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一百四十二 ◎皇亲部八

2025-09-22 15:15 太平御览
○蜀刘备甘后

  《蜀志》曰:先主甘皇后,沛人。产后主,值曹公军至,追先主於当阳长坂,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於难。后卒,追谥皇思夫人,迁葬於蜀,未至而先主殂殒。丞相亮上言:"皇思夫人宜号昭烈皇后,与大行皇帝合葬。"制曰可。

  ○穆后

  《蜀志》曰: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兄吴壹,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使相后,云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瑁死,后寡居。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於是纳后。延熙八年,薨,合葬惠陵。

  ○刘禅张后

  《蜀志》曰: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章武元年,纳为太子妃。建兴元年,立为皇后。

  ○小张后

  《蜀志》曰:后主小张皇后,飞小女。随后主迁於洛阳。

  ○吴孙坚吴后

  《吴志》曰:孙坚吴夫人,权之母也。本吴人,徙钱塘,早失父母,与弟居。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距焉,坚甚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於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及权少年统业,夫人助理国政,甚有补益。建安七年,临薨,引见张昭等,嘱以后事。

  ○孙权步后

  《吴志》曰:吴主孙权步夫人,临淮淮阴人也。以美丽得幸於权,宠冠后宫。性不嫉妒,多所推进,故久见爱。权为王及帝,意欲以为后,群臣议在徐氏,权依违者十馀年,然宫内皆称皇后,亲戚上疏称中宫。及薨,臣下缘权旨,请追正名号,乃赠皇后印绶。

  ○二王后

  《吴志》曰:吴主权王夫人,琅琊人也。夫人以选入宫,得幸,生孙和。权将立为后,而全公主素憎夫人,数加谮毁。及权寝疾,言有喜色,由是权深责怒,以忧死。

  《吴志》曰:吴主权王夫人,南阳人也。生孙休。及和为太子,和母贵,诸姬有宠者,皆出居外。夫人出在公安,卒,因葬焉。休即位,遣使追尊曰敬怀皇后,改葬敬陵。

  ○潘后

  《吴志》曰:吴主权潘夫人,会稽句章人。父为吏,坐死。夫人与姊俱输织室,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得幸,有身,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孙亮。明年,立夫人为皇后。性妒媚容,自始至卒,谮害甚众。权不豫,夫人使问中书令张昭吕后专制故事。侍寝疲劳,因以羸病,诸人伺其昏卧,共缢杀之,托言中恶。后事泄,坐死者六七十人。权寻薨,合葬蒋陵。

  ○谢妃

  《吴志》曰: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权聘以为妃,爱幸有宠。后权纳姑孙徐氏,欲令谢下之,谢不肯,由是失宠,早卒。

  ○徐妃

  《吴志》曰:吴主权徐夫人,吴郡富春人也。初適同郡陆尚,尚卒,权聘以为妃,使母养子登。后权以夫人妒忌,废之。以疾卒。

  ○孙亮全后

  《吴志》曰:孙亮全夫人,全尚女也。立为皇后。孙綝废亮为会稽王,随亮之国。

  《吴录》曰:亮妻惠解有容色,吴平乃归。永宁中,卒。

  ○孙休朱后

  《吴志》曰:孙休朱夫人,朱据女。孙綝废亮,休立,夫人为皇后。休卒,群臣尊夫人为皇太后。孙皓即位月馀,贬为景皇后,称安定宫。

  ○孙皓母何太后

  《吴志》曰:孙和何姬,丹阳句容人也。父遂,本骑士。孙权尝游幸诸营,而何姬观於道中,权望见异之,命宦者召入,以赐子和。生男,权喜,名之曰彭祖。彭祖即皓也。后徙和居新都,遣使赐死,嫡妃张氏自杀,何姬曰:"若皆从死,谁当养孤?"遂抚育皓,及其三弟。皓即位,尊和为昭献皇帝,何姬为昭献皇后,月馀,进为皇太后焉。

  ○孙皓滕后

  《吴志》曰:孙皓滕夫人,故太常胤之族女也。胤夷灭,夫人父牧以疏远徙边郡。孙休即位,大赦,得还,以牧为五官中郎。皓既封乌程侯,聘牧女为妃。皓即位,为皇后,封牧高密侯,拜卫将军、录尚书事。时人以牧尊戚,颇推令谏争。而夫人宠渐衰,皓滋不悦,皓母何恒左右之。又太史言,"於运历中,后不可易"。皓信巫觋,故得不废,常供养昇平宫。长秋宫僚,备员而已,受朝贺表疏如故。皓内诸宠姬,佩皇后玺绂者多矣。天纪四年,随皓迁於洛阳。

  ○前赵刘渊母呼延妃

  崔鸿《三十国春秋·前赵录》曰:左贤王妃呼延氏,魏嘉平中祈子於龙门,俄而有一大白鱼,头有二角,轩髯跃鳞於而至於祭所,久之乃去。巫觋皆异之,曰:"此嘉祥也。"其夜梦旦所见鱼变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鸡子,光影非常,授延氏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贵子。"自是十三月而生渊。

  ○刘渊张后

  崔鸿《三十国春秋·前赵录》曰:刘渊皇后张氏,梦日入怀,寤而告渊,渊曰:"吉征也,慎勿言之。"自是十五月生聪。

  ○刘聪呼延后

  崔鸿《三十国春秋·前赵录》曰:刘聪皇后呼延氏,渊后之从父妹,有美色,恭孝称於宗族,渊后爱聪姿貌,故以配焉。每谓聪曰:"父终子绍,古今之大典,陛下自承高祖之嗣,太弟何为者哉?陛下百年后,粲兄弟必无种也,愿陛下深思之。"聪亦信之,曰:"然,吾当为计。"后曰:"事留变生,太弟见粲兄弟并大,必有不安之志矣;或有小人构间其中,未必不祸发于今日。妾常闻陛下说鲁隐公事,一何相似,窃为陛下寒心。"聪深其言,於是相图之计起矣。

  ○大刘后

  崔鸿《三十国春秋·前赵录》曰:刘聪皇后刘氏,殷长女也,字丽芳,以左贵嫔立为皇后。聪将起〈皇鸟〉仪殿,廷尉陈元达谏,聪大怒,将斩之。后时在后堂,闻而密遣中常侍敕左右停刑,於是手疏启曰:"伏闻敕旨将为妾营殿,今四海未一,祸难犹繁,廷尉之言,社稷之计。当赏以美爵,而反欲诛之。陛下此怒,由妾而起;廷尉之祸,由妾而招。自古国败家丧,未始不由妇人。妾每览古事,忿之不忘,何意今日,妾自为之!后人观妾,犹妾之视前人,复何面目仰侍巾栉,请归死此堂,以塞陛下误惑之过。"聪览之色变,曰:"朕此来得微风之患,意怒不自由。元达,忠臣。"命其冠履就坐,引元达以刘后表示之曰:"外辅如公等,内辅如此后,朕亦何忧矣。"

  ○小刘后

  崔鸿《三十国春秋·前赵录》曰:聪后刘氏,殷小女,字丽华。童齿聪惠,肤发异常,昼营女工,夜诵经传,母每止之,敦玩弥甚。与诸兄争论经义,理旨超然,诸兄常深叹谢。性孝友,善风仪,进止如珪璋焉。以贵嫔立为皇后。殷二女四孙,皆姿色超世,女德冠时。聪并纳之,自是六刘之宠,倾於后宫。建元中,流星起於牵牛,入紫微,龙形尾蛇,其光照地,落平阳北十里。视之则肉臭闻於平阳,肉旁常有哭声,昼夜不止,聪甚恶之。刘后产一蛇一虎,各害人而走,寻之不得,顷见陨肉之旁。刘后卒,伪谥武宣皇后。乃失此肉,哭声亦止。

  ○刘曜刘后

  崔鸿《三十国春秋·前赵录》曰:刘皇后,侍中暟女。年十三,长七尺八寸,手垂过膝,发与身齐,姿色才德,迈於列后。

  ○后赵石勒刘后

  崔鸿《三十国春秋·前赵录》曰:石勒刘皇后,侍中闰之妹,后部胡人也。勒纳之于胡关,美色,有特宠。张枰反于襄城,后抽剑斩之,勒赖后济。后性惠,有幹略,助理军国之务,有吕氏辅汉之风,然严整贞婉容裕不妒忌过之也。石弘即位,尊为皇太后。与彭城王堪谋杀石虎,谋泄,虎杀之。

  ○后燕慕容垂段后

  崔鸿《三十国春秋·前赵录》曰:垂皇后段氏,字元妃,光禄大夫仪之女。后少而婉惠,有节操,尝谓妹季妃曰:"我终不能为庸人之妻。"季妃曰:"妹亦不为庸天之妇。"邻人闻而笑之。内黄人张定善相,见仪二女,大惊曰:"君家大兴,当由二女。"仪深异之,至年二十馀而不嫁。仪子麟谓仪曰:"张定何知,而拒求者。"仪曰:"吾女辈志行不凡,故且踟蹰,以择良配。"垂称燕王,垂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范阳王德亦聘季妃焉。姊妹俱为垂、德皇后,卒如其志。

  ○宋刘裕臧后

  沈约《宋书》曰:武敬臧皇后,讳爱亲,东莞人。后適高祖,生会稽宣长公主。高祖以俭正率下,后恭敬不违。及高祖兴复晋室,居上相之重,而后器服粗素,不为亲属请谒。晋义熙四年正月甲午,卒於东城,时年四十八。追赠豫章公夫人,还葬丹徒。

  ○胡婕妤

  《宋书》:武帝胡婕妤,讳道安,淮南人。义熙初,为高祖所纳,生文帝。五年,被谴赐死,时年四十二。高祖践祚,追赠婕妤。太祖即位,上尊号曰章皇太后。

  ○刘义隆袁后

  沈约《宋书》曰:文帝袁皇后,讳齐妫,陈郡阳夏人,左光禄大夫湛之庶女也。太祖初拜宜都王妃,生太子劭及东阳献公主英娥。上待后恩礼甚笃,袁氏贫薄,后每就上求钱帛以赡与之,上性节俭,所得不过三五万、三五十匹。因此恚恨甚深,称疾不复见上。上每入,必他处回避。上数掩伺之,不能得。疾笃,上执手流涕问所欲言,后视上良久,乃引被覆面。崩於显阳殿,时年四十六。上甚悼痛之,诏永寿太守颜延之为哀策文,其文甚丽也。

  ○刘骏母路后

  沈约《宋书》曰:文帝路淑媛,讳惠男,丹阳建康人也。以色貌选入后宫,生孝武,拜为淑媛。年既长,无宠,常随世祖出藩。世祖入讨元凶,淑媛留守寻阳。上即位,有司奉尊号曰皇太后。弟休之并超显职。太后颇预政事,赐与休之等财物,家累千金,居处器服,与帝子相侔。寻崩,年五十五。迁殡东宫,改东宫门题曰崇宪宫。

  ○刘骏王后

  沈约《宋书》曰:孝武文穆王皇后,讳宪嫄,琅琊临沂人。元嘉二十年,拜武陵王妃。生废帝、山阴公主。世祖在藩,后甚有宠。上伐凶逆,与太后同还京都,立为皇后。大明四年,率六宫躬桑於西郊。废帝即位,尊曰皇太后,宫曰永顺。其年,崩於含章殿,时年三十八。祔葬景宁陵。

  ○刘彧母沈婕妤

  沈约《宋书》:文帝沈婕妤,讳容姬。纳后宫,为美人。生明帝,拜为婕妤。元嘉三十年,卒,时年四十。世祖即位,追赠湘东国太妃。太宗即位,上尊号为皇太后。

  ○刘彧王后

  沈约《宋书》曰:明恭王皇后,讳贞风,琅琊临沂人也。上尝宫内大集,而裸妇人,观之以为欢笑。后以扇障面,独无所言。帝怒曰:"外舍家寒乞,今共为笑乐,何独不视?"后曰:"为乐之事,其方自多,岂有姑姊妹集聚,而裸妇人形体以为乐。外舍之为欢適,实与此不同。"帝大怒,遣后令起。废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元徽五年五月五日,太后赐帝玉柄毛扇,帝嫌其毛柄不华,因此欲加鸩害,已令太医煮药,左右止之曰:"若行此事,官家便应作孝子,岂复得出入交会。"帝曰:"汝语大有理。"乃止。孝建元年,薨於第,时年四十四。

  ○陈妃

  沈约《宋书》曰:明帝陈贵妃,讳妙登,丹阳屠家女也。太妃家在建康县东,家贫,有草屋两三间。上出行见之,赐钱三万,令起瓦房。尉自送钱与之,家人并不在,唯太妃在家,时年十二三。尉见其容质甚美,即以白世祖,於是迎入宫,赐太宗。始有宠,一年许衰歇,以乞将军李道儿,寻又还,生废帝。故民中皆呼废帝为李氏子。废帝践祚,号曰皇太妃,舆服一如晋孝武太妃故事,置家令一人,改诸国太妃曰大姬。

  ○刘昱江后

  沈约《宋书》曰:后废帝江皇后,讳简珪,济阳考城人。太始五年,太宗求太子妃,而雅信小数,名家女多不合。后弱小,门无强荫,卜筮最吉,为太子纳焉。太子即位,为后。帝既废,降为苍梧王妃。

  ○刘准母陈昭华

  沈约《宋书》曰:明帝陈昭华,讳法容,丹阳人也。太宗晚年,诸弟姬人有怀孕者,辄取入宫,及生男,杀其母,而与六宫所爱者养之。顺帝,桂阳王休范子也,以昭华为母焉。顺帝即位,进为皇太妃。

  ○刘准谢后

  沈约《宋书》曰:顺帝谢后,讳梵境,光禄大夫庄孙女也。昇明二年,立为皇后。顺帝禅位,降为汝阴王妃。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一百八十三 ◎居处部十一

    ○门下 《家语》曰:孔子谓子路曰:"见长者不能黜其色,见幼者不能尽其辞,虽有疾风雨,吾不入其门矣。" 《白虎通》曰:门四出何?所以通四方。故《礼·三朝记》曰:"天子之宫四通。" 《太公金匮门之书》曰:敬遇宾..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二 ◎居处部十

    ○门上 《说文》曰: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从二户,象形也。阊阖,天门也。阖,门扉也。闬,门也。〈门乡〉,门向也。闤阓,市门也。阍,门竖也。阍,昏也;门常昏闭,故曰阍即守门隶人也。阎,里中之门也。 ..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一 ◎居处部九

    ○第 《汉书》曰:高祖诏列侯食邑者,皆赐大第室。二千石,受小第室。注云:有甲乙次第,故曰第。又曰:出不由里门,面大道者,名曰第。 《史记》驺奭者,齐诸邹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於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 ◎居处部八

    ○宅 《释名》曰: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 《说文》曰:宅,人所托也。 《周礼》曰:凡任地,国宅无征。郑注云:国宅城中,无征税也。 《礼记》曰:献田宅者操书契。 《左传》曰: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九 ◎居处部七

    ○阙 崔豹《古今注》曰:阙,观也;于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可远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示四方。苍龙,白虎,玄武,朱雀,并画其形。 《释名》曰:观,..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八 ◎居处部六

    ○台下 王子年《拾遗记》曰:秦始皇起云明台,穷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工。南得烟丘碧桂、丽水然沙、贲都朱泥、云冈素竹;东得葱峦锦柏、缥穟龙杉、云梓、寒河星柘;西得漏海浮金、狼渊羽壁、涤嶂霞素、寘阜乾漆、阴..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七 ◎居处部五

    ○台上 《尔雅》曰:观四方而高曰台,(积土四方者。)有木曰榭。 《释名》曰:台,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 又曰:《尚书》曰:散鹿台之财。 《毛诗》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谓文王之作灵台也。 又曰:《新台..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六 ◎居处部四

    ○堂 《说文》:堂,殿也。 《释名》曰:堂,犹堂堂;高显貌也。 《礼记》曰:堂上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又曰:将上堂,声必扬。 又曰:礼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又曰:觐..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五 ◎居处部三

    ○殿 《说文》曰:殿,堂之高大者也。 《释名》曰:殿,典也。 挚虞《决疑要注》曰:凡太极殿乃有陛,堂则有阶无陛也。右磩左平,平者以文砖相亚次,磩者为陛级也。九锡之礼,纳陛以登,谓受此陛以上殿。堂之正者为..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四 ◎居处部二

    ○室 《说文》曰:室,实也。 《释名》曰:室,实也;物满实其中也。 《毛诗》曰:《斯干》,宣王考室也。"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又曰: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笺》云: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三 ◎居处部一

    ○宫 《世本》曰:尧使禹作宫。 《释名》:宫,穹也;屋见垣上穹隆也。 《尔雅》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史记》曰:《天官书》曰:"玄武,虚、危,主宫室。" 《大戴礼》曰:周时德泽和洽,蒿茂大,以为宫柱,名..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

    ○岭南道 广州 《十道志》曰:广州,南海郡。秦置南海郡。二汉因之,兼置交州。吴因之,分置广州。宋、齐皆因之。梁、陈并置都督府。隋平陈,又置潘州。炀帝初,复置南海郡。唐为广州。 又曰:南海县,本汉番禺县地..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

    ○江南道下 越州 《十道志》曰:越州,会稽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越国。 《春秋元命苞》曰: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 《史记》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

    ○江南道上 昇州 《图经》曰:昇州,古扬州之地也。春秋时为吴地。战国时越灭吴,为越地;后楚灭越,其地又属楚,初置金陵邑。秦并天下,改金陵为秣陵,属鄣郡。汉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 《汉志》曰:故鄣,属..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

    ○淮南道 扬州 《元和郡县图志》曰:扬州,广陵郡。《禹贡》九州,扬州其一也。春秋时属吴。七国属楚。秦灭楚,为广陵;后并天下,属九江郡。汉为江都国。建武元年,复曰扬州。 《左氏·哀九年》曰:吴城邗沟,通江..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

    ○山南道下 梁州 《图经》曰:梁州,汉中郡。春秋至战国时楚地。秦、汉为汉中郡。 《蜀志》曰:刘备初得汉中,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汉书》曰: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沛公欲攻..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

    ○山南道上 荆州 《十道志》曰:荆州,江陵郡。汉旧县属南郡。 《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江、汉朝宗于海。(二水经此州而入海,有似于朝。)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 《春秋元命苞》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

    ○剑南道 剑州 《图经》曰:晋安郡,《禹贡》梁州之域。秦之蜀郡。汉属广汉郡之梓橦县。 《华阳国志》曰: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阁道以通蜀汉,即此郡。 《三国志》曰:邓艾伐蜀,自阴平县景谷步剑阁道,悬车束..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

    ○陇右道 秦州 《十道志》曰:秦州,天水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秦始封之邑,秦为陇西郡。汉武置天水郡。 《史记·秦本纪》曰:周孝王时,非子好马及善畜养。孝王曰:"昔柏翳为舜主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

    ○关西道 雍州 《尚书·禹贡》曰:黑水、西河惟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田第一,赋第六,人功少。)厥贡惟球、琳、琅玕。(球、琳皆王名。琅玕,石而似珠。) 《文耀钩》曰:岐、华已北,龙门积石,..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