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二百二十五 ◎职官部二十三

2025-09-23 15:26 太平御览
○御史大夫

  《六典》曰:御史大夫之职,掌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列;中丞为之贰。凡天下之人有称冤而无告者,与三司诘之。(三司即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凡中外百寮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於大夫,大事则方幅奏弹之,小事但署名而已。

  《汉书·公卿表》曰:御史大夫,秦官也。应劭曰:"侍御之率,故称大夫。"

  《史记》曰:赵尧者,少为符玺御史。赵人方兴公谓御史大夫周昌曰:"君之史赵尧,年虽少,奇士也,君必异之,且代君位。"昌笑曰:"尧,刀笔吏,何能至是乎?"居顷之,尧侍,高祖独不乐,悲歌,群臣不知所以然。尧进问:"陛下所悲者,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所素敬惮者乃可。"高祖曰:"然。谁可?"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吕后,太子及大臣皆敬惮之。独昌可。"高祖乃召问昌,谓之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於诸侯?"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念非公毋可者。"於是徙昌为赵王相。既行,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为御史大夫者?"熟视赵尧,曰:"毋以易尧。"遂拜尧为御史大夫。

  《汉书》曰:元帝时,琅琊贡禹为御史大夫,而华阴守承嘉上封事言:"治道在於得贤。御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右,不可不选。平陵朱云兼资文武,中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尽其能。"

  又曰:朱博为御史大夫,府吏舍百馀区,井泉俱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果废焉。

  又曰:汲黯谓上曰:"公孙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三公为布被,诚饰诈以钓名,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九卿以下无差,诚如黯言。"

  又曰:公孙弘为御史大夫时,又东置沧海,北置朔方之郡。弘谏以为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沧海,专奉朔方,上许之。

  又曰:张汤为御史大夫,舞文巧诋以辅法。

  又曰:张欧为御史大夫,上具狱事可却之,不可者不得已而为之,涕泣对之。其爱人若此。年老请免,天子亦宠以上大夫禄归老於家。

  又曰:杜周为御史大夫,后周子延年又为御史大夫,以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

  又曰:倪宽为御史大夫,以称意任职,故久无所匡谏,官属易之。

  又曰:张汤为御史大夫,每朝奏事,语国用,日旰、天子忘食。丞相充位而已。

  又曰:晁错迁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则削其地,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错,独窦婴争之,由此与婴有隙。

  又曰:哀帝建平二年,朱博奏请罢大司空,以御史大夫为百僚师,帝从之。

  又曰:梁相褚大通五经,为博士,倪宽为弟子。及御史大夫缺,征褚大,大自以为得御史大夫。至洛阳,闻宽为大夫,褚大笑。及至与宽议封禅於上前,大不能及,退而服曰:"诚知人。"

  《汉书·百官志》曰: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事。

  《汉杂记事》曰:故事,上书为二封,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之,有不善,屏去不奏。魏相为御史大夫,奏去副封以防拥蔽。

  《汉旧仪》曰:御史大夫寺,在司马门内,门无塾,门署用梓板,不起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

  北齐杨楞伽《邺都故事》云:御史台在宫阙西南,其门北开,取冬杀之义也。

  《唐书》曰:韦挺。太宗尝谓挺曰:"卿之任御史大夫,独朕意耳!左右大臣无为卿地者,卿勉之哉!"

  又曰:薛谦光拜御史大夫时,僧惠范恃太平公主权势,逼夺百姓店肆,州县不能理。谦光将加弹奏,或请寝之。谦光曰:"宪台理冤滞何所回避?朝弹暮黜亦可矣。"遂与殿中慕容珣奏弹之。

  又曰:韦思谦除右肃政大夫,遂坐受拜,或以为言。谦曰:"国家班列自有等差,奈何以姑息为事。"

  又曰:崔隐甫为大夫,一切督责之事,无大小,悉令咨决,稍有忤意,列上其罪。前后贬黜者过半,群僚侧目。上常谓曰:"卿为大夫,深副朕所委。"

  又曰:肃宗幸灵武,李岘应召至行在,拜扶风郡太守兼御史大夫。既收京师,拜礼部尚书、守京兆尹,复兼御史大夫。时岘兄峘为户部尚书,兼成都尹。乾元初,玄宗还京,峘自蜀至,又兼御史大夫,兄弟俱判台事。自国初以来,兄弟并拜大夫,未有其比。时长安士庶,皆赋美之。

  又曰:崔纵劝李怀光西至奉天,加右庶子充使,无几,拜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数奏怀光刚愎反覆,宜阴备之。及幸梁州,左右或短之,曰:"纵素善怀光,必不来矣。"上曰:"他人不知,纵吾可保。"不数日,纵至,拜御史大夫。

  又曰:李元素征拜御史大夫。大夫自贞元中位缺,久难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及居位,--无修举,但规求作相。久之,寝不得志。见客必曰:"无以某官散相疏也。"见属官必先拜,脂韦在列,大失人情。

  又曰:李景让转御史大夫。景让慷慨有大志,事母以孝闻,正色立朝,言无避忌。时宣宗皇舅郑光卒,诏赠司徒。罢朝三日,景让曰:"国舅虽亲,朝典有素,无容过越。"乃上言曰:"郑光是陛下亲舅,外族之爱,诚轸圣心;况皇太后哀切之时,理合加等,而赐之粟帛,降之吊问。自家刑国,允谓合宜,今以辍朝之数,比於亲王公主,即前例所无,纵有亦不可施用。何者?先王制礼,所贵防微。大凡人情,於外族则深,於宗属则薄。所以先王制礼,割爱厚亲,士庶犹然,况当万乘。亲王公主,宗属也;舅氏,外族也。今朝廷公卿以至庶人,据《开元礼》,外祖父母及亲舅丧,止服小功五月;若亲伯叔、亲兄弟,即服齐縗周年,所以疏其外而密於内也。有天下者,尤不可使外戚强盛。故西汉有吕氏之侈,几灭刘氏;国朝有则天之篡,殆革唐命。盖非一朝一夕,其所由来渐也。今郑光辍朝日数,与亲王公主同,设使陛下速改诏命,辍朝一日或两日,示其升降有差,恩礼无僣,使四方见陛下钦明之德,青史传陛下制度之文,垂之百王,永播芳烈。臣愚不肖,谬窃恩私,实愿陛下处於尧、舜之上,羲、轩之列,所以甘心鼎镬,伏进危言。"优诏报之,乃罢朝两日。

  又曰:田令孜军败,沙陀逼京师,帝移幸凤翔,邠帅朱玫引兵来迎驾。令孜挟帝幸山南。时中夜出幸,百官不及扈从,而随驾者黄门卫士数百人而已。帝驻宝鸡候馆,诏授孔纬御史大夫,遣中使传诏,令纬率百僚赴行在。时京师急变,从驾官属至盩厔,并为乱兵所剽,资装殆尽。纬承令见宰相论事,萧遘以田令孜在帝左右,意不欲行,辞疾不见。纬遣台吏促百官上路,皆以袍笏不具为词。纬无如之何,乃召三院御史,谓之曰:"吾辈世荷国恩,身居宪秩,虽六騑奔道,而咫尺天颜,累诏追征,皆无承禀,非臣子之义也。凡布衣交旧,缓急犹相救恤,况在君亲?策名委质,安可背耶!"言竟泣下。三院曰:"夫岂不怀,但盩厔剽剥之馀,乞食不给,今若首途聊营一日之费,俟信宿继行可也。"纬拂衣而起曰:"吾妻危疾,旦不得夕,丈夫岂以妻子之故,怠君父之急耶?公辈善自为谋,吾行决矣。"即日见李昌符告曰:"主上再有诏命,令促百寮前进。观群臣之意,未有发期,仆忝宪闱,不宜居后。道途多梗,明公幸假五十骑,送至陈仓。"昌符嘉之,谓纬曰:"路无顿递,裹粮办耶?"乃送钱五十缗,令骑士援纬达散关。纬知朱玫必蓄异志,奏曰:"关城小邑,不足以驻六师,请速幸梁州。"翌日,车驾离陈仓,才入关,而邠、岐之兵围宝鸡,攻散关。微纬之言,几危矣。

  《五代史·后唐史》曰:天成元年夏六月,以李琪为御史大夫,自后不复除。

  《通典》曰:汉御史大夫,副丞相事,若今之同平章及参知机务之类。所以《汉书》云:"薛、贡、直匡迭为宰相。"薛宣、韦贤、匡衡则是丞相,而贡禹但为御史大夫。

  又曰:武后时,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凡置左、右肃政二台,别置大夫、中丞各一人,侍御史、殿中、监察各二十人。

  《汉武帝集》曰:武帝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者乃得上坐,御史大夫曰:"刀笔之吏臣执之。"

  《唐中宗授杨再思检校左台大夫制》曰:避车要秩,非德靡升;专席雄班,惟贤是属。侍中杨再思,衣冠旧齿,廊庙宏材,寒暑不易其心,始终弗亏其度。在明时而有立,居暗室以无欺。投水陈谟,迈汉朝之三杰;霑沙作相,掩虞日之五臣。森乎抱松柏之心,凛若负冰霜之气。伫因献替,兼肃权豪。宜分务於鸾扃,俾效能於乌署。

  又《苏〈王冏〉授右台大夫制》曰:乌台峻秩,望总铁冠,苍珮崇班,威高石室。诚副相之荣级,实次卿之通任。前岐州苏〈王冏〉,词吞楚泽,量湛黄陂。既光大厦之材,堪入巨川之用。西京展骥,道掩题舆;右辅凭熊,风超露冕。朱幡雾撤,初停州县之劳;白简霜凝,宜屏权豪之气。

  ○御史中丞上

  韦昭《辨释名》曰:御史中丞,居中丞相者也。辨云:此中丞自御史大夫下丞有二,其一别居殿中,举不法,故曰中丞。

  《周礼》曰:天官,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理王宫政令,凡宫之纠禁。(注曰:若汉之御史中丞。)

  《史记》曰:臧宣为御史及中丞者几三十年,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称为敢决。

  《汉书》曰:陈咸字子康,沛郡人。为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执法殿中。公卿已下,皆敬惮之。

  又曰:鲍宣字贡君,为中丞,执法殿中,外总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又曰:中丞有石室,以藏秘书图讠韱之属,以其居殿中,故曰中丞。

  又曰:张汤为御史大夫,丞上旨,请造白金与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

  《东观汉记》曰:樊准字幼陵,为御史中丞,举正非法,百僚震悚。

  又曰:宣秉,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上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

  《后魏书》曰:高恭之字道穆,为御史中丞。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车,公主深以为恨,泣以诉帝。帝谓公主曰:"高中尉清直之人,彼所行者公事,岂可以私恨责之耶!"道穆后见帝,帝曰:"一日家姊行路相犯,极以为愧!"道穆免冠谢曰:"臣蒙陛下恩,奉陛下法,不敢独於公主亏朝廷典章。"

  谢承《后汉书》曰:陈谦字伯让,拜御史中丞,执宪奉法,多所纠正,为百僚所敬。尚书选举,序位旌贤,常咨问谦。自陈蕃虽尊为宰相,论议褒贬,每往质疑,皆服其清识高亮。

  《续汉书》曰:马严字威卿,拜御史中丞,赐冠、帻、衣服、车马。严举劾案章,申明旧典,奉法按举,无所回避,百寮惮之。

  《汉官仪》曰:御史中丞二人,本御史大夫之丞。其一别在殿中兼典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

  《汉旧仪》曰:御史中丞,督司隶,司隶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刺史督二千石以下。

  《汉官解诂注》曰:建武以来,省御史大夫官属入侍兰台。兰台有十五人,特置中丞一人以总之。此官得举非法,其权次尚书。

  《魏志》曰:鲍勋字叔业。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宣王并举勋为官正,官正即御史中丞也。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寮严惮,罔不肃然。

  《魏氏春秋》曰:故事,御史中丞与洛阳令相遇,则分路而行,以土主多逐捕,不欲稽留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第一回 悲太平會員懷舊 破寥寥社長貽書

    凡讀過世界地理同歷史的,都曉得有個亞美利加的地方。至于亞美利加獨立戰爭一事,連孩子也曉得是驚天動地;應該時時記得,永遠不忘的。今且不說,單說那獨立戰爭時,合衆國中,有一個麥烈蘭國,其首府名曰拔爾祛摩,..

    28 月界旅行 2025-10-17
  • 卷二十五 横吹曲辞五

    ○梁鼓角横吹曲 (《古今乐录》曰:“梁鼓角横吹曲有《企喻》、《琅琊王》、《钜鹿公主》、《紫骝马》、《黄淡思》、《地驱乐》、《雀劳利》、《慕容垂》、《陇头流水》等歌三十六曲。二十五曲有歌有声,十一曲有歌..

    22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二十三 横吹曲辞三

    ○汉横吹曲三 唐·王建 自从江树秋,日日望江楼。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久不开明镜,多应是白头。 张籍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独闭..

    26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第四百二十五 龙八

    龙张温 郭彦郎 王宗郎 犀浦龙 井鱼 安天龙 曹宽 梦青衣蛟汉武白蛟 浔阳桥 王述 王植 陆社儿 长沙女 苏颋 斗蛟 洪氏女 洪贞 老蛟 武休潭 伐蛟----------------------------------------龙张温王蜀时,梓州有张温者好..

    21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

    卢君畅 元义方 平昌井 虎头骨 法喜寺 龙庙 豢龙者 孔威 华阴湫 崔道枢金龙子 黄驯 临汉豕 烧龙 柳翁----------------------------------------卢君畅故东都留守判官祠部郎中范阳卢君畅为白衣时,侨居汉上。尝一日,..

    26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三百四十 鬼二十五

    韩弇 卢顼 李章武----------------------------------------韩弇河中节度使侍中浑瑊与西蕃会盟,蕃戎背("背"原作"皆",据明抄本改。)信,掌书记韩弇遇害。弇素与栎阳尉李绩友,因昼寝,忽梦弇被发披衣,面目尽血。..

    32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三十八 鬼二十三

    卢仲海 王垂 武丘寺 李佐公 窦裕 商顺 李载 高励 萧遇 朱自劝----------------------------------------卢仲海大历四年,处士卢仲海与从叔缵客于吴。夜就主人饮,欢甚,大醉。郡属皆散,而缵大吐,甚困。更深无救者..

    30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二十五 鬼十

    王骋之 孟襄 司马文宣 虞德严猛 郭庆之 薄绍之 索万兴 郭秀之庾季随 申翼之 王怀之 柳叔伦 刘廓 王瑶 王文明 夏侯文规----------------------------------------王骋之琅邪王骋之妻,陈郡谢氏,生一男,小字奴子。经..

    30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二十三 鬼八

    张隆 吉宕石 富阳人 给使 甄法崇 谢晦 谢灵运 梁清 徐道饶 东莱陈氏谢道欣 沈寂之 王胡 陶继之 朱泰 戴承伯 章授 旋续门生 张道虚----------------------------------------张隆宋永初三年,吴郡张隆家,忽有一鬼。..

    29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十五 神二十五

    梨山庙 吴延瑫淫祠 余光祠 鮔父庙 鲍君 张助 著饵石人 洛西古墓 豫章树 狄仁杰檄飞布山庙(有目无文) 画琵琶 壁山神----------------------------------------梨山庙建州梨山庙。土人云。故相李回之庙。回贬为建州..

    22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一十三 神二十三

    杨镳 张璟 崔从事 王审知 张怀武 李玫 赵瑜 关承湍妻 李冰祠 郑君雄钟离王祠 盘古祠 狄仁杰祠 葛氏妇 马希声 庞式----------------------------------------杨镳唐杨镳,相国收之子,少年为江西从事。秋祭大孤神,镳..

    34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二百九十九 神九

    韦安道----------------------------------------韦安道京兆韦安道,起居舍人真之子。举进士,久不第。唐大定年中,于洛阳早出,至慈惠里西门,晨鼓初发,见中衢有兵仗,如帝者之卫。前有甲骑数十队,次有官者,持大..

    28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八 神八

    柳智感 李播 狄仁杰 王万彻 太学郑生 赵州参军妻----------------------------------------柳智感唐河东柳智感,以贞观初为长举县令。一夜暴死,明旦而苏。说云:"始忽为冥官所追。大官府使者以智感见,谓感曰:今有..

    35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七 神七

    丹丘子 瀚海神 薛延陀 睦仁茜 兖州人----------------------------------------丹丘子隋开皇末。有老翁诣唐高祖神尧帝,状貌甚异。神尧钦迟之,从容置酒,饮酣,语及时事曰:"隋氏将绝,李氏将兴,天之所命,其在君..

    38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

    太室神 黄苗 龚双 萧总 萧岳 尔朱兆 蒋帝神 临汝侯猷 阴子春 苏岭庙 卢元明 董慎 李靖----------------------------------------太室神后魏太武时,嵩阳太室中有宝神像,长数尺。(尺原作寸乍见三字。据明抄本改。)..

    32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

    王僧虔 陈悝 宫亭庙 安世高 曲阿神 谢奂 李滔 树伯道 侯褚 卢循 陈臣 张舒 萧惠明 柳积 赵文昭 河伯 邵敬伯 吴兴人 刘子卿----------------------------------------王僧虔晋王僧虔秉政,使从事宗宝,统作长沙城。忽..

    35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

    王祐 温峤 戴文谌 黄石公 袁双 商康 贾充 王文度 徐长 陈绪白道猷 高雅之 罗根生 沈纵 戴氏女 孙盛 湛满 竺县遂 武曾晋孝武帝 蔺启之 王猛 封驱之----------------------------------------王祐散骑侍郎王祐,疾困,..

    30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三 神三

    度朔君 蒋子文 葛祚 虞道施 顾邵 陈氏女 王表 石人神 圣姑 陈敏 费长房 胡母班 张诚之----------------------------------------度朔君袁绍在冀州,有神出河东,号度朔君,百姓为立庙。庙有主簿大福。陈留蔡庸为清河..

    29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

    栾侯 阳起 欧明 李高 黄原 贾逵 李宪 张璞 洛子渊 陈虞 黄翻阳雍 钱祐 徐郎 丁氏妇 阿紫----------------------------------------栾侯汉中有鬼神栾侯,常在承尘上,喜食鲊菜,能知吉凶。甘露中,大蝗起,所经处,禾..

    23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一 神一

    龙门山 太公望 四海神 延娟 齐桓公 晋文公 郑缪公 晋平公 齐景公妬女庙 伍子胥 屈原 李冰 土羊神 梅姑 秦始皇 观亭江神 宛若 竹王刘向 何比干----------------------------------------龙门山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

    39 太平广记 2025-10-0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