。七月,晋使谒者陈沈拜俊侍中、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冀并平四州牧、大将军、燕王,承制封拜,一如廆、皝故事。元玺元年正月,司南车成,俊大悦,告于皝庙。四月,遣辅国恪、相国奕讨冉闵,战于魏昌廉台,闵师大败,擒送之。闵大将军蒋幹辅闵子智固守邺城。遣辅弼评等帅骑一万以讨之,邺北郡县悉降。辅国奕等二百一十人劝称尊号,令曰:"非常之事,匪寡德所宜闻也。"八月,克邺。辅弼评等送闵后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锺并乘舆服物及六玺送于中山。传国玺蒋幹先以送晋。俊欲神其事业,言数运在己,乃诈云闵妻得之以献,赐闵妻号奉玺君。封冉智为海滨侯,以辅弼评为司州刺史镇邺。十月,辅国恪等三百五人奉皇帝玺。十一月,僣即皇帝位于正阳前殿,大赦,改年。时晋遣使诣,俊谓之曰:"还白汝天子,我承人乏,为中国所推,己为帝矣。"庚午,书曰:"追崇祖考,古人之令典。武宣王遵为高祖武宣皇帝,文明王为太祖文明皇帝。"二年正月,立后可足浑氏为皇后。

  升平元年正月,立中山王暐为皇太子,赦其境内,改年曰光寿。初,廆有骏马曰赭白,有奇相逸力。石虎之伐棘城,皝将出避难,欲乘之,马悲鸣蹄啮,人莫能近。皝曰:"此马见异先朝,孤尝仗之济难,今不欲出者,盖先君之旨也。"乃止。虎寻奔退,皝益奇之。至是年四十九岁,而骏逸不亏,俊比之于鲍氏,命铸铜以图其像,亲为铭赞,镌颂其旁,置之蓟城东掖门。是月,象成而马死。十一月,自蓟迁邺。十二月,入邺宫,大赦。缮宫殿,复铜雀台。以吴王垂为东夷校尉、平州刺史,镇辽东。二年三月,常山寺大树自拔根,出璧七十三,光色精奇,有异常玉。以为岳神之命,遣尚书郎段勤以太牢祀之。五月,辽西获黑兔。三年三月,俊夜梦石虎啮其臀,寤而恶之,命发其墓,剖棺出尸,踏而骂之曰:"死胡,安敢梦生天子!"遣御史中尉伯约数其残酷之罪,鞭而投之漳水。十二月,俊寝疾,谓大司马恪曰:"吾患惙顿,恐不济。修短命也,复何所恨!但二寇未除,景茂冲幼,虑其未堪家国多难。吾欲远追宋宣,以社稷属汝。"恪曰:"太子虽幼,天纵聪圣,必能胜残致治,不可以乱正统。"俊怒曰:"兄弟之间岂虚饰乎!"恪曰:"陛下若以臣堪荷天下之任者,宁不能辅少主也!"俊曰:"若汝行周公之事,吾复何忧!"四年正月,俊薨于应福前殿,年五十三。伪谥景昭皇帝,庙号烈祖,葬龙陵。俊雅好文籍,性严重,未曾以慢服临朝,虽闲居宴处,亦无懈怠之色。

  《晋书》曰:俊在位十一年,自初即位至于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惟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馀篇也。

  慕容暐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曰:慕容暐,字景茂,俊之第三子。元玺三年,封中山王,寻立为皇太子。光寿四年,僣即帝位,大赦,改元。建熙元年,以太原王恪为太宰、录尚书,行周公事,专百揆上;庸王评为太傅,副赞朝政;司空阳骛为太保;吴王垂为河南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兖州牧,镇梁国。四年正月,暐南郊。十月,太尉奕迎神主和龙。初,暐委政太宰恪,专受经于博士王劝、助教尚锋、秘书郎杜诠,并以明经讲论左右。至是通诸经,祀孔子于东堂,以劝为国子祭酒,锋国子博士,诠散骑侍郎,其执经侍讲皆有拜授。八年,太宰恪卒。九年十二月,有神降于邺,自称湘女,有声,与人相接,数日而去。十年四月,立贵妃可朱浑氏为皇后。六月,晋大司马桓温率众五万来伐,遂至枋头,吴王垂大败之,斩获三万馀级,温奔还淮南。垂既败温,威德弥振。太傅评大不便之,太后遂与评谋杀垂。十二月,垂出奔秦。

  十一年六月,秦辅国将军王猛、镇南将军杨安率众六万来伐。以太傅评、下邳王厉等帅精卒三十万,拒秦师于潞川。州郡盗贼大起,邺中怪异非常。十月,评及猛战于潞川,评师败绩,单骑遁还。猛乘胜追奔,长驱至邺。十月,苻坚帅众会猛来攻,拔邺。城外乱,散骑侍郎徐蔚等率扶馀、句丽及上党质民子弟五百馀人夜开城北门,引纳秦师。暐与太傅评、左卫将军孟高等数十骑出奔昌黎。坚遣将军郭庆帅骑五千追之,及暐于高阳,秦将巨虎执暐,将缚之,暐曰:"汝何小人,而敢缚天子!"虎曰:"我梁山巨虎,受诏缚贼,何谓天子也!"执暐送邺。坚问其本状,暐曰:"狐死首丘,欲归死于先人陵墓!"坚哀而释之,令还宫率文武出降。坚入邺宫,升正阳殿,徙暐及王公已下并诸鲜卑四万馀户于长安,封暐新兴郡侯,邑五千户,寻拜尚书。坚征台城,为平南将军别部都督。淮南之败,随坚还长安。既而吴王垂攻苻丕于邺,中山王冲起兵关中,暐谋杀坚,事发,为坚所诛,年三十五。德称尊号,伪谥幽皇帝。

  《晋书》曰:始廆以武帝太康六年称公,至暐四世。暐在位十一年,以海西公太和五年灭,通廆、皝凡八十五年。

  ○前秦苻洪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曰: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子孙强盛,世为氐酋。其后家池生蒲,长五丈,节如竹形,于时咸异之,谓之蒲家,因以氏焉。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母姜氏,寝产洪。先是陇右大雨霖,百姓苦之,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故名之曰洪。年十二,父卒,代为部帅。好学多权略,善骑射。

  属刘氏之乱,散千金,招延俊杰,戎晋襁负奔之,推为盟主。刘聪遣使拜平远将军,不受,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洛阳公,群氐推为首。刘曜以洪为氐王,及曜败于洛阳,洪率部人西堡陇山。石虎将军攻上邽,洪诣虎,降。虎跣出迎之,拜冠军将军、监六夷诸军事、泾阳伯。赵建平四年,石生起兵于关中,洪遂西结张骏,自称晋北平将军、雍州刺史。石虎既灭生,洪遂率户二万下陇东,如冯翊,虎拜洪护氐校尉,进爵为侯。徙秦雍州民羌十馀万户于关东,迁洪龙骧将军、流民都督,处之枋头。从征段辽有功,进封西平郡公。佛图澄言符氏有王气,虎阴欲杀之。洪称疾不朝。

  太宁元年,进位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进封本国略阳郡公。时姚弋仲亦图据关中,恐洪先之,遣子襄率众五万来伐洪。洪逆击,败之。於是安定梁扰楞等并关西民望说洪曰:"今胡运已终,中原丧乱,明公神武自天,必继踪周、汉,宜称尊号,以副四海之望。"洪以谶文有"草付应王",又孙坚之生背有"符"字,遂改姓符氏,自称大将军、单于、三秦王。初,赵将军麻秋西镇枹(音符)罕,闻冉闵之乱,率众归邺,洪使子龙骧雄逆击获之,以为军师将军。秋说洪西都长安。既而秋因宴鸩洪,将并其众,世子健收而杀之。洪将死,谓健曰:"关中周、汉旧都,形胜之国,吾亡之后便可鼓行而西。"言终而薨,年六十六。

  符健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曰:健字建业,洪第三子。母姜氏梦感大罴而生。生之夜,洪梦族曾氐王蒲健谓之曰:"是儿兴家门,可以吾名字之。"於是名罴,字世健,后避石虎外祖张罴之名,故改焉。晋永和六年,自称晋征西大将军、开府、都督关西诸军事、雍州刺史。於是尽众西行,至盟津,起浮桥以济,济讫焚桥。三辅堡壁悉降。十一月,入都长安,于是左长史贾玄硕等依诸葛亮、刘备故事,表健为秦王。玄硕等乃上尊号,健伪让再三,乃从之。皇始元年正月,僣即天王位于南郊,大赦,改晋永和七年为皇始元年。追尊父洪为太祖武惠皇帝,缮宗庙、社稷于长安。立妻强氏为皇后,子苌为皇太子,靓为平原公,生为淮南公,弟雄丞相、东海公,其馀封授各有差。是年,野蚕成茧,野禾被原,百姓采野茧而衣,收野粟而食,关西家给人足。

  二年正月,丞相雄等固请:"宜依汉、晋,兼皇王之美,不可过自谦冲,同赵之初号。"健从之,僣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大赦。诸公进爵为王,立五等之封,以次进之。三年正月下书曰:"其令公卿已下,岁举贤良方正、孝廉、清才多略、博学秀才、异行各一人,或献书规谏,或面陈朕过。其速以闻,勿俱贵贱。"四年,丞相东海王雄卒,赠相国,进封魏王,谥敬武王。雄字元才,洪之季子,赵建武中拜龙骧将军,头大足短,故军中称为大头龙骧。健甚重之,曰:"元才,吾之姬旦。"五年四月,立淮南王生为皇太子。六月,健寝疾,引太师鱼尊、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随等嘱以后事,受遗辅政。乙酉,薨于太极前殿,年四十九。葬原陵,伪谥明皇帝,庙号世宗。永兴初,追尊曰景明皇帝,庙号高祖。

  ○符生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曰:符生,字长生,健第三子。幼而粗暴,昏醉无赖,祖洪甚恶之。生无一目,七岁,洪戏之,问侍者曰:"吾闻瞎儿一泪,信乎?"侍者曰:"然。"生怒,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泪耶!"洪大惊,鞭之。生曰:"性耐刀槊,不堪鞭捶。"洪曰:"汝为尔不已,吾将以汝为奴。"生曰:"可不如石勒也。"及长,力举千钧,走及奔马。

  皇始五年,僣即皇帝位,大赦,改年。群臣奏"先帝晏驾甫尔,不宜改号。"生怒,不从,穷推议主。寿光元年七月,杀右仆射段纯,以太子门大夫赵韶为仆射,太子舍人赵诲为中护军,著作佐郎董荣为尚书,并以佞幸进也。九月,中书监胡文言于生:"昆频有客星孛于大角,荧惑入东井。大角为帝座,东井秦之分野,不出三年,国有大丧,大臣戮死。愿陛下远追周文,修德以攘之"。生曰:"皇后与朕对临天下,足塞大丧之变。"於是杀皇后梁氏,诛太傅录尚书毛贵、车骑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后,安之女孙。又诛丞相雷弱儿。诸羌悉叛。弱儿,南安羌酋也。生虽在谅闇,游饮荒淫,杀戮无道,弯弓露刃以见朝臣,锤钳锯凿备置左右。未几,后妃公卿已下至于仆隶,诛五百馀人。二年正月,嬖臣右仆射董荣言于生曰:"日蚀之灾,宜以贵臣应之。"生曰:"惟有大司马。""国之懿戚,不可,其在王司空。"生从之,诛司空王随。壬戌,飨群臣于太极殿,乐奏,生亲歌以和之。命尚书令辛牢典劝,既而生怒曰:"何不强酒?犹有坐者!"引弓矢射牢杀之。於是百僚大惧,无不引满昏醉,污服,蓬头僵仆,生以为乐。

  三年四月,姚襄遣姚兰等众二万七千进据黄洛。生遣平王黄眉、东海王坚、建节将军邓羌等步骑万五千以讨之。羌伪不胜,引骑而退。襄追之,至於三原,羌回骑拒襄,大战,获襄。襄有骏马,日行千里,是战也,马倒而擒之。眉等振旅而归。

  初,长安谣曰:"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东海,即坚封也,第在洛门东。生荒暴日滋,残虐弥甚。群臣朔望漏尽请见,生曰:"知尽乎?须待饮讫。"或日暮而不出,百僚饥弊。或至申酉之间方出临朝,酒怒色厉,多有杀戮。或连月昏醉,弗堪省览。或使宫人与男子裸交於殿前,引群臣临而观之。或生剥牛羊驴马,爓鸡鸭,三五十为群,放之殿中。或生剥死囚面皮,令其歌舞,观以为乐。勋戚忠良,杀害略尽。朝士奔逃草野,皆曰从虎口出。左右得度一日,如过十年。至於截胫、刳胎、拉助、锯头杀者动有千数。生夜对侍婢曰:"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当除之。"是夜清河王符法梦神告之:"旦将祸集汝门,先觉,可以免。"寤而心悸。会侍婢来告,乃与特进梁平老等帅壮士数百人潜入云龙门,东海王坚帅麾下三百人继集,宿卫将士皆舍仗归坚。生犹昏寝不寤,坚众既至,生惊问左右曰:"此辈何等人?"引生至别室,废为越王,俄而杀之,时年二十三岁。谥厉王,封子馗为越侯。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一百八十三 ◎居处部十一

    ○门下 《家语》曰:孔子谓子路曰:"见长者不能黜其色,见幼者不能尽其辞,虽有疾风雨,吾不入其门矣。" 《白虎通》曰:门四出何?所以通四方。故《礼·三朝记》曰:"天子之宫四通。" 《太公金匮门之书》曰:敬遇宾..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二 ◎居处部十

    ○门上 《说文》曰: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从二户,象形也。阊阖,天门也。阖,门扉也。闬,门也。〈门乡〉,门向也。闤阓,市门也。阍,门竖也。阍,昏也;门常昏闭,故曰阍即守门隶人也。阎,里中之门也。 ..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一 ◎居处部九

    ○第 《汉书》曰:高祖诏列侯食邑者,皆赐大第室。二千石,受小第室。注云:有甲乙次第,故曰第。又曰:出不由里门,面大道者,名曰第。 《史记》驺奭者,齐诸邹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於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 ◎居处部八

    ○宅 《释名》曰: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 《说文》曰:宅,人所托也。 《周礼》曰:凡任地,国宅无征。郑注云:国宅城中,无征税也。 《礼记》曰:献田宅者操书契。 《左传》曰: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九 ◎居处部七

    ○阙 崔豹《古今注》曰:阙,观也;于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可远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示四方。苍龙,白虎,玄武,朱雀,并画其形。 《释名》曰:观,..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八 ◎居处部六

    ○台下 王子年《拾遗记》曰:秦始皇起云明台,穷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工。南得烟丘碧桂、丽水然沙、贲都朱泥、云冈素竹;东得葱峦锦柏、缥穟龙杉、云梓、寒河星柘;西得漏海浮金、狼渊羽壁、涤嶂霞素、寘阜乾漆、阴..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七 ◎居处部五

    ○台上 《尔雅》曰:观四方而高曰台,(积土四方者。)有木曰榭。 《释名》曰:台,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 又曰:《尚书》曰:散鹿台之财。 《毛诗》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谓文王之作灵台也。 又曰:《新台..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六 ◎居处部四

    ○堂 《说文》:堂,殿也。 《释名》曰:堂,犹堂堂;高显貌也。 《礼记》曰:堂上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又曰:将上堂,声必扬。 又曰:礼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又曰:觐..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五 ◎居处部三

    ○殿 《说文》曰:殿,堂之高大者也。 《释名》曰:殿,典也。 挚虞《决疑要注》曰:凡太极殿乃有陛,堂则有阶无陛也。右磩左平,平者以文砖相亚次,磩者为陛级也。九锡之礼,纳陛以登,谓受此陛以上殿。堂之正者为..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四 ◎居处部二

    ○室 《说文》曰:室,实也。 《释名》曰:室,实也;物满实其中也。 《毛诗》曰:《斯干》,宣王考室也。"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又曰: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笺》云: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三 ◎居处部一

    ○宫 《世本》曰:尧使禹作宫。 《释名》:宫,穹也;屋见垣上穹隆也。 《尔雅》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史记》曰:《天官书》曰:"玄武,虚、危,主宫室。" 《大戴礼》曰:周时德泽和洽,蒿茂大,以为宫柱,名..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

    ○岭南道 广州 《十道志》曰:广州,南海郡。秦置南海郡。二汉因之,兼置交州。吴因之,分置广州。宋、齐皆因之。梁、陈并置都督府。隋平陈,又置潘州。炀帝初,复置南海郡。唐为广州。 又曰:南海县,本汉番禺县地..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

    ○江南道下 越州 《十道志》曰:越州,会稽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越国。 《春秋元命苞》曰: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 《史记》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

    ○江南道上 昇州 《图经》曰:昇州,古扬州之地也。春秋时为吴地。战国时越灭吴,为越地;后楚灭越,其地又属楚,初置金陵邑。秦并天下,改金陵为秣陵,属鄣郡。汉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 《汉志》曰:故鄣,属..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

    ○淮南道 扬州 《元和郡县图志》曰:扬州,广陵郡。《禹贡》九州,扬州其一也。春秋时属吴。七国属楚。秦灭楚,为广陵;后并天下,属九江郡。汉为江都国。建武元年,复曰扬州。 《左氏·哀九年》曰:吴城邗沟,通江..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

    ○山南道下 梁州 《图经》曰:梁州,汉中郡。春秋至战国时楚地。秦、汉为汉中郡。 《蜀志》曰:刘备初得汉中,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汉书》曰: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沛公欲攻..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

    ○山南道上 荆州 《十道志》曰:荆州,江陵郡。汉旧县属南郡。 《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江、汉朝宗于海。(二水经此州而入海,有似于朝。)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 《春秋元命苞》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

    ○剑南道 剑州 《图经》曰:晋安郡,《禹贡》梁州之域。秦之蜀郡。汉属广汉郡之梓橦县。 《华阳国志》曰: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阁道以通蜀汉,即此郡。 《三国志》曰:邓艾伐蜀,自阴平县景谷步剑阁道,悬车束..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

    ○陇右道 秦州 《十道志》曰:秦州,天水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秦始封之邑,秦为陇西郡。汉武置天水郡。 《史记·秦本纪》曰:周孝王时,非子好马及善畜养。孝王曰:"昔柏翳为舜主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

    ○关西道 雍州 《尚书·禹贡》曰:黑水、西河惟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田第一,赋第六,人功少。)厥贡惟球、琳、琅玕。(球、琳皆王名。琅玕,石而似珠。) 《文耀钩》曰:岐、华已北,龙门积石,..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