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一百七十七 ◎居处部五

2025-09-22 18:09 太平御览
○台上

  《尔雅》曰:观四方而高曰台,(积土四方者。)有木曰榭。

  《释名》曰:台,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

  又曰:《尚书》曰:散鹿台之财。

  《毛诗》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谓文王之作灵台也。

  又曰:《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於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

  《礼记·月令》:五月,可以居高明,可以处台榭。

  《左传》曰:夏启有钧台之飨。

  又曰:宋平公筑台,妨於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黑居邑中。)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而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避燥湿寒暑,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讴者乃止。

  又曰: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者。

  又曰: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

  又曰:有蛇自泉台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八月声,姜薨,毁泉台也。

  《史记》曰:秦始皇作琅琊台,刊石颂德。

  又曰:晋灵公造九层之台,孙息曰:"臣能累十二棋,加一鸡子於上。"公曰:"危哉!"息曰:"公造九层之台,三年不成,实危於此。"公乃止。

  又曰:赵武灵王为野台以望齐中之山境。徐广注:野,一作望齐也。

  又曰: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徐广曰:涪陵出丹也。)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谓其多,不可訾量。)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为筑女怀清台。

  又曰:淮南王安立思仙台。

  又曰:楚灵王为章华之台,伍举谏曰:"昔楚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

  又曰: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谓之黄金台。

  又曰:子路闻蒯聩入,驰往,入城造蒯聩。蒯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蒯聩弗听。於是子路欲燔台,蒯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

  又曰:汉武帝起柏梁台,高数十丈,悉以香柏,香闻数十里。

  《汉书·郊祀志》曰:王莽篡位二年,好神仙事,以方士言起八风台於宫中。台成,作乐其上。

  《史记》云: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孙卿言於帝曰:"仙人好楼居。"帝乃使卿持节候神,作通天台,高三十丈,雷雨悉在其下,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武帝祭天台,舞八岁童女三百人,置祠具招仙人。祭天已,令人升通天台,以候天神,天神既下所祭。若大流星,乃举烽火而就行宫望拜,上有承露盘,仙人掌擎玉杯承云表之露。元凤间,台自毁,椽桷皆化为龙凤,随风雨飞去。《西京赋》云:"通天眇而竦峙,经百常而基擢,上班华以交纷,下刻峭而若削也。"

  又《艺文志》:《曲台后仓记》七篇。如淳注曰:行礼射曲台,后仓为记,故曰《曲台记》。

  又曰:赵武灵王建藂台於邯郸。

  又曰:文帝尝欲作露台,计之直百金,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又曰:贰师击右贤王,召李陵,使为贰师将军辎重。陵召见武台,(师古曰:未央宫有武台也。)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于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上曰:"将军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陵对曰:"无所事骑,(师古曰:犹言不事复骑也。)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上壮而拜之。

  《后汉书》曰:永平初,马援女立为皇后,显宗图画建初中名臣列将於云台,(云台在南宫。)以椒房故,独不及援。东平王苍观图,言於帝曰:"何不画伏波像?"帝笑而不言。

  《魏志》曰:《武纪》建安十五年,作铜雀台。十八年,作金虎台,又作冰井台。

  《魏略》云:黄初五年,文帝东征,留郭后於永始台。霖雨,城楼多坏,有司请移止,后曰:"昔楚昭王出游,贞姜留渐台,江水至,使迎而无符,不去,卒没。今帝在远,未有急而便移止,奈何也。"

  何晏《景福殿赋》曰:镇以崇台,实曰永始,复道重阁,猖狂是俟。

  《吴志》曰:孙权於武昌,临钓台,饮酒大忻。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醉堕台乃止。"张昭曰:"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权有惭色而罢。

  《晋书》曰:汝南文成王亮大妃伏氏,尝以小病,祓於洛水,帝兄弟三人侍从,并持节鼓吹,震耀洛滨。武帝登凌云台望见,曰:"伏妃可谓富贵矣。"

  又曰:范宁为豫章太守,大设庠序,遣往交州采磬石,以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馀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

  又曰:凉张茂筑灵钓台,周轮八十馀堵,其高九仞。武陵人阎鲁夜叩门呼曰:"武公遣我来曰:何故劳百姓筑台乎?"姑臧令辛岩以鲁妖妄,请杀之。"茂曰:"吾信劳人。鲁称先君之令,何谓妖乎!"大府主簿马鲂曰:"今世难未夷,唯当弘尚道素,不宜劳役,崇饰台榭。比年已来,转觉众务日奢於往,每所经营,轻为雅权度,实非士女所望於明公。"茂曰:"吾过也。"命止作役。

  崔鸿《十六国春秋·夏录》曰:赫连勃勃大破南凉傉檀於百井,杀众数万,以人头为京观,号曰髑髅台。

  《韩子》曰:景公与晏子游少海,登柏寝之台,望其国曰:"美哉焕乎!后世将孰有之?"晏子曰:"其田氏乎!"曰:"寡人有国,如田氏有之,为之奈何?"对曰:"君若欲夺之,则近贤远不肖,治其烦乱,绥其刑罚,振贫穷,恤孤寡,行惠而好俭,民将归君。虽十田氏,其如君何?"

  又曰:越王伐吴,先宣言:"吾闻吴王筑如皇之台,掘渊泉之池,罢苦百姓,剪财货以尽民力。余为民诛之。"

  《幽明录》曰:海中有金台,出水百丈,结构巧丽,穷极神功,横岩云渚,竦曜星河也。

  《晏子春秋》曰:景公起大台,岁寒,役者皆冻。晏子遂如台,执扑鞭其不务者,曰:"吾细人也,皆有阖庐以避燥湿寒暑,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国人皆以晏子助君虐也。晏子归而君令罢役。仲尼曰:"古之善为臣者,美名归之君,灾祸归之身。"

  陆贾《新语》曰:楚灵王作乾溪之台,立百仞之高,欲登浮云,窥天上。

  《王孙子》曰:昔卫灵公坐重华之台,侍御数百,随珠照日,罗衣从风。仲叔御谏曰:"昔桀行此而灭,纣用此以亡。今四境内侵,诸侯加兵,土地日削,内宠无乃太盛欤!"公下席再拜,曰:"寡人过矣。"於是出宫女数百人,百姓大悦。子贡闻之,曰:"所谓能受谏也。"

  《贾子》曰:翟王使使之楚,楚王夸之,飨於章华之台,三休,乃至。

  《南雍州记》曰: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弘之《记》云:宅西有三间屋,基迹极高,云是孔明避水台。先有人姓董,居之,灭门;后无复敢有住者。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今宅院见在。

  《楼观本记》曰:尹喜宅南山阜上,先馆舍即大夫观望之台也。昔老君於此山腾空,时人因号曰老子陵,盖非坟墓也。故《尔雅》云:"大陆曰阜,大阜曰陵。"此之谓矣。

  《新序》曰:桀作瑶台,殚百姓之财。伊尹谏之,桀曰:"吾有天下,犹天之有日,日亡,吾亡矣。"

  又曰:魏王将欲为中天之台,曰:"敢谏者死。"许绾入曰:"闻大王将为中天之台,愿加万亿。"王曰:"子何力能加?"曰:"臣闻天与地相去万五千里,今王因而半之,当立七千五百里高;其趾当方八千里,尽王之地,不足以为台趾。古者尧舜建诸侯五千里,王必愿为台,不起兵伐诸侯,尽有其地犹不足,又伐四夷,得万八千里,乃足以为台趾。材木之积,人徒之众,食廪之输,以千万亿度。八千里之外,当尽农亩之地,足以奉给。王台具者已备,乃可作。"王默然而罢。

  又曰:纣为鹿台,十年乃成,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故天下叛。

  沈怀远《南越志》曰:熙安县东南有圆冈,高十丈,四面为羊肠道。论者曰:"尉佗登此望汉而朝,名曰朝台也。"

  裴渊《广州记》曰:尉佗筑台,以朝汉室。圆基千步,直峭百丈,累道登进,顶上三亩,朔望升拜,号为朝台。

  戴延之《西征记》曰:许昌城,本许由所居,大城东北九里有许由台,高六丈,广三十步,长六十步。由耻闻尧让而登此山,邑人慕德,故立此台。

  《管子》曰:囷仓寡而台榭繁者,藏不足以供其费。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

  《三辅故事》曰:未央宫前有东山台、钓台,仓池中有渐台。

  《韩诗外传》曰:赵简子有臣曰周舍,立於门下,抱笔执牍,从之书过。简子与之居,无几而死。后与诸大夫饮於洪波之台,酒酣,泣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众人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今舍死,吾亡无日矣。"

  《说苑》:楚庄王与晋战,胜之,惧诸侯之畏已也。乃筑为五仞之台。台成而觞诸侯,诸侯请约,庄王曰:"我,薄德之人也。"诸侯请为觞,皆仰而曰:"将将之台,窅窅其谋,我言而不尚,诸侯伐之。"於是远者来朝,近者入宾。

  又曰:齐景公为露寝之台,成而不適焉。柏常骞曰:"为台甚急,台成,君何为不適焉?"公曰:"然。枭昔者鸣,其声无不为也。吾恶之甚,是以不適焉。"柏常骞曰:"臣请禳而去之。"公曰:"何其?"对曰:"筑新室,为置白茅焉。"公使为室,置白茅焉。柏常骞夜用事。明日,问公曰:"今昔闻枭声乎?"公曰:"一鸣而不复闻。"使人往视之,枭当陛布翼伏地而死。

  《家语》曰:楚王将游荆台,司马子期谏,王怒,令尹子西驾於殿下曰:"今荆台之观,不可失也。"王喜,子西出从十里,还,引辔而止曰:"夫子期,忠臣也;若臣,谀臣也。愿王赏忠而诛谀也。"王乃还。

  《五经异义》曰: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诸侯卑,不得观天文,无灵台,但有时台、囿台。

  《归藏·夏后》曰:启筮,享神於晋之灵台,作璇台。

  《山海经》曰:享神於大陵,而上钓台。

  《老子》曰:九层之台,起於累土。

  又曰:众人熙熙,如春登台。

  伏滔《地记》曰:琅琊城东南十里有郎山,即古琅琊台也。秦始皇二十八年,至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作琅琊台。台赤孤山也,然高显出於众山之上,高五里,下周二十五余里。山上垒石为台,石形如砖,长八尺,广四尺,厚尺半。三级而上,级高三丈。上级平敝二百馀步,刊石立碑,记秦功德。汉武帝亦登此台。

  《吴越春秋》曰:楚灵王立。建章华之台,与群臣登焉。王曰:"台美乎!"伍举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克听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土木之崇高,虫镂之刻画,金石之清音,丝竹之凄唳,之为美。昔先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木不妨守备,用不烦官府,民不败时务,官不易朝常。今君为此台七年,国人怨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姓烦焉,诸侯忿怨,卿士讪讥,岂前王之年盛,人君之所美者乎?臣之诚愚,不知所谓也。"灵王纳之,即除工去饰,不游於台。

  又曰:范蠡於东武山起游台其上,东南为司马门,立增楼冠其山巅,以为灵台。起离宫於淮阳,中宿台在於高平,驾台在於成丘。立苑於乐野,燕台在於石室,斋台在於襟山。勾践之出游也,休息石台,食於冷厨。

  又曰:吴王阖閤治宫室,立射台於安里,华池在平昌,南城宫在长乐。阖闾出入游卧,秋冬治於城中,春夏治於姑胥之台;旦食〈鱼且〉山,昼游胥台;射於鸥陂,驰於游台,兴乐石城。

  又曰:越得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楩柟。巧工施校,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削磨砻,分为丹青,错画文章,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状类龙蛇,文彩生光。乃使大夫种献之於吴王,曰:"东海役臣臣孤勾践使臣种,敢因下吏闻於左右,赖大王之力,窃为小殿,有馀材,再拜,献之。"吴王大悦。子胥谏曰:"王勿受。昔者桀为灵台,纣起鹿台,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五穀不熟,自取其灾,民虚国变,遂取灭亡。大王受之,后必为越所戮。"吴王不听,遂受而起姑胥之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步之人,道死巷哭,不辍嗟嘻之声,民疲士苦,人不聊生。

  《帝王世纪》曰:周赧王虽居天子之位,为诸侯所侵逼,与家人无异。贳於民,无以归之,乃上台以避之。故周人因名其台曰逃债台。故洛阳南宫簃台是也。

  《吕氏春秋》曰:有娥氏有二佚女,为九成台,饮食必以献王。

  《孙子》曰:"昔卫灵公坐重华之台,侍御数百,随珠照日,罗衣从风。"

  戴延之《西征记》曰:官渡台,去清口泽六十里,魏武造也。破袁绍於此。

  杨龙骧《洛阳记》曰:凌云台,高二十三丈,登之见孟津。

  邓德明《南康记》曰:雩都君山上有玉台,方广数丈,周回尽是白石柱,自然石覆,如屋形也。四面多松杉,遥眺峨峨,向像羽人之馆。风雨之后,景气明净。颇闻山上有鼓吹之声,山都木客,为舞唱之节。

  《述征记》曰:广阳门北,魏明帝流杯池犹有处所。池西,平原懿公主第,有皇女台。西南,刘曜垒。垒西,曜试弩棚。西北有斗鸡台。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一百八十三 ◎居处部十一

    ○门下 《家语》曰:孔子谓子路曰:"见长者不能黜其色,见幼者不能尽其辞,虽有疾风雨,吾不入其门矣。" 《白虎通》曰:门四出何?所以通四方。故《礼·三朝记》曰:"天子之宫四通。" 《太公金匮门之书》曰:敬遇宾..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二 ◎居处部十

    ○门上 《说文》曰: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从二户,象形也。阊阖,天门也。阖,门扉也。闬,门也。〈门乡〉,门向也。闤阓,市门也。阍,门竖也。阍,昏也;门常昏闭,故曰阍即守门隶人也。阎,里中之门也。 ..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一 ◎居处部九

    ○第 《汉书》曰:高祖诏列侯食邑者,皆赐大第室。二千石,受小第室。注云:有甲乙次第,故曰第。又曰:出不由里门,面大道者,名曰第。 《史记》驺奭者,齐诸邹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於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 ◎居处部八

    ○宅 《释名》曰: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 《说文》曰:宅,人所托也。 《周礼》曰:凡任地,国宅无征。郑注云:国宅城中,无征税也。 《礼记》曰:献田宅者操书契。 《左传》曰: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九 ◎居处部七

    ○阙 崔豹《古今注》曰:阙,观也;于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可远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示四方。苍龙,白虎,玄武,朱雀,并画其形。 《释名》曰:观,..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八 ◎居处部六

    ○台下 王子年《拾遗记》曰:秦始皇起云明台,穷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工。南得烟丘碧桂、丽水然沙、贲都朱泥、云冈素竹;东得葱峦锦柏、缥穟龙杉、云梓、寒河星柘;西得漏海浮金、狼渊羽壁、涤嶂霞素、寘阜乾漆、阴..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六 ◎居处部四

    ○堂 《说文》:堂,殿也。 《释名》曰:堂,犹堂堂;高显貌也。 《礼记》曰:堂上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又曰:将上堂,声必扬。 又曰:礼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又曰:觐..

    3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五 ◎居处部三

    ○殿 《说文》曰:殿,堂之高大者也。 《释名》曰:殿,典也。 挚虞《决疑要注》曰:凡太极殿乃有陛,堂则有阶无陛也。右磩左平,平者以文砖相亚次,磩者为陛级也。九锡之礼,纳陛以登,谓受此陛以上殿。堂之正者为..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四 ◎居处部二

    ○室 《说文》曰:室,实也。 《释名》曰:室,实也;物满实其中也。 《毛诗》曰:《斯干》,宣王考室也。"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又曰: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笺》云: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

    3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三 ◎居处部一

    ○宫 《世本》曰:尧使禹作宫。 《释名》:宫,穹也;屋见垣上穹隆也。 《尔雅》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史记》曰:《天官书》曰:"玄武,虚、危,主宫室。" 《大戴礼》曰:周时德泽和洽,蒿茂大,以为宫柱,名..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

    ○岭南道 广州 《十道志》曰:广州,南海郡。秦置南海郡。二汉因之,兼置交州。吴因之,分置广州。宋、齐皆因之。梁、陈并置都督府。隋平陈,又置潘州。炀帝初,复置南海郡。唐为广州。 又曰:南海县,本汉番禺县地..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

    ○江南道下 越州 《十道志》曰:越州,会稽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越国。 《春秋元命苞》曰: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 《史记》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

    ○江南道上 昇州 《图经》曰:昇州,古扬州之地也。春秋时为吴地。战国时越灭吴,为越地;后楚灭越,其地又属楚,初置金陵邑。秦并天下,改金陵为秣陵,属鄣郡。汉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 《汉志》曰:故鄣,属..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

    ○淮南道 扬州 《元和郡县图志》曰:扬州,广陵郡。《禹贡》九州,扬州其一也。春秋时属吴。七国属楚。秦灭楚,为广陵;后并天下,属九江郡。汉为江都国。建武元年,复曰扬州。 《左氏·哀九年》曰:吴城邗沟,通江..

    3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

    ○山南道下 梁州 《图经》曰:梁州,汉中郡。春秋至战国时楚地。秦、汉为汉中郡。 《蜀志》曰:刘备初得汉中,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汉书》曰: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沛公欲攻..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

    ○山南道上 荆州 《十道志》曰:荆州,江陵郡。汉旧县属南郡。 《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江、汉朝宗于海。(二水经此州而入海,有似于朝。)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 《春秋元命苞》曰..

    3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

    ○剑南道 剑州 《图经》曰:晋安郡,《禹贡》梁州之域。秦之蜀郡。汉属广汉郡之梓橦县。 《华阳国志》曰: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阁道以通蜀汉,即此郡。 《三国志》曰:邓艾伐蜀,自阴平县景谷步剑阁道,悬车束..

    4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

    ○陇右道 秦州 《十道志》曰:秦州,天水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秦始封之邑,秦为陇西郡。汉武置天水郡。 《史记·秦本纪》曰:周孝王时,非子好马及善畜养。孝王曰:"昔柏翳为舜主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

    ○关西道 雍州 《尚书·禹贡》曰:黑水、西河惟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田第一,赋第六,人功少。)厥贡惟球、琳、琅玕。(球、琳皆王名。琅玕,石而似珠。) 《文耀钩》曰:岐、华已北,龙门积石,..

    3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三 ◎州郡部九

    ○河北道下 蒲州 《十道志》曰:蒲州,河东郡,置在河东县。本汉蒲阪地,盖尧、舜所都。 《左传》曰:晋献公灭魏,以赐毕万。服虔注曰:在晋之蒲阪。 《史记》曰:季布为河东太守,文帝谓布曰:"河东,吾股肱郡也。"..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