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二百二十六 ◎职官部二十四

2025-09-23 15:31 太平御览
○御史中丞下

  《晋书》曰:熊远字孝文。迁御史中丞,中宗每叹其公忠,谓远曰:"卿在朝政正色,不茹柔吐刚,忠亮至劲,可谓王臣。"

  又曰:庾峻字山甫,为御史中丞,优而不克。

  又曰:周处字子隐,为御史中丞,奏征虏将军石崇、大将军梁王彤等,正绳直笔,权豪震肃。

  又曰:刘暾(他昆切。)字长升,兼中丞,奏免尚书仆射等十馀人,朝廷嘉之,遂以即真。

  谢灵运《晋书》曰:汉官,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为三台。自汉罢御史大夫而宪台犹置,以丞为台主,中丞是也。

  《晋中兴书》曰:王恬字元愉,(音俞。)为御史中丞,值海西公废,太宗即位,未解严,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夜吹警角。恬奏劾温大不敬,请理罪。明日,温见奏事叹曰:"此儿乃敢弹我,真可畏也。"

  又曰:熊远迁御史中丞,尚书郎卢綝入直,逢尚书刁协于大司马门外。协醉,使綝避之。綝以当直不肯回,协令人牵綝堕马,至协乘马而后释。远奏请免协官。诏令白衣领职。

  又曰:刘瑀(音雨。)迁御史中丞。瑀气尚人,为宪司,甚得志。弹萧惠开云:"非才,非望,非勋,非地。"弹王僧远云:"荫藉高华,人品冗末。"朝士莫不畏其笔端。

  又曰:萧惠开拜御史中丞。世祖与刘季之诏曰:"今以萧惠开为宪司,冀当称职。但往一服。额已自殊。有所震及。"在任百寮畏惮之。八年入为侍中,诏曰:"惠开前任宪,奉法绳,不阿权戚,朕甚嘉之,可更授御史中丞。"

  又曰:郑鲜之迁御史中丞,明宪直绳,甚得直司之体。外甥毅权重当时,朝廷莫不归附。鲜之尽心,高祖独不屈意,毅甚恨焉。"

  又曰:"荀伯子为御史中丞,莅职勤恪,有匪躬之称。立朝正色,内外惮之。凡所奏劾,莫不深相呵毁,或延及祖宗,其言切直。又颇杂嘲戏,故世人以此非之。

  《齐书》曰:王僧处迁御史中丞,甲族由来多不居宪职,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宦微减。僧处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

  又曰:江淹为御史中丞,明帝作相谓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寮也。"曰:"今日之事,可谓当官而行,更恐不足仰称明旨耳!"於是弹中书令谢朏、(音斐。)司徒左长史王綪、(音茜。)护军长史庾弘远,并以托疾不预山陵公事。又奏收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并赃货巨万,辄收付廷尉。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又诸郡二千石,并大县官长多被劾,内外肃然。明帝谓曰:"自宋已来不复有严明中丞,君今日可谓近世独步。"

  《梁书》曰:乐蔼迁御史中丞。初,蔼发江陵,无故於舡得八车辐,如中丞健步避道者。至是果迁焉。

  又曰:王僧孺兼御史中丞。僧儒幼贫,其母鬻纱布以自业,携僧儒至市,道遇中丞卤簿驱迫坠沟中。及是拜日引驺清道,悲感不自胜,顷之即真。

  《后魏书》曰:李彪为中尉,号为严酷。以奸款难得,乃为木手击其胁腋,气绝而后属者时有。汾州叛胡,得其凶渠,皆鞭而杀之。及彪之病也,体上疮溃,痛毒备极。

  又曰:李彪迁御史中尉。彪为高祖所宠,性又刚直,遂多所弹纠,远近畏之,豪右屏气。高祖尝呼为李生,又从容谓群臣曰:"吾之有李生,犹汉之有汲黯。"

  《北齐书》曰:齐王高澄用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书左丞,谓之曰:"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

  又曰:琅邪王俨,字仁威,武成第三子,累为御史中丞。魏氏旧制,中丞出,清道,与皇太子分路行,王公皆迳住车去牛,顿车於地,以待中丞过,其或违迟,则赤棒棒之。自都邺后,此仪寝绝。武成欲雄宠俨,乃使一依旧制。初,从北宫出,将上宫丞,凡京畿步骑,领军之官属,中丞之威仪,司徒之卤簿,莫不毕备。时俨总领四职,帝与胡后在华林园东门外张幕,隔青纱步障观之。遣中使骤马趣仗,不得入,自言奉敕,赤棒应声碎其鞍,马惊人坠。帝大笑,以为善。更敕令驻车,传语良久,观者倾京邑。

  《陈书》曰:徐陵除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时安成王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叡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色坐。陵进读奉状时,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

  《隋书》曰:后魏延昌中,王显有宠於宣武,御史中丞请革选御史,此后踵其事,每一殿中更置御史。自开皇后,始自吏部选用,依旧直入禁中。

  《唐书官品志》曰:中丞一人,掌督司百僚。皇太子已下,其在营门行,行马内违法者,皆纠弹之。虽在马外而监司不纠,亦得奏之。专道而行,逢尚书丞、郎,亦得停驻。

  又曰:张易之纵恣益横,尝私引相工李引泰占吉凶,言涉不顺。御史丞宋璟(音冏。)请穷究其状,武太后曰:"易之等已上闻。"璟曰:"谋反大逆,无容首免。易之等分外承恩,臣知言出祸从,然义激於心,虽死不恨。"太后不悦。内史姚璹(音轨。)恐忤旨,遽宣敕令出。璟曰:"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相擅宣王命。"太后意解,及收易之等就狱,寻诏原之,命就宅谢罪。璟拒而不见,曰:"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法无私也。"

  又曰:御史中丞姚庭筠奏称:"律令格式,悬之象魏,奉而行之,事无不理。比见诸司寮寀,不能遵守章程,事无大小,皆悉闻奏。臣闻为君者任臣,为臣者奉法,故云汝为君目,将司明也。则知万机务综,不可遍览也。所以设官分职者,委任责成,百工惟时,以成垂拱之化。比者,或修一水窗,或伐一枯木,并皆上闻。旒扆取断宸衷,岂代天理物,至公之道也。自今已后,若缘军国大事及牒式无文者,任奏取进旨。自馀据章程合行者,各令准法处分。其故生疑滞致有稽失者,请令御史随事纠弹。"上从之。

  又曰:卢奕,怀慎之少子也。与兄奂(音唤。)齐名,天宝十一年为御史中丞。始怀慎及奂并为此官,父子三人为中丞,清节不易,时人美之。

  又曰:齐映为御史中丞,从德宗幸梁州,每遇险,映尝执辔,会上马惊,跳奔益甚。上惧伤映,令舍辔,映坚执,久之乃止。问其故,对曰:"马奔踶,(音弟。)不过伤臣;如舍之,或犯清尘。虽臣万死,何以塞责?"上嘉叹无己。

  又曰:御史中丞武元衡奏:"贞元二年御史中丞窦参所奏,凡诸使兼宪官者,除元帅、都统、节度、观察、都团练、防御等使,馀并在本官之位。其后苏弁、(音卞。)于〈丕页〉(音顾。)以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邓求以易州刺史兼御史大夫,皆奉进旨,令在同类之上。伏以前后异同,遵守不一,臣谨议伏请,自今常参官兼御史大夫中丞者,惟检校省官,立在本品同类之上。"从之。

  又曰:元和中御史中丞王播奏:"监察御史,旧例在任二十五月转准具员,不加,今请仍旧。殿中侍御史,旧例在任十三月转准具员,加至十八月,今请减至十五月。侍御史,旧例在任六月转准具员,加十三月,今请减至十月。"从之。

  又曰:文宗开成初,中丞狄兼谟谢官,上曰:"御史中丞,朝廷纪纲,一台理则朝廷理,朝廷理则天下理。无旷厥职。"兼謩奏曰:"凡天下有碍法不得中道事,臣尽得以弹奏。"上曰:"大抵以顾望畏忌为心者,自失职业。卿梁公之后,将嗣家声,不可不留意。"

  又曰:文宗谓宰臣曰:"丁居晦作中丞何如?"因悉数大臣而品第之,叹曰:"宋申锡堪任此官,惜哉!"

  又曰:牛僧孺可为大夫,宰臣郑覃曰:"顷为中丞,未尝搏击,恐无风望。"上曰:"不然,鸾凤与鹰隼事异。"

  又曰:居晦作此官,朕曾以时谚谓杜甫、李白辈为四绝问。居晦曰:"此非君上要知之事。"常以此记得居晦,今所以擢为中丞。

  又曰:会昌元年,中书门下奏:"御史中丞为大夫之贰,缘大夫秩崇,官不常置,中丞常为宪台之长。今寺监、少卿、少监、司业、少尹并为寺置之贰,皆为四品。中丞,官名至重,见秩未崇,望升为从四品。"从之。

  又曰:薛存诚为给事中。琼林库使奏召工徒太广,存诚以为此者奸人窜名以避征徭,不可许。咸阳尉袁儋(都甘切。)与军镇相竞,军人无理,遂肆侵诬,儋反受罚。二敕继至,存诚皆执之。上闻甚悦,命中使嘉劳。由是选拜御史中丞。

  又曰:孔纬为御史中丞。纬器志方雅,嫉恶如仇。既总宪纲,中外不绳而自肃。

  又曰:卢坦为御史中丞,裴均为仆射,左班逾位请退之,均不受。坦曰:"姚南仲为仆射,例如此。"均曰:"南仲何人?"坦曰:"南仲是守正而不交权幸者。"寻罢为右庶子,时人归咎於均。

  《三国典略》曰:梁张绾,字孝卿,雍州刺史绩之弟也。梁主策其百事,绾对阙其六,乃号为百六公。常为御史中丞,兄绩为仆射。元日朝会,及百司就列,兄弟并导驺两途,前世未有,时人荣之。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录》曰:段凯骁勇善射,好读书,为御史中丞,明笔直绳,无所阿避,号曰老虎。

  《傅咸集》:奏曰:司隶中丞得纠太子而不得纠尚书。臣所未譬,朝廷无亦易之。梅陶自叙曰:"余居丞,曾以法鞭皇太子傅,亲友莫不致谏。余笑而应之。堂高由陛下,太子所以崇於上,由吾奉王者法,吾岂枉道曲媚?后皇太子特见延清,赐以请宴礼之,如师。"袁淑《谢中丞章》曰:"窃惟此职,昭赞实预损益,必须廉明威正。刺骨穷文,使权家勋族不敢藉强而侮物;戚门右姓不得称雄以掩众。昔傅咸卧治,僚辟戢惧;孙宝移疾,卿尹皆怠。"

  ○持书侍御史

  《汉书》曰:宣皇帝元凤中,路温舒上书宜尚德缓刑,帝深采览之。季秋后谳时,(谳,鱼列反,又音巘。)帝幸宣室齐宫而决事,命侍御史二人持书,遂置持书御史。

  《通典》曰:御史中丞,旧持书御史也。(国讳改焉,后历代皆同。)

  《风俗通》曰:顷者,廷尉多墙面而苟充兹位,持书侍御史不复平议谳,当纠纷,岂一事哉!里语曰:"县官漫漫,冤死者半。"

  《后汉书》曰:蔡邕以侍御史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迁三台。

  《续后汉书·百官志》曰:持书御史,秩百石,掌选明法律者为之。天子疑狱,以法律谳是非,纠六品已下。桓帝以后不治狱,充位而已。

  《魏志》曰:王观字伟台,东郡亶丘人也。明帝幸许昌,召观为治(音持,下同。)书侍御史,典行台狱。时多仓卒喜怒,而观不阿音顺旨。

  《晋书》曰:杜预为镇南,入辞,口启陈寿才史通博,宜补黄散也。(黄,黄门待郎。散,散骑常待。)上曰:"寿可作治书否?"预对曰:"惟在圣诏。"即手诏用之。

  又曰:太始四年置黄沙狱、持书御史一人,秩与中丞同,掌诏狱及廷尉不当,皆理之。

  《梁书》曰:谢几卿,天监初除征虏,鄱阳王记室,尚书三公侍郎,寻为治书侍御史。旧郎官转为此职者,世谓为南奔。几卿颇失志,多陈疾,台事略不复理。徙为散骑侍郎。

  《后魏书》曰:高道悦拜治书御史,正己当官,亡惮强御,奏举任城王王澄等免官。高祖诏褒美之。

  《隋书》曰:柳彧迁治书侍御史。於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超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任赵州,闇於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馀种秽良田。古人乃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至尊思治,无忘兴寝,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上善之,干子竟免。

  又曰:梁毗为持书御史。时京师饥,上令禁酒,刘昉使妾任(任,纵也。)屋当炉酤酒,毗劾奏昉曰:"臣闻处贵则戒之以奢,持满则守之以约。昉既位列郡公,秩高庶尹,縻爵稍久,厚禄已淹,正当戒满归盈,监斯止足。何乃规曲糵之润,竞锥刀之末,身昵酒徒,家为逋薮?若不纠绳,何以肃厉!"有诏不治,昉郁郁不得志。

  又曰:柳彧为治书御史,右仆射杨素当涂显贵,百寮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於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於廷,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

  《唐书》曰:孙伏伽初以三事上谏,高祖大悦,擢拜治书侍御史,兼赐帛三百匹。时军国多事,赋敛繁重,伏伽屡奏请改革旧政,高祖并纳之,因谓裴寂曰:"隋末无道,上下相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上不闻过,下不尽忠,使社稷倾危,身死匹夫之手。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官方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此每虚心接待,冀闻谠言。然惟李纲差尽忠款,孙伏伽可谓诚直,馀人犹踵弊风,俯首而已,岂朕所望哉?"

  江总《赠孔中丞诗》曰:我行五岭表,辞乡二十年,闻鹦欲动咏,披雾即依然。畴昔同寮寀,今随年代改。借问藏书处,惟君故人在。故人名宦高,清简肃权豪。谁知怀九叹,徒然泣二毛。

  傅咸《御史中丞箴叙》曰:百官之箴,以箴王阙。余承先君之踪,窃位宪台,惧有忝累垂翼之责,且造斯箴以自勖励。不云自箴,而云御史中丞箴者,凡为御史中丞,欲通以箴之也。词曰:"煌煌天文,众星是环。爰立执法,其晖有焕。执宪之纲,秉国之宪。鹰扬虎视,肃清违慢。骞骞匪躬,是曰王臣。既直其道,奚顾其身?身之不顾,孰有弗震?邦国若否,惟仲山甫是明。焉用彼相,莫扶其倾。淮南构逆,实惮汲生。赫赫有国,可无忠贞!忧责有在,绳亦必直。良农耘秽,勿使能植。无礼是逐,安惜翅翼?喏尔庶寮,各敬乃职。无为罚先,无怙厥力。怨及朋友,无惭於色。得之天子,内省有恧。(音匿,惭也。)是用作箴,惟以自敕。"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第一回 悲太平會員懷舊 破寥寥社長貽書

    凡讀過世界地理同歷史的,都曉得有個亞美利加的地方。至于亞美利加獨立戰爭一事,連孩子也曉得是驚天動地;應該時時記得,永遠不忘的。今且不說,單說那獨立戰爭時,合衆國中,有一個麥烈蘭國,其首府名曰拔爾祛摩,..

    28 月界旅行 2025-10-17
  • 卷二十六 相和歌辞一

    (《宋书·乐志》曰:“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其后晋荀勖又采旧辞施用於世,谓之清商三调歌诗,即沈约所谓“因弦..

    42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二十四 横吹曲辞四

    ○汉横吹曲四 宋·鲍照 (《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

    18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

    白虎 汉景帝 种僮 封邵 亭长 严猛 袁双 吴道宗牧牛儿 师道宣 谢允 郑袭 刘广雅 易拔 萧泰 黄乾 酋耳兽 虎塔 傅黄中 郴州佐史 巴人 峡口道士----------------------------------------白虎秦昭襄(“襄”原作“秦”,..

    20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四百二十四 龙七

    阎浮龙 吴山人 白将军 温媪 柳子华 斑石 张公洞 五台山池 张老 费鸡师汾水老姥 李宣 濛阳湫 盐井龙 尹皓----------------------------------------阎浮龙龙在阎浮提者五十七亿。龙于翟陁尼不降浊水。西洲人食浊则夭..

    33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

    李俊 李赤 韦浦 郑驯 魏朋 道政坊宅 郑琼罗----------------------------------------李俊岳州刺史李俊举进士,连不中第。贞元二年,有故人国子祭酒包佶者,通于主司,援成之。榜前一日,当以名闻执政。初五更,俊将..

    17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

    罗元则 李元平 刘参 闫敬立 崔书生 李则 陆凭 浔阳李生----------------------------------------罗元则历阳罗元则,尝乘舟往广陵,道遇雨,有一人求寄载,元则引船载之。察其似长者,供待甚厚。无他装囊,但有书函..

    25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

    袁炳 费庆伯 刘朗之 长孙绍祖 刘导 刘氏 崔罗什 沈警----------------------------------------袁炳宋袁炳,字叔焕,陈郡人,秦始末,为临湘令。亡后积年,友人司马逊,于将晓间如梦。见炳来,陈叙阔别,讯问安否。..

    31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二十四 鬼九

    秦树 竺惠炽 郭铨 驾思令 山都 区敬之 刘隽 檀道济 石秀之夏侯祖观 张承吉 梁清 崔茂伯 巢氏 胡庇之 索颐----------------------------------------秦树沛郡人秦树者,家在曲阿小辛村。尝自京归,未至二十里许,天暗..

    25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

    清泰主 仆射陂 李泳子 谯乂俊 刘峭 袁州父老 朱廷禹 僧德林 司马正彝刘宣 黄鲁 张鋋 郭厚 浔阳县吏 朱元吉 沽酒王氏 鲍回 刘皞 崔练师----------------------------------------清泰主唐清泰主,乃晋高祖之妇兄也。..

    37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二百九十九 神九

    韦安道----------------------------------------韦安道京兆韦安道,起居舍人真之子。举进士,久不第。唐大定年中,于洛阳早出,至慈惠里西门,晨鼓初发,见中衢有兵仗,如帝者之卫。前有甲骑数十队,次有官者,持大..

    28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八 神八

    柳智感 李播 狄仁杰 王万彻 太学郑生 赵州参军妻----------------------------------------柳智感唐河东柳智感,以贞观初为长举县令。一夜暴死,明旦而苏。说云:"始忽为冥官所追。大官府使者以智感见,谓感曰:今有..

    35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七 神七

    丹丘子 瀚海神 薛延陀 睦仁茜 兖州人----------------------------------------丹丘子隋开皇末。有老翁诣唐高祖神尧帝,状貌甚异。神尧钦迟之,从容置酒,饮酣,语及时事曰:"隋氏将绝,李氏将兴,天之所命,其在君..

    38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六 神六

    太室神 黄苗 龚双 萧总 萧岳 尔朱兆 蒋帝神 临汝侯猷 阴子春 苏岭庙 卢元明 董慎 李靖----------------------------------------太室神后魏太武时,嵩阳太室中有宝神像,长数尺。(尺原作寸乍见三字。据明抄本改。)..

    32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

    王僧虔 陈悝 宫亭庙 安世高 曲阿神 谢奂 李滔 树伯道 侯褚 卢循 陈臣 张舒 萧惠明 柳积 赵文昭 河伯 邵敬伯 吴兴人 刘子卿----------------------------------------王僧虔晋王僧虔秉政,使从事宗宝,统作长沙城。忽..

    35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四 神四

    王祐 温峤 戴文谌 黄石公 袁双 商康 贾充 王文度 徐长 陈绪白道猷 高雅之 罗根生 沈纵 戴氏女 孙盛 湛满 竺县遂 武曾晋孝武帝 蔺启之 王猛 封驱之----------------------------------------王祐散骑侍郎王祐,疾困,..

    29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三 神三

    度朔君 蒋子文 葛祚 虞道施 顾邵 陈氏女 王表 石人神 圣姑 陈敏 费长房 胡母班 张诚之----------------------------------------度朔君袁绍在冀州,有神出河东,号度朔君,百姓为立庙。庙有主簿大福。陈留蔡庸为清河..

    29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二 神二

    栾侯 阳起 欧明 李高 黄原 贾逵 李宪 张璞 洛子渊 陈虞 黄翻阳雍 钱祐 徐郎 丁氏妇 阿紫----------------------------------------栾侯汉中有鬼神栾侯,常在承尘上,喜食鲊菜,能知吉凶。甘露中,大蝗起,所经处,禾..

    23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一 神一

    龙门山 太公望 四海神 延娟 齐桓公 晋文公 郑缪公 晋平公 齐景公妬女庙 伍子胥 屈原 李冰 土羊神 梅姑 秦始皇 观亭江神 宛若 竹王刘向 何比干----------------------------------------龙门山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

    39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二百九十 妖妄三

    吕用之 诸葛殷 董昌----------------------------------------吕用之吕用之,鄱阳安仁里细民也。性桀黠,略知文字。父璜,以货茗为业,来往于淮浙间。时四方无事,广陵为歌钟之地,富商大贾,动逾百数。璜明敏,善酒..

    32 太平广记 2025-10-0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