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一百九十 ◎居处部十八

2025-09-23 12:28 太平御览
○仓

  《说文》曰:仓,穀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周礼》注曰:藏米曰廪。

  《释名》曰:仓,藏谷物也。

  《诗》云: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以峙其粻。

  又曰: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又曰:我仓既盈,我庾惟亿。

  《尚书》曰:武王克商,发巨桥之粟,大赖于万姓。巨桥,纣仓也。

  《传》曰:楚庄王赈廪同食。注:赈廪,开仓。同食,上下无异。

  《礼记·月令》:季春,发仓廪,赐贫穷。

  又曰:五穀皆入,必量於岁。

  又曰:循行积聚,无有不敛。

  又曰:孟冬,命有司穿窦窖,修囷仓,谨益藏,务积聚。

  又曰:国无九年之畜为不足,无三年之畜曰急。

  《周礼》曰:储畜以待凶荒。

  又曰:仓人:掌粟入之藏。办九穀之物,以待邦用。若穀不足,则止馀法用;有馀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

  又曰:廪人:掌九穀之数,以待国之匪颁、赐、稍食。以岁之上下数邦用,以知足否,以诏谷用,以治年之丰凶。

  《公羊传·桓公》曰:御廪灾,御廪者何?粢盛之所藏也。

  《论语》曰:旧穀既没,新穀既升。

  《春秋佐助期》曰:天廪仓神名均明。

  《史记》曰:舜母嫉舜,舜父使舜涂泥仓,放火而烧舜,舜垂席而下,得无伤。

  又曰:李斯年少时入仓,观仓中鼠食粟,居大庑下。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又曰:宣曲任氏之先为督道仓吏。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廪。及楚汉交兵,民不得田,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

  又曰:高帝七年,立太仓。

  《汉书》曰:汲黯因使矫制发仓,救河内饥民。上释罪。

  又曰:武帝之初,民给家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诗》曰:"如冈如阜,如山如陵。"

  又《宣纪》曰:耿寿昌奏设常平仓,丰则籴,俭则粜,以利民。

  又曰:王嘉奏事曰:"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

  又邹阳上书吴王曰:吴有诸侯之位,而实富於天子,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如淳曰:言汉京师仰须山东漕运以自给耳。)不如海陵之仓。

  又贾捐之上书曰:武帝元狩六年,太仓粟红腐不可食。

  又《食货志》曰:汉宣帝时,年丰人少利。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上计,令郡国皆筑仓,以穀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穀贵时减其价而粜,以利人,名曰常平仓。百姓利之也。

  《后汉书》曰:韩韶,字仲黄,颍川舞阳人也。少仕郡,辟司徒府。泰山贼公孙举伪号历年,守令不能破,多为坐法。尚书选三府掾属能治剧者,乃以韶为嬴长。(羸县,故城在今兖州砖城县东北也。)贼闻其贤,相戒不入羸境。馀县多被寇,废耕桑,其流入县界求索衣粮者甚众。韶愍其饥困,乃开仓赈之,所廪赡万馀户。主者争谓不可。韶曰:"长活沟壑之民,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太守素知韶多德,竟无所坐。

  又曰:隗嚣既败,公孙述欲安众。以成都郭外有秦时旧仓,述改名白帝仓,(述以色尚白,故改之。)自王莽以来常空。述即使人言白帝仓出穀如山陵,百姓空市里往观之。述乃大会群臣,问曰:"白帝仓竟出穀乎?"皆对言:"无。"述曰:"讹言不可信,道隗王破者复如此矣。"俄而嚣将王元降,述以为将军。

  又曰:虞诩时,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何衰!"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始到,河内太守马棱勉之曰:"君儒者,当谟谋庙堂之上,反在朝歌邪?"诩曰:"初除之日,士大夫皆见吊勉。诩筹之,知其能为也。朝歌者,韩、魏之郊,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百里,而青、冀之人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举阂而已。"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吏已下各举所知,攻劫者为上,偷盗为次,带丧服而不事家业者为下。收得百馀人。诩为之飨会,悉负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乃潜遣贫民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缝其裾为帜,(帜,记也。《续汉书》曰:以缝缕其裙也。)有市里者,吏辄擒之。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

  《魏志》曰:袁涣,字耀卿。为魏国郎中令。及卒,太祖为之流涕,以穀二千斛,一教"以太仓穀千斛赐郎中令家",一教"以垣下穀千斛与曜卿家",外不解其意。教曰:"以太仓穀者,官法也;垣下穀者,新旧也。"

  《吴书》曰:建康宫城即吴苑城,城内有仓名曰苑仓,故开北渎,通转运於仓所,时人亦呼为仓城。晋咸和中,修苑城为宫,惟仓不毁,故名太仓,在西华门内道北。

  《晋书》:郑默出为东郡太守,值岁荒人饥,默辄开仓赈给,乃舍都亭,自表待罪。朝廷嘉默忧国,诏书褒叹,比之汲黯。班告天下,若郡县有此比者,听出给。入为散骑常侍。

  又曰:王浑,武帝受禅,加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时年荒饥,浑开仓赈赡,百姓赖之。

  又曰:王蕴为吴兴太守。民饥,辄开仓赡恤。主簿请先列上待报,蕴曰:"行仁义败,无恨。"坐违科免官,士庶诣阙,左降晋陵太守。

  《郡国志》曰:衡山石廪峰一如仓庾,有二户一开一闭,闭者亦有关钥之形。

  王子年《拾遗记》曰:曹曾遇世乱,家家焚庐,曾畜书万卷,虑其先文湮没,乃积石如仓廪以藏书,世谓曹家书仓焉。

  《水经注》云:汾阳故城,积粟所在,名之曰羊肠仓,在晋门闾阳北。石磴萦委若羊肠,故以为名。即今羊肠坂是也。

  《越绝书》曰:君均东仓,春申君造。西仓名曰君均西仓,门周一里八步。

  又曰:吴两仓,春申君所造,一名均输。

  《洛阳记》曰:有常满仓。

  《天门集》曰:廪星主仓。

  《说苑》曰:子路为蒲令,备水灾。与民春修沟渎,为民烦苦,故人予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子路忿然不悦,往见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渎以备之,而民多匮於食,故与人一箪食、一壶浆。而夫子使赐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由也不受。"子曰:"尔以为饿,何不告於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私义也。速已则可矣,否则尔受责不久矣。"子路心服而退。

  又曰:北郭骚踵见晏子曰:"窃悦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有间,晏子见疑於景公,出奔。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悦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更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白之。"遂造公庭求复之,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国必侵矣。方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绝颈以白晏子。"逡巡而退,因自杀也。公闻之大骇,乘驰而自追晏子,及之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之。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已也,太息而叹曰:"婴不肖罪过,固其所也,而士以身明之,哀哉!"

  《晋阳秋》曰:泰始四年七月,立常平仓,丰则籴,俭则粜,以利民也。

  《管子》曰:错国不倾之地,积不涸之仓,藏不竭之府。注:不涸之仓,言务五穀也。

  《述征记》曰:东城二石桥,旧於王城之东北,开渠引洛水,名曰阳渠,东流经洛阳,於城之东南,然后北回,通运至建春门,以输常满仓。

  《永嘉郡记》曰:青田溪发源太湖,湖是白土,无复细石,中生蕴藻,冬天水热如汤,故众鱼归之,名为鱼仓。

  《益州记》曰:今成都县东有颓城毁垣,土人云古白帝仓也。

  《异苑》曰:馀姚县仓封闭完密,而年年辄大损耗,是富阳县桓王陵上双石龟所食。即斫毁龟口,於是无复亏减。

  《三辅故事》曰:汉大将军周亚夫军於细柳,今石激是也。石激西有细柳仓,城东嘉禾仓。

  《老子》曰:田甚芜,仓甚虚。

  《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

  又曰:不务地利,则仓不盈。

  《庄子》曰:诸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韩子》曰:韩昭侯之时,黍种贵,昭侯令人覆廪,吏果窃黍种粜之。

  《淮南子》曰:近敖仓者不为之多饭,期满腹而已。

  《盐铁论》曰:匈奴因山谷为城池,水草为仓廪。

  《地理志》曰:敖仓在河南广武山,郑国所置。汉王与项羽争天下,运敖仓之粟。

  ○囷

  《西京杂记》曰:曹元理善算。友人陈广汉有二囷,忘其石数。后算欠一斗,乃有鼠大如斗,在其中。

  《吴志》曰:周瑜过鲁肃求资,肃有米三千石,乃指一囷与之。

  《续异记》曰:晋陵无锡尉严无欲贮穀。后开,乃成蛇。以草焚之,便贫。

  《诗》曰:胡取禾三百囷兮。

  ○庾

  《韩诗外传》曰:王者藏於天下,诸侯藏於百姓,农夫藏於囷庾,商贾藏於箧笥。

  《毛诗》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注曰:庾,露积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二百六十三 ◎职官部六十一

    ○别驾 应劭《汉官仪》曰: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诏赐车盖特高一尺别驾主簿车,缇䌷屏星於轼前,以彰有德。 《东观汉记》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二 ◎职官部六十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一 ◎职官部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 ◎职官部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养视..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九 ◎职官部五十七

    ○太守 《论语》子路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居中不践迹,不入室也。此人为政不能早有成功,百年乃能无残暴之人。) 《史记》曰: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官皆至..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八 ◎职官部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盗贼悉来归首..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七 ◎职官部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经..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六 ◎职官部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䌷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车决遣,四五百..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五 ◎职官部五十三

    ○刺史下 《隋书》曰:杨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 又曰:高励拜楚州刺史,吏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励叹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四 ◎职官部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三 ◎职官部五十一

    ○内史 《史记》曰:汲黯,字长孺。公孙弘为相,乃上言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汉书》曰:倪宽迁右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表奏开六辅渠,(六辅谓..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二 ◎职官部五十

    ○尹 《春秋传》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 《汉书》曰: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一 ◎职官部四十九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 ◎职官部四十八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九 ◎职官部四十七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八 ◎职官部四十六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七 ◎职官部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六 ◎职官部四十四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四 ◎职官部四十二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