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

2025-09-22 17:06 太平御览
○陇右道

  秦州

  《十道志》曰:秦州,天水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秦始封之邑,秦为陇西郡。汉武置天水郡。

  《史记·秦本纪》曰:周孝王时,非子好马及善畜养。孝王曰:"昔柏翳为舜主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遂分土地为附庸,邑之秦,使续嬴氏。

  《汉志》曰:天水郡,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汉阳。

  《秦州记》曰:郡前有湖水,冬夏无增减。或说天水取名由此湖也。

  《汉志》曰:上邽,属陇西郡。戎邑也。又曰:成纪、清水,并属天水郡。莽改清水曰识睦。

  《舆地志》曰:石纽,地名;夏禹所生之地。

  《续汉书·郡国志》曰:成纪,古帝庖牺氏所生之地。

  《汉志》曰:略阳道,属天水郡。《十二州志》曰:略阳,即故冀城也。

  又曰:街泉,戎邑道,属天水郡。

  《续汉书·地理志》有街泉亭。

  渭州

  《十道志》曰:渭州,陇西郡。春秋及战国时,羌戎所居。秦昭王伐得义渠戎王,始置陇西郡。

  《禹贡》曰:导渭自鸟鼠同穴。

  又曰终南、敦物,至于鸟鼠。

  《汉志》:豲道,戎邑也。属天水郡。即今陇西县地。(豲音桓。)

  《地道记》曰:汉阳有大阪曰陇坻,亦曰陇山。郡处其西,故曰陇西。其山堆旁崩,声闻数百里,扬雄所谓响若坻颓是也。

  兰州

  《十道志》曰:兰州,金城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秦并天下,为陇西郡。

  《后汉书·西羌传》曰:羌无弋援剑曾孙忽留湟中。忽子研立,研最豪健,故羌中号为研种。秦始皇时,务并六国,兵不西行,故羌人得蕃息。及秦并天下,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渡。汉兴,匈奴冒顿强盛,臣伏诸羌。景帝时,研种留何率人求守陇西,於是徙留何於狄道。

  《汉志》曰:狄道,属陇西郡。以其地有狄种,故云狄道。

  又曰: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诗·大雅》曰:"凫鹥在亹",亦其义也。兰州有浩亹故城。浩亹音閤门。

  《汉志》曰:金城郡,领县十三。应劭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瓒曰:金,取其坚固也,故《墨子》曰"金城汤池"。

  会州

  《十道志》曰:会州,会宁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羌地。秦并天下,属陇西郡。汉属金城郡。唐武德二年,平李轨,置西会州。贞观八年,改为会州。

  《元和郡县志》曰:后周太祖为西魏相,来巡,会师於此,因置州,为名。唐贞观中,亦为粟州。

  河州

  《十道志》曰:河州,安乡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羌地。秦并天下,为陇西郡。汉分置天水郡。

  《汉志》曰:枹罕,属金城郡。故罕羌侯邑也。枹音孚,其字从木。

  《禹贡》曰:道河积石,至於龙门。(积石山在金城西南。)

  《西域传》曰:河注蒲昌海,潜行地下,南出於积石山。

  洮州

  《十道志》曰:洮州,临洮郡。《禹贡》雍州之域。秦、汉诸羌之地。

  《汉志》曰: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枹罕,东入河沙。

  岷州

  《十道志》曰:岷州,和政郡。《禹贡》雍州之域。六国时属秦,秦并天下,为陇西之临洮县。

  《史记》曰:蒙恬筑长城,起临洮。

  廓州

  《十道志》曰:廓州,宁塞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羌地。

  《汉书》曰:宣帝时,诸羌数背叛,后将军赵充国屯陇西羁縻之,诸羌不敢动。

  《后汉书·段颎传》曰:延熹中,煎当、烧、河、勒姐等八种羌寇陇西、金城,颎追讨,大破之。明年,烧河大豪寇张掖,颎斩烧河大帅,虏五千馀人。西羌於是弭定。

  叠州

  《十道志》曰:叠州,合川郡。《禹贡》梁州之域,历秦、汉、魏、晋,为诸羌所据。

  《后周书》曰:建德六年,西逐诸戎,始统有其地,因置恒香郡。寻改为叠州。盖以其地多山重叠,以名郡也。又於三交口筑城,置甘松防。又为三川县,以隶恒香郡。至建德九年,改三川县为常芬县,仍立芳州,以邑隶焉。取其地多芳草,为郡之名。

  鄯州

  《十道志》曰:鄯州,西平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之地。

  《汉志》曰:允吾,属金城郡。今龙支县即其地。

  凉州

  《十道志》曰:凉州,武威郡。《禹贡》雍州之域。六国至秦,戎狄肢居焉。汉初,为匈奴右地。

  《释名》曰:西方寒冻,或云河西土田薄,故曰凉。

  《晋书》曰:姑臧城,匈奴所筑旧盖臧城,语讹后云姑臧。

  又曰:惠帝末,张轨求为凉州,於是大城此地为一会府以据之,号前凉。后吕光复据之,号后凉。

  《禹贡》曰:原隰厎绩,至于猪野。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续汉书》曰:西羌自赐支以西,滨河首左右居。今河关西可十馀里有河曲,羌谓之赐支。

  《异物志》曰:古渠搜国,当大宛北界。猪野,今姑臧界猪野泽是。

  刘昞《敦煌实录》曰:晋安帝隆安元年,凉州牧李暠微玄服出城,逢虎道边,虎化为人,遥呼暠为西凉君,暠因弯弧待之。又遥呼暠曰:"有事告汝,无疑也。"暠知其异,投弓於地。人乃前曰:"敦煌空虚,不是福地。君之子孙王於西凉,不如徙酒泉。"言讫,乃失。暠乃移都酒泉。

  《后汉书》曰:安帝时,匈奴寇常山。於是西北有事,民饥,民用不足。大将军邓骘欲弃凉州,专务北边,曰:"譬若家人衣坏,败一以相补,犹有所完。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郎中虞诩曰:"大将军之策,不可者三:先帝辟境,而今弃之,不可一也。弃凉州,即以三辅为塞,园陵单外,不可二也。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烈士武臣,多出凉州;风土壮猛,便习兵事。今羌所以不过三辅,为腹心害者,以凉州在其后也。"

  甘州

  《十道志》曰:甘州,张掖郡。《禹贡》雍州之域。六国至秦,戎狄肢居焉。汉为匈奴右地。

  《尚书·禹贡》曰:道弱水,至于合黎。

  《十道志》曰:今张掖有合黎水。

  《汉志·西域传》曰:月支本居祁连、敦煌间。《霍去病传》曰: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即此道也。

  《汉志》曰:张掖郡,匈奴昆邪王地,武帝时开之。莽曰设屏。应劭曰:张国臂掖,故曰张掖也。

  又曰:觻得,属张掖郡。有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莽曰官式。

  又曰:删丹,属张。莽曰贯虏。

  肃州

  《十道志》曰:肃州,酒泉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月支所居。汉为武威、酒泉郡也。

  《汉书》曰:武帝元狩二年,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来降。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

  又《匈奴传》曰:汉置酒泉郡以隔绝胡与羌通路。又西通月支、大夏,以公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国。其水甘若酒,故名酒泉。

  《后汉书》曰:班超久在西域,年老思土,上书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玉门属敦煌,今沙州也,去长安三千六百里。酒泉,今肃州也,去长安二千八百五十里路。)

  瓜州

  《十道志》曰:瓜州,晋昌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战国时,乌孙、月支居焉。汉初为匈奴右地,后为武威、酒泉二郡。

  《汉志》曰:冥安,属敦煌郡。冥水出焉,又名籍端水,出羌中,西入泽。冥安即晋昌地。

  又曰:广至,宜禾都尉治昆仑障。莽曰广桓。即常乐地,有宜禾故城。

  沙州

  《十道志》曰:沙州,敦煌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秦属西戎。汉置敦煌郡。

  《左传》:范宣子数戎子驹支曰:"昔秦人追逐乃祖吾离於瓜州,蒙犯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汝剖分而食之。"(瓜州,地在敦煌。)

  《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分酒泉置敦煌郡,徙人以实之。(应劭曰:敦,大也,煌,盛也。)

  又《西域传》曰: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今寿昌有阳关及玉门故关。

  《汉志》曰:敦煌县龙勒县有阳关、玉门关。

  伊州

  《十道志》曰:伊吾郡,本伊吾卢地,在敦煌之北,大碛之外,南去玉门八百里。

  《后汉书》曰:永平十六年,明帝命将北征,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

  又《西羌传》曰:伊吾地宜五穀、桑、麻、葡萄,其北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汉与匈奴争车师、伊吾之地以制西戎。

  西州

  《十道志》曰:西州,交河郡。

  《汉书·西域传》曰:车师后王国有新道通玉门关,戊己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半,以避白龙堆之扼。车师后王姑勾以道通为不便,即驰突出高昌壁,入匈奴。

  《后魏书》曰:以其地势高峻,人物昌盛,因名高昌。

  庭州

  《十道志》曰:庭州,雍州之外,流沙之西北,前汉乌孙旧地,东与匈奴接,历代为胡虏所居。

  《汉书·西域传》曰:贰师伐西域,诸国震惧。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黎多有田卒。

  《后汉书》曰:班超将兵击伊吾於蒲类海。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一百八十三 ◎居处部十一

    ○门下 《家语》曰:孔子谓子路曰:"见长者不能黜其色,见幼者不能尽其辞,虽有疾风雨,吾不入其门矣。" 《白虎通》曰:门四出何?所以通四方。故《礼·三朝记》曰:"天子之宫四通。" 《太公金匮门之书》曰:敬遇宾..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二 ◎居处部十

    ○门上 《说文》曰: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从二户,象形也。阊阖,天门也。阖,门扉也。闬,门也。〈门乡〉,门向也。闤阓,市门也。阍,门竖也。阍,昏也;门常昏闭,故曰阍即守门隶人也。阎,里中之门也。 ..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一 ◎居处部九

    ○第 《汉书》曰:高祖诏列侯食邑者,皆赐大第室。二千石,受小第室。注云:有甲乙次第,故曰第。又曰:出不由里门,面大道者,名曰第。 《史记》驺奭者,齐诸邹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於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 ◎居处部八

    ○宅 《释名》曰: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 《说文》曰:宅,人所托也。 《周礼》曰:凡任地,国宅无征。郑注云:国宅城中,无征税也。 《礼记》曰:献田宅者操书契。 《左传》曰: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九 ◎居处部七

    ○阙 崔豹《古今注》曰:阙,观也;于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可远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示四方。苍龙,白虎,玄武,朱雀,并画其形。 《释名》曰:观,..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八 ◎居处部六

    ○台下 王子年《拾遗记》曰:秦始皇起云明台,穷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工。南得烟丘碧桂、丽水然沙、贲都朱泥、云冈素竹;东得葱峦锦柏、缥穟龙杉、云梓、寒河星柘;西得漏海浮金、狼渊羽壁、涤嶂霞素、寘阜乾漆、阴..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七 ◎居处部五

    ○台上 《尔雅》曰:观四方而高曰台,(积土四方者。)有木曰榭。 《释名》曰:台,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 又曰:《尚书》曰:散鹿台之财。 《毛诗》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谓文王之作灵台也。 又曰:《新台..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六 ◎居处部四

    ○堂 《说文》:堂,殿也。 《释名》曰:堂,犹堂堂;高显貌也。 《礼记》曰:堂上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又曰:将上堂,声必扬。 又曰:礼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又曰:觐..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五 ◎居处部三

    ○殿 《说文》曰:殿,堂之高大者也。 《释名》曰:殿,典也。 挚虞《决疑要注》曰:凡太极殿乃有陛,堂则有阶无陛也。右磩左平,平者以文砖相亚次,磩者为陛级也。九锡之礼,纳陛以登,谓受此陛以上殿。堂之正者为..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四 ◎居处部二

    ○室 《说文》曰:室,实也。 《释名》曰:室,实也;物满实其中也。 《毛诗》曰:《斯干》,宣王考室也。"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又曰: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笺》云: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三 ◎居处部一

    ○宫 《世本》曰:尧使禹作宫。 《释名》:宫,穹也;屋见垣上穹隆也。 《尔雅》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史记》曰:《天官书》曰:"玄武,虚、危,主宫室。" 《大戴礼》曰:周时德泽和洽,蒿茂大,以为宫柱,名..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

    ○岭南道 广州 《十道志》曰:广州,南海郡。秦置南海郡。二汉因之,兼置交州。吴因之,分置广州。宋、齐皆因之。梁、陈并置都督府。隋平陈,又置潘州。炀帝初,复置南海郡。唐为广州。 又曰:南海县,本汉番禺县地..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

    ○江南道下 越州 《十道志》曰:越州,会稽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越国。 《春秋元命苞》曰: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 《史记》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

    ○江南道上 昇州 《图经》曰:昇州,古扬州之地也。春秋时为吴地。战国时越灭吴,为越地;后楚灭越,其地又属楚,初置金陵邑。秦并天下,改金陵为秣陵,属鄣郡。汉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 《汉志》曰:故鄣,属..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

    ○淮南道 扬州 《元和郡县图志》曰:扬州,广陵郡。《禹贡》九州,扬州其一也。春秋时属吴。七国属楚。秦灭楚,为广陵;后并天下,属九江郡。汉为江都国。建武元年,复曰扬州。 《左氏·哀九年》曰:吴城邗沟,通江..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

    ○山南道下 梁州 《图经》曰:梁州,汉中郡。春秋至战国时楚地。秦、汉为汉中郡。 《蜀志》曰:刘备初得汉中,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汉书》曰: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沛公欲攻..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

    ○山南道上 荆州 《十道志》曰:荆州,江陵郡。汉旧县属南郡。 《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江、汉朝宗于海。(二水经此州而入海,有似于朝。)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 《春秋元命苞》曰..

    3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

    ○剑南道 剑州 《图经》曰:晋安郡,《禹贡》梁州之域。秦之蜀郡。汉属广汉郡之梓橦县。 《华阳国志》曰: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阁道以通蜀汉,即此郡。 《三国志》曰:邓艾伐蜀,自阴平县景谷步剑阁道,悬车束..

    3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

    ○关西道 雍州 《尚书·禹贡》曰:黑水、西河惟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田第一,赋第六,人功少。)厥贡惟球、琳、琅玕。(球、琳皆王名。琅玕,石而似珠。) 《文耀钩》曰:岐、华已北,龙门积石,..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三 ◎州郡部九

    ○河北道下 蒲州 《十道志》曰:蒲州,河东郡,置在河东县。本汉蒲阪地,盖尧、舜所都。 《左传》曰:晋献公灭魏,以赐毕万。服虔注曰:在晋之蒲阪。 《史记》曰:季布为河东太守,文帝谓布曰:"河东,吾股肱郡也。"..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